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與人之間普遍算有禮貌,空氣品質不是最差,大部分的信仰也沒有特別規範,然而臺灣在新冠肺炎爆發前,許多人就已經有戴口罩的習慣。我本身也遇過鄰居一邊抱怨空氣髒,一邊拿著手帕遮住口鼻,當時的我心想,在宜蘭?你認真?
不是說臺灣人特別怕死,只是我認為臺灣人在保護自身安全方面做得很徹底,也很願意配合,反觀其他國家,危機意識就相對弱許多,這篇就不多加描述,相信大家有各式各樣的管道可以知道。

2003發生<SARS>事件,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原本弦樂團的室內演出被迫移到室外舞台,另外大概就是N95口罩。也許是當時的我年紀還小,口罩戴不住,看到別人臉上帶著N95口罩時會覺得對方很辛苦,畢竟那真的是又悶又熱,小時候的我完全不明白這樣找罪受的意義在哪裡?
事隔17年,隨著新冠肺炎的爆發,臺灣人再度戴上口罩出門,不一定是N95口罩,現在的口罩五花八門,不管什麼花色,連以前想都不用想的黑色口罩都有。人們對於戴口罩的標準不是感冒、頭痛、空汙,而是去的地點、方式、原因,只要有經過人群聚集的地方,不論身體狀況一定戴口罩。
在其他國家還不重視,甚至連WHO(世界衛生組織)都認為沒那麼嚴重時,臺灣已經自主性的做好防疫工作,既使中間有許多政治上的爭執和插曲,整體的防疫速度和意識相信都是走在世界的前端。

我並不是一位稱職的低頭族,只有在聯絡他人或心情煩悶時才會投向族人的懷抱,平時的我更喜歡利用搭乘交通工具的時間觀察週遭的生態。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我是幸運的,因為現在的我完全不怕尷尬,會與我四目相交的人微乎其微,畢竟我是靜靜的在一旁觀察,而非那種如變態一般的死盯模式。尤其最近的口罩模式又更增加我的優勢,原本影響的只有眼睛和耳朵,現在就連鼻子和嘴巴也列隊加入,人類的感官被蒙蔽時,心神自然變得愚鈍許多,這樣一來,我的觀察行動就變得更加容易。
看著人來人往,形形色色的口罩讓我感嘆臺灣防疫的落實能力,也因為這次疫情的機會讓我發現眼神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帶著口罩看影片,沒有露出嘴巴其實分不太出來到底是看到好笑的影片還是難過的影片,畢竟大家在車上的情緒已經比較壓抑,再失去一個判斷依據實在是蠻困難的。我之前就遇到一位約莫四十來歲的大哥,要不是聽到他跟朋友聊的內容是開心事,單單看他戴上口罩的臉,還真看不出來是高興是生氣。尤其是遇到眼淚盈眶的人,感動和悲傷真是一線之隔。

都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戴上口罩後,我發現最美的是眼神。當判斷臉部美醜的一句只剩上半部時,眼神真的是最重要的條件,怪不得以前的書上常會寫道,帥哥美女都有雙勾人的眼睛,也感謝口罩的功勞,讓我發現這眼神美的人還真是不少。

