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細節談簡報小聚的社群品牌之道-BFA簡報共同發起人林大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講者介紹:林大班,企業溝通諮詢公司寶渥的創始合夥人兼大中華區高級培訓總監,職場溝通社群 BFA 簡報共同發起人,主要負責簡報培訓業務及運營管理工作。他曾在 2013 年創辦 STUDIOBiG 簡報講堂,於 2015 年初將簡報講堂業務全部併入寶渥,並共同創辦了台灣首個創業路演主題訓練營:PitchCamp。
從過往學簡報或是辦活動,一直以來嚮往的就是簡報小聚,過去也參加兩次PitchCamp創業路演的活動現場,對於大班老師分享的「小事,是活動的大事」實在是有感而發。
本篇會從 BFA 的四個面向(Media、Event、Academy、Company)做整理,以及最後大班老師強調的細節,特別化成 PFP Circle公式來分享。

一、Media 媒體

(一)Logo

一開始大班老師用幾個 LOGO 來切入「品牌第一步應該先有 LOGO 嗎?」最頂尖品牌的麥當勞、星巴克、Nike大家都認得出來,但接著用 LOGO 猜謎比較,如Dove vs Twitter的差異、Trivago 的LOGO 是什麼、Adidas 的三條線是左撇還是右撇。
在場證明了大多數人無法很直覺地把 LOGO 聯想到品牌,甚至有些品牌名稱、LOGO 是用兩位創辦人的名字關鍵字合起來的,更難以聯想,因此大班老師建議在最初設計 LOGO ▶必須用名字養 LOGO
如同「活動家Host」的 LOGO 就是直接把名字當成 LOGO 設計。

(二)社群管道

接著在線上通路,大班老師提出各個社群管道的優先程度-官網、社團、粉專。由於現在臉書觸及不斷下降,貼文已觸及不到 10% 粉絲,甚至不確定粉專、社團會不會消失,而唯一能保存一間公司的紀錄精華就是官網,內容製作則有三個原則:
  1. 原生競合:BFA 是簡報社群的龍頭,但初期人力上無法不斷產出各類簡報教學,必須與其他簡報老師、簡報粉專合作授權文章,也因此才能讓官網、粉專穩定產出內容。
  2. 社群熱點:粉專要時時掌握時事熱點,但熱點也是雙面刃,有些議題太政治不適合操作,尤其像是 BFA 是商業定位比較明確的,在熱點上也不能著墨太多,避免定位錯亂。
  3. 人物設定:把小編、客群訂出實際角色,例如小編是一個 35歲時常關注時事的商業上班族等等,就要避免官方式或廣告式的文字敘述, 貼文也適合出現「~」或是太多表情符號。

二、Event 活動

在線下活動,BFA 旗下的八個品牌都有各自活動社群,像是簡報小聚、簡報塾、Pitchcamp、簡報學院等等,大班老師以行銷理論的「AARRR」來分享 BFA 在活動上如何操作不同社群。
圖片來源:設計大舌頭

(一)Acqusition 獲得使用者

最一開始的使用者都還是來自於線上媒體,因為前期累積簡報文章,做好文章關鍵字,如簡報學習、簡報教學、簡報講座等等,讓想要學簡報的人可以找到簡報小聚這個活動。

(二)Activation 產品互動

在每一年的一月,簡報小聚都會根據去年的參加者資料,分析每個人學簡報的用途,例如商業用、提案用、報告用等等,也會分享簡報趨勢,今年的如下:

(三)Retention 使用者回訪

在回訪的部分,大班老師提到過往很多企業主不相信 BFA 的能力,因此就直接把他們邀請到簡報小聚,讓他們親眼看到講者實力,也間接了解 BFA 的簡報社群,促成後續簡報合作。
簡報小聚的三位講者,第一位(Before)是第一次在簡報小聚分享的講者,第二位(After)是上一場的 Before,第三位(Pro)是專業經理人的分享。
同時對於參加者,他們因為看完了 Before 講者,會好奇他變成 After 講者會成長到什麼程度,這也造就目前簡報小聚的參加者留存率高達 47 %,同時降低每次活動的招生壓力。

