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編輯嚴選
AIoT數位轉型的法律議題(6)智慧機器人應用法制議題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本文主要在講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機器人風險管控的趨勢與研析,涉及每個國家的競爭力,尤其與AI機器人的政策與法制規範。

一、智慧機器人的簡介

目前世界上一般的機器人依其應用情形可分成「工業機器人」(用於工業生產製造)、「服務機器人」(用於協助人類活動或作為人類助手)、「國防機器人」(用於國防防衛與戰場)與「其他機器人」(用於探險或其他特殊情況)等四大類型。
有別於一般的機器人,僅單純用於取代人工,執行大量重複性或例行性任務的傳統型工業機器人,出現了智慧機器人(Intelligent Robots)的概念類型,它在國際間的定義是「得以程式進行自主動作且不執行重複工作的機器」。在AIoT數位轉型的浪潮下,智慧機器人的發展與運用,當然也導入AI,進而衍生「智慧工業機器人」、「智慧服務機器人」甚至「智慧國防機器人」等類型。
國際標準組織(ISO)對智慧工業機器人提出國際安全標準架構規範,各國或區域組織也是如此,例如台灣就有CNS14490的工業機器人安全標準。智慧服務機器人方面也差不多情況,甚至更細分家用型機器人、醫療照護機器人的安全與性能標準。

