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進行中的人類大瘟疫?―與AB寶閒聊武漢肺炎之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物種大發生是指某些特定物種的數量在很短的時間內會大量增加,這種現象在林地的毒蛾,海洋中的海星,或者平原上的旅鼠都會發生。    哪些因素使得某些昆蟲或動物突然增加,目前還不確定,專家依然在找答案,因為若說環境造成,但是絕大部分時候,在爆發前後環境其實沒有劇烈變動,食物供應多寡也差異不大,但是確定的是,爆發終究會突然結束,有專家認為,病毒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物種大發生是指某些特定物種的數量在很短的時間內會大量增加,這種現象在林地的毒蛾,海洋中的海星,或者平原上的旅鼠都會發生。 哪些因素使得某些昆蟲或動物突然增加,目前還不確定,專家依然在找答案,因為若說環境造成,但是絕大部分時候,在爆發前後環境其實沒有劇烈變動,食物供應多寡也差異不大,但是確定的是,爆發終究會突然結束,有專家認為,病毒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看著武漢肺炎在世界各地蔓延,而起源的武漢市及湖北,雖然祭出現代世界難以想像的嚴格封城封省已達一個月,但是疫病並未止歇,正在閱讀妹妹推薦的「下一場人類大瘟疫」的A寶,不免擔心的問我:「這次的武漢肺炎會是書上所預言的,是一場正在進行中的人類大瘟疫嗎?」

我沉吟著:「嗯,有可能,但是不管怎樣都不會像以前黑死病一樣死掉人口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甚至要像百年前流行性感冒,死掉上千萬人都不太可能,因為現在各國都已經有完整的公衛及醫療體系,再加上通訊與傳播科技的幫忙,我相信一定能及時將疫病控制住。」

素來行事謹慎的媽媽插話:「若是有症狀才有感染力的疾病,像SARS一樣,控制相對簡單,但是假如這次武漢肺炎真的是能在沒症狀就可以傳染給別人,再加上若傳染力很強,那一但進入社區感染,也就是找不到感染源,表示人人都可能已被感染卻不自知,仍然到趴趴走變成傳播者,那豈不就慘了?」

A寶猜測:「那也許必須完全停止一切正常活動,等待被感染者完全發完病。」

B寶補充:「若只要有病例,城市就像武漢封城那樣,豈不天下大亂?何況再怎樣也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封城與隔離,人的求生本能一定會突破封鎖逃到沒有受感染威脅的淨土。我想,若是無法消滅武漢肺炎,最終只能靠疫苗了。」

A寶忽然想起:「以前造成人類大災難的黑死病,現在都沒有再聽到?是被滅絕了嗎?」

我搖搖頭:「黑死病是鼠疫的俗稱,其實他一直還在,偶爾還會在偏遠的草原地帶零星的發生,因為鼠疫桿菌存在鼠類身上,透過跳蚤叮咬而傳至人身上,在還沒有抗生素發明的時代,鼠疫的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但是二次大戰前後發明了抗生素,殺死鼠疫桿菌變得非常容易,而且現代人幾乎不可能跟死老鼠近距離接觸,因為鼠疫的傳播,通常是老鼠死掉後,牠身上的跳蚤要找新的宿主,跳到人身上叮咬,才傳染給人的。」

媽媽補充:「記得十幾二十年前,台灣有個住在港口附近的民眾,就好像被貨船上跑出的老鼠給傳染了。」

B寶問:「近代是否很少像這樣,各個國家都把邊境封起來,限制某些國家的人進入。」

媽媽回答:「大概就是17年前的SARS,不過那時候受到波及的國家非常有限,不像現在好幾十個,而且還不知會如何發展呢!」

我也感慨:「在出現全球化這個名詞之前,各種瘟疫的傳播歷史就是人類跨地域活動的印記!」

A寶揚揚手上那本「下一場人類大瘟疫」,一邊提到最近媒體報導的有四千億隻蝗蟲從東非肆虐到亞洲:「蝗蟲,氣候變遷,瘟疫,是不是人類終究會面臨末日?」

我伸手向A寶拿書,翻到最後幾章,跟A寶說:「我覺得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講到物種大發生這件事,所謂物種大發生是指某些特定物種的數量在很短的時間內會大量增加,這種現象在林地的毒蛾,海洋中的海星,或者平原上的旅鼠都會發生。

哪些因素使得某些昆蟲或動物突然增加,目前還不確定,專家依然在找答案,因為若說環境造成,但是絕大部分時候,在爆發前後環境其實沒有劇烈變動,食物供應多寡也差異不大,但是確定的是,爆發終究會突然結束,有專家認為,病毒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我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這本厚達五百多頁的書就提出警訊,假如把人也當成一般物種,人類從農耕發明以來,人口已增加三百多倍,或者近一點來看,從一次大戰後,幾十年間人口從二十多億增加到七十多億,完全符合生物大爆發的定義,而且地球上的所有物種裡,比陸地上的螞蟻或海裡的南極磷蝦還大的動物,沒有任何一種數量能超過人類,換句話說,人類是數量極龐大,重量也很大,壽命又很長的單一物種,人類就是處在大爆發之中。

