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驚悚電影變成真實生活,人類永遠學不會教訓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從小看很多電影,高中與大學時期還寫了多篇當年的影評。近年來盛行串流(Streaming),到處都有看到飽的電影網站,我更加如魚得水,而其中不花腦筋又可以徹底暫忘一切的thrillers 驚悚片,更是最愛的休閑首選。

raw-image

兩個月前我在亞洲旅行,每天體驗疫情加劇所帶來的社會不安與人心惶惶,自己也參加過幾次排隊買口罩的長龍隊伍,日日小心謹慎的搭公車、乘捷運,遇見朋友連手也不握了。數周前回到美國矽谷,自我隔離超過3周之後,又碰上現在美國整體也開始警覺到冠狀病毒的威脅(似乎到今天爲止,只剩川普一人還輕蔑地認爲這是對手民主黨搞的鬼)。每天在加劇蔓延的恐懼中生活,很自然地就聯想到過去看過的一些疫情類驚悚電影。最近不少人也在網上列出了類似的名單,我則挑選自己當年確實被震懾到的幾部經典片來分享(其中不包含任何殭屍片,因爲如果包括所有的殭屍片,那就太浮濫了,所以我先只談談三部比較貼近今日狀況的大片)。

《OutBreak》

- (譯:《危機總動員》、《極度驚慌》、《恐怖地帶》)

圖片來源:IMBD官網

圖片來源:IMBD官網

有關瘟疫或傳染災難的主題,長久以來都是好萊塢科幻主題之一,但這部1995年的電影,可説是首度以科學與醫學眼光,砸大錢製作的疾病災難片。如果沒記錯的話,疫情是從「非洲猴子」像伊波拉(Ebola)那樣劇烈的傳染病開始傳出,到了美國一發不可收拾。然而,今天在電視上看到各國的控制方法,這部電影都先想到了。最嚇人的是,目前我們的實景還只停留在武漢封城之類的措施,但這部電影直接就講了,政府啓動軍隊防疫,不但封城,最後計劃是要將染病城市以大量燃燒彈轟炸,將城市(包括所有市民)燒得片甲不留。軍方還將這項行動命名為「Operation Clean Sweep」,直譯就是「掃光行動」。這顯然是驚悚的電影情節,但其實與今天的實境相去不遠。某些城市如果再惡化一點,搞不好就有好大喜功的領導認爲要啓動趕盡殺絕的行動?

當然電影最後,英雄總會在緊要關頭找到解藥,解救全人類。當時我對這部電影深深有感,還去買了理查普萊斯頓(Richard Preston) 著作的暢銷書《The Hot Zone》(譯:《伊波拉浩劫》)讀了兩遍。今天看到疫情的不可收拾,我難免會想,如果真有某個城市或地區全面失控,而封城策略也徹底崩潰,無法阻擋蔓延擴散,政府還能怎麽辦?是否真像電影那樣,捨小護大,使出殺手鐧將那些城市夷爲平地? 這在大部分地區應該做不到,但在集權氾濫視人民為芻狗的地區,是否可能成為選項之一?太恐怖了!還好它只是電影 ……

《Contagion》

(譯:《全境擴散》、《傳染病》)

圖片來源:IMBD官網

圖片來源:IMBD官網

這部2011年大卡司的傳染病災難電影,講的是一個美國人在香港出差,接受飯局招待之後果然中標,將傳染病帶回去傳開了。我記得它是一部多線發展的影片(導演Steven Soderbergh 特別擅長這種多人物從四面八方帶入故事的敘事手法,最終匯合起來成爲主軸的大片),我至少記得有三線:第一線是我最喜歡的凱特溫斯雷(Kate Winslet) 所演的研究員,一路追查,最後犧牲自己。第二線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科學家如何努力的尋求解藥。第三線則包括了窮追猛打,認爲此事有陰謀的記者,以及全家受害的父親和他們各自的故事。

這部電影將世界衛生組織描述的還挺有力量,敬業地培養許多身先士卒拼命在研發解藥的科學家、病理家。我不瞭解今天的WHO,但看了這幾個月WHO 檯面上那些烏合之衆的表現,覺得根本就是官僚。他們竟成天在漂亮的大廳團團圍坐,你説過來我説過去,都是表面功夫與公關媒體。或許我沒看到WHO的貢獻,不過就憑那樣的領導,每天發言事先無法掌握先機,事後唯唯諾諾跟風(等到死了很多人以後,才明智地宣佈進入高風險。這樣的事,誰不會做?)。堂堂一個世界組織,事事跟著金主屁股後走,處處粉飾遮掩,毫無主見,最大成績就是改改傳染病的名字而已。哎!這樣的組織,功效何在?

