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可怕的病毒,可悲的人類|《大流感:致命的瘟疫史》|眾讀PopRead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感冒已經大流行,這兩年你和其他科學家日日夜夜在實驗室裡,希望能找出感冒源頭,但苦無成果。受感染人數越來越多,多間醫院的傷患負擔能力已經崩潰,醫生護士人手極其缺乏,有感染者還沒見到醫護人員已經死亡了,有感染者在家中發病的亦無人處理,屍體就這樣在家中。醫生護士一個接一個倒下。要在短時間內訓練出合乎資格的醫護人員根本是天荒夜談。在民間能找的人幾乎都找了,可也是不夠應付龐大的感染人數。不提醫護人員,大量人在短時間內死亡,殯葬業也無足夠人手處理,逼於無奈只能把屍體堆叠在車上,由於屍體太多,運輸車能放就放,在街上人不難看到屍體外露手腳外露,更令人嘆息的是他們已經對這種畫面司空見慣。

你常常在想,如果在感冒流行之初,提醒群眾小心,不要受到病毒感染,疫情可能就不會如此嚴重。你知道,你的上司有叫政府發告示,叫群眾小心傳染病。可政府沒有這樣做。不只美國,法國和英國也是這樣。政府這樣做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戰爭。戰爭期間,國家機器大力控制言論,不許「影響士氣」的報導出現。很多媒體順應政府想法,不報導瘟疫新聞。政府官員還跟民眾說,這只是「普通感冒」。就算感染人數指數式增長,他們也一直強調「最壞情況已經過去」「高峰期過了」」「情況受到控制」等說法。但民眾看到的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每天都有人倒下,屍體不斷被運走,誰會相信「最壞情況已經過去」。當親眼所見的跟政府和媒體所說的不一樣,人們就不再會信任政府和媒體。沒有可相信的消息,謠言滿天飛就不奇怪了。看到人人自危的情況,你一方覺得很可悲,一方面更想要快點交出成果。

你明白就算焦急,也要謹慎。科學有其定律,人類只能順著科學定律走。現實是科學家們對病毒的認知可以用「貧乏」來形容,做了無數次的測驗,還是沒解決最核心的問題:感冒源頭到底是什麽?有科學家A認為是這種病毒,科學家B認為證據還不足夠證明,需要更多的證據。假設,然後實驗,然後推翻原本的假設。要在千種、甚至萬種可能性找到得出正確無誤的見解,時間成本肯定是高的,就算各界給了大量物質上的資源,成果也不會馬上出來。有時候彷彿找到一絲亮光,可以製作出疫苗,但也不能貿然直衝,因為亮光的最後可能是更深的失望。縱然焦急,也只能一步一腳印。

就在政府、醫學界、還有民間都為瘟疫焦頭爛額時,突然感冒的殺傷力下降了。受感染人數還是很多,但死亡人數不像以前那麽多,受感染者症狀也比以前輕。看到這種情形,你覺得肩上的負擔有輕了一點,但又覺得很無奈。隨著受感染的人數減少,康復人數增加,瘟疫的巨大陰影漸漸縮減,到最近年幾乎退去。但你知道,瘟疫雖然退去,但它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難以抹滅的陰影:身體狀況不如以前的康復者;被瘟疫奪走家屬性命的倖存者;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沮喪的醫護人員們。還有一直搞不懂瘟疫為何退去的科學家。你開始明白,就算知識進步,醫療設施也比前好,但人類在小到眼睛看不到的病毒面前,毫無招架之力。

你知道,「大流感」不會是最後一次瘟疫,你希望下次瘟疫來時,人類最好謙卑一點,防護的措施多做一點,政府應該積極防疫,不要因為「面子」而不對群眾誠實,否則到了「大流行」之時,需要做的搶救工作將難以估量。不過你心想:「人是會重複犯錯的動物,由古至今,皆是如此。」

