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2020新創募資參考 去年27家總整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2019年台灣的新創募資總額近新台幣50億元,也長出了Appier這隻獨角獸!筆者因為工作需要,整理了今年被報導募資成功的27家台灣新創,希望透過這篇文章鼓勵更多正在衝刺的新創,在2020年帶來更多的好消息。

raw-image
本文從數位時代Inside經濟日報…等媒體搜集,或經創辦人同意分享共27家新創,可以確定的是今年絕對不只這些,光是九月國發天使投資累計過件就52家,不過礙於資源有限還請讀者見諒。

募資目標:拓展東南亞、日本市場

募資的關鍵是證明價值,除了要拿出現在的成績,也需要告訴投資人打算如何應用資金。統計這27家新創的募資目標,提到要「擴展市場」的有22家、要「深化服務」(改善或開發新產品)的有16家。以「輪」來觀察,從Pre-A輪到A輪的變化可以發現越早期目標在「深化服務」的比「擴展市場」高。將各輪的目標繪製如下圖:

raw-image

「輪」的定義請參考大和有話說

分析22家目標為「擴展市場」的新創,有10家打算擴大台灣市場,而出海部分,有8家選擇東南亞(包含香港)、8家選擇日本,有5家同時要擴展這兩個市場,可見亞洲仍是新創出海的首選!

raw-image

因為是台灣新創,從發跡地台灣開始擴展,也可以測試市場、調整產品,在產品有一定成熟度後,就嘗試往亞洲其他地區邁進。筆者推論未來新創圈中,推廣日本、東南亞市場的人才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以「輪」分類,早期募資超過七成

從數字來看,今年公開募資成果的27家新創,有超過七成是偏早期的投資(種子、Pre-A輪或A輪)。以「輪」表示,將比例繪製圓餅圖如下:

raw-image

實務上「輪」只是一個名詞,不過不同輪的平均融資金額大不相同。以今年而言,種子輪3家平均1900萬元、Pre-A輪8家平均2430萬元、A輪10家平均約1.27億元。柱狀圖繪製如下:

raw-image
FunNow屬於A+輪,但公開資料沒有實際金額,由上一輪募得500萬美金推斷A+輪應該會超過500萬美金,謹慎起見以500萬美金估算;不列D輪的Appier是因為金額較高,放入圖中會使其他輪的差異無法被凸顯。

Pre-A輪跟投大宗:國發天使、創夢、活水、上一輪天使

8家Pre-A輪中募資金額最高的是Awoo阿物,募得150萬美金。其主要投資人為矽谷導師沙正治及上一輪天使詹宏志先生等人。Awoo是知名的SEO服務公司,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新創,2018年公司的規模達百人,本輪募資目標是開發新產品線增加營收 — 用AI優化電子報的行銷策略,今年初預計再募200萬美金開拓日本市場也順利完成了!

raw-image

值得注意的是有2家Pre-A輪搭配國發天使的投資方案 — 果物配與PicSee,可見國發天使投資的確在新創圈扮演重要角色。果物配開創「水果訂閱制」,並建置無人水果販賣機,擁有5萬名註冊會員,700位果農供應商。其販賣機已進入新光三越等知名通路,本輪募資目標為加強第二代販賣機的佈建,擴大市場;

raw-image

PicSee則為國內縮短網址SaaS平台,是Pre-A輪中募資金額第2名,獲得100萬美金!由年初才成立的台灣創投Hive Ventures領投,聚焦在大數據及AI產業,看中PicSee短網址客戶包含各產業龍頭(台新、一銀、蝦皮、淘寶、ELLE、VOGUE)而SocialVIP受到創作者喜愛,數據及客戶價值高,本輪募資為擴編團隊提供客戶更專業的數據報告、擴展東南亞市場。

raw-image

A輪以交大天使、益鼎、群益、和通等國內財務投資為多

10家A輪中獲得最高募資金額為iKala愛卡拉,募得1000萬美金(約3億台幣),也是今年第二名。和通創投即為主要投資人,另搭配國際創投ACE Capital。iKala為AI公司,協助企業精準投放廣告,營運遍佈台灣、日本、新加坡、港澳、泰國及越南。有趣的是,iKala的共同創辦人程世嘉先生也參與ECFIT的策略投資,雖然總金額不高,但可以看出打造行銷科技(Martech)生態系的野心。

raw-image

而A輪中也有6家募資超過一億元台幣,有AI公司行動貝果、IoT公司Cubo、2家電商相關的松果購物及BigGo比價網、2家教育的VoiceTube及Hahow好學校:

