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是工作空間還是辦公室?共同工作空間在台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根據統計,台灣單單在台北市就有數百家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雖然「共同工作空間」時常跟新創圈連結在一起,事實上並不必然一定跟創業有關。共同工作空間的原始定義,是提供辦公空間讓不同的個別工作者(或團隊)共同工作,並於過程中交流或創發新的合作可能。共同工作空間雖然可能提供給創業團隊,但也包含了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和出差者,作為住家工作和咖啡廳之外的替代方案,因此未必等同於「創業空間」。
全世界第一個共同工作空間,發源於美國舊金山。布萊德紐伯格在美國舊金山,將他自家倉庫重新打造,租給三位從事科技產業的工作者,白天則開放給其他人租用。自此後共用工作空間如同雨後春筍般在世界各地流行起來。

共同工作空間在台灣:從交流到創業的百花齊放

台灣的共同工作空間,大約在2010年代初期出現。不同團隊以各自理念引入了台灣,也讓台灣的空間產業,出現新變化。雖然出發點各有不同,卻共享了分享、社群、工作等核心概念。
例如2011年成立的政治大學「創意創新創業交易所(創立方)」,是台灣第一間符合共同工作空間定義的空間。最初便著眼創業者,期望透過共同工作空間促發團隊的功能,幫助台灣的青年創業團隊。
而2012年開幕的民間第一間共同工作空間「混hun 空間」,並非一開始就服務創業者,最初理念的核心反而是「交流」。2014年混空間整合進Plan b(第二計畫)企劃公司。2016年Plan b進一步在原中山足球場的閒置空間,創立了台北創新中心(CIT),除了提供大量場地供「新創公司」進駐之外,仍保留了「共同工作空間」的規劃,讓一般民眾或獨立工作者可以租借使用。
台灣第一個商業共同工作空間CLBC,也備有展演空間,更時常舉行大型的創業聚會和活動。CLBC至今仍是台灣頗具規模的商業共同工作空間,有多個據點。有別於一般商務中心的沉重與壓抑,CLBC訴求自由、愜意但是又具現代感的氛圍,讓工作者感到放鬆與溫馨。共創空間內的休息區有著鮮明色調,讓新鮮的點子與創意能不斷在一個明亮靈活的空間迸發。
從CLBC的營業項目,可以看出共同工作空間所屬的空間產業,背後的有趣變遷。雖然CLBC包含共同工作空間,但也同時發展出活動場地、辦公空間租借等服務。因而,走訪CLBC的據點,可以看到半開放式的共同工作空間區域、更為寬敞的活動空間,或隔間的辦公空間。然而,不論是何種空間型態,都環繞著新創團隊、自由工作者等相同客群。
在美國,共同工作空間已經成為一項「產業」,與矽谷的創業文化緊密結合。例如指標性共享辦公室企業Wework,在2019年年初獲得了軟銀的投資,估值突破400億美元。雖然近期遭遇了不小的經營困難,不可否認地,共享辦公空間,已經成為新時代的工作趨勢。

為什麼要到共同工作空間工作?

共同工作空間的主要客群除了自由工作者、數位遊牧族群外,也包含了小型的初創團隊。在共同工作空間出現以前,這些工作者/團隊,大多只能選擇以咖啡廳或者分租辦公室解決需求。那麼,共同工作空間究竟提供了什麼有別於前者的功能?
總結來說,「社群互動」跟「資訊交流」是共同工作空間最核心的創新價值。在共同工作空間中,不同領域的工作者比起傳統辦公室更有機會接觸與互動,進而增加了專案合作及資源互惠的可能。此外,開放式的空間有助於討論,搭配共同工作空間業者主動舉辦的交流活動,促進資訊、知識交流。在瞬息萬變的數位產業中,成為進駐團隊及工作者的絕佳助力。
除了這兩項最核心的獨特之處,當代工作形態的轉變,使得自由工作者增加,創業團隊小型化,相較於傳統辦公室,共同工作空間不論在租金與空間彈性上,都具有優勢。


