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紐約疫事 (上)| 瘟疫來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在台灣迎來第10天零確診,以及第35天無本土病例後,台灣的防疫可算是進入另外一個階段。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尤其是筆者甫完成學業的美國紐約,確診數和死亡人數仍在不斷攀升,這場傳染病的終點似乎還遙不可及。

於此同時,美國人民要求解除封鎖的情緒卻呈爆發之勢,各地都有大型示威抗議,對於向來以享受自由為傲的美國人民來說,被政府限制在家,似乎已成為一個無法再繼續忍受的選項。又或者,因為認識到頹勢已難以挽回,擺在眼前的選項只剩下大家一起承受經濟嚴重衰退的苦果,然後一起餓死;或是開放經濟活動,接受有部分人民將不幸染疫而病故的事實。

身處於這場尚未終結的悲劇,以下是筆者從自身經歷出發,嘗試整理這兩個多月來在紐約的見聞,以及自事發以來的觀察紀錄。


遲來的警覺

2020年3月,肆虐亞洲的新冠肺炎 (COVID-19,也稱為「武漢肺炎」),襲擊了春暖花開的紐約。在此之前,包含我在內,許多在紐約求學、工作甚至是定居的台灣人,早已惴惴不安地猜測紐約的第一例會在何時、何地被發現。畢竟作為往來繁忙的都市,紐約想要全然不受影響,根本不可能。然而,滿心期待春天降臨的紐約客,對此卻沒有絲毫的防備。

raw-image
一種疾病,百種防疫

這場突如其來的傳染病,也讓人見識到各國學生的防疫觀。

由於新冠肺炎發源於中國,初始的爆發潮也發生在亞洲,亞洲學生普遍對於這場疾病很早便有警覺,但主要還是關注自己國家的狀況居多。至於歐美學生,尤其是美國學生,對於疫情的關注程度大概就是在有與沒有之間 ,他們要不認為這是一個亞洲限定的疾病,不然就是覺得這不過是季節性流感的一種,沒必要這麼大驚小怪。亞洲人戴口罩、四處噴酒精消毒的行為,看在他們眼裡,無疑是小題大作。特別是在美國人對於戴口罩者極度不友善的前提下(註1),亞洲學生縱使想要自行超前部屬,也是難上加難。


疫情失控:3月的第一週

在第一例出現後,紐約州在短短數天之間,確診病例暴增,州政府也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如同其他也宣布緊急狀態的州,不能免俗的,紐約客也陷入物資可能短缺的驚慌之中。超市貨架上的物品被一掃而空,結帳大排長龍,民生物資也隨之漲價。

終於,紐約人開始積極防疫了.... 嗎? 事實上並沒有,3月的第一週,路上、地鐵上、公園裡還是充斥著擁擠的人群。沒有人戴上口罩,沒有人遵守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的準則。依然還是一副舞照跳馬照跑,歌舞昇平的景象,彷彿對於疾病的恐慌僅陳列在超市貨架,出了超市大門,一切都不是問題,或只是民主黨新的騙術(Hoax)罷了 (註2)。

然而,在當時沒有人能知道,數天之後,紐約的中小學、大學、百老匯、歌劇院、博物館會被破迫關閉;多數企業員工會被要求在家上班;地鐵和街道會空無一人;看似欣欣向榮的美股會在一週內熔斷兩次....


蘿蔔蹲蘿蔔蹲、獨裁政權蹲完、民主國家蹲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不管疾病來自哪裡,都有機會成為世界各政權的試金石,無論是極權還是民主政體,都難以倖免。

許多人將新冠肺炎的大流行,歸咎於中國政府一開始的資訊封鎖,和消極的處理態度,筆者當然也認同此觀點。然而,相較於資訊封閉的中國,美國這個向來以言論自由、資訊透明為傲的國家,為何對於傳染病的防制,卻也差強人意。而這個現象也不僅出現在美國,其他民主國家 (特別是疫情同樣嚴峻的歐洲國家) 亦然。

寫到這裡,請不要誤以為筆者準備開始頌讚極權政體,或是封鎖資訊的措施。資訊透明化,在傳染病的防治上,絕對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這個道理只要親身經歷過資訊匱乏的徬徨,就絕對能了解。同樣身為民主國家的台灣,此次防疫能有如此優異表現,筆者相信很大一部分就是歸功於資訊的透明與即時。因此,相較於單純地擁有言論自由,能夠即時地將正確的防疫資訊提供給所有民眾,或許才是克敵致勝的關鍵。