  • MoBagel行動貝果:運用AI進行企業營運相關的預測,如員工離職率、庫存等,其預測結果媲美國際顧問公司;
  • Cubo:與禾馨葉勝雄副院長共同研發,透過AI影像識別技術,提供寶寶口鼻覆蓋與翻身偵測,減少寶寶因睡姿不良所造成的窒息危險;
  • 松果購物:使用AI技術加強數位廣告及社群,並加強App佈局;
  • BigGo比價網:是MOX首次投資的台灣團隊加上統一投資蝦皮母公司後再次出手,台灣會員200萬也已是泰國最大的比價網,預計進軍歐洲;
  • VoiceTube:知名的語言學習平台,以HERO短期付費服務為主,預計應用AI辨認影片中標籤或進行推薦,下一步拓展東南亞及日本市場;
  • Hahow好學校:線上課程平台,本輪為測試企業內訓模式,市場以華人為主,包括台灣、中國、馬來西亞,接下來欲推展日本市場。
有趣的是這27家新創中有10家來自AAMA台北搖籃計畫,今年募資金額的前2名Appier及iKala創辦人分別是一期及四期的學員;上文提到的果物配、PicSee、MoBagel及Hahow也是。

以「題目」分類,AI仍是顯學

若以「題目」類型區分,筆者粗分為11類,並根據產品進一步區隔。整體而言,2019仍然是AI當道的一年,以AI為產品或服務核心(Martech、Adtech)的新創共有8家,超過總數30%;Fintech位居第二,佔整體15%。

raw-image
其中Adtech為「廣告科技」、Martech為「行銷科技」。進一步區隔指如Appier是AI公司,但因為業務聚焦在廣告技術,因此歸類於Adtech;因一家公司可能屬多個領域,若分類有誤請不吝指正。

若以各類別募資金額計算(一樣去除Appier),則旅遊類型募資金額最高,超過2億元,不過今年旅遊就KKdayFunNow這2家,都屬於A+輪以後的募資,故募資金額大不令人意外,共同點是都是由國際創投投資;而AI類除先前介紹的MoBagel行動貝果,還有2家A輪之後的Umbo CV盾心Cloudmile萬里雲,也都屬於比較成熟的團隊,將柱狀圖繪製如下:

raw-image

投資人考慮「輪」似乎勝過「題目」

筆者試著去找相同領域「題目」是否有重複的投資人,但卻幾乎一無所獲,反而是同一「輪次」中較有機會出現相同的投資人。

可能是搜集的資料有限所以沒有看出相關性,也可能是因為超過一半都是早期募資,投資人看重的是團隊與市場潛力,對於題目領域比較沒有這麼多限制,而重點在自己能承受的風險(投資金額)。整理Pre-A輪及A輪均有幾家創投投資超過2家公司以上,整理如下表:

raw-image
raw-image

由於投資人重視「輪次」,因此新創預計的募資金額也可以參考上述資料,選擇適合的投資人並類比相近階段的新創,估算「行情」。

募資成功集中在8到1月,可能推算最佳時機!

通常募資從開始談到正式投資可能需要好幾個月,雖然沒辦法知道這27家各花了多久,但可以確定新聞稿是在完成募資後發佈的,將今年的發佈時間、次數以月份整理如下:

raw-image

從上圖中觀察,新聞集中在8到1月,而2到7月就屬於淡季。也許可以進一步推論投資人年初時比較嚴謹,到年中開始對預算放寬,年底募資成功率較高。如果照此推論,往前抓3~5個月,也就是Q2開始募資,可能是個不錯的時間點。

另一個推論是發佈新聞是為了招募人才,因此年底放出消息也有助於準備年後轉職的業界人士考慮加入。

結論

觀察2019年台灣新創募資的趨勢,可以看出今年非常多奮鬥一段時間的新創傳出好消息!即使是處於早期的種子、Pre-A也都累積幾年的市場經驗或舊團隊創辦人的新服務。

另一方面,國發天使投資跟個人天使已經變成台灣非常重要的投資資源;而目標市場以東南亞或日本也成為新創圈的趨勢,若要為市場佈局,應該要多接觸這兩塊市場的人才。

關於文中提到的27家新創、創投名單,筆者整理在Google文件中,有興趣也可以參考看看: https://pros.is/PN699 (連結使用PicSee短網址)