地球上不管什麼物種,任何一次的大爆發,一定會結束,無一例外,在一次大戰前,出現人類的幾十萬年來,只要人口數太多,就會產生大瘟疫,將當時的人口數迅速降低。」

說完,我指出這些論述在哪些章節,一邊心裡默默想著,假如人類也是物種的大發生,那麼現代的科技會讓人逃脫大發生終究會結束的宿命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5月5日,WHO終於宣布COVID 19大流行結束,不再是全球衞生突發事件… 大家都以為「COVID19 病毒🦠」也消失了? 其實,病毒所導致的疾病,早在公元前2-3世紀的印度和中國就有了關於天花病毒的記錄。 一直到19世紀末,人類對於病毒才開始逐漸得以發現和鑑定。 所以,可以知道 : [ 病毒�
Thumbnail
5月5日,WHO終於宣布COVID 19大流行結束,不再是全球衞生突發事件… 大家都以為「COVID19 病毒🦠」也消失了? 其實,病毒所導致的疾病,早在公元前2-3世紀的印度和中國就有了關於天花病毒的記錄。 一直到19世紀末,人類對於病毒才開始逐漸得以發現和鑑定。 所以,可以知道 : [ 病毒�
Thumbnail
「病,其實和健康一樣是自然的一部分,卻變成『不自然』的東西的同義字」 「任何被視為神祕、令人害怕的病都會被認為具有傳染性。」 ──《疾病的隱喻》,蘇珊.桑塔格   「人類的歷史即是疾病的歷史。」 ──韓森(FOLKE HENSCHEN,瑞典病理學家)  從人有生命伊始,尾隨在後的幾樣事物,不外乎是,
Thumbnail
「病,其實和健康一樣是自然的一部分,卻變成『不自然』的東西的同義字」 「任何被視為神祕、令人害怕的病都會被認為具有傳染性。」 ──《疾病的隱喻》,蘇珊.桑塔格   「人類的歷史即是疾病的歷史。」 ──韓森(FOLKE HENSCHEN,瑞典病理學家)  從人有生命伊始,尾隨在後的幾樣事物,不外乎是,
Thumbnail
最近這十年來,對於人類來說,「冠狀病毒」可以說是在傳染病學上寫下了一頁又一頁的可貴記錄。 《冠狀病毒的發現》 冠狀病毒早在1920年代就被發現,當時是在被傳染急性支氣管炎的雞隻中發現的,當時被感染的小雞約有40-90%的高死亡率,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雞瘟之一。1940年代晚期,發現在老鼠身上發現也有一
Thumbnail
最近這十年來,對於人類來說,「冠狀病毒」可以說是在傳染病學上寫下了一頁又一頁的可貴記錄。 《冠狀病毒的發現》 冠狀病毒早在1920年代就被發現,當時是在被傳染急性支氣管炎的雞隻中發現的,當時被感染的小雞約有40-90%的高死亡率,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雞瘟之一。1940年代晚期,發現在老鼠身上發現也有一
Thumbnail
COVID 19 病毒疫情的最終結果: 是人類和病毒共同的進化、也是病毒變種的新生。 這代價就是:人類要死很多 、達成群體免疫,然後病毒還依然在。 剛閱讀了病毒的大疫情歷史,整理一下: 歷史上能和現在的COVID 19 全球疫情,最相似的就是西班牙大流感病毒。 西班牙大流行病毒 ( H1N1) 
Thumbnail
COVID 19 病毒疫情的最終結果: 是人類和病毒共同的進化、也是病毒變種的新生。 這代價就是:人類要死很多 、達成群體免疫,然後病毒還依然在。 剛閱讀了病毒的大疫情歷史,整理一下: 歷史上能和現在的COVID 19 全球疫情,最相似的就是西班牙大流感病毒。 西班牙大流行病毒 ( H1N1) 
Thumbnail
你知道,「大流感」不會是最後一次瘟疫,你希望下次瘟疫來時,人類最好謙卑一點,防護的措施多做一點,政府應該積極防疫,不要因為「面子」而不對群眾誠實,否則到了「大流行」之時,需要做的搶救工作將難以估量。不過你心想:「人是會重複犯錯的動物,由古至今,皆是如此。」
Thumbnail
你知道,「大流感」不會是最後一次瘟疫,你希望下次瘟疫來時,人類最好謙卑一點,防護的措施多做一點,政府應該積極防疫,不要因為「面子」而不對群眾誠實,否則到了「大流行」之時,需要做的搶救工作將難以估量。不過你心想:「人是會重複犯錯的動物,由古至今,皆是如此。」
Thumbnail
物種大發生是指某些特定物種的數量在很短的時間內會大量增加,這種現象在林地的毒蛾,海洋中的海星,或者平原上的旅鼠都會發生。    哪些因素使得某些昆蟲或動物突然增加,目前還不確定,專家依然在找答案,因為若說環境造成,但是絕大部分時候,在爆發前後環境其實沒有劇烈變動,食物供應多寡也差異不大,但是確定的
Thumbnail
物種大發生是指某些特定物種的數量在很短的時間內會大量增加,這種現象在林地的毒蛾,海洋中的海星,或者平原上的旅鼠都會發生。    哪些因素使得某些昆蟲或動物突然增加,目前還不確定,專家依然在找答案,因為若說環境造成,但是絕大部分時候,在爆發前後環境其實沒有劇烈變動,食物供應多寡也差異不大,但是確定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