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
尋找台灣味》於2020年5月初上市,網媒相關的宣傳以越南茶等東南亞篇章成為了主打。「在東南亞尋找台灣味」的意趣自帶光環,然而,身為作者之一,心中種有一股聲音吶喊著:「本書有一半的農業記事篇章是書寫臺灣,應該要把他們的亮點平衡宣傳才是。」
我與其他八位作者的田野研究期間皆有重疊之處,平時在408研究室大家也會互道、互嘲、互勵彼此的田野事蹟,也在2018年起和大家組成「地理角寫書團隊」,更是一同參與了這本書的產字過程。我在此分享其他四位書寫臺灣本島的農人記事,以及他們與我在製作本書過程的前傳與後記。
我與農作的距離,是尋找,還是台灣味?
起初團隊成員與編輯在發想書名時,比起追求「台灣味」的定義本身,本書的調性更指向「尋找」一詞的意義與過程,也成為我們撰寫初稿時的共識。農業在台灣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扮演不可取代的歷史記憶,甚至說是台灣經濟奇蹟的部署前提也不為過。
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皆是宜蘭員山鄉的務農一代,犁田的牛曾經是他們家人般的存在,即便到了我這一代,親戚的各家庭中依然流傳著不吃牛的習慣。我的外婆至今已過耄耋之年,每次回去深溝村都可看到她在果菜園裡忙進忙出的身影,種了各式各樣的作物自給自足,外婆最自豪的是自產自銷的薑黃與桑葚。我在他們身上看到對土地的親密與情感的黏著,我想,這亦是台灣農民的部分縮影。
台灣的土壤,農人的羈絆
然而,隨著台灣社會結構的變遷,作物的選擇、農地的變更,乃至群族的議題,往往關係於大規模的自然災害與政治決策,直接地影響農民的日常生活。如彗岑在〈一顆蘋果,兩種觀點〉中,環山部落的蘋果地作為一種台灣高山水果的窗口,歷經九二一地震與敏督利颱風對高山水土保持的衝擊,高山農業活動的正當性往往成了眾矢之的,而採蘋果的人連同被化約成:為了龐大利益上山開墾的人。
得過文學獎的彗岑,其文風是我最欣賞的作者之一,平時的她就相當擅長將常見的動植物描繪的靈動,這個特質完整的體現在「種蘋果、採蘋果」的行文中,彷彿也閱讀到身為蘋果的委屈。而,與蘋果交錯的故事線另一頭,則是新佳陽泰雅族,將果樹轉作梨山茶的故事,思妤的〈高山的賭注〉中,道出族人從種植果樹到改種茶的挫折與轉機,雖然茶不是泰雅族的傳統作物,但在高山農業複雜的轉折中,卻意外成為部落行銷的亮點。「來啦,上山喝茶」成為族裡日後熱情吆喝的問候語。
對原住民來說,種植非傳統作物對他們的意義不僅是生存,宇忻的〈將苦澀與香醇置於一口〉起源於2019年莫拉克風災的肆虐,迫使屏東排灣族部落的遷村,也改變了他們原有賴以維生的農作方式。族人在長途跋涉也要種咖啡的過程中,怎麼轉變成族人心中的回家之路。
話說,關於宇忻文筆的轉折與也是令我印象深刻與敬佩(其心路歷程詳見
這篇),大概在團隊第二還第三次校稿時,宇忻把原本看似平鋪直敘的環節、相同的事件改寫後,在閱讀上便有著層層帶出亮點的效果,這個用心也得到了左岸編輯的讚賞。莉靜的〈來一趟中年的冒險〉,文中的主人翁試圖將稻鴨作為一種有機農法,以降低化學肥料對地力的耗損為出發點。然而,有效實踐卻實為不易,稻鴨真的有那麼聽話?會不會反倒成「鴨害」?要怎麼養鴨也是一大問題。文中那位憨膽的中年阿伯,他們不斷地從有機實驗耕作過程中累積經驗,無論成敗,都為苑裡農田逸事帶來多彩的樣貌。
作者們收到書後,第一個想到的是…
我的作者群朋友們在收到熱騰騰的書本後,第一個想到要感謝、要送的人是我們田野所遇到的人們,特別是書中所提及的人物。當莉靜還在蒐集碩論資料的時候,訪問了好多農民,其中,每每訪問老黑伯時,她不免戰戰兢兢。某次訪談結束,心情終於撥雲見日的同時還被狗盯上,其實對她、以及對我們大家而言,在參與觀察農民的憨膽與冒險歷程的同時,把自己丟到異地田野,就是一種冒險。
莉靜在撰稿本書初稿時,就先寄給阿伯們看,以為他們農務繁忙然後擱其一旁,沒想到,隔天就收到阿伯的來電,說他讀完了,還給了一些建議;兩天後,那位老黑伯也來電了,莉靜心驚驚地接起電話,半晌沉默後,電話那頭傳來:「寫的很好。」
其實,將書送給田野中的人物對我(們)來說心情是複雜的,會擔憂他們是否會不開心我把他們的故事所寫成的模樣、或是哪個段落寫得差強人意。因為對我們來說,他們不只是研究對象,更像是該領域中的重要朋友。所以,當獲得田野朋友的肯定,即使是短短四個字,就足以開心地無以復加了。
學術論文的「轉作」現場
有些人可能會懷疑(甚至當初的我們自己),研究生的集結之作該不會只是彼此論文枝節的「異質拼裝體」?然而,在團隊經過幾次的「批鬥大會」,如:「欸我不懂你這句話的意思」,「太學術」、「太文藝」等三番兩次的審查修正後,作品漸漸長成現在所見的出版樣態──在共同的關懷下,說自己的田野故事。
這四篇的共通點,主角之於農作都帶有著「某種冒險、克難」的意味,難道是偶然,還是作者群的私通或默契?其實,若說書名「台灣味」直意為台灣的味道(味覺上),我認為更深刻的涵義,在於這四篇正不約而同地描繪著農民在台灣農業的危機與轉機中,那種與台灣歷史不可分割、「對土地的羈絆、憨膽而堅韌」的台灣味(氣魄上)。
作者群中不乏親臨教學現場的國高中地理老師,他們也為艱澀的學術書寫「轉作」為親民文字,試圖將理論關懷埋於故事背後,背後的深意皆是關於台灣味在哪裡的叩問,更是另一種對台灣鄉土寫作的一手經驗嘗試。有時候我們都知道務農之人很辛苦,然而甚麼是「辛苦」、又在「掙扎」甚麼,與其兩字形容,不如透過親身參與農事與實際對談,將農民所經歷的事件與日常農事,梳理成書中的篇章精華,行文中的難言之隱與細微之處往往最是力道所在。不論是「學術轉作」集結的新穎呈現,抑或是台灣農事關懷的承先啟後,這本
《尋找台灣味》必有書市上無可取代的定位。如果想了解台灣農民的生活片影,他們的文章絕對是口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