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策略思維架構】沒有架構的思維,無法形成有效行動的策略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行動是策略的核心,沒有行動的策略只是張擺著好看的白紙。

沒有意外的,每一次當我談到「策略」兩個字的時候,坐在會議室裡的所有人,都會開始神情呆滯、眼神恍惚,就差一點沒留著口水聽我說下去了。
這可不是一場「喪屍會議」,而是一場攸關公司明年生死存亡的策略會議,然而,我站在台上放眼望去,皆是一片死寂…
我深切地希望,你從來沒看過這樣的場景;至少,不要像當時的我一樣,被這個場景震驚住;現在回想當時的人物與情節,卻已經模糊到只剩依稀的印象了。
雖然,按照一般的心靈雞湯文章套路,這時候我應該跟你說,後來我們透過了什麼方法,激勵起了士氣,扭轉了乾坤,讓所有人振作起來挽救了公司。
但很可惜的是,事情並沒有這麼的簡單和順利,在那次會議過後沒多久,這間公司就這麼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中,再也沒有人提起過了。
這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策略會議,因為我就是台上的那個主角。

時間從遙遠的過去拉回到現在

回想起來,當時,年輕的我們做錯了什麼事情?又做對了什麼事情?其實,講再多都是馬後砲,一點用都沒有,即使想從失敗中汲取經驗,都已經是時過境遷的空談了。
因為,當時的我,認為整個公司的運作,就是一個專案疊上一個專案,只要把專案內每個階段的事情,都條條順順做得妥妥當當就行了。
也因為視野都只專注在專案的層級上,使得我沒能看清公司和環境的變化,並建立起能夠撐過這些變化的「思維架構」。
這裡講的「思維架構」究竟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一張思考地圖,可幫助自己在忙碌又充滿變化的工作中,見樹又見林,完整地掌握每一個應該與不應,還有意料之外的事。
過去的我就是缺少了這張地圖,才讓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見樹不見林,導致產品與資源佈局的錯誤,進而造成整個公司的失敗。

策略思維架構

因此,自從發現需要一套可靠的思維架構之後,我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四處尋找並嘗試建構一套方便、清晰、容易明瞭且符合實務的「策略思維架構」。
這裏我在思維架構上,多加了「策略」兩個字。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商業運作上,光有思維和架構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可行的策略」,才能在紅海、藍海甚至是紫海的夾殺中,卓越且勝出。
因此,「策略思維架構」才是真正能帶給我們實質效益的架構。

分析三層次

在往下談「策略思維架構」之前,得先要釐清幾個經常被搞混的名詞,那就是三種分析層次,那就是「商業分析、產業分析和策略分析」。
因為這篇文章並不是要來詳細說明這三種分析層次,所以在這裡,我只會簡單說明他們各自的核心以及彼此間的關聯。
一、商業分析:以專案為基礎,專注於公司各種大小專案中的每個行動上,監看著這些行動是否符合並增加企業或產品的價值;因此,商業分析的關鍵字是「價值」。
二、產業分析:以產業為基礎,專注於預測同一產業或不同產業間的生態關係,以及未來趨勢和變化上;因此,產業分析的關鍵字是「趨勢」。
三、策略分析:以行動為基礎,專注於各種朝著目標前進的行動方案的規劃、推廣、管理、執行、驗證以及再規劃;因此,策略分析的關鍵字是「行動」。
這三種層次如果畫成一個同心圓的話,可以把商業分析想像成在中心的圓,產業分析則是最外面的圓,而策略分析就是在這兩個圓之間的區塊。
分析三層次
這兩個圓以及中間的區塊,構成了我們的思維架構基礎,而這個思維架構基礎,可以從兩個不同的方向來思考並使用。

一、由外而內:以提升市場成長力為優先。

第一個方向是由外而內,也就是說,當我們想朝著「擴展市場與顧客群」的方向前進時,可以先用產業分析瞭解大環境的未來趨勢之後,透過商業分析了解現況並鎖定價值目標,再用策略分析得出各種行動方案來達成目標。

二、由內而外:以強化企業生產力為優先。

第二個方向就是由內而外,也就是當我們想「強化公司體質,深掘企業護城河」的時候,就可以先用商業分析技術,了解企業的現況以及企業目前的能力,然後再透過產業分析釐清大環境或生態圈的各種趨勢之後,以策略分析來規劃適合的行動方案,以強化企業體質來應付市場的各種競爭與狀況。