(四)Referral 推薦傳播

「活動現場照片在線上的觸及人數,可能是線下的100倍!」
每一場活動幫講者拍攝的照片、大合照內的LOGO、麥克風牌子、易拉展露出都極為重要,好的照片可以社群媒體不斷傳播,醜的照片連按讚都不會想,在這裡強烈展現「小事,是活動的大事」。
照片內的投影幕、講者背景有沒有雜物、有沒有捕捉到講者漂亮的神氣,都是一張好照片的重要元素;易拉展前後都要放,讓每個角度的觀眾在拍照都會把 BFA 的名字拍進去。

(五)Revenue 收益

簡報小聚是仰賴講者人氣的單純分享,簡報塾和簡報學院則是有合作講師交學簡報技巧,以小聚為1個獲利單位來算,簡報塾是3倍、簡報學院是10倍。

三、Academy 學院

簡報小聚已經走入第四年,也有不少粉絲來來去去,若只是每年都辦一樣的簡報小聚活動,舊客群會厭倦、新客群也待不久,其中大班老師也不斷思考兩個問題:
  1. 小聚真的能讓參加者「簡報能力」增強嗎?
  2. 如何讓參加過的人持續參加?
也因此有簡報塾、簡報學院、英文版簡報小聚的誕生,簡報小聚也開始異業合作,例如與 Fersonal男性專屬穿搭服務‎合作講者穿搭 ,或是和聲音訓練的周震宇老師合作,讓每一次的簡報小聚更為精湛,也增加不同類型的簡報活動,讓參與者可以持續參加。
圖片來源:BFA 簡報小聚

四、Company 公司

(一)產品面

對品牌來說,活動是最能展現一間公司特色及服務的方式之一,當被問到合作時,能不能馬上交出殺手級的服務或是產品,來證明自己公司的優勢,更是一間公司能不持續獲利的關鍵。

(二)制度面

「如果你是因為創新而將大家聚集,你就可能因為不創新而死。」
簡報小聚在一開始是創新的講座形式,但隨著時間久了,原本創新的形式也變得不創新了,除了上面提到的結合「穿搭教學」、「聲音教學」,也曾有一次是驚喜製造陳心龍來分享「無光版」簡報小聚,全程都是關燈,讓他們沉浸在講者的內容。

(三)治理面

「做得好會累死、做不好會餓死。」
大班老師也提到目前 BFA 正在「去大班化」,在各個露出中都盡量不出現「林大班」這三個字,公司企劃在提案時,第一個考慮的是「這件事如果沒有林大班能不能成?」,如果不能,代表這對公司不是一個好的走向,必須要讓公司少了林大班也能持續運作。

五、PFP Circle

(一)Projects 物件

一場讓人有印象的活動,往往需要注重細節。例如工作人員是否都穿著一樣的 T 恤;在 Pitchcamp時,原本用現成購買的籌碼,後來特別訂製有 P 字母的籌碼,象徵 PowerforPitch 的專屬感。
或是參與簡報學院、簡報塾可獲得的 VIP Pass,可用來免費參與簡報小聚,讓拿到的人有尊榮感。

(二)Formula 儀式感

20x20 的發表秀(20張投影片、每張講20秒)、簡報小聚Before/After的講者設計,後來也延伸到 100s CEO(10張投影片、每張講10秒)的新活動產品。
音樂搭配也是這次「小事,是活動的大事」的重點,過往我們辦活動可能都從Youtube隨便找音樂來放,但 BFA 的各場活動音樂都是特別挑選過,在Pitchcamp 創業路演,每個時間點的音樂代表不同工作,例如放A音樂代表進入交流時間、B音樂代表進入熱絡場面,也用音樂的節拍來控制燈光開關時間,如每隔八拍就關一束燈,讓觀眾不會有突然全暗的錯愕感。

