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日治晚期──女子學校學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戰爭中的美感追求

  「你有想過當戰爭來時要穿什麼衣服嗎?」

  在1940年代初時,對中產階級以上的女孩們是假議題。戰爭在遙遠的南方發生,平常的生活大多沒什麼差別──除了警察開始在街頭巡邏,把你長衫上那充滿中式風情的盤扣剪掉;而學校多了一門課,教導你怎麼穿著和服與製作浴衣。

  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開打,日本也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不只要求學生們穿著更加統一,也希望能夠在台灣人的服裝上進行更「日本化」的改革。

  「水手服」與「モンぺ」成為這個年代對學生的印象之一。充滿「支那味」(中國風)的台灣衫當然是不能再穿了,於是學校制定了統一的制服;不便戰爭勞動的裙子該被改良,但是一樣屬於前朝的「本島褲」(清制服裝「大襠褲」),更不該出現在為帝國效力的學生們身上,於是來自北海道的「モンぺ」被引入了。

1940年代,北海道水手服搭配モンぺ照片(圖:摘自網路)

1940年代,北海道水手服搭配モンぺ照片(圖:摘自網路)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些年輕的男孩女孩還在抱怨服裝醜陋與麻煩,然而,年輕的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與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裡走去。

◆水手服與燈籠褲

  這裡參考的圖片資料為「基隆高等女學校」(基隆女中)在1940年代冬季女學生制服。

基隆高等女子學校制服(基隆女中校史網)

基隆高等女子學校制服(基隆女中校史網)

  最初在水手服引入台灣時,不管冬季夏季,水手服下身都搭配百褶裙,直到1940年代左右,為了因應戰爭可能有的勞動,才開始有了褲裝的搭配,因此日本推行的「モンぺ」,變成規定的服裝之一。

raw-image

#雙馬尾

1940年代基隆高等女學校照片(圖源:基隆女中校史網)

1940年代基隆高等女學校照片(圖源:基隆女中校史網)

  日治時期的女學生並沒有髮禁,因此在髮型上頗多元多樣,但仍有幾種較為流行。

  比如「編髮辮」,也就是編辮子,比較常見在中等學校裡,將將頭髮結成長辮子或雙辮垂於背後;或是將頭髮剪短至齊耳,也被稱為「河童頭」,在公學校的女學生身上比較常見。

  再來就是我們畫的俗稱的「雙馬尾」了,日治中期以後,女學生流行將長髮剪短至齊肩或稍長,再紮成馬尾、兩束短辮或自然梳理等,可以說是永不退流行呢!

#水手服#札幌襟

  水手服一開始是因為日治中期的「日臺共學」政策而存在,為了解決台灣衫與和服同時出現在校園裡,看起來凌亂繁雜,而希望學生們都能穿起西式的制服。

  在水手服細節的繪製上,我們參考的是「臺灣學事法規」在1939年頒布的「全臺統一女子中等學校制服」。通常水手服夏季裝為白色,冬天為紺色,並在袖口與領子繡上三條線與洋裝做出區別。

1939年,「臺灣學事法規」〈全臺統一女子中等學校制服〉

1939年,「臺灣學事法規」〈全臺統一女子中等學校制服〉

  另外,日本的水手服有四種常見的襟口:札幌襟、關東襟、關西襟和名古屋襟,目前最為常見的應該是關東襟,但不知為何在日治時期台灣女子學校的照片中,最常見的便為俗稱「北海道襟」的札幌襟。

#校徽

基隆高等女學校日治時期校徽

基隆高等女學校日治時期校徽

  根據「臺灣學事法規」規定,右胸的口袋上必須別上各校的徽章,由於其中一個小編的母校是基隆女中,因此我們就參考基女的校徽了。當時的基女是高等學校,照理來說並不需要在胸口別上校徽,但我們就是這麼任性,基女校友站粗乃R!!!!