《The Flu》

- (譯:《流感》、《戰疫》)

圖片來源:IMBD官網

圖片來源:IMBD官網

韓國驚悚片(包括傳染病災難的領域),這幾年在全世界相當發光發熱。不過當時我完全不曉得這部電影,是在Netflix 上凑巧看到的,看完以後深深對韓片水準感到佩服。

一對走私兄弟在取貨的時候,發現貨櫃車裡偷渡著滿是腐爛發臭的人屍,再出來時弟弟就發病了。然後他們設法到醫院就醫,果不其然在醫院一觸即發,傳染病於是迅速傳開,接下來整個城市開始大亂,疫情像野火春風般地在全國擴散。這部2011年的電影,有兩個段落扎實地反映到今天2020年冠狀病毒的情況:一是電影中許多正常人在一個照面之後就被傳染了,群聚的地方更不用説,像排山倒海那樣散佈出去。我們看新聞說冠狀病毒的傳染性很強,真正的傳染方式有很多可能,而且都還不確定。加上很可能有不同的突變(mutations),所以往後的狀況可能還有大扭曲,十分令人擔憂。看以前的電影,想想今天,有點不寒而慄。

另一是政府與軍方的介入,除了高壓防堵之外,完全沒有別的方法。這樣一來,染病的人就淪入地獄,沒病的人也只能暫時躲避。全片的高潮在於軍方封鎖道路、嚴守防線,並對數百萬蜂擁而來的患病百姓下了格殺勿論的命令,絕不容許任何病患跨越魚池一步。其實不久前啓動的封城機制,它代表的不就是同樣的意思嗎?被封起來的人,基本上就是自生自滅?而在外面看新聞的人,好一點的説些鼓勵的話,壞一點的就幸災樂禍、落井下石。

網上有這麽一個説法,很多人給予武漢鼓勵,拼命在遠方嘶喊:「武漢加油」。但同樣一批人,忽然發現身邊有武漢的游客,立刻變臉怒吼:「武漢滾蛋」!所以也有人説,病毒不可怕,人心才可怕!君不見我們自己身邊,雖然都在談疫情的防治,但只要牽涉到政治,立刻轉變成又酸又毒的相互攻擊。每個人都以爲指出他人錯誤,就是為自己加分,其實對整體都於事無補。

另外一部大賣座的韓片《屍速列車》(英譯:《Train To Busan》)在此先不討論。那部電影超好看,但它應該屬於純娛樂性的殭屍動作片,沒有直接反應到今天冠狀病毒的情境。

人類真的永遠學不到教訓嗎?

目前正是疫情如火如荼散播嚇人的熾熱時刻,人們的焦點與所有媒體版面也都關注在病毒疫情上。它們有個共同點,就是大家都很會檢討別人:一定是那些亂吃奇怪動物野禽的人惹出來的禍?或一定是某個國家實驗室不懷好意地人工調製出來的壞東西,用來攻擊他國?有些無知的歐美人也開始利用這個理由來歧視中國人(所有亞洲人因此也遭殃),藉此抒發過去數十年他們對中國巨大成長的不平衡嫉妒?

這些紛紛擾擾最後都會過去,我們只是不曉得會多快或多慢。但就像16世紀歐洲的瘟疫黑死病滅掉了一半的人口,或像當年的小兒麻痹天花麻疹,再厲害的病毒遲早都會被人類克服。這就是人類的韌性,以及其多元性帶來的不斷創造新價值去克服舊問題。

這些紛紛擾擾最後都會過去,但是人類會從這些疫情災難裡學到教訓嗎?

這些紛紛擾擾最後都會過去,但是人類會從這些疫情災難裡學到教訓嗎?

不過剩下來的問題是,我們從這一次的大災難中又學到了什麽?會有什麽良性改變?除了知道從此家裡都要多留口罩以外,我們還學到什麽?我在十幾年前多次演講講過,專欄也寫過,推測未來這樣忽然閒冒出來,不知名又完全無解的病症只會越來越多而且頻率越來越快。以前非洲生病亞洲完全沒事,澳洲災難美洲不痛不癢,今天這個世界已經徹底全球化,任何一個角落發現新病,其他角落都會立刻有感承受,無人得以倖免。

