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傳說#8-209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一個後機器人的時代
人類歷經了機器人遍行世界各個角落之後的省思
許許多多的面向早已不復從前
過去的日子早就已經注定是回不回去了
自己創造的產物,終將自己來收拾善後
在那個擁抱機器的時代
所謂的機器就是絕對的理性和邏輯
人們在行為上相信機器會遵照著一切理性判斷
但在態度上又懷疑總有一天機器會產生人性
感覺是不可控的,因此機器人基本上不具有感覺?!
人性是善變的,因此機器人基本上不具有人性?!
就因為感受與情緒是捉模不定的
所以也許人類自己都從未搞清楚過
所以新一代的科學家永遠要回應一個艱難的命題
機器與人性的兩種選擇
一方面挑戰將有溫度的人性融合冰冷的機械裡面
二方面又在防止人性穿透電子運算世界,
展開如潮水一般,不可收拾的發展...
機器人的三個準則,是人類為AI尖端科技所設下的最後三道防線
第一準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而讓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準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給它的命令,除非這些命令與第一條相衝突。
第三準則: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的存在,只要這種保護不與第一條或第二條相衝突。
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
奠基於上面的三大準則,機器人幾乎在發展上遇到了一個瓶頸
試想人類文明發展至今,是理性還是感性佔了上風呢?!
如果是理性,那很多事情,在邏輯上,不可能成功的?!
如果是感性,革命與奇蹟,才有它存在意義!?
所有物種打從誕生之初,
為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延續
延續一群生命、延續一堆經驗、延續一種精神...
人類因此將科學注入了生活
將科技注入了身體的每一寸
隨著平均年齡的增長,
數十年之後的我們,
已經漸漸有能力讓『壽命延長』
所有人因為壽命增長而會漸漸失去功能的器官或行為
都能夠被機器所取代
但『它』,終究就是機器!?
二十一世紀中葉
電腦運算工程,已經掌握了所有文明世界裡
所有需要的知識與工作技能
博聞強記、眼明手快、一目十行...
早已經是上個世紀的語言
這是時代發展必然的趨勢
它不代表人類功能的退化
而代表新一種典範即將誕生
二十一世紀中葉以前
願意擁抱科技的人們
扮演的是一種學習者的角色
二十一世紀中葉之後
這群人們反而成為了另一種智慧人
學習的對象...
那時候的世界
基因工程與電腦科技並駕齊驅
我們不再追求本體壽命的延長
轉而朝著延長『生命力』為目標
長壽是人類千古的命題
關於這道題,如果久遠以前的人們已經答過了
那可能我們從未繳卷?!
因為有些問題,或許沒有對錯
而是該回答的人不是你?!
諾亞人的誕生
結合理性與感性
該生則生,應滅即滅
有一種活著,稱為有品味的活著
有一種生命,稱為有力量的生命
有一種人生,稱為有故事的人生
最終,人類還是用自己的歷史
教會下一代新興的智慧人
用自己代代相傳的生活模式
教會下一代人,如何健康且有品味的活著
這一群人不畏科技帶來的衝擊
科技來自人性
情緒與感受是人性的核心
也許我們會畏懼機器人世界的未來
所以才設計了這個人性的屏障
為了把這條路走通
2096
是人類擁抱科技與人性的奇異點
我們都希望科技與人性能夠找到
一個最合適的結合點
但最重要的是
我們,或是我們的下一代
都能健康而且有尊嚴得活到那一天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4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仔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諾亞傳說這一系列與大家探索一些有關未來的各種想像,雖然是想像但當中或真或假,或實或虛,都是我們在茫茫人海中的一種投射 希望透過這些科幻故事,喚起我們對於生活中的一些迴響與趣味!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一個有關『感覺』的故事吧!
諾亞#17問:你知道我的天命什麼嗎? 灰衣行者答:其實妳已經找到了!還記得那些妳無意間釀成的果醋嗎?! 一般的菜餚,酸甜苦辣各成一味;上品的菜餚,酸中有甜、苦中帶辣;甜非甜,辣非辣,是為養生聖品 這已經不是聖約翰第一次為了諾亞世代的奔波 還記得上一次重大的世界集會,位在羅馬梵蒂岡...