(三)People 漣漪人

從交點Crosspoint 取經的概念,一個活動會安排數個工作人員假裝參加者,到群體內無意識地帶領聊天,創造漣漪效應。
每個工作人員也至關重要,報到台一直划手機也會讓參加者感到不專業,製造負面漣漪。

總結:「Detail Matters」

照片來源:活動家Host
聽完大班老師的分享,濃縮成一句話就是「Detail Matters」,也就是前面一直呼應的「小事,是活動的大事」,過往只專注在講者名氣的活動,多半參加者會因為講者而來,但也會因為講者不有名而不參加,無法成功凝聚成一個正循環的社群。
一個好的社群活動不只是講者,主持人、工作人員們也可說是 「次講者」,因為這些人也正對著參加者傳遞某些訊息(如何報到、如何入座、介紹活動等等),必須在每個場合、時間點展現出專業或符合公司文化的樣貌。
而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句話是「如果你是因為創新而將大家聚集,你就可能因為不創新而死。」對於活動人來說,如何辦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活動很重要,但如何辦出跟「自己」過往不一樣的活動也同等重要。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剛辦完「九零後青年論壇」,由於活動宣傳上並沒有想像中順利,我也開始探討市面上類似的以「青年」為主題的講座或論壇究竟還符不符合現在的趨勢?以及未來講座論壇類的走向又該怎麼執行?
「我想做一個XX(申請實習、參加競賽),但因為 XX ,讓我最近有點猶豫要不要做。」大多時候我們遇到的問題都是:時間不夠、能力不夠、動機不夠等,這篇想談論的是 #能力 和 #動機。
撰文者:張家惟Evan (本篇以 #單純辦講座的品牌 作為探討,思考未來產品發展和商業模式) 近幾年都在講座、課程、論壇的生態打滾,試著找出這些活動的規律和未來的走向,就算到現在我也不敢保證自己辦的每場活動都能破百,依照每位講者的主題、內容、名氣、舉辦日期,都會有所影響。 辦活動一直是一項不穩定的
最近剛辦完「九零後青年論壇」,由於活動宣傳上並沒有想像中順利,我也開始探討市面上類似的以「青年」為主題的講座或論壇究竟還符不符合現在的趨勢?以及未來講座論壇類的走向又該怎麼執行?
「我想做一個XX(申請實習、參加競賽),但因為 XX ,讓我最近有點猶豫要不要做。」大多時候我們遇到的問題都是:時間不夠、能力不夠、動機不夠等,這篇想談論的是 #能力 和 #動機。
撰文者:張家惟Evan (本篇以 #單純辦講座的品牌 作為探討,思考未來產品發展和商業模式) 近幾年都在講座、課程、論壇的生態打滾,試著找出這些活動的規律和未來的走向,就算到現在我也不敢保證自己辦的每場活動都能破百,依照每位講者的主題、內容、名氣、舉辦日期,都會有所影響。 辦活動一直是一項不穩定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運科竹愛學習:商務英文講座|商務英文一把罩 】參加了一場由金牌書院的林芷安老師主講的雙語活動—商務英文講座。這次講座的主題是「商務英文一把罩」,涵蓋了英文自我介紹、商務英文書信以及英文履歷技巧三大面向。活動地點位於校本部體育館3F,體001教室。
Thumbnail
本篇回顧臺南「好客室」講座,分享創業家在財務、產品、行銷和夥伴管理上的關鍵觀點。講座中,探討了損益表的重要性、產品管理的核心理念、有效行銷的關鍵,以及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此外,訴求了個人品牌建立和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作為國立臺灣大學聯盟的學生,跨校選課是大學生活中的重要一環。本篇分享了臺科大的《創業與行銷》課程的學習心得以及課程內容總結,內容涉及創業心態、成功企業支柱、知行合一、故事包裝、創業關鍵要素等,並結合華特.迪士尼的經典語錄,啟發讀者勇於追尋夢想、勇於創業。
Thumbnail
事實上,職場中的簡報情境非常多樣,每種情境的需求與較佳解也大相逕庭。若只是看了幾本書,沒有在實際情境採用對應的作法,那結果就會不如預期。
在本次RYLA舉辦的活動中,我有幸聆聽了兩位講師關於個人品牌力的精彩演講。這次的學習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個人品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塑造和提升個人品牌。 首先,Nana講師的演講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個人品牌的概念,強調了在當今社會中建立個人品牌的必要性。她透過生動的例子和實用的策略,向我們展示了如何有效地利