不必説幾個世紀以前的災難,大家都記得SARS,所以SARS就被拿來與現在的冠狀病毒比較。其實在這段時間内,其他舊災難並未完全解決(像艾滋病,伊波拉),它們在繼續肆虐;新災難也還在不斷發生(豬瘟、口蹄疫、MERS...…)只是並非每種疾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或燒到自己屁股,所以是「別人的事」,自己過幾天又可以回到餐廳去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富元的沙龍
109會員
59內容數
<p>我是林富元,矽谷天使投資人,也是一生從事搖滾樂團表演的音樂家。在未來世代,若你仍是個墨守成規的乖寶寶,當心機會從你身邊溜走!透過我的人生分享,一起破解走在他人前端的秘密吧。</p>
林富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14
泰勒絲的巡演不是我的主題,但有個角度值得大家深省 就算你以前不曉得誰是泰勒絲Taylor Swift,今天你一定多少聽說過她縱橫全球音樂界,讓年輕男女為之瘋狂的新聞。泰勒絲從小玩音樂,14歲開始作曲,16歲簽了唱片約,2006開始就火紅到現在,甚至越演越旺,變成全世界各國爭相邀請的第一女歌手。
Thumbnail
2024/03/14
泰勒絲的巡演不是我的主題,但有個角度值得大家深省 就算你以前不曉得誰是泰勒絲Taylor Swift,今天你一定多少聽說過她縱橫全球音樂界,讓年輕男女為之瘋狂的新聞。泰勒絲從小玩音樂,14歲開始作曲,16歲簽了唱片約,2006開始就火紅到現在,甚至越演越旺,變成全世界各國爭相邀請的第一女歌手。
Thumbnail
2024/03/04
一位親身歷經半導體創谷的元老矽谷人分享 我居住的社區,最近搬來了一位經歷最早矽谷成形時代的鄰居, Roger Borovoy 羅傑波若彿先生。他在由我好友龔行憲(也是大家熟悉的光纖教父)主持的演講會上,分享了自己參與矽谷開創的趣事,以及為何此地被全世界尊稱為矽谷的來龍去脈。
Thumbnail
2024/03/04
一位親身歷經半導體創谷的元老矽谷人分享 我居住的社區,最近搬來了一位經歷最早矽谷成形時代的鄰居, Roger Borovoy 羅傑波若彿先生。他在由我好友龔行憲(也是大家熟悉的光纖教父)主持的演講會上,分享了自己參與矽谷開創的趣事,以及為何此地被全世界尊稱為矽谷的來龍去脈。
Thumbnail
2024/03/01
春節期間最轟動的八卦話題,大概就是導演兼影星賈玲秘密健身一年,瘦身100斤後推出新片“熱辣滾燙”,立刻衝上票房冠軍這件事。她本人從肥嘟嘟的可愛諧星鍛煉回數十年前的年輕模樣,更是中國大陸數億人的熱搜榜首。
Thumbnail
2024/03/01
春節期間最轟動的八卦話題,大概就是導演兼影星賈玲秘密健身一年,瘦身100斤後推出新片“熱辣滾燙”,立刻衝上票房冠軍這件事。她本人從肥嘟嘟的可愛諧星鍛煉回數十年前的年輕模樣,更是中國大陸數億人的熱搜榜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年份: 2008 國別: 英國 類型: 科幻動作片 導演: 尼爾馬修(Neil Marshall) 片長: 109min 劇情總攬: 在未知的世紀裡,一項致命的病毒無可避免的散佈在主要的地區,造成了數以千計的傷亡。為了防止這個病毒繼續向外擴張,主管機關無情的下令建起一道高峻的圍牆,將這些被病毒感染的
Thumbnail
年份: 2008 國別: 英國 類型: 科幻動作片 導演: 尼爾馬修(Neil Marshall) 片長: 109min 劇情總攬: 在未知的世紀裡,一項致命的病毒無可避免的散佈在主要的地區,造成了數以千計的傷亡。為了防止這個病毒繼續向外擴張,主管機關無情的下令建起一道高峻的圍牆,將這些被病毒感染的
Thumbnail
你未必記得你喜愛的電影劇情,但你大概會深深記得那部電影的海報:深夜路燈下抬頭看著二樓的神父、張開血盆大口的鯊魚、女子嘴唇上有著骷髏花紋的飛蛾。 看看,我甚至不用說出這些電影的名字,你也知道這是什麼電影。這是電影海報的魔力,它們成為這些經典電影最顯目的象徵,烙印在你的終生回憶中。
Thumbnail
你未必記得你喜愛的電影劇情,但你大概會深深記得那部電影的海報:深夜路燈下抬頭看著二樓的神父、張開血盆大口的鯊魚、女子嘴唇上有著骷髏花紋的飛蛾。 看看,我甚至不用說出這些電影的名字,你也知道這是什麼電影。這是電影海報的魔力,它們成為這些經典電影最顯目的象徵,烙印在你的終生回憶中。
Thumbnail
    當初是衝著Brad Pitt買這張DVD的,Hollywood Access的Scott Mantz為這部電影下的評論是「引人入勝、聰明且精彩刺激」,來自Enterment Weeklu的Owen Gleiberman則大讚「令人心跳加速,場面浩大的動作鉅片。
Thumbnail
