鬼才聊電影【 婚姻故事 】有家的地方不見得有愛

2019/12/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婚姻故事》是一部2019年美國和英國合拍的喜劇劇情片,由諾亞·波拜克執導兼編劇並與大衛·海曼共同監製,其主演包括史嘉蕾·喬韓森、亞當·崔佛、蘿拉·鄧恩、亞倫·艾達和雷·李歐塔。故事描述一對夫妻正為他們的離婚決定作掙扎。
以下有雷:
大概幾天前就看完了這部電影,但一直不曉得該從何說起,沉澱了幾天,決定當作心情上的抒發,寫下一些想法,內容會提到電影劇情。
這部片是滿多離婚家庭的縮影,導演的鏡頭聚焦在男女雙方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他們如何協議離婚的過程,沒有峰迴路轉的劇情或大時代下的背景,整部電影像是一位關係人的自述,也給我一種,透過螢幕看著自己父母離婚的感覺。
故事的男女主角查理和妮可過著令人稱羨的生活,他們在同個地方上班,有著共同的目標,下了班則是一個溫馨的小家庭,雙方在這段關係中似乎圓滿了彼此。
但這樣的幸福早已逝去,我們看見妮可對律師的訴苦,她想要回洛杉磯發展事業,她一直嘗試與丈夫溝通,但換來的總是忍耐和延宕。各種因素使她不得以選擇離婚。
律師介入了這個家庭,整部電影的節奏迅速變調。
我非常喜歡其中一場戲,男女雙方帶著律師在一棟會議大樓裡展開協議,針對每個生活點滴和細節對簿公堂,氣氛劍拔弩張,突然有人提到他們是否要午餐外送,兩位律師笑盈盈地閒聊起來,談著哪個餐點好吃,而查理和妮可仍處在緊繃的情緒裡。
婚姻對這些律師來說簡直是場兒戲,只是冷冰冰的工作,那些對當事人充滿溫度和回憶的片段,到了法庭只是爭奪監護權和贍養費的武器,即使妮可和查理都不願意,卻不得不走上這條路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雙方結婚這麼多年,根本不可能得出誰對誰錯的結論,律師只是將同一件事用不同的角度去解讀,盡量有利於當事人。這是最純粹的善後機制,也是愛情裡最可憎的面貌。
人的多元面向在這部片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原本我們都以為查理是個好男人,卻漸漸發現他自我主義又不願意溝通,而妮可似乎是這場婚姻裡的受害者,但在查理律師的口中卻變成設下重重陷阱和機關的心機女。巧妙的是,觀眾無法完全相信一方,也無法同情任何一方。
妮可的事業心很強,查理也是,這是他們的共通點,但他們都不願意活在對方的羽翼下,也不願意攤開來溝通,他們說自己想聽的話,把對方說出來的話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解讀,最後毫無共識。
原本生活在一起的兩人,卻得在法庭上抽絲剝繭地審視過去的關係,但那些瑣碎又昂貴的攻防只是讓整件事情變得更加難堪。查理總是習慣以拖待變,面對妮可的要求是如此,面對離婚也是如此,彷彿只要不去面對,事情就不會發生;妮可對戲劇的理解和野心都深受查理影響,她能看出劇本的邏輯缺失,她想要親自導戲,但她不願意在查理面前承認這些收穫都來自紐約。
我非常喜歡導演善用畫面來營造紐約跟洛杉磯的差異。當畫面來到紐約,所有人都擠在一個小空間,或四個人肩並肩擠在一張桌子,而到了洛杉磯,則是超大的房子和超長的街道,顯然查理非常喜歡紐約的氛圍,大家很緊密地靠在一起奮鬥,而妮可則是嚮往好萊塢的藝術氣息,她在LA如魚得水。
我想聊聊「自我實踐」這件事。大多數人都希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並在過程中得到成就感,不論是事業、家庭、人際關係,都是如此。
查理覺得自己盡到了身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也盡到了一位導演的責任,他的自我實踐是完美的,而妮可選擇呼應內心的呼喚,她的自我實踐也沒人能說是錯的,但這個家庭終究沒能符合任何人的期待。
看到電影最後,我覺得這兩個人對自己的愛仍多過於對孩子的愛,他們爭取監護權是為了小孩嗎?我想他們爭取的,只是「我在這段關係中沒有錯」的法院證明而已,但導演沒有想控訴任何人,一切只是真實人生中的幸與不幸。
52會員
127內容數
分享我對電影的看法、分析、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