沒有更簡單,只有更複雜的競爭變化

簡單來說,兩種思維模式是彼此互補且相輔相成。
根據不同的時機,選擇不同的思考方式,應用不同的分析工具找出前進方向之後,再逐一地透過策略分析擬定注意力、行動力以及各種資源的分配。
這就是「策略思維架構」的基本框架。
這個框架可以幫助我們在越來越複雜,且不斷動態變化的競爭環境中,找到一條指引我們生存,並逐漸卓越成長的道路。
但不管由內而外或由外而內,在現代的「複雜動態競爭」環境中,並不是只能從兩個方向中選擇其中一種。
在真實的環境下,一定是兩種方向都需要同時存在。
你必須在注重成長力的同時,也要注意生產力。
這兩個方向也要在各種微觀的管理上,不斷地機動性地變換,而這種變化與轉換,就是現代經營者、領導人與管理者最大的挑戰。
因此,為了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無論你身為哪一個階層的領導者,你都必須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框架。
而最基本的框架,我已經給你了,接下來,就看你自己想用什麼樣的技術、工具與知識,順著三層次的架構,逐一建構起屬於你的「策略思維架構」了。

找到屬於你的天空

以上,今天這篇「策略思維架構」就講到這裡,在寫下去,應該就可以出一本厚厚的教科書了(有人要看嗎?XD)…為了拯救你的眼睛和腦袋,今天就先停在這裡。
如果有任何的想法或疑問,歡迎留言給我,我很樂意和所有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人討論。
但話說回來,「策略思維架構」是屬於你自己的,每個人放在這個架構裡的知識和工具都不太一樣。
因此,你一定要自己去尋找、去思考、去建立起屬於你自己的一套架構,這樣才能真正地幫助到你自己。
無論你是管理者還是基層人員,擁有一套自己的「策略思維架構」對你的企業、你的人生和你的將來,保證有絕對的幫助。
好了,再次以上,真的先寫到這裡了…再寫下去,我就覺得自己好囉唆、好雞婆,而且快停不下來了,就醬,祝你找到那張屬於你的天空。
Peace & Love, and FIGHT!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會員
34內容數
讓我們用輕鬆的角度來看看 PBA-商業分析在實務上會發生什麼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K 耀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從寫了「【競爭分析】只有你把競爭者當成敵人的時候,他才會變成真的敵人。」之後,我一直覺得還是應該講些簡單工具,可以用來釐清企業之間的競爭情況。 雖然,我在上一篇文章的開頭,已經留下了8組可用來分析競爭態勢的工具,但簡單的一兩句話,其實很難將每個工具的使用方法講清楚。
還記得前幾個禮拜才剛過完新年,我寫了篇文章,給預定要在年後轉職的朋友們。 果不其然,這幾天真的就有朋友找我聊聊,關於他該如何選擇未來想該去的公司。 而他的選擇困難,則讓我看到不同人,面對「舒適圈」的不同態度。
商業上的競爭只是個幌子,沒有真的競爭、也不會有真的合作,所有的一切都只視乎你怎麼想、怎麼看,而讓整場變局擺盪在兩個極端之間。 因此,今天這篇 Podcast 的重點在於,希望透過介紹商場上的「競爭」本質,讓你瞭解該怎麼去分析、探究甚至是利用競爭者,來為你的企業或產品增加價值。
想要找工作?還是想要找對人?其實我們只是想知道這個坑有多深,這個人佔不佔得了這個坑。 面試的時候,誰都會緊張到半死,就算你是面試高手也一樣。 所以,今天就讓我們應用「30秒話術」的架構,來幫助你順利度過緊張到半死的「面試難關」吧。
最近的線上座談會中,有些朋友提出了一些問題,我相信有更多的人,同樣也會希望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不論你有沒有參與到座談會,也或許這些問題並不是你想問,或是你覺得有幫助的答案,但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夠在 2020 年的一開頭,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
自我感覺良好,可以很爽;但可能會害你看不到前面該走的路。 除非你擁有公司「達成目標」所需的「獨特能力」,否則,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
自從寫了「【競爭分析】只有你把競爭者當成敵人的時候,他才會變成真的敵人。」之後,我一直覺得還是應該講些簡單工具,可以用來釐清企業之間的競爭情況。 雖然,我在上一篇文章的開頭,已經留下了8組可用來分析競爭態勢的工具,但簡單的一兩句話,其實很難將每個工具的使用方法講清楚。
還記得前幾個禮拜才剛過完新年,我寫了篇文章,給預定要在年後轉職的朋友們。 果不其然,這幾天真的就有朋友找我聊聊,關於他該如何選擇未來想該去的公司。 而他的選擇困難,則讓我看到不同人,面對「舒適圈」的不同態度。