    當初是衝著Brad Pitt買這張DVD的,Hollywood Access的Scott Mantz為這部電影下的評論是「引人入勝、聰明且精彩刺激」,來自Enterment Weeklu的Owen Gleiberman則大讚「令人心跳加速,場面浩大的動作鉅片。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加劇蔓延的疫情恐懼中生活,就聯想到了過去看的一些經典疫情驚悚電影。那麼就讓我們換個角度感受一下,由筆者挑選當年確實被震撼恐嚇到的幾部經典來分享,看看我們能不能從中學到什麼教訓。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加劇蔓延的疫情恐懼中生活,就聯想到了過去看的一些經典疫情驚悚電影。那麼就讓我們換個角度感受一下,由筆者挑選當年確實被震撼恐嚇到的幾部經典來分享,看看我們能不能從中學到什麼教訓。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寫實疫情電影系列】寫實類疫情電影研究為大前題,由舊至新,檢視到大眾意識隨著時代改變,除了衛生意識,還有觀影習慣。從七十、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昨天今天明天》、《伊波拉病毒》,看到的不只是兩個不同的港產片製作風氣,而且是兩個不同的香港世界觀...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寫實疫情電影系列】寫實類疫情電影研究為大前題,由舊至新,檢視到大眾意識隨著時代改變,除了衛生意識,還有觀影習慣。從七十、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昨天今天明天》、《伊波拉病毒》,看到的不只是兩個不同的港產片製作風氣,而且是兩個不同的香港世界觀...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寫實疫情電影系列】看來是寫實感最強的一齣,創作亦表明以2003年SARS事件作為藍本。電影手法較似紀錄片,問題表現更全球性,選用多位大明星,仲有香港影星客串,直頭係搵明星拍的教育電影。探討焦點加入網上媒體影響、機制實施利弊探討…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寫實疫情電影系列】看來是寫實感最強的一齣,創作亦表明以2003年SARS事件作為藍本。電影手法較似紀錄片,問題表現更全球性,選用多位大明星,仲有香港影星客串,直頭係搵明星拍的教育電影。探討焦點加入網上媒體影響、機制實施利弊探討…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寫實疫情電影系列】《感染列島》是這個寫實疫情電影研究的第三齣,2009年日本電影,我們一起看到電影進入世界性的恐懼元素,還一起閱讀著它的日本人文精神,例如角色塑造及對白設計,皆呈現著「自責」心態,是來自他們人文教育裡的知恥心。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寫實疫情電影系列】《感染列島》是這個寫實疫情電影研究的第三齣,2009年日本電影,我們一起看到電影進入世界性的恐懼元素,還一起閱讀著它的日本人文精神,例如角色塑造及對白設計,皆呈現著「自責」心態,是來自他們人文教育裡的知恥心。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寫實疫情電影系列】幾年前電影回顧展,有人話震驚於1970年拍的《昨天今天明天》與2003年SARS疫情的香港相似;到2020年的今天香港遇上武漢肺炎卻讓人震驚於1996年拍的《伊波拉病毒》一片,反映出武漢當地疫情的相似…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寫實疫情電影系列】幾年前電影回顧展,有人話震驚於1970年拍的《昨天今天明天》與2003年SARS疫情的香港相似;到2020年的今天香港遇上武漢肺炎卻讓人震驚於1996年拍的《伊波拉病毒》一片,反映出武漢當地疫情的相似…
Thumbnail
我從小看很多電影,高中與大學時期還寫了多篇當年的影評。而其中不花腦筋又可以徹底暫忘一切的thrillers 驚悚片,更是最愛的休閑首選。每天在加劇蔓延的恐懼中生活,很自然地就聯想到過去看過的一些疫情類驚悚電影。我則挑選自己當年確實被震懾到的幾部經典片來分享。
Thumbnail
我從小看很多電影,高中與大學時期還寫了多篇當年的影評。而其中不花腦筋又可以徹底暫忘一切的thrillers 驚悚片,更是最愛的休閑首選。每天在加劇蔓延的恐懼中生活,很自然地就聯想到過去看過的一些疫情類驚悚電影。我則挑選自己當年確實被震懾到的幾部經典片來分享。
Thumbnail
武漢肺炎疫情當下,《全境擴散》這部電影與當下的疫情有著高度吻合,逼真度十足。片中具有的防疫觀念、反應出的人性與行動等等,均與當下時事具有重合之處,在盡量不出門、躲在家防疫的此時,重溫此片,正是時候。
Thumbnail
武漢肺炎疫情當下,《全境擴散》這部電影與當下的疫情有著高度吻合,逼真度十足。片中具有的防疫觀念、反應出的人性與行動等等,均與當下時事具有重合之處,在盡量不出門、躲在家防疫的此時,重溫此片,正是時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