Thumbnail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李奧貝納的創意副總監 Hao,和大家聊聊三個聚焦「品牌年輕化」的案例分析。
很開心當天參加到冰雪娜娜網路行銷講師的個人品牌力課程,對於品牌建構和網路行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首先,品牌的建構不僅僅是命名,還需要考慮到企業背景和產品力。企業背景包括組織團隊、企業文化、形式風格以及企業願景等,這些都會影響到品牌的形象和影響力。而產品力則包括產品特色、差異化、優勢、定價、速度以及供應
Thumbnail
今天個人品牌力的講師介紹了兩個很重要的框架,一個是如何分辨適合的行銷通路,另一個則是如何找到最為重要的顧客分群。
Thumbnail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一次一位講者分享自己的產業與事業,藉由與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原來電商是醬》的品牌主理人林克威,分享他獨創的自媒體矩陣,以及如何經營自己的 IP 品牌,和 FlipWeb 的創業故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運科竹愛學習:商務英文講座|商務英文一把罩 】參加了一場由金牌書院的林芷安老師主講的雙語活動—商務英文講座。這次講座的主題是「商務英文一把罩」,涵蓋了英文自我介紹、商務英文書信以及英文履歷技巧三大面向。活動地點位於校本部體育館3F,體001教室。
Thumbnail
本篇回顧臺南「好客室」講座,分享創業家在財務、產品、行銷和夥伴管理上的關鍵觀點。講座中,探討了損益表的重要性、產品管理的核心理念、有效行銷的關鍵,以及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此外,訴求了個人品牌建立和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作為國立臺灣大學聯盟的學生,跨校選課是大學生活中的重要一環。本篇分享了臺科大的《創業與行銷》課程的學習心得以及課程內容總結,內容涉及創業心態、成功企業支柱、知行合一、故事包裝、創業關鍵要素等,並結合華特.迪士尼的經典語錄,啟發讀者勇於追尋夢想、勇於創業。
Thumbnail
事實上,職場中的簡報情境非常多樣,每種情境的需求與較佳解也大相逕庭。若只是看了幾本書,沒有在實際情境採用對應的作法,那結果就會不如預期。
在本次RYLA舉辦的活動中,我有幸聆聽了兩位講師關於個人品牌力的精彩演講。這次的學習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個人品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塑造和提升個人品牌。 首先,Nana講師的演講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個人品牌的概念,強調了在當今社會中建立個人品牌的必要性。她透過生動的例子和實用的策略,向我們展示了如何有效地利
Thumbnail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李奧貝納的創意副總監 Hao,和大家聊聊三個聚焦「品牌年輕化」的案例分析。
很開心當天參加到冰雪娜娜網路行銷講師的個人品牌力課程,對於品牌建構和網路行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首先,品牌的建構不僅僅是命名,還需要考慮到企業背景和產品力。企業背景包括組織團隊、企業文化、形式風格以及企業願景等,這些都會影響到品牌的形象和影響力。而產品力則包括產品特色、差異化、優勢、定價、速度以及供應
Thumbnail
今天個人品牌力的講師介紹了兩個很重要的框架,一個是如何分辨適合的行銷通路,另一個則是如何找到最為重要的顧客分群。
Thumbnail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一次一位講者分享自己的產業與事業,藉由與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原來電商是醬》的品牌主理人林克威,分享他獨創的自媒體矩陣,以及如何經營自己的 IP 品牌,和 FlipWeb 的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