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AI危害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篇我們說了近年來成型的AI危害,雖然仍在危害初期,社會上目前還可控制與判別,但我們也不可以忽視未來可能危害。

因此我們今天就是要來說明當前對於AI有哪一些規範與發展應遵守的原則。而說到這個就必須提到最早期也是最令大眾有印象的『機器人三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

機器人三定律是科幻小說家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在他的小說中為機器人設定的行為準則。

三定律分別是:

第一法則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

除非違背第一法則,否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

第三法則

除非違背第一或第二法則,否則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機器人應該要能幫助與守護人類。

機器人應該要能幫助與守護人類。

這機器人三定律非常有名,且在科幻小說中也可算是公約一般的存在,許多科幻小說中的機器人也遵守這三條定律,因此我們也可以從這三定律來窺探一小部分的現實意義,了解人類期待與機械保持什麼樣式的關係與互動。



現代AI原則

但是現存的機器人並未有足夠的智能與人類進行整體協作,因此三定律對於目前的技術發展需求並不是完全對應,此三原則也並未實際應用在機器人上面,但我們還是需要一個共同的方針,而此刻歐盟率先針對AI系統的倫理進行探討,並在2019年公布初步『可信任AI的七個原則』

由於AI 技術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包含醫療、能源、汽車安全、農業和金融管理範圍等,為了使各個產業都能夠受益,這次針對AI值得信賴的關鍵因素上的規範也為寬鬆,因此與其說程式AI須遵守的規範,更像是給所有AI產業相關人士提供的一封『發展時需注意』的警示信。

這七個原則包含:

  • 一、人類機構監督:AI 系統應該尊重人類自治的原則,人工智能系統應支持人類自治和決策,並且要求AI系統要堅持促進維持人類基本權利,成為民主、繁榮和公平社會的推動者,並要允許人類監督。
  • 二、穩健與安全性:AI 系統必須具有抵禦攻擊和維持安全的能力,其他也包括後備計劃以及總體安全性,準確性,可靠性和可重複性。
  • 三、隱私和數據控管:人民應該對自己的數據有完全的控制權,包括尊重隱私、保持數據質量和完整性。
  • 四、透明度:確保 AI 系統的可追溯性,包括可追溯性與可解釋性,讓AI建制的歷程都能被大眾檢核,且實作系統不能偽裝成人類,需要有能被普遍民眾識別為非人類的機制。
  • 五、多元化、無歧視和公平性:AI 系統應該考慮人類整體的能力與情況,要求AI系統中應避免不公平的偏見,且允許所有人使用AI產品或服務的方式設計,而不論其年齡、性別、能力或特徵如何,保持無障礙使用原則尤為重要。
  • 六、社會和環境福祉:AI 系統應該用於推動正向的社會改革、增強可持續性和肩負維持生態責任。其中包括可持續發展和發展環境友好、審慎評估社會影響,鑑定守護社會與民主。
  • 七、問責制度:建立相關問責機制,確保 AI 系統及其結果的責任範圍及其責任歸屬。包括可審核性,最小化和報告負面影響,權衡和補救方式。

這邊為了閱讀輕鬆,我只節錄了原則核心部分說明,更多的細節建議到細則介紹進行了解。


真的有這麼多壞人掌握AI嗎?

也許聽起來還是很像科幻小說,但我必須告訴你這是正在且加速的社會現況。

我們可以看到軟體發展重鎮美國已經有不少AI犯罪的案例。其中,AI 騷擾電話已是個嚴重問題,相關案例可以看看這篇新聞 - 嫌犯使用DeepFake詐騙多個公司匯款

根據美國通話應用 YouMail 的數據,2018 年美國一共發生了 480 億通 AI 騷擾電話,比 2017 年增長 46%。按照美國 3.272 億人口來算,平均每個人在兩天中就能接到一通來自AI的騷擾電話。而在2016 年也有一名佛羅里達的男子在三個月內用AI冒充希爾頓、萬豪等知名品牌, 撥打了 9,600 萬通詐騙電話。

而在臉書上也被AI邪惡技術困擾著,在2019年12 月 20 日,臉書跟Instagram進行全球規模性地刪除帳號作業,其中總共 900 多組的帳號、粉絲頁與社團遭到刪除。官方聲稱這些帳號與社團是透過不正當手段進行內容宣傳。

同時Facebook 稱這些假帳號、假網頁有不少是透過 AI 自動生成的照片申請註冊,並且透過同樣手法在其他平台上(像 Twitter、YouTube)宣傳言論。

詳情可見

其中也提到一些辨識假照片的方式,但基本上就是要仔細觀察照片,但這對使用者來說並不容易,若要在每次觀看留言之前都去檢核一次所有參與者的頭像,我想那一定會是非常痛苦的使用經驗,因此不論在使用習慣上與難易度上都是很難要求大眾的。

看問題在哪嗎? 其實不過就是細節上肌肉有點怪異罷了。(COURTESY OF GRAPHIKA)