#燈籠褲(モンぺ)]

1940年代日本照片(摘自網路)

1940年代日本照片(摘自網路)

  「モンぺ」台灣大多翻譯為燈籠褲,一開始是北海道婦女農作時的穿著,因為會將上身的和服紮入褲中,以至於臀部刻意作的寬鬆,看起來圓鼓,才會形成「燈籠褲」的印象。

  但台灣的上身並不會搭配和服,大多是搭配洋服,因此裁製時更偏向西褲的方式,1940年代制服照片中的モンぺ為了因應戰爭,所以大多是黑色或是「國防色」(類似卡其色)為主。但在早期一些的宿舍照片中,則可看見花布或是色彩鮮豔的モンぺ。

#娃娃鞋

raw-image

  當時女學生流行的鞋款是現在俗稱的「娃娃鞋」,但大多是在都市的學校裡,一般及貧苦家庭的女學生幾乎都是赤足上學。直到戰爭後期因物資缺乏,才開始有一些木屐、布鞋等等出現。

◆穿_ _的,才是笨蛋吧?

  燈籠褲的引入台灣時曾掀起一陣論戰,一些婦女團體規定參與的台灣人必須要穿著「モンぺ」,但許多日本的美容專家卻反對這樣的制度:


  『本島婦人傳統以來就有類似男子長褲的服裝……如果想拿モンぺ作為皇民練成之用,恐怕是有些勉強……モンぺ根本談不上是日本精神的精粹,雖說是來自日本國內,也不過限於部分地區。』

  然而,當美容專家對學生大讚本島褲的優點時,卻被女同學們一笑置之。

  對於家庭經濟大多有一定水準,從小慣穿洋裝與西服的她們來說,台灣衫褲幾乎代表了窮人或是農村婦女,因此要她們上穿上大襠褲,她們更寧願選擇有點臃腫的モンぺ。

  也因此在進入空襲時期之前,台灣的モンぺ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完全沒有面臨戰爭的感覺。有用和服的高貴質料改裝的花花綠綠的モンぺ,也有西式剪裁幾乎和西裝褲沒兩樣的モンぺ,大家訂做完後還會合照一張,紀念這種非常時期裡的「戰爭時尚」。

  直到二戰末期,台灣也開始被烽火波及,這種現象才逐漸消失,大家也不再穿著娃娃鞋,服裝變成便於躲藏的國防色或灰黑色。

  在這個時代裡,美麗開始變的艱難,國族認同的問題尚未解開,你的裝束就先受到束縛。幾乎所有人都指著你要你穿上某種衣物,你的身體,你的穿著,都是屬於國家政策的一部份。

  我們無法得知這種像是叛逆的苦中作樂,是屬於反抗國家意識的一環,或只是青春期少女們的小稜角而已。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這樣的大時代裡,追尋自身的美麗,是少數可以握在手心的事了。