《大流感:致命的瘟疫史》Readmoo電子書購買連結:
http://moo.im/a/7apqyO


追蹤我的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opread.net追蹤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popread_i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眾讀PopRead的沙龍
14會員
124內容數
眾讀PopRea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02
最近發生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時會不禁想:「我真的好慘啊。」看了電影蜘蛛俠無家日以及東野圭吾所寫的《信》,我明白了一件事,很多事情都能比目前狀況更壞。 《蜘蛛人,無家日》Peter Parker蜘蛛人的身分被公之於眾,日常生活受到了大量關注包括支持與反對的。Peter Parker想要改變目前的壞情況
Thumbnail
2022/11/02
最近發生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時會不禁想:「我真的好慘啊。」看了電影蜘蛛俠無家日以及東野圭吾所寫的《信》,我明白了一件事,很多事情都能比目前狀況更壞。 《蜘蛛人,無家日》Peter Parker蜘蛛人的身分被公之於眾,日常生活受到了大量關注包括支持與反對的。Peter Parker想要改變目前的壞情況
Thumbnail
2021/12/19
如果認為「一人做事一人當」,那需要懲罰的人只有郭芙一人,認為「一人犯罪,家屬同責」的人,就會把黃蓉和郭靖都怪上
Thumbnail
2021/12/19
如果認為「一人做事一人當」,那需要懲罰的人只有郭芙一人,認為「一人犯罪,家屬同責」的人,就會把黃蓉和郭靖都怪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長新冠、氣喘、老人咳、肺炎、感冒、流感… 咳嗽世紀已經來臨!  
Thumbnail
★長新冠、氣喘、老人咳、肺炎、感冒、流感… 咳嗽世紀已經來臨!  
Thumbnail
5月5日,WHO終於宣布COVID 19大流行結束,不再是全球衞生突發事件… 大家都以為「COVID19 病毒🦠」也消失了? 其實,病毒所導致的疾病,早在公元前2-3世紀的印度和中國就有了關於天花病毒的記錄。 一直到19世紀末,人類對於病毒才開始逐漸得以發現和鑑定。 所以,可以知道 : [ 病毒�
Thumbnail
5月5日,WHO終於宣布COVID 19大流行結束,不再是全球衞生突發事件… 大家都以為「COVID19 病毒🦠」也消失了? 其實,病毒所導致的疾病,早在公元前2-3世紀的印度和中國就有了關於天花病毒的記錄。 一直到19世紀末,人類對於病毒才開始逐漸得以發現和鑑定。 所以,可以知道 : [ 病毒�
Thumbnail
「病,其實和健康一樣是自然的一部分,卻變成『不自然』的東西的同義字」 「任何被視為神祕、令人害怕的病都會被認為具有傳染性。」 ──《疾病的隱喻》,蘇珊.桑塔格   「人類的歷史即是疾病的歷史。」 ──韓森(FOLKE HENSCHEN,瑞典病理學家)  從人有生命伊始,尾隨在後的幾樣事物,不外乎是,
Thumbnail
「病,其實和健康一樣是自然的一部分,卻變成『不自然』的東西的同義字」 「任何被視為神祕、令人害怕的病都會被認為具有傳染性。」 ──《疾病的隱喻》,蘇珊.桑塔格   「人類的歷史即是疾病的歷史。」 ──韓森(FOLKE HENSCHEN,瑞典病理學家)  從人有生命伊始,尾隨在後的幾樣事物,不外乎是,
Thumbnail
KOBU Agency on Unsplash 新冠狀肺炎搞得整個世界人心惶惶,截到目前(二零二零年二月二十九日)為止,至少有上萬人確診,多人死亡。這波疫情何時能受到控制,沒有人把話說死,連爆發地區最初的中國——官方說已經趨緩,但各地的「外國人」可沒有信心認為這是最佳答案。世衛組織呢?大概沒有人更
Thumbnail
KOBU Agency on Unsplash 新冠狀肺炎搞得整個世界人心惶惶,截到目前(二零二零年二月二十九日)為止,至少有上萬人確診,多人死亡。這波疫情何時能受到控制,沒有人把話說死,連爆發地區最初的中國——官方說已經趨緩,但各地的「外國人」可沒有信心認為這是最佳答案。世衛組織呢?大概沒有人更
Thumbnail
COVID 19 病毒疫情的最終結果: 是人類和病毒共同的進化、也是病毒變種的新生。 這代價就是:人類要死很多 、達成群體免疫,然後病毒還依然在。 剛閱讀了病毒的大疫情歷史,整理一下: 歷史上能和現在的COVID 19 全球疫情,最相似的就是西班牙大流感病毒。 西班牙大流行病毒 ( H1N1) 
Thumbnail
COVID 19 病毒疫情的最終結果: 是人類和病毒共同的進化、也是病毒變種的新生。 這代價就是:人類要死很多 、達成群體免疫,然後病毒還依然在。 剛閱讀了病毒的大疫情歷史,整理一下: 歷史上能和現在的COVID 19 全球疫情,最相似的就是西班牙大流感病毒。 西班牙大流行病毒 ( H1N1) 
Thumbnail
你知道,「大流感」不會是最後一次瘟疫,你希望下次瘟疫來時,人類最好謙卑一點,防護的措施多做一點,政府應該積極防疫,不要因為「面子」而不對群眾誠實,否則到了「大流行」之時,需要做的搶救工作將難以估量。不過你心想:「人是會重複犯錯的動物,由古至今,皆是如此。」
Thumbnail
你知道,「大流感」不會是最後一次瘟疫,你希望下次瘟疫來時,人類最好謙卑一點,防護的措施多做一點,政府應該積極防疫,不要因為「面子」而不對群眾誠實,否則到了「大流行」之時,需要做的搶救工作將難以估量。不過你心想:「人是會重複犯錯的動物,由古至今,皆是如此。」
Thumbnail
物種大發生是指某些特定物種的數量在很短的時間內會大量增加,這種現象在林地的毒蛾,海洋中的海星,或者平原上的旅鼠都會發生。    哪些因素使得某些昆蟲或動物突然增加,目前還不確定,專家依然在找答案,因為若說環境造成,但是絕大部分時候,在爆發前後環境其實沒有劇烈變動,食物供應多寡也差異不大,但是確定的
Thumbnail
物種大發生是指某些特定物種的數量在很短的時間內會大量增加,這種現象在林地的毒蛾,海洋中的海星,或者平原上的旅鼠都會發生。    哪些因素使得某些昆蟲或動物突然增加,目前還不確定,專家依然在找答案,因為若說環境造成,但是絕大部分時候,在爆發前後環境其實沒有劇烈變動,食物供應多寡也差異不大,但是確定的
Thumbnail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病毒一代比一代弱才是成功的演化,若是強到把每個感染者都殺死,那它也就沒有辦法存在,就像伊波拉病毒一樣,致死率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當它從叢林某個動物逸出感染了人類,當染上的人都死掉了,它也就在人類社會中不見了,直到下一次又有人到叢林裡被感染。  「為什麼有些專家推測武漢肺炎會流感
Thumbnail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病毒一代比一代弱才是成功的演化,若是強到把每個感染者都殺死,那它也就沒有辦法存在,就像伊波拉病毒一樣,致死率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當它從叢林某個動物逸出感染了人類,當染上的人都死掉了,它也就在人類社會中不見了,直到下一次又有人到叢林裡被感染。  「為什麼有些專家推測武漢肺炎會流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