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的後勁很強,其中我覺得最讓我驚訝的其中一部分就是第11集到第13集,
以陳韻如的角度來敘事,讓韻如不再只是一個供雨萱穿越的空殼,而且第11集到第13集,觀眾對於韻如的看法應該也跟我一樣,有了很大的改變,在第11集結束後,我也跟大多數的人一樣,瘋狂的咒罵韻如,為什麼要假扮雨萱?為什麼要欺騙大家?
為什麼要自私著只顧著和李子維談戀愛,而不去尋找可能會殺害自己的兇手??
但在第12集後,反而我不咒罵韻如了,甚至替她感到心疼,她也只是一個想得到愛情,想得到大家關心的高中生而已啊...。
以下有想見你整部戲的雷 請慎入!
這首歌,是孫盛希替想見你所寫的插曲,也是韻如的主題曲~
這首歌和楊乃文[明天]是個人在想見你中,最喜歡的兩首歌曲。
聽完這首歌,或許能對韻如的心境能多一些了解。

這段小標,其實就已先暗示第11集的劇情了,也算是韻如心中想問子維的話吧?!
「如果我不再如初」,如果我不再是之前那個雨萱靈魂的韻如
「你是否會愛我如故」,你(子維)是否仍然會像之前一樣愛我(韻如本體)呢?

「借我一點你的時光,許我一點美好難忘」
(這邊還有點小巧思,不知道是不是作者刻意的,”光,許”呼應男主角許光漢?)
這段小標,看了就很令人感到心酸,
韻如拿回了身體的主導權,卻繼續用雨萱的個性與口吻繼續韻如她自己的人生,
也期望用這樣假扮雨萱的自己,來獲取子維的愛,
這是韻如從雨萱那所借來的,那些她(假扮雨萱)所能享受的一點美好時光,
但最後,子維還是看穿了韻如假扮雨萱的這齣戲碼。
https://www.facebook.com/SomeDayOrOneDay/videos/1338059309723169/想見你影音詩集Track12 by 蕭詒徽
不要忘記如果
你愛全部的我,我就會
留下全部的我
不要忘記如果你只愛一部分,剩下的我
就是多餘的。我會立刻銷毀它們
不要忘記即使我所剩無幾
你愛的依然是我的全部
不要忘記
你不愛的那一刻
就是我消失的那一刻
從這段蕭詒徽為第12集所量身打造的影音詩,
可以看出,韻如對子維的愛,
很卑微,甚至已經到偏執了,
而「你不愛的那一刻 就是我消失的那一刻」
也預告了韻如最後的決定...
(當然第13集子維在禮堂外面對韻如說的那句話是最重最重的一刀,深深的刺進韻如的心中)

我在遺憾的青春中漸漸凋零著
我在失落的荒原中學會了哭泣
我在扮演自己的過程中丟棄了我自己
從韻如的日記中,可以看出她內心的孤獨和壓抑,
並且覺得沒有人真正在乎過她,關心過她。
其中「我在扮演自己的過程中丟棄了我自己」
個人的解讀是:
「我(陳韻如)在扮演自己(黃雨萱性格的陳韻如)的過程中丟棄了我(陳韻如)自己」。

韻如人設的分析:
文靜:從第2集開始,韻如在學校時,不太跟同學互動,總是一個人聽著隨身聽,沉浸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中,但若和韻如慢慢變熟成為朋友後,她也會適時關心朋友,並且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簡單來說,就是屬於比較「慢熟」的。
愛情上較為主動:看似柔弱的韻如,卻在愛情上相對是比較積極勇敢的,從第2集在子維送她回家時,她主動跟子維告白,再到第11集、第12集,主動親子維,以及約子維去看海、看日出,可以看出韻如對喜歡的人,是比較主動的,這點和雨萱有很大不同。
文筆好:從韻如自己撰寫的日記中,可以看出的她的文筆很好,她就是個文青女孩,相信若在現代,她會是個優秀的作家、詩人。
課業成績不錯:從第7集,雨萱跟子維和俊傑坦承,自己不是陳韻如,是黃雨萱,而雨萱拿出自己和韻如的考卷上的筆跡不同當作證明。從韻如的考卷上,看出韻如的數學分數是98分(而且那還是高三第一次段考),至少可以肯定韻如在學校成績是相當不錯的。
喜歡閱讀:從第13集中,可以看到韻如的書架上,有一系列書籍,比如說「人間失格」、「文化苦旅」、「在勇氣邊緣」等書。
在想見你這部劇中,除了穿越愛情題材外,從第11集到第13集韻如的觀點,
更談到了青少年自我認同、人際關係以及家庭關係。
每個人心中可能都住著一個陳韻如,
羨慕著像黃雨萱那樣活潑、外向、漂亮,討人喜歡的人,
韻如在第12集中對子維說:「黃雨萱這個人,從來都沒有存在過,一直以來都只有我陳韻如一個人而已,這都是我做的夢,一個我幻想我喜歡的人,剛好也喜歡上我的夢。」
去扮演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有多難,
這看起來很卑微,甚至有點自私,
但面對愛情,想要讓自己喜歡的人可以繼續喜歡自己,
這樣做卻顯得很合理,
我很替韻如心疼,
或許有人會說做自己就好,
但韻如真正做自己時,又有誰真正在乎過她、關心過她呢?
最後,想對韻如說,
其實韻如你不需要去學習他人才能獲得肯定,
你本身自己就是獨特的。
而若我們周圍有像韻如這樣的朋友,
多傾聽她,陪著她,接受她,
告訴她,不用活得一定要像他人所定義該有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