委託繪師:顏文字
參考資料:洪郁如〈旗袍•洋裝•モンぺ(燈籠褲):戰爭時期台灣女性的服裝〉、彭威翔〈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制服之研究〉、基隆女中網站「學校簡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女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服飾誌的沙龍
269會員
78內容數
台灣歷代服飾誌與繪師合作,重現各年代的官員、名人、士農工商服飾,搭配細部分解與介紹。   我們會在初期每個年代各發布四到八張,結束後再逐漸依年代資料不同增加補充,期望能讓大家在找尋資料時更為方便喔!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記得2000-2003年最輝煌的「109辣妹」(ガングロ),對高校制服的變形、修改,呈現了後泡沫經濟時代年輕人對整個社會現實的遊樂式輕蔑。那時走在表參道上,各式各樣的制服/擬仿,百花撩亂。為什麼被視為「管理的象徵」的制服,逐漸轉變成「展示自我的時尚」?我們一起來讀《裙裾之美:日本女生制服史》。
Thumbnail
記得2000-2003年最輝煌的「109辣妹」(ガングロ),對高校制服的變形、修改,呈現了後泡沫經濟時代年輕人對整個社會現實的遊樂式輕蔑。那時走在表參道上,各式各樣的制服/擬仿,百花撩亂。為什麼被視為「管理的象徵」的制服,逐漸轉變成「展示自我的時尚」?我們一起來讀《裙裾之美:日本女生制服史》。
Thumbnail
以前在粉專發布的〈日治晚期:女子高校水手服〉,這次書籍的版本裡,我們將戰爭時期的水手服褲裝改為裙裝,增加日治時期女子西式制服的發展與演變;並在書中另設一章,介紹戰時的「決戰服」,說說燈籠褲與台灣女學生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以前在粉專發布的〈日治晚期:女子高校水手服〉,這次書籍的版本裡,我們將戰爭時期的水手服褲裝改為裙裝,增加日治時期女子西式制服的發展與演變;並在書中另設一章,介紹戰時的「決戰服」,說說燈籠褲與台灣女學生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耗時一年集結成冊!大航海時代的荷蘭官員穿燈籠褲?鄭成功平常上班要穿龍袍嗎?日治時代的台灣女性會穿和服嗎?傳統客家女性的禮服也有南北之分?支那風情的長衫原來就是旗袍?台灣中學生也愛帥氣的立領校服和俏麗的水手服?
Thumbnail
耗時一年集結成冊!大航海時代的荷蘭官員穿燈籠褲?鄭成功平常上班要穿龍袍嗎?日治時代的台灣女性會穿和服嗎?傳統客家女性的禮服也有南北之分?支那風情的長衫原來就是旗袍?台灣中學生也愛帥氣的立領校服和俏麗的水手服?
Thumbnail
最近的校服議題,有點意外居然有那麼多討論,畢竟這不是甚麼複雜的政策議題...至少大家都有共識天氣冷就是該多穿一點吧? 更令人費解的是吵來吵去,就是沒有把爭點吵出來。在我的理解,學校基層之所以堅持各種校服規定,根本溯源是很「你把大衣穿在校服外,就會遮住名字跟學號」這種很實在的理由...
Thumbnail
最近的校服議題,有點意外居然有那麼多討論,畢竟這不是甚麼複雜的政策議題...至少大家都有共識天氣冷就是該多穿一點吧? 更令人費解的是吵來吵去,就是沒有把爭點吵出來。在我的理解,學校基層之所以堅持各種校服規定,根本溯源是很「你把大衣穿在校服外,就會遮住名字跟學號」這種很實在的理由...
Thumbnail
你有想過當戰爭來時要穿什麼衣服嗎?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開打,學生們的制服也受到了「皇民化運動」的管制。那麼當時的女學生們,究竟穿些什麼呢?
Thumbnail
你有想過當戰爭來時要穿什麼衣服嗎?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開打,學生們的制服也受到了「皇民化運動」的管制。那麼當時的女學生們,究竟穿些什麼呢?
Thumbnail
現代女孩們的時裝被大概分為幾種風格,而某些打扮特別前衛或跟隨流行的人,偶爾會被戲稱為「潮潮」。 那你知道,台灣的日本時代也有屬於他們的潮潮嗎?究竟,當時的「潮潮」女孩們都穿些什麼呢?
Thumbnail
現代女孩們的時裝被大概分為幾種風格,而某些打扮特別前衛或跟隨流行的人,偶爾會被戲稱為「潮潮」。 那你知道,台灣的日本時代也有屬於他們的潮潮嗎?究竟,當時的「潮潮」女孩們都穿些什麼呢?
Thumbnail
日治初期的女學生制服怎麼穿? 這幾年隨著政策改良與風氣開放,服儀制度也逐漸放寬,我們決定重現這件二十世紀初的制服,在這個台、日、西三方融合的時代,身為第一所新式女子學校,更有著它的代表性,一起來看看當時那結合傳統與現代的制服吧!
Thumbnail
日治初期的女學生制服怎麼穿? 這幾年隨著政策改良與風氣開放,服儀制度也逐漸放寬,我們決定重現這件二十世紀初的制服,在這個台、日、西三方融合的時代,身為第一所新式女子學校,更有著它的代表性,一起來看看當時那結合傳統與現代的制服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