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抵用『券』,『勸』消費?–台灣政府用"券"『振興』經濟3.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振興經濟抵用券』(又名酷碰折扣優惠、酷碰券、抵用券)為當今政府(即為「經濟部」)所預期採取的「振興經濟」手法。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造成國內醫療用品短缺與國人心理的恐慌。恐慌在口罩之亂、假衛生紙與衛生棉之亂下,興起搶奪口罩、衛生紙、衛生棉與其他醫療用品風潮,國民除了日常上班與上課及搶口罩、衛生紙、衛生棉等民生或醫療用品在外面活動外,其餘休閒時間都在家中度過,沒了人潮意味著也沒了錢潮,這使整體國民消費量降低,其中以「觀光餐旅業者」最為嚴重。當今政府以疫情前後分別採取經濟政策來即時止血(即為武漢肺炎帶來的負面效應),針對提升國內消費量,預計實施『振興經濟抵用券』(又名酷碰折扣優惠、酷碰券、抵用券)政策,它能有效止血嗎?它又與秋冬補助共同推出的『夜市券』、馬政府時代的『消費券』差別在哪裡呢?

Outline
  ●振興經濟抵用券的簡介
  ●振興經濟抵用券、夜市券、消費券之差異

振興經濟抵用券(以下簡稱『抵用券』)為經濟部預擬於疫情過後刺激消費的手法,而其名抵用券意味著不是全額折扣而是部分抵用,抵用概念類似銀行信用卡折扣方式,比如說:用某某某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可以折抵多少錢。就好像我們去逛夜市,逛到買了鹹酥雞、鹹水雞、大腸包小腸等食物,而每個食物的部分金額將由政府負擔。政府尚未細部規劃說每項商品折抵多少錢及折抵上限;目前預估是要以線上方式折抵,詳細模式並尚未說明。

raw-image


而台灣政府已用『券』振興經濟三次,從馬政府時代的消費券、秋冬補助第二彈的夜市券與未來預期的抵用券。每張券對應不同的時空背景、使用時機、使用範圍與預期成效都不同。但國民應該在乎的是可以省多少錢?折抵多少錢?可以在哪裡使用?可以全額折抵嗎?假如此政策只得治標不治本,是否該繼續實行呢?