商業上的競爭只是個幌子,沒有真的競爭、也不會有真的合作,所有的一切都只視乎你怎麼想、怎麼看,而讓整場變局擺盪在兩個極端之間。 因此,今天這篇 Podcast 的重點在於,希望透過介紹商場上的「競爭」本質,讓你瞭解該怎麼去分析、探究甚至是利用競爭者,來為你的企業或產品增加價值。
想要找工作?還是想要找對人?其實我們只是想知道這個坑有多深,這個人佔不佔得了這個坑。 面試的時候,誰都會緊張到半死,就算你是面試高手也一樣。 所以,今天就讓我們應用「30秒話術」的架構,來幫助你順利度過緊張到半死的「面試難關」吧。
最近的線上座談會中,有些朋友提出了一些問題,我相信有更多的人,同樣也會希望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不論你有沒有參與到座談會,也或許這些問題並不是你想問,或是你覺得有幫助的答案,但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夠在 2020 年的一開頭,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
自我感覺良好,可以很爽;但可能會害你看不到前面該走的路。 除非你擁有公司「達成目標」所需的「獨特能力」,否則,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前情提要 說起來慚愧(汗顏)在參加YS線上課程前,對呱吉很陌生,只有知道呱吉這號人物 想說標題很酷,來聽聽好了。好險有參加~~因為呱吉的職涯經驗超級豐富,很值得我們學習:) 這麼棒的思維,不能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決定將筆記與大家分享 為了讓大家更快速了解那些思維選擇,摘自維基百科,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劇
Thumbnail
你有想過目前的工作你會做一輩子嗎? 或是你的技能一直都被市場所需要嗎? 你覺得自己是無法被取代的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相信你很喜歡自己的工作,也有很強的專業能力,但市場的趨勢變化莫測,好比說我10年前學習 Adobe Flash 的時候,因為很喜歡做網頁動態的呈現,所以花不少時間研究。
Thumbnail
  在上一個章節我們定義了「系統」,並進行了相關的討論。我們說,系統是中立的,只負責產生訊號。但是它不會告訴你看到訊號後該如何反應,這部分是「策略」的職責。雖然兩者的職責是相互獨立的,但卻必須彼此配合職能才得以真正地發揮。當然這些都是本章後半才會討論到的部分。
Thumbnail
想要成為行銷高手,你就絕對不能不知道行銷4P是什麼!現在就讓哈利熊告訴你4P究竟是哪4P?深入淺出地教你如何實際應用它們來訂定你的行銷策略!
Thumbnail
說到STP和4P,它們幾乎是每間公司在開發產品和找尋目標市場時必用的策略架構,很多行銷人視其為仙丹妙藥,寫給老闆的提案報告中屢用不爽,坊間各類行銷管理書籍更充斥著滿滿的STP和4P。 但究竟被行銷界奉為聖經的STP和4P,真的有如此萬能嗎?筆者嘗試由自己的觀點整理出它們存在的盲點。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前情提要 說起來慚愧(汗顏)在參加YS線上課程前,對呱吉很陌生,只有知道呱吉這號人物 想說標題很酷,來聽聽好了。好險有參加~~因為呱吉的職涯經驗超級豐富,很值得我們學習:) 這麼棒的思維,不能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決定將筆記與大家分享 為了讓大家更快速了解那些思維選擇,摘自維基百科,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劇
Thumbnail
你有想過目前的工作你會做一輩子嗎? 或是你的技能一直都被市場所需要嗎? 你覺得自己是無法被取代的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相信你很喜歡自己的工作,也有很強的專業能力,但市場的趨勢變化莫測,好比說我10年前學習 Adobe Flash 的時候,因為很喜歡做網頁動態的呈現,所以花不少時間研究。
Thumbnail
  在上一個章節我們定義了「系統」,並進行了相關的討論。我們說,系統是中立的,只負責產生訊號。但是它不會告訴你看到訊號後該如何反應,這部分是「策略」的職責。雖然兩者的職責是相互獨立的,但卻必須彼此配合職能才得以真正地發揮。當然這些都是本章後半才會討論到的部分。
Thumbnail
想要成為行銷高手,你就絕對不能不知道行銷4P是什麼!現在就讓哈利熊告訴你4P究竟是哪4P?深入淺出地教你如何實際應用它們來訂定你的行銷策略!
Thumbnail
說到STP和4P,它們幾乎是每間公司在開發產品和找尋目標市場時必用的策略架構,很多行銷人視其為仙丹妙藥,寫給老闆的提案報告中屢用不爽,坊間各類行銷管理書籍更充斥著滿滿的STP和4P。 但究竟被行銷界奉為聖經的STP和4P,真的有如此萬能嗎?筆者嘗試由自己的觀點整理出它們存在的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