===未完待續===

raw-image


註1:對於多數美國人而言,口罩是生病(特別是生重病)的人,或醫事人員才需要配戴。因此,如果你戴口罩在路上,是非常容易被路人側目,甚至是指指點點的 (筆者就有親身經歷)。

註2:美國總統川普在2月底,回應新冠肺炎疫情時,也曾提及:「The Democrats are politicizing the coronavirus」(民主黨正在將新冠病毒政治化) 來源:https://www.vox.com/policy-and-politics/2020/2/29/21159054/trump-coronavirus-strategy-democrats-hoax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當媽的法科
28會員
30內容數
停更將近三年的法科,在當媽之後轉型分享作為菜鳥媽媽的日常點滴
當媽的法科的其他內容
2020/06/05
經過15個小時的飛行,當機艙內響起準備降落的音樂,台灣陸地上的點點燈火也逐漸清晰並靠近,我們就要到台灣瞜。接下來,在通關和居家檢疫的過程,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Thumbnail
2020/06/05
經過15個小時的飛行,當機艙內響起準備降落的音樂,台灣陸地上的點點燈火也逐漸清晰並靠近,我們就要到台灣瞜。接下來,在通關和居家檢疫的過程,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Thumbnail
2020/06/05
本來想要直接結束這個系列,但後來發現許多旅外國人,對於返台和居家檢疫,還是有一些共同的疑問。所以就寫了這個特別篇,整理一下自己的經驗和心得,希望給有需要的讀者一些幫助。
Thumbnail
2020/06/05
本來想要直接結束這個系列,但後來發現許多旅外國人,對於返台和居家檢疫,還是有一些共同的疑問。所以就寫了這個特別篇,整理一下自己的經驗和心得,希望給有需要的讀者一些幫助。
Thumbnail
2020/05/29
在各項疫情統計數字瘋狂地指數成長,每天都有無數人生病、住院,甚是因病死亡的同時,反對外出禁令(stay at home)的示威遊行,卻在美國各州遍地開開花。
Thumbnail
2020/05/29
在各項疫情統計數字瘋狂地指數成長,每天都有無數人生病、住院,甚是因病死亡的同時,反對外出禁令(stay at home)的示威遊行,卻在美國各州遍地開開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超前部署」是從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很常被提起的四個字。
Thumbnail
「超前部署」是從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很常被提起的四個字。
Thumbnail
A. 英國🇬🇧 單日再增近5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創半年新高。 英國版「安心出行」防疫追蹤手機應用程式(App),一周向逾50萬人發出密切接觸者隔離通知,創疫情爆發以來新高。 而目前英國🇬🇧自己認為 a. 87.8%成人已接種第一劑COVID-19疫苗 b. 67.8%成人已完整接種,達成政府
Thumbnail
A. 英國🇬🇧 單日再增近5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創半年新高。 英國版「安心出行」防疫追蹤手機應用程式(App),一周向逾50萬人發出密切接觸者隔離通知,創疫情爆發以來新高。 而目前英國🇬🇧自己認為 a. 87.8%成人已接種第一劑COVID-19疫苗 b. 67.8%成人已完整接種,達成政府
Thumbnail
疫情已過一年,而世衛對於疫情的來源仍舊充滿疑惑,無法了解源頭,就無法對症下藥。就此,瑞士法語區電視台拍攝這個紀錄片,當中也包含BBC的採訪,完整記錄過往一年武漢肺炎的全球歷程。並讚揚台灣防疫成功之道,磨劍將近20年的台灣,記取經驗及教訓,一直在為這場全球流行病做準備。
Thumbnail
疫情已過一年,而世衛對於疫情的來源仍舊充滿疑惑,無法了解源頭,就無法對症下藥。就此,瑞士法語區電視台拍攝這個紀錄片,當中也包含BBC的採訪,完整記錄過往一年武漢肺炎的全球歷程。並讚揚台灣防疫成功之道,磨劍將近20年的台灣,記取經驗及教訓,一直在為這場全球流行病做準備。
Thumbnail