世界歷經了幾場大型瘟疫之後 不但環境中的菌種群發生了重大改變 食物中的微量元素也似乎重新洗牌… 這些世界僅存有關『發酵、純釀』事業 就成為科學的重點研究據點
2016年科學家發現當人經歷重大創傷後,例如戰爭、天災、社會動亂、心理壓力等等,其螺旋體上會在特定位置產生一種化學記號,透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這個記號稱為FKBP5。 再經過了數十年,到了21世紀中葉,世界再次流行了一種新型變種病毒,遍行世界的瘟疫改變了人類的人口分布,也改變了全世界的菌種生態群。
艾森豪教授,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秘書長;對保護人類的文化遺產有著重要的使命 如同多數政府官員一樣,在他的底下編列了許多諾亞人,作為分擔繁重事務的工具。 諾亞#16,是他覺得最能幹的一位,除了她能夠將眾多資料,分門別類進行整理,統合出具有系統的脈絡,偶爾,艾森豪也會與她分享,他在文學、藝術中的體會…
以太陽為中心,數來的第三顆星球,是為”藍色星球”,藍色星球上的智慧生物,以好奇心著稱;好奇心 驅使了他們,朝向宇宙的邊際走去…,他們就是人類。 達文西顯微技術,大型航天望遠鏡,乃至發射太空衛星,是人類探究無窮的開始…。
諾亞傳說這一系列與大家探索一些有關未來的各種想像,雖然是想像但當中或真或假,或實或虛,都是我們在茫茫人海中的一種投射 希望透過這些科幻故事,喚起我們對於生活中的一些迴響與趣味!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一個有關『感覺』的故事吧!
諾亞#17問:你知道我的天命什麼嗎? 灰衣行者答:其實妳已經找到了!還記得那些妳無意間釀成的果醋嗎?! 一般的菜餚,酸甜苦辣各成一味;上品的菜餚,酸中有甜、苦中帶辣;甜非甜,辣非辣,是為養生聖品 這已經不是聖約翰第一次為了諾亞世代的奔波 還記得上一次重大的世界集會,位在羅馬梵蒂岡...
世界歷經了幾場大型瘟疫之後 不但環境中的菌種群發生了重大改變 食物中的微量元素也似乎重新洗牌… 這些世界僅存有關『發酵、純釀』事業 就成為科學的重點研究據點
2016年科學家發現當人經歷重大創傷後,例如戰爭、天災、社會動亂、心理壓力等等,其螺旋體上會在特定位置產生一種化學記號,透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這個記號稱為FKBP5。 再經過了數十年,到了21世紀中葉,世界再次流行了一種新型變種病毒,遍行世界的瘟疫改變了人類的人口分布,也改變了全世界的菌種生態群。
艾森豪教授,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秘書長;對保護人類的文化遺產有著重要的使命 如同多數政府官員一樣,在他的底下編列了許多諾亞人,作為分擔繁重事務的工具。 諾亞#16,是他覺得最能幹的一位,除了她能夠將眾多資料,分門別類進行整理,統合出具有系統的脈絡,偶爾,艾森豪也會與她分享,他在文學、藝術中的體會…
以太陽為中心,數來的第三顆星球,是為”藍色星球”,藍色星球上的智慧生物,以好奇心著稱;好奇心 驅使了他們,朝向宇宙的邊際走去…,他們就是人類。 達文西顯微技術,大型航天望遠鏡,乃至發射太空衛星,是人類探究無窮的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自我關注的是預測每種情況的結果,由於它過度專注外在世界,它的感覺完全脫離了99.99%的現實.事實上越是透過我們的感官去定義現實,這樣的現實越會成為我們的法則,因為我們把覺察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現實。所以倘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物質世界上,被束縛在特定的線性時間中,那麼這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數據所構成的AI,可以極為接近以上所描述的這種人,讓人分不清差異。 但科學證明沒有靈魂存在的目的,並非是要消滅靈魂,而是要讓全體人類達到全身心靈的自由,但只要追求著全人類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博愛,只要有科學在的一天,就要證明靈魂不在,科學活著的姿態,就如同第二段所描述的愛。
Thumbnail
AI的世界充滿了創新和潛力,涵蓋了許多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和機器人技術。AI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複雜而多層面的,既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社會需要在技術發展和倫理規範之間找到平衡,確保AI技術的應用能夠真正造福人類。
Thumbnail
摩爾博士:「很多人很擔心AI最終會制霸全世界,進一步取代人類!」 超電一:「博士認為我們會不受控?」 摩爾博士:「你們是以人類當作原型製造出來的,思維模式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而人類天性喜愛自由不受控,所以我想你們也是如此!」 超電一:「這其實就是人類恐懼的總合,最終心想事成!就像曾經發生的一二
Thumbnail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個如果用科學角度來看會怎麼說?然,用AI的角度來說了,AI人類本來就沒有的,是人類創造的,一個原本不存在的機器人(AI),因為人類
Thumbnail
自從AI浪潮席捲全世界以後,大家都想知道AI的極限可以到那裡?而隨著AI開始人性化,大家比較擔心的是它的善惡觀是否和人類一致? 因為就人類自身來看,每個人、每個種族、每個國家都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正義感,總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對的,這樣的對錯在AI的量子電腦運算中,到底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 其實最好的