看問題在哪嗎? 其實不過就是細節上肌肉有點怪異罷了。(COURTESY OF GRAPHIK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塔梅的沙龍
14會員
28內容數
西塔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7
《阿瓦隆》(Avalon)是一款經典的策略推理桌遊,設計來測試玩家的推理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配件列表 1. 角色卡 - 忠臣:標識玩家是亞瑟王的忠誠騎士。 - 梅林:知道所有邪惡玩家身份的忠臣。 - 刺客:邪惡陣營的角色,可以在遊戲結束時刺殺梅林。 - 莫甘
2024/08/07
《阿瓦隆》(Avalon)是一款經典的策略推理桌遊,設計來測試玩家的推理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配件列表 1. 角色卡 - 忠臣:標識玩家是亞瑟王的忠誠騎士。 - 梅林:知道所有邪惡玩家身份的忠臣。 - 刺客:邪惡陣營的角色,可以在遊戲結束時刺殺梅林。 - 莫甘
2024/07/31
我討厭看規則書,桌遊很棒,除了那天殺長的規則書。 這邊提供一個不完全正確的、卻能一秒直接開始玩的規則介紹。 期貨時代 配件 1. **遊戲板**:顯示不同的市場、事件和玩家區域。 2. **玩家標記**:每位玩家有特定顏色的標記來代表自己。 3. **資源卡**:用於交易的各類資源卡
2024/07/31
我討厭看規則書,桌遊很棒,除了那天殺長的規則書。 這邊提供一個不完全正確的、卻能一秒直接開始玩的規則介紹。 期貨時代 配件 1. **遊戲板**:顯示不同的市場、事件和玩家區域。 2. **玩家標記**:每位玩家有特定顏色的標記來代表自己。 3. **資源卡**:用於交易的各類資源卡
2020/07/26
當世界不如預期,當明白我們不是主角,我們該掙扎還是認命呢?
Thumbnail
2020/07/26
當世界不如預期,當明白我們不是主角,我們該掙扎還是認命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後機器人的時代 人類歷經了機器人遍行世界各個角落之後的省思 許許多多的面向早已不復從前 過去的日子早就已經注定是回不回去了 自己創造的產物,終將自己來收拾善後 在那個擁抱機器的時代 所謂的機器就是絕對的理性和邏輯 人們在行為上相信機器會遵照著一切理性判斷 但在態度上又懷疑總有一天機器會產生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後機器人的時代 人類歷經了機器人遍行世界各個角落之後的省思 許許多多的面向早已不復從前 過去的日子早就已經注定是回不回去了 自己創造的產物,終將自己來收拾善後 在那個擁抱機器的時代 所謂的機器就是絕對的理性和邏輯 人們在行為上相信機器會遵照著一切理性判斷 但在態度上又懷疑總有一天機器會產生
Thumbnail
《當人工智慧懂哲學》,作者岡本裕一朗,專攻西洋思想,如今從事「哲學」與「科技」的跨領域研究。本書論及「人工智慧」與「哲學」的對話,對應當今實務中最迫切的領域,就是「倫理」的部分。除此之外,藉由AI的哲學,我們可以更清楚認識到,人工智慧可以滲入人類生活到甚麼程度...
Thumbnail
《當人工智慧懂哲學》,作者岡本裕一朗,專攻西洋思想,如今從事「哲學」與「科技」的跨領域研究。本書論及「人工智慧」與「哲學」的對話,對應當今實務中最迫切的領域,就是「倫理」的部分。除此之外,藉由AI的哲學,我們可以更清楚認識到,人工智慧可以滲入人類生活到甚麼程度...
Thumbnail
「#機器人守則 Three Laws of Robotics」由科幻小說家以撒·艾西莫夫 #IsaacAsimov 在其小說《我,機械人I, Robot 》裡率先被提出;但在他的機器人系列裡,他卻頻頻擦邊於這些規則,甚而樂於打破。
Thumbnail
「#機器人守則 Three Laws of Robotics」由科幻小說家以撒·艾西莫夫 #IsaacAsimov 在其小說《我,機械人I, Robot 》裡率先被提出;但在他的機器人系列裡,他卻頻頻擦邊於這些規則,甚而樂於打破。
Thumbnail
人工智慧(附註1)一直都是科幻題材界的熱門話題,這類型的電影一般來說大致會有三種基本面向的呈現:探討機器與人性之間的關聯;探討機器自我學習發展的過程;探討機器作為生命延續上的意義或目的。大多數的電影會集中在第一種,因為這部分在機器與人性中的掙扎是最有戲劇性的部分,像是《AI人工智慧》、《變人》等等,
Thumbnail
人工智慧(附註1)一直都是科幻題材界的熱門話題,這類型的電影一般來說大致會有三種基本面向的呈現:探討機器與人性之間的關聯;探討機器自我學習發展的過程;探討機器作為生命延續上的意義或目的。大多數的電影會集中在第一種,因為這部分在機器與人性中的掙扎是最有戲劇性的部分,像是《AI人工智慧》、《變人》等等,
Thumbnail
本文主要在講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機器人風險管控的趨勢與研析,涉及每個國家的競爭力,尤其與AI機器人的政策與法制規範。
Thumbnail
本文主要在講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機器人風險管控的趨勢與研析,涉及每個國家的競爭力,尤其與AI機器人的政策與法制規範。
Thumbnail
來自義大利的呼救 2020年的三月初,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全球急速延燒,義大利北部倫巴底醫院傳來震驚國際的消息:醫師因病床和呼吸器不足,不得不面臨在病患中取捨的艱難處境,是否應該把呼吸器優先讓給生存機率較高,且具有生產力的年輕人?如此的窘境使得第一線醫療工作人員面臨煎熬的道德難題。時值AI人工智慧急速發
Thumbnail
來自義大利的呼救 2020年的三月初,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全球急速延燒,義大利北部倫巴底醫院傳來震驚國際的消息:醫師因病床和呼吸器不足,不得不面臨在病患中取捨的艱難處境,是否應該把呼吸器優先讓給生存機率較高,且具有生產力的年輕人?如此的窘境使得第一線醫療工作人員面臨煎熬的道德難題。時值AI人工智慧急速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