二、智慧機器人的規範

在歐盟以往既有的機器人規範裡,大多以產品安全、商品檢驗為主的法令,或是對於機器人產品的監管責任,但近年關於智慧機器人的討論,則著重在倫理與責任方面的規範,例如「可信賴的人工智慧倫理準則」(AI的倫理原則與要求),以及「人工智慧白皮書」(討論AI的使用規範)。AI倫理準則之目的: 盡可能減少演算法黑箱的節點,提升公平性 、問責性與透明性。
申言之,歐盟針對AI技術帶來的劇變與影響,近年來陸續提出相關準則或策略報告,以達成未來法規調適的目標。歐盟在2019年4月委由專家委員會提出《可信賴的人工智慧倫理準則》(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 ,說明4項倫理原則及7項要求(風險控制、透明、個資及隱私保護、社會責任、增進人類福祉、問責制、無偏見歧視),並表示AI發展到自主決策時,傳統民事歸責理論可能有所不足,於是針對「嚴格責任」之適用進行評估,可能修訂歐盟法律,且考慮是否需要訂立新的法規。
歐盟執委會於2020年2月發布兩份資料,分別是《人工智慧白皮書》(White Paper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以及《歐盟資料策略》(A European Strategy for Data) 。AI與Big Data相關產業的發展,從最開始大量原始資料的取得,到後續轉化為產品或服務對公眾提供,法規管制是無可避免的議題。然而,就政府機關而言,應該如何規劃未來的AI發展法律管理框架?《歐盟資料策略》正是在說明歐盟如何針對資料經濟的發展趨勢而重新界定其資料法制(Data Law)與政策。
從規範面來看,既有的法律體系如何看待資料本身,以及應如何與時俱進地重新界定資料在法律體系的意義,建構全新的「資料法」(Data Law),已成為未來法學上的新課題。根據《歐盟資料策略》的報告內容,歐盟將於2021年推出「資料法」,這是繼「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後,歐盟另一項企圖引導全球規範發展的重要行動,該法制的要旨在於針對非個人資料的部分促進政府部門與企業部門之間的資料流通,此於目前資料傳輸在國際間障礙重重的現況,顯見在未來資料經濟時代更為重要,甚至是資料流通的成敗關鍵。
強調促成資料近用(access)的《歐盟資料策略》之重點有以下幾點:一、資料可取得性(availability of data);二、市場力量不平衡(Imbalances in market power);三、民眾實現其權利之賦權(empowering individuals to exercise their right)。
而歐盟《人工智慧白皮書》提出以風險為基礎的方法(risk-based approach)作為日後法規管理框架,AI在高風險領域的應用原則受法律較高度的監管,以確保政府監理干預合乎比例。對企業來說,最關心的就是如何判斷哪些AI的應用會被認定是高風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94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現代人必懂的資訊法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在網路科技發達的現代,任何在網路上搜尋資訊、使用網路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或網路上交易等,無不與資訊法有關,是當代網路世代的人們必須要了解、認識的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心情繪本|DALL.E|紅后: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的崛起創造人工智慧電腦『紅后』|AIoT智慧聯網是指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結合,其發展已經帶動了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本文討論了AI應用在不同領域中的潛力和影響,以及人類對於AI的調整和監管措施。
Thumbnail
avatar
D&Y熊繪生
2024-04-08
【個股評論】從宜鼎在Edge AI的布局,看AIoT的發展宜鼎(5289) 於3/26的法說會中,除了對公司的營運現況及展望做了說明之外,並對公司持續往AI邊緣運算及系統解決方案邁進,有詳細的策略說明;同時也對AIoT未來的應用發展,做了深入的討論,對未來AI運算落地提供重要參考。本文設定為會員限閱,請大家支持付費解鎖。 AI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分為三塊
Thumbnail
avatar
投資過來人
2024-03-30
數位轉型的三個層面適合讀者: 普羅大眾 數位轉型具體是要做到甚麼樣子才算到位? 具體體現在那些地方呢? 本文簡單做個說明。
avatar
吉伯
2023-12-20
數位轉型的 Give & Take這篇文章談出版社與媒體要如何運用數位的優勢,「逐漸」打造出用戶期待的數位平台。 推薦對象:考慮數位轉型、剛開始轉型的媒體與出版社中高階主管、數位策略與目標設定的幕僚單位
Thumbnail
avatar
S編
2023-08-10
研習證明_邱允文_老師__建置人才培育基地_-_AIoT_智慧環境感測應用研習證明_邱允文_老師__建置人才培育基地_-_AIoT_智慧環境感測應用 一、 舉辦目的與課程說明: 本課程以AIoT智慧環境感測為應用主軸,解析物聯網的各項技術(感知層、網路層、應用層)  ● 感知層:Modbus解析各氣象站感測器,作為業界自動控制核心。  ● 網路層:MQTT作為多機多點監控
Thumbnail
avatar
邱允文 阿拉丁創客團隊
2023-07-02
對想進行數位轉型的傳統企業來說,最難的地方是什麼?23年前我開始投入網路產業,當時許多企業甚至是高科技公司都還沒有官網,更甚者連email可能都沒有。當時許多企業主也非常懷疑internet能在他們公司銷售方面協助多少。10年後已經少有企業懷疑數位行銷,更多的是前仆後繼加入數位轉型的行列。 以前我總是聽說傳統產業或企業想開始投入電子商務,總會遇到許
Thumbnail
avatar
流星雨
2023-01-19
Mambu:銀行數位轉型的重要功臣?傳統銀行的數位化轉型為接下來趨勢,但大型傳統銀行使用的技術系統多為複雜,而中小型新型數位銀行或金融機構若要自行開發一套服務系統負擔也過於龐大,此時若有現成、可以滿足金融服務的軟體可以立即使用,大多數的機構比起自行開發多會傾向選擇購買使用。Mambu 對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即是如此技術支援的存在!
Thumbnail
avatar
馬克解讀金融科技
2022-12-02
美容產業數位轉型的好夥伴!用 SimplyBook.me 自動接單,輕鬆管理客戶預約排程! 隨著數位轉型意識提高,越來越多美容產業經營者,開始重視導入數位系統來提升品牌形象及服務品質,無論是:預約排程系統、CRM 管理、自動化回覆機器人等,都是非常主流的數位工具,也是美業經營者在進入數位化時,優先考慮的系統。 延伸閱讀:整合第三方金流當消費者預約時,線上收款
Thumbnail
avatar
Haoyi Fan
2022-01-10
AIoT-Energy as a Service 人工智慧物聯網能源服務公司以上這些複雜的機制,可能以天、小時、15分鐘或每分鐘為單位,傳統的rule-based控制已經行不通了,AI人工智慧技術成為21世紀電力市場當中最基本的基礎建設,透過AI讓整個體制順利運行,同時也強化了cyber security的安全機制,讓電力系統更為強韌、更有彈性。
Thumbnail
avatar
Maxwell 陳世芳
2021-12-23
數位轉型的Why、What、How|微軟首席營運長何虹博士講座筆記11/28(六)我參加了成大企研所舉辦的講座,講者是微軟公司的首席營運長兼行銷長 — 何虹博士,講座主題是「數位轉型」。本文將紀錄該講座的重點,包括何虹博士談論企業為什麼需要數位轉型(Why)、數位轉型對微軟來說是什麼(What)、以及企業如何進行轉型(How)。
Thumbnail
avatar
Andy Story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