不管如何,還是希望這場風風雨雨能快點過去,一切平靜才有更好的防疫能力,也希望能獲得更好的反省能力。
還沒脫單的人,把握機會,現在戴上口罩也許還來得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亞特吐德的沙龍
1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聽到一則蠻有感的笑話,在疫情內來的新同事,只是點頭,打招呼那種程度的同事,在今年脫口罩之後,好像陌生人,才真正看到盧山真面目,三年多的同事陌生人,台灣人對口罩算是挺配合的,口罩內外的交談,比較可以隱藏表情,說實話,在餐飲服務業,戴口罩是一個很好的防衛機制,不會透露你的喜露哀樂,面對客人,眼睛呈現
Thumbnail
最近聽到一則蠻有感的笑話,在疫情內來的新同事,只是點頭,打招呼那種程度的同事,在今年脫口罩之後,好像陌生人,才真正看到盧山真面目,三年多的同事陌生人,台灣人對口罩算是挺配合的,口罩內外的交談,比較可以隱藏表情,說實話,在餐飲服務業,戴口罩是一個很好的防衛機制,不會透露你的喜露哀樂,面對客人,眼睛呈現
Thumbnail
口罩,這個專屬臉部的物件,在疫情之下催生出了許多跟容顏有關的現象:ZOOM 畸形症。大抵跟我們的自信有關,奇妙的是,戴口罩可以為我們增加自信,卻也不可避免地剝奪了我們的自信。
Thumbnail
口罩,這個專屬臉部的物件,在疫情之下催生出了許多跟容顏有關的現象:ZOOM 畸形症。大抵跟我們的自信有關,奇妙的是,戴口罩可以為我們增加自信,卻也不可避免地剝奪了我們的自信。
Thumbnail
終於可以選擇要不要戴口罩了!在12月1日解除室外口罩令開始,天爸就享受不戴口罩的生活,呼吸沒有過濾的空氣。但可惜室內仍要戴口罩,所以口袋中永遠放著一個不會替換的口罩,以便進入室內時佩戴。2月20日室內也解除口罩令,天爸以為台灣街道上會掛滿笑臉,沒想到直到3月6日校園不用戴口罩,但是戴口罩仍是主流。
Thumbnail
終於可以選擇要不要戴口罩了!在12月1日解除室外口罩令開始,天爸就享受不戴口罩的生活,呼吸沒有過濾的空氣。但可惜室內仍要戴口罩,所以口袋中永遠放著一個不會替換的口罩,以便進入室內時佩戴。2月20日室內也解除口罩令,天爸以為台灣街道上會掛滿笑臉,沒想到直到3月6日校園不用戴口罩,但是戴口罩仍是主流。
Thumbnail
新冠肺炎的關係,使得戴口罩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先前各大百貨公司的週年慶打得火熱,新聞說口紅相關商品銷售爆增,看來大家已開始準備在口罩令解除後,用美美的扮相來見人。
Thumbnail
新冠肺炎的關係,使得戴口罩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先前各大百貨公司的週年慶打得火熱,新聞說口紅相關商品銷售爆增,看來大家已開始準備在口罩令解除後,用美美的扮相來見人。
Thumbnail
  旅遊令鬆綁後人心癢癢,除了要大吐閉關三年的鬱悶,也開始討論起解封口罩。這個陪伴我們三年多的口罩,說要分開容易嗎?在疫情前我沒有戴口罩的習慣,也不覺得它會是我生活中的必需品,經歷過三年的相濡以沫,我和它已是難分難捨。原本出門前的三寶鑰匙、手機、錢包,現在多了口罩。
Thumbnail
  旅遊令鬆綁後人心癢癢,除了要大吐閉關三年的鬱悶,也開始討論起解封口罩。這個陪伴我們三年多的口罩,說要分開容易嗎?在疫情前我沒有戴口罩的習慣,也不覺得它會是我生活中的必需品,經歷過三年的相濡以沫,我和它已是難分難捨。原本出門前的三寶鑰匙、手機、錢包,現在多了口罩。
Thumbnail
口罩人生~繼續奮戰! 疫情的蔓延下,口罩要繼續戴上,從冬天到夏天,從白天到晚上,最重要的事~就是口罩不能忘!
Thumbnail
口罩人生~繼續奮戰! 疫情的蔓延下,口罩要繼續戴上,從冬天到夏天,從白天到晚上,最重要的事~就是口罩不能忘!
Thumbnail
2020年,口罩與我們形影不離,它成為了生活的必備品。邁入2021,是否能卸下它,仍是一個未知數。
Thumbnail
2020年,口罩與我們形影不離,它成為了生活的必備品。邁入2021,是否能卸下它,仍是一個未知數。
Thumbnail
戴口罩或不戴口罩,問題就出在這裡! 法國的一個旅遊見聞節目介紹台灣。片中有這麼一段: 記者問車上的女乘客為何帶口罩把臉遮住;他說看不到人的微笑也不知道人們在想什麼;問會不會難受? 是不是規定? 他不以為然的聽著講解,一臉“這甚麼邏輯!”的表情....
Thumbnail
戴口罩或不戴口罩,問題就出在這裡! 法國的一個旅遊見聞節目介紹台灣。片中有這麼一段: 記者問車上的女乘客為何帶口罩把臉遮住;他說看不到人的微笑也不知道人們在想什麼;問會不會難受? 是不是規定? 他不以為然的聽著講解,一臉“這甚麼邏輯!”的表情....
Thumbnail
剛剛騎車去好市多買義美鮮奶,一眼望去,沒戴口罩的人寥寥可數,走一圈我自己看到沒戴的只有三位,但也許還有更多,不過我想數目應該還是極少。 很開心看到口罩右下方都打著MIT或是Made in Taiwan
Thumbnail
剛剛騎車去好市多買義美鮮奶,一眼望去,沒戴口罩的人寥寥可數,走一圈我自己看到沒戴的只有三位,但也許還有更多,不過我想數目應該還是極少。 很開心看到口罩右下方都打著MIT或是Made in Taiwan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