想支持我(訂閱或鼓掌),歡迎來我的Mediu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選的沙龍
29會員
3內容數
方選會寫一些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隠形冠軍出列 行政院自2012年10月8日核定「推動中堅 企業躍升計畫」,並以「建基盤」、「助成長」和「選菁英」3面向為推動策略,期盼在3年內表彰約30家卓越中堅企業、重點輔導約150家以上具潛力的中小型企業、帶動相關投資1,000億元,以及創造就業10,000人為目標。
Thumbnail
臺灣隠形冠軍出列 行政院自2012年10月8日核定「推動中堅 企業躍升計畫」,並以「建基盤」、「助成長」和「選菁英」3面向為推動策略,期盼在3年內表彰約30家卓越中堅企業、重點輔導約150家以上具潛力的中小型企業、帶動相關投資1,000億元,以及創造就業10,000人為目標。
Thumbnail
以前在看台灣的新創公司時也曾經有個迷思,覺得好的公司就是要像北美那些科技新創一樣要有很強的獨門技術或是商業模式,像 Google 這種 A 咖才行。但看久了也慢慢接受一件事:也許這就是以台灣為主要市場的新創公司宿命吧,代理國外產品沒什麼好丟臉的,關鍵時刻要 Pivot 並且活下去、產生營運現金流量才
Thumbnail
以前在看台灣的新創公司時也曾經有個迷思,覺得好的公司就是要像北美那些科技新創一樣要有很強的獨門技術或是商業模式,像 Google 這種 A 咖才行。但看久了也慢慢接受一件事:也許這就是以台灣為主要市場的新創公司宿命吧,代理國外產品沒什麼好丟臉的,關鍵時刻要 Pivot 並且活下去、產生營運現金流量才
Thumbnail
「新創」一詞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甚至已經不是新鮮事,但你的確清楚這兩字所代表的真正涵意或是只是朦朧中大概知道是什麼,真要具體而微的說明卻只能支支吾吾?只是無論是哪一種,不可避免都需要資金挹注才能開始,但要如何吸引投資人願意掏腰包挹注?
Thumbnail
「新創」一詞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甚至已經不是新鮮事,但你的確清楚這兩字所代表的真正涵意或是只是朦朧中大概知道是什麼,真要具體而微的說明卻只能支支吾吾?只是無論是哪一種,不可避免都需要資金挹注才能開始,但要如何吸引投資人願意掏腰包挹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艾比,有好一陣子工作實在太忙碌,今天終於能抽空來分享最近的事,不知道大家平常會上募資網站買東西嗎?老實說,我自己對募資是比較無感的,但因為今年我們公司協助了台灣募資商品上架至日本募資平台的業務,讓我開始對募資這塊有了深度瞭解。 日幣大跌生產力低?日本 EC 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艾比,有好一陣子工作實在太忙碌,今天終於能抽空來分享最近的事,不知道大家平常會上募資網站買東西嗎?老實說,我自己對募資是比較無感的,但因為今年我們公司協助了台灣募資商品上架至日本募資平台的業務,讓我開始對募資這塊有了深度瞭解。 日幣大跌生產力低?日本 EC 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Thumbnail
根據全球創業者網路機構 startupBlink 所公布的「2020年創業生態系排名」報告資料顯示,2020年儘管遭受疫情嚴重衝擊,但新創公司上市的腳步卻絲毫不受影響,而且募資金額更是創下新高,光是非金融企業的募資便已超過八千億美金 ...
Thumbnail
根據全球創業者網路機構 startupBlink 所公布的「2020年創業生態系排名」報告資料顯示,2020年儘管遭受疫情嚴重衝擊,但新創公司上市的腳步卻絲毫不受影響,而且募資金額更是創下新高,光是非金融企業的募資便已超過八千億美金 ...
Thumbnail
《用誰的錢來場創業博弈?》 筆者:品牌再造學院院長 王福闓 在疫情之中,籌備多時的證交所增設臺灣創新板,與櫃買中心興櫃股票市場的戰略新板風光面世。跟現有的三個股票交易市場,包含興櫃、上櫃與上市最大不同之處,戰略新板針對的是政府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資訊及數位、資安卓越、臺灣精準健康、綠電及再生能源、
Thumbnail
《用誰的錢來場創業博弈?》 筆者:品牌再造學院院長 王福闓 在疫情之中,籌備多時的證交所增設臺灣創新板,與櫃買中心興櫃股票市場的戰略新板風光面世。跟現有的三個股票交易市場,包含興櫃、上櫃與上市最大不同之處,戰略新板針對的是政府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資訊及數位、資安卓越、臺灣精準健康、綠電及再生能源、
Thumbnail
到底新創與創投的交集點在哪?要怎麼讓創投有投資的意願?新創菜鳥要怎麼擊中創投老鳥的心? 當創業者在尋找資金時,往往因為不了解創投產業,而存有許多幻想或猜疑。希望讓創業者在籌資時有相對等的知識,能夠與創投業者以同樣的語言溝通,降低籌資的障礙。
Thumbnail
到底新創與創投的交集點在哪?要怎麼讓創投有投資的意願?新創菜鳥要怎麼擊中創投老鳥的心? 當創業者在尋找資金時,往往因為不了解創投產業,而存有許多幻想或猜疑。希望讓創業者在籌資時有相對等的知識,能夠與創投業者以同樣的語言溝通,降低籌資的障礙。
Thumbnail
隨著眾多獨角獸跌落神壇,投資人出手將更謹慎 HI,大家好,我是渙恩(Alvin) 轉眼間,2020 年竟然已經過了一半! 回想去年底的出國旅遊,彷彿像是上個月才發生而已,會有這樣的體感,應該是今年全世界遭遇到太多事情,而每件事情都還歷歷在目,才造成我對時間的流逝產生了錯覺。
Thumbnail
隨著眾多獨角獸跌落神壇,投資人出手將更謹慎 HI,大家好,我是渙恩(Alvin) 轉眼間,2020 年竟然已經過了一半! 回想去年底的出國旅遊,彷彿像是上個月才發生而已,會有這樣的體感,應該是今年全世界遭遇到太多事情,而每件事情都還歷歷在目,才造成我對時間的流逝產生了錯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