raw-image

三種券都有著共同的訴求皆是希望可以透過此政策來提振經濟,提振結果國民有目共睹,我想結果不論好壞,都是政府官員在最快時間下達保護台灣的政策,政策遞出也許不從人願,但我想能在政府有限的保護傘下生活,是多數國家所羨慕的。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2020)經部擬推「酷碰折扣優惠」比照信用卡折%數刺激消費,檢索日期2020年2月15日,參考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7/4342488
●經濟部(2020)內需型產業紓困措施,檢索日期2020年2月15日,參考網址:https://www.slideshare.net/OpenMic1/20200213-227840464?next_slideshow=1
●經濟部(2009)振興經濟消費券領取人資格及發放作業辦法,檢索日期2020年2月15日,參考網址: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10066
●經新聞(2019)一分鐘了解夜市券,檢索日期2020年2月15日,參考網址https://www.economic-news.tw/2019/09/Night-Market-Coupon.htm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杉德(Sender)的沙龍
3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很多行業及個人善用補助,充實能力並開發市場增加收入,不只是消極依賴補助不求進步,你呢?
Thumbnail
很多行業及個人善用補助,充實能力並開發市場增加收入,不只是消極依賴補助不求進步,你呢?
Thumbnail
最近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振興五倍劵,算是生活小確幸,朋友們,走過、路過,趕快撿起來放到口袋
Thumbnail
最近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振興五倍劵,算是生活小確幸,朋友們,走過、路過,趕快撿起來放到口袋
Thumbnail
因應本土疫情對民生經濟的衝擊,行政院預計將推出「振興五倍券」,比照去年三倍券以1,000元兌換振興券的方式,這次振興券的面額更是直接加碼到5,000元。不僅如此,各縣市政府也響應中央政策,推出振興加碼活動。 一、振興五倍券 (一)發放對象: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國民。 ※初步規劃,擬讓全國109萬名中
Thumbnail
因應本土疫情對民生經濟的衝擊,行政院預計將推出「振興五倍券」,比照去年三倍券以1,000元兌換振興券的方式,這次振興券的面額更是直接加碼到5,000元。不僅如此,各縣市政府也響應中央政策,推出振興加碼活動。 一、振興五倍券 (一)發放對象: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國民。 ※初步規劃,擬讓全國109萬名中
Thumbnail
各國當權者近期應該都是兩大要領,要不就是滿頭包在奮力抗擊新冠病毒帶來不斷上升的感染數與死亡數,要不就是滿頭包在想盡辦法恢復經濟活動水平回到越靠近發生之前越好。 自從滯留在台之後,也開始陸陸續續看到一個又一個正反評價不一的政策在施行,所有的政策在執政團隊用糖衣包覆起來看似都誠意滿滿完美無暇,但總是會一
Thumbnail
各國當權者近期應該都是兩大要領,要不就是滿頭包在奮力抗擊新冠病毒帶來不斷上升的感染數與死亡數,要不就是滿頭包在想盡辦法恢復經濟活動水平回到越靠近發生之前越好。 自從滯留在台之後,也開始陸陸續續看到一個又一個正反評價不一的政策在施行,所有的政策在執政團隊用糖衣包覆起來看似都誠意滿滿完美無暇,但總是會一
Thumbnail
撰寫:譚英瑛 針對後疫情時代的台灣經濟振興政策,行政院6月2日召開“振興券方案記者會”,正式公佈相關政策細節。臺閣揆蘇貞昌隆重推出“三倍券”,要民眾以新台幣1,000元消費,換取新台幣3,000元價值服務,並將於7月15日正式上路。 蘇貞昌、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發言人丁怡銘、政務委員龔明鑫、
Thumbnail
撰寫:譚英瑛 針對後疫情時代的台灣經濟振興政策,行政院6月2日召開“振興券方案記者會”,正式公佈相關政策細節。臺閣揆蘇貞昌隆重推出“三倍券”,要民眾以新台幣1,000元消費,換取新台幣3,000元價值服務,並將於7月15日正式上路。 蘇貞昌、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發言人丁怡銘、政務委員龔明鑫、
Thumbnail
撰寫:陳炯廷 揭開兆元紓困預算真相 新冠肺炎病毒對社會帶來的威脅,不只是對生命的傷害,也包括對人民生計的衝擊。陳國樑向多維記者表示,台灣對疫情的控制還不錯,卻相對忽視疫情對經濟活力和消費規模緊縮的負面影響。 儘管政府為紓困振興所提出的財政刺激方案,從政府支出的名目上已翻倍增長,從第一波紓困的60
Thumbnail
撰寫:陳炯廷 揭開兆元紓困預算真相 新冠肺炎病毒對社會帶來的威脅,不只是對生命的傷害,也包括對人民生計的衝擊。陳國樑向多維記者表示,台灣對疫情的控制還不錯,卻相對忽視疫情對經濟活力和消費規模緊縮的負面影響。 儘管政府為紓困振興所提出的財政刺激方案,從政府支出的名目上已翻倍增長,從第一波紓困的60
Thumbnail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願意多花錢,政府一直用補貼(不是給錢)誘使你多花錢,你還願意嗎? 想像一下,你一個月多花15,000元,只為了拿到5,000元的折扣,而且,這不是單筆消費! 振興酷碰券可以折抵多少錢?
Thumbnail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願意多花錢,政府一直用補貼(不是給錢)誘使你多花錢,你還願意嗎? 想像一下,你一個月多花15,000元,只為了拿到5,000元的折扣,而且,這不是單筆消費! 振興酷碰券可以折抵多少錢?
Thumbnail
因武漢肺炎爆發,當今政府以疫情前後分別採取經濟政策來即時止血(即為武漢肺炎帶來的負面效應),針對提升國內消費量,預計實施『振興經濟抵用券』(又名酷碰折扣優惠、酷碰券、抵用券)政策,它能有效止血嗎?它又與秋冬補助共同推出的『夜市券』、馬政府時代的『消費券』差別在哪裡呢?
Thumbnail
因武漢肺炎爆發,當今政府以疫情前後分別採取經濟政策來即時止血(即為武漢肺炎帶來的負面效應),針對提升國內消費量,預計實施『振興經濟抵用券』(又名酷碰折扣優惠、酷碰券、抵用券)政策,它能有效止血嗎?它又與秋冬補助共同推出的『夜市券』、馬政府時代的『消費券』差別在哪裡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