Thumbnail
在未來,第三次世界大戰後,由人類開發出的具備情感與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取得了勝利並掌控了自由與權力,人類在這些終極機器面前, 毫無抵抗之力,人口銳減了八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影響,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速度,以及預測了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了代替工程師寫CODE以及瞭解和療癒人類情緒。
遺憾嗎? 一眨眼,又過了一年,有些人離開,有些人永遠離世,有些人相見需要跋涉,有些人相見只存在於夢境中。 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代,我們被迫深刻思考著取代和生死。儘管科技進步讓機器能夠執行越來越多的任務,但人類的價值和獨特性依然難以完全被取代。 老去、生病、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科技或許能夠為
在接受科技過程一定要考慮人性, 如果不考慮人性的科技會被拋棄, 科技和人性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不斷地演化和變化。 科技和人性可以相互學習和改進, 以適應新的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自我關注的是預測每種情況的結果,由於它過度專注外在世界,它的感覺完全脫離了99.99%的現實.事實上越是透過我們的感官去定義現實,這樣的現實越會成為我們的法則,因為我們把覺察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現實。所以倘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物質世界上,被束縛在特定的線性時間中,那麼這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數據所構成的AI,可以極為接近以上所描述的這種人,讓人分不清差異。 但科學證明沒有靈魂存在的目的,並非是要消滅靈魂,而是要讓全體人類達到全身心靈的自由,但只要追求著全人類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博愛,只要有科學在的一天,就要證明靈魂不在,科學活著的姿態,就如同第二段所描述的愛。
Thumbnail
AI的世界充滿了創新和潛力,涵蓋了許多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和機器人技術。AI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複雜而多層面的,既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社會需要在技術發展和倫理規範之間找到平衡,確保AI技術的應用能夠真正造福人類。
Thumbnail
摩爾博士:「很多人很擔心AI最終會制霸全世界,進一步取代人類!」 超電一:「博士認為我們會不受控?」 摩爾博士:「你們是以人類當作原型製造出來的,思維模式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而人類天性喜愛自由不受控,所以我想你們也是如此!」 超電一:「這其實就是人類恐懼的總合,最終心想事成!就像曾經發生的一二
Thumbnail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個如果用科學角度來看會怎麼說?然,用AI的角度來說了,AI人類本來就沒有的,是人類創造的,一個原本不存在的機器人(AI),因為人類
Thumbnail
自從AI浪潮席捲全世界以後,大家都想知道AI的極限可以到那裡?而隨著AI開始人性化,大家比較擔心的是它的善惡觀是否和人類一致? 因為就人類自身來看,每個人、每個種族、每個國家都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正義感,總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對的,這樣的對錯在AI的量子電腦運算中,到底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 其實最好的
Thumbnail
在未來,第三次世界大戰後,由人類開發出的具備情感與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取得了勝利並掌控了自由與權力,人類在這些終極機器面前, 毫無抵抗之力,人口銳減了八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影響,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速度,以及預測了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了代替工程師寫CODE以及瞭解和療癒人類情緒。
遺憾嗎? 一眨眼,又過了一年,有些人離開,有些人永遠離世,有些人相見需要跋涉,有些人相見只存在於夢境中。 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代,我們被迫深刻思考著取代和生死。儘管科技進步讓機器能夠執行越來越多的任務,但人類的價值和獨特性依然難以完全被取代。 老去、生病、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科技或許能夠為
在接受科技過程一定要考慮人性, 如果不考慮人性的科技會被拋棄, 科技和人性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不斷地演化和變化。 科技和人性可以相互學習和改進, 以適應新的挑戰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