人類的希望、挑戰和行動 動盪的2020年終於來到12月,但是世界的挑戰可能沒有這麼快就落幕。 台灣的新位置 幸運如我,生在台灣,2020年如同坐在螢幕前,觀看著這一年的驚濤駭浪一幕幕上演。疫情沒有影響台灣的生活,反而把台灣的經濟和國際地位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全球產業鍊重組位移,台灣很明顯地成為了首
Thumbnail
人類的希望、挑戰和行動 動盪的2020年終於來到12月,但是世界的挑戰可能沒有這麼快就落幕。 台灣的新位置 幸運如我,生在台灣,2020年如同坐在螢幕前,觀看著這一年的驚濤駭浪一幕幕上演。疫情沒有影響台灣的生活,反而把台灣的經濟和國際地位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全球產業鍊重組位移,台灣很明顯地成為了首
Thumbnail
在台灣迎來第10天零確診,以及第35天無本土病例後,台灣的防疫可算是進入另外一個階段。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這場傳染病的終點似乎仍遙不可及,尤其是在美國紐約。為此,筆者從自身經歷出發,嘗試整理這兩個多月來在紐約的見聞,以及自事發以來的觀察紀錄...
Thumbnail
在台灣迎來第10天零確診,以及第35天無本土病例後,台灣的防疫可算是進入另外一個階段。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這場傳染病的終點似乎仍遙不可及,尤其是在美國紐約。為此,筆者從自身經歷出發,嘗試整理這兩個多月來在紐約的見聞,以及自事發以來的觀察紀錄...
Thumbnail
哪種防疫方式最有效,哪些國家防疫做得好,現在評論可能還為時過早。
Thumbnail
哪種防疫方式最有效,哪些國家防疫做得好,現在評論可能還為時過早。
Thumbnail
這次疫情使台灣處於危機之中,但是危機究竟是由危與機所組成,危是代表「危險、困難、害怕」,機是代表「關鍵時刻、機會、機運」,正如尼采所說:「殺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堅強」。我們用賈德・戴蒙在《動盪》一書中國家在面對危機時能不能生存下來的12個因素來來看看台灣能不能在這次危機中找到轉機。
Thumbnail
這次疫情使台灣處於危機之中,但是危機究竟是由危與機所組成,危是代表「危險、困難、害怕」,機是代表「關鍵時刻、機會、機運」,正如尼采所說:「殺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堅強」。我們用賈德・戴蒙在《動盪》一書中國家在面對危機時能不能生存下來的12個因素來來看看台灣能不能在這次危機中找到轉機。
Thumbnail
歐洲15世紀黑死病大流行時醫生戴著鳥嘴面具.也是現今看診防護裝置的起源  這次正在進行中的疫情,可以說是當代所有人,從來沒有體會過的經驗,包括八十年前的二次大戰,以及之後地球上發生的所有或大或小的災難,都不曾像現在一樣,全世界超過百分之九十地區的國際郵政不通,而一半左右的人口被限制不能離開家及人跟人
Thumbnail
歐洲15世紀黑死病大流行時醫生戴著鳥嘴面具.也是現今看診防護裝置的起源  這次正在進行中的疫情,可以說是當代所有人,從來沒有體會過的經驗,包括八十年前的二次大戰,以及之後地球上發生的所有或大或小的災難,都不曾像現在一樣,全世界超過百分之九十地區的國際郵政不通,而一半左右的人口被限制不能離開家及人跟人
Thumbnail
千年以來,有一個行之有效、證之有實的抗疫必勝補底方法:隔離、封鎖、治癒或死絕。威權國家可專斷獨行,壓制自私短視、或是被隔離的人的反對,執行對整體社會有利的封鎖隔離政策。故中國體制具有抗疫優勢,能後來居上控制疫情。反觀歐美傲慢輕視,作壁上觀,終自食其果。故中國雖先受挫,但亦先復元。
Thumbnail
千年以來,有一個行之有效、證之有實的抗疫必勝補底方法:隔離、封鎖、治癒或死絕。威權國家可專斷獨行,壓制自私短視、或是被隔離的人的反對,執行對整體社會有利的封鎖隔離政策。故中國體制具有抗疫優勢,能後來居上控制疫情。反觀歐美傲慢輕視,作壁上觀,終自食其果。故中國雖先受挫,但亦先復元。
Thumbnail
一場武漢肺炎,本來理應全民集中精力抗疫,但在「政治正確」主旋律籠罩下的香港,卻成為政治角力場,林鄭月娥政府和「藍絲」群組不斷挑起群眾矛盾,展開批鬥「黑醫」「黑護」運動,同時不斷淡化疫情。「藍絲」群組其中一個最常見的「理論核彈」,就是說
Thumbnail
一場武漢肺炎,本來理應全民集中精力抗疫,但在「政治正確」主旋律籠罩下的香港,卻成為政治角力場,林鄭月娥政府和「藍絲」群組不斷挑起群眾矛盾,展開批鬥「黑醫」「黑護」運動,同時不斷淡化疫情。「藍絲」群組其中一個最常見的「理論核彈」,就是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