本文應CLBC「CLBC:攜手創業的好夥伴」專題邀請撰稿。你的團隊正在尋找辦公空間嗎?CLBC提供台北最貼心的獨立辦公空間,分別靠近捷運圓山、大安站。為1-15人專業人士、微型企業或成長中公司完備設計,公司登記與經營必備設施與服務不漏交!,全年無休24小時可自由進出。歡迎到CLBC參觀看看。 CLBC官方網站:https://clbc.tw/ 獨立辦公室租借請點我

avatar-img
8會員
12內容數
CLBC提供工作空間、展演空間、活動場地等等的服務,也陪伴所有創業者孵化夢想。作為台灣最大的商業共同工作空間,我們希望能以此出版專題,邀請專業作者分享創業過程可能遭遇的方方面面,也介紹我們在無數創業的第一現場,看到的點點滴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B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假設你的公司營運很穩定,金流與獲利不成問題,賺到某天總是會存夠錢讓你繼續擴張營業規模或多做額外投資。但如果你已經等不及了,想要加快腳步擴張或者就快要油盡燈枯了,這時候你心中該考量的是究竟該尋求借貸?或者是找尋外部投資人?
萬事起頭難,0到1的距離,往往比想像中更遙遠。該怎麼辦呢?在新創圈中,創業加速器(Accelerator)及孵化器(Incubator)分別透過不同方式,協助各領域的創業者找到需要的資源,跨過創業的死亡之谷。他們之間有什麼分別,各自具有什麼樣的歷史呢?身為創業者,又該怎麼選擇呢?
空間產業不斷變遷,CLBC也不斷追求空間運用的可能性,因此除了共享空間的核心服務,現在更提供活動場地、音樂展演空間租借,致力讓CLBC成為一個協助年輕創業者成就夢想的基地。
這篇要來談談假如你今天要創業開啟新事業,你可以怎麼選擇你的公司型態。為了方便起見,我用兩間知名新創來舉例,分別是:25spout、iCHEF。從這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同之處,以及如何選擇。
自從離開了矽谷創投單位後,小弟抱著吃水果拜樹頭的精神,決定跟台灣創投一起合作,多多投資台灣的新創公司。這一年多下來,發現有幾個跟之前在矽谷創投合作時期可能比較不一樣的點,以及順便update一下之前文章的一些不足點,希望跟更多創業家們介紹募資環境的現況,聊聊台灣新創募資常見的六大迷思。
「成立怎樣的公司」為何很重要呢?原因在於,不同公司型態,會決定公司後續該如何往下走,公司當下的組織結構,以及出資者(或者你要說股東也可以啦)的責任界線到哪裡。那麼,我們就來說說最常見的「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當然,談完之後我們會再補充說明最新出現的「閉鎖型股份有限公司」。
假設你的公司營運很穩定,金流與獲利不成問題,賺到某天總是會存夠錢讓你繼續擴張營業規模或多做額外投資。但如果你已經等不及了,想要加快腳步擴張或者就快要油盡燈枯了,這時候你心中該考量的是究竟該尋求借貸?或者是找尋外部投資人?
萬事起頭難,0到1的距離,往往比想像中更遙遠。該怎麼辦呢?在新創圈中,創業加速器(Accelerator)及孵化器(Incubator)分別透過不同方式,協助各領域的創業者找到需要的資源,跨過創業的死亡之谷。他們之間有什麼分別,各自具有什麼樣的歷史呢?身為創業者,又該怎麼選擇呢?
空間產業不斷變遷,CLBC也不斷追求空間運用的可能性,因此除了共享空間的核心服務,現在更提供活動場地、音樂展演空間租借,致力讓CLBC成為一個協助年輕創業者成就夢想的基地。
這篇要來談談假如你今天要創業開啟新事業,你可以怎麼選擇你的公司型態。為了方便起見,我用兩間知名新創來舉例,分別是:25spout、iCHEF。從這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同之處,以及如何選擇。
自從離開了矽谷創投單位後,小弟抱著吃水果拜樹頭的精神,決定跟台灣創投一起合作,多多投資台灣的新創公司。這一年多下來,發現有幾個跟之前在矽谷創投合作時期可能比較不一樣的點,以及順便update一下之前文章的一些不足點,希望跟更多創業家們介紹募資環境的現況,聊聊台灣新創募資常見的六大迷思。
「成立怎樣的公司」為何很重要呢?原因在於,不同公司型態,會決定公司後續該如何往下走,公司當下的組織結構,以及出資者(或者你要說股東也可以啦)的責任界線到哪裡。那麼,我們就來說說最常見的「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當然,談完之後我們會再補充說明最新出現的「閉鎖型股份有限公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工作樂共想空間」的負責人林睿祺之所以創立共享空間,一開始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能提供朋友們在工作上有個交流空間。由於攝影與設計的工作型態大多為接案模式,除了需要有展示作品範本的地方,也很需要與客戶充分溝通;但租借整個店面對於剛起步的創業者而言實難以負擔,受限於資金,常常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室地點。
Thumbnail
