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IPO 前夕事件簿】廣告科技台灣大聯盟?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人有時候會有些幻想,覺得可以把經濟學裡面的概念,像是規模和範疇經濟,用資本的力量把 DNA 相異的組織給拼起來,成就一番大事與一樁美事。

raw-image


當然不是沒有例子,消費性網路產業 (Consumer Internet) 就有很多,而且事後證明成功的案例還不少,像是媒體 (如 Facebook + Instagram,不過這個比較像巨頭撲滅潛在威脅的做法)、On-demand (如滴滴和快的,還有之後與 Uber 中國的合併,這是為了消滅競爭),還有北美一些數位廣告科技商 (如近期的 Unity + IronSource,還有想要搶親的 AppLovin 本人也是多次併購的集合體)。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2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reddy Business & Research的沙龍
1.3K會員
130內容數
#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紀錄一個投資分析師參與台灣新創公司 IPO 過程中,看到那些值得學習的人事物。
2024/06/13
「K 公司未能如期於證交所順利掛牌上市。K 公司指控承辦券商 P 證券態度消極,以「張數不足」為理由,不願送件至券商公會及證交所;P 證券則反駁,K 的合格圈購單未達標準,沒有刁難、不願送件之事。」 在 3 月底寫完 K 公司股票競拍失利後,老實說這間公司就已經慢慢淡出我的記憶,直到一週多以前跟素
Thumbnail
2024/06/13
「K 公司未能如期於證交所順利掛牌上市。K 公司指控承辦券商 P 證券態度消極,以「張數不足」為理由,不願送件至券商公會及證交所;P 證券則反駁,K 的合格圈購單未達標準,沒有刁難、不願送件之事。」 在 3 月底寫完 K 公司股票競拍失利後,老實說這間公司就已經慢慢淡出我的記憶,直到一週多以前跟素
Thumbnail
2024/03/25
K 公司在初次上市前進行競價拍賣,但因合格標數量不足而未能開標。這造成了一系列價格、價格發現、配售等問題,主辦券商在此事件中的處理被質疑並與K公司的評價估值、資本市場定位有關。文章就此事件提出觀點並且提醒企業在資本市場運作時考慮券商和團隊的專業度。
Thumbnail
2024/03/25
K 公司在初次上市前進行競價拍賣,但因合格標數量不足而未能開標。這造成了一系列價格、價格發現、配售等問題,主辦券商在此事件中的處理被質疑並與K公司的評價估值、資本市場定位有關。文章就此事件提出觀點並且提醒企業在資本市場運作時考慮券商和團隊的專業度。
Thumbnail
2024/03/07
這是一篇有關拜訪某創業公司的故事,故事中記錄了創辦人的表演技巧以及產品發展的疑點。
Thumbnail
2024/03/07
這是一篇有關拜訪某創業公司的故事,故事中記錄了創辦人的表演技巧以及產品發展的疑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由得到App總編輯李翔,挖掘出六家中國企業崛起、轉型的商業觀察,在臺灣被譯為《Web 3.0 必學6個行銷戰術:年成長率500%的企業教你,該如何抓到網路商機!》,然整本內容卻絲毫與Web 3.0及行銷無關,倒是讓我們重溫了2010-2016年這個創業大爆發的年代,中國新創或巨頭一路來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由得到App總編輯李翔,挖掘出六家中國企業崛起、轉型的商業觀察,在臺灣被譯為《Web 3.0 必學6個行銷戰術:年成長率500%的企業教你,該如何抓到網路商機!》,然整本內容卻絲毫與Web 3.0及行銷無關,倒是讓我們重溫了2010-2016年這個創業大爆發的年代,中國新創或巨頭一路來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其中一個印象深刻的就屬會議中出現這段話:「Freddy,你覺得要得怎麼做,才不會讓我們的評價 (valuation) 被資本市場定位成 P 家?」
Thumbnail
其中一個印象深刻的就屬會議中出現這段話:「Freddy,你覺得要得怎麼做,才不會讓我們的評價 (valuation) 被資本市場定位成 P 家?」
Thumbnail