在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工作和娛樂活動中,選擇一張合適的椅子至關重要。SIDIZ T50 人體工學椅不僅設計時尚、功能強大,還能提供完美的腰部支撐,讓使用者無論在工作或休息時都能保持最佳狀態。這款椅子適合所有長時間坐著的工作者,它的多功能調整設計,滿足不同身高及喜好的需求,為用戶創造一個更舒適的工作環境
隨著現代工作模式的轉變,傳統的辦公室形態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共享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的出現,為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自由工作者以及創業團隊提供了一個靈活且高效的工作環境。這些空間不僅能滿足個人和團隊的工作需求,更促進了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共享辦公空間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進步,在公司體制下工作不再是唯一選項,有越來越多的接案或遠端工作產生,因此有一個適合工作的環境則變得重要。而今天分享的「Hour Jungle共享空間」我覺得是同時滿足遠端工作者需要彈性的自由空間、初期創業者可負擔的工作環境、甚至是一般消費者也較無進入門檻的地方。
Thumbnail
在裸辭後的求職旅程中,面試經歷讓我重新思考理想工作與現實的差距。從自我介紹到空窗期的解釋,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感受到壓力與迷惘⋯⋯
Thumbnail
講到面試的決勝點,大部分的人會想到學歷、經驗、人格特質等各種硬實力&軟實力,但可能還遺漏了一點就是經濟壓力。
Thumbnail
在寸土寸金的市區小宅裡,要為孩子打造一個創作工作空間,需要實用的工具。跟大家分享這張花了很多時間淘到的多功能折疊造型桌!
GG CA 《留白工作法:為自己創造白色空間,擺脫瞎忙,做真正重要的事》 幸福課程 幸福教練黃老師 潮資訊媒體 在現代社會, 大部分的人們總是忙忙碌碌, 行事曆塞的滿滿的... 以為愈忙的人愈有產值!? 然而, 作者茱麗葉.方特在《留白工作法》中提醒我們, 要慢下來
Thumbnail
「工作樂共想空間」的負責人林睿祺之所以創立共享空間,一開始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能提供朋友們在工作上有個交流空間。由於攝影與設計的工作型態大多為接案模式,除了需要有展示作品範本的地方,也很需要與客戶充分溝通;但租借整個店面對於剛起步的創業者而言實難以負擔,受限於資金,常常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室地點。
Thumbnail
在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工作和娛樂活動中,選擇一張合適的椅子至關重要。SIDIZ T50 人體工學椅不僅設計時尚、功能強大,還能提供完美的腰部支撐,讓使用者無論在工作或休息時都能保持最佳狀態。這款椅子適合所有長時間坐著的工作者,它的多功能調整設計,滿足不同身高及喜好的需求,為用戶創造一個更舒適的工作環境
隨著現代工作模式的轉變,傳統的辦公室形態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共享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的出現,為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自由工作者以及創業團隊提供了一個靈活且高效的工作環境。這些空間不僅能滿足個人和團隊的工作需求,更促進了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共享辦公空間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進步,在公司體制下工作不再是唯一選項,有越來越多的接案或遠端工作產生,因此有一個適合工作的環境則變得重要。而今天分享的「Hour Jungle共享空間」我覺得是同時滿足遠端工作者需要彈性的自由空間、初期創業者可負擔的工作環境、甚至是一般消費者也較無進入門檻的地方。
Thumbnail
在裸辭後的求職旅程中,面試經歷讓我重新思考理想工作與現實的差距。從自我介紹到空窗期的解釋,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感受到壓力與迷惘⋯⋯
Thumbnail
講到面試的決勝點,大部分的人會想到學歷、經驗、人格特質等各種硬實力&軟實力,但可能還遺漏了一點就是經濟壓力。
Thumbnail
在寸土寸金的市區小宅裡,要為孩子打造一個創作工作空間,需要實用的工具。跟大家分享這張花了很多時間淘到的多功能折疊造型桌!
GG CA 《留白工作法:為自己創造白色空間,擺脫瞎忙,做真正重要的事》 幸福課程 幸福教練黃老師 潮資訊媒體 在現代社會, 大部分的人們總是忙忙碌碌, 行事曆塞的滿滿的... 以為愈忙的人愈有產值!? 然而, 作者茱麗葉.方特在《留白工作法》中提醒我們, 要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