以前在看台灣的新創公司時也曾經有個迷思,覺得好的公司就是要像北美那些科技新創一樣要有很強的獨門技術或是商業模式,像 Google 這種 A 咖才行。但看久了也慢慢接受一件事:也許這就是以台灣為主要市場的新創公司宿命吧,代理國外產品沒什麼好丟臉的,關鍵時刻要 Pivot 並且活下去、產生營運現金流量才
Thumbnail
以前在看台灣的新創公司時也曾經有個迷思,覺得好的公司就是要像北美那些科技新創一樣要有很強的獨門技術或是商業模式,像 Google 這種 A 咖才行。但看久了也慢慢接受一件事:也許這就是以台灣為主要市場的新創公司宿命吧,代理國外產品沒什麼好丟臉的,關鍵時刻要 Pivot 並且活下去、產生營運現金流量才
Thumbnail
記得開始在 FB 專頁上第一次認真寫拜訪 pre-IPO 網路軟體新創,就是寫 G 公司和 K 公司,可以說《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的濫觴就是從寫這兩間公司的開始。
Thumbnail
記得開始在 FB 專頁上第一次認真寫拜訪 pre-IPO 網路軟體新創,就是寫 G 公司和 K 公司,可以說《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的濫觴就是從寫這兩間公司的開始。
Thumbnail
以經濟發展為前提的商業行為,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墨守成規的,尤其在今日這個以網路為發展平台的數位經濟,幾乎是每年都會產生「創破壞式的創新」,一個又一個新創的產業模式,正不斷的挑戰著各國政府的管理能力與發展實力。
Thumbnail
以經濟發展為前提的商業行為,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墨守成規的,尤其在今日這個以網路為發展平台的數位經濟,幾乎是每年都會產生「創破壞式的創新」,一個又一個新創的產業模式,正不斷的挑戰著各國政府的管理能力與發展實力。
Thumbnail
全球的科技業最近意外頻頻,Facebook、Google、Apple、Amazon在世界各地陸續吃上壟斷市場、美帝獨大的官司,而同時中國也推出攘內政策,滴滴出行在美國下市,騰訊旗下的遊戲產業遭評為精神鴉片,面臨全面抵制。前浪未退,9月初中國主席習近平又高喊「共同富裕」,第一輪打擊的目標正是科技業。
Thumbnail
全球的科技業最近意外頻頻,Facebook、Google、Apple、Amazon在世界各地陸續吃上壟斷市場、美帝獨大的官司,而同時中國也推出攘內政策,滴滴出行在美國下市,騰訊旗下的遊戲產業遭評為精神鴉片,面臨全面抵制。前浪未退,9月初中國主席習近平又高喊「共同富裕」,第一輪打擊的目標正是科技業。
Thumbnail
# 51《疫後大未來》(下):我們今天將解析破壞性創新、教育業、科技業的疫後發展,以及未來趨勢。最後的結論我會再提出我的觀點,跟作者略有不同,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商機吧!
Thumbnail
# 51《疫後大未來》(下):我們今天將解析破壞性創新、教育業、科技業的疫後發展,以及未來趨勢。最後的結論我會再提出我的觀點,跟作者略有不同,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商機吧!
Thumbnail
在國外,廣告業的服務範疇早就脫離純廣告,走向以設計新服務 / 產品的思維,幫品牌達到溝通目的。這種「脫廣告」的表現手法,有時甚至會創造溝通以外的驚喜,為品牌帶來莫大助益。能做到這種服務的公司不一定把自己定位成「廣告業」,有些會定位在創意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Thumbnail
在國外,廣告業的服務範疇早就脫離純廣告,走向以設計新服務 / 產品的思維,幫品牌達到溝通目的。這種「脫廣告」的表現手法,有時甚至會創造溝通以外的驚喜,為品牌帶來莫大助益。能做到這種服務的公司不一定把自己定位成「廣告業」,有些會定位在創意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Thumbnail
創業家數少沒關係,至少比數量多而浮濫更有成功機會;但上述這些條件如何找到最理想的組合,就得兼靠眼光、努力、運氣、人和,以及有沒有好的導師和投資人帶領了。
Thumbnail
創業家數少沒關係,至少比數量多而浮濫更有成功機會;但上述這些條件如何找到最理想的組合,就得兼靠眼光、努力、運氣、人和,以及有沒有好的導師和投資人帶領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