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新冠肺炎的關係,使得戴口罩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先前各大百貨公司的週年慶打得火熱,新聞說口紅相關商品銷售爆增,看來大家已開始準備在口罩令解除後,用美美的扮相來見人。
口罩成為疫情下的必備
戴了兩年多的口罩,其實是很好的偽裝。為什麼?戴著口罩,其實露出來的,只有眼睛,各種情緒的表情、笑容、抿嘴、吐舌,通通都看不到了。當然有人會說,其實眼睛是會說話的,在笑的時候,眼神所傳遞的訊息,口罩可擋不了。
撇開口罩不談,我們無時不刻都是戴著面具來偽裝自己,只是很少人查覺。在公司被同事排擠、好不容易熬夜趕完報告,卻硬生生的被老闆搶走功勞,被迫戴上敢怒不敢言的面具。累了一天下班回家,家人卻沒給好臉色看,無奈只能戴上強顏歡笑的面具。忙得要死的超商店員,卻還遇上奧客刁難,只能發揮左耳進右耳出,戴上微笑賠不是的面具。
大概只有小孩子除外,每個人無時不刻都戴著各種面具進行偽裝。面具彷彿有種魔力,讓人可以在面具的保護下,跳脫身份的羈絆、做出平時不敢的各種驚世之舉。在戲劇世界裡,假面超人、蜘蛛人、貓女、鋼鐵人,不勝枚舉。在文學世界裡,東野圭吾的假面飯店系列頗獲好評。情報員世界裡,隱姓埋名就像是冬天裡讓人溫暖的毛毯。現實世界裡,假面夫妻、假面家庭、假面情人的新聞或八卦,三不五時就會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
以我自己為例,曾有一位直屬長官跟我說,每天早上進公司,只要一看我的表情,就知道我的心情如何,連問都不用問,就可以猜到可能前一晚家裡有什麼問題或困擾。你可以說,我的偽裝功力真的很差,也可以吐槽我說,你好歹也裝一下吧?
其實這些年來,我慢慢悟出一些道理。我不是不曉得要怎麼戴上面具偽裝,該裝瘋賣傻的場合,我也是很樂意配合的,當部屬越級告洋狀時,我也能沈得住氣,假裝不知道這件事。不過,我選擇不戴面具,純粹是認為,對於自己信任的人,其實真的沒有必要浪費力氣去偽裝,每天都戴著各種面具,好累,不是嗎?
疫情對世界產生舖天蓋地的改變
疫情的發生,對世界產生舖天蓋地的改變。我個人以為,有些改變,不見得是壞的。其中一樣,就是戴著口罩,一旦戴上口罩,就不用額外費心戴上隱形的面具,口是心非,強顏歡笑,也不用擔心別人一眼就看穿你的心思。
說實在的,口罩令即使取消,我可能還是會偶爾拿出來戴著,仔細想想,它的好處其實真的不少,我不用一直假仙演戲,反正只要戴著口罩,它就是我的最佳偽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8會員
588內容數
人生50才開始,進入人生下半場,用輕鬆的角度來看待世界,期待人生下半場能活得精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珍站在藝術與身份的交會處,色彩與陰影交織出無聲的故事。作為面具守護者,她擁有一種獨特的天賦:能透過人們選擇佩戴的面具,解讀他們的本質。她的小工作室是一座避風港,供破碎的身份在此修復與重生。牆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面具,每一個都精緻且獨特,留存著曾佩戴過它們的靈魂痕跡。
每個人都有一張面具,或許它精緻,或許它粗糙,但它無論如何,總是深深地嵌入在日常生活的角落。這面具,並非來自外界的逼迫,而是我們自己,主動戴上的。它的存在,像是對外界的一層保護,也是對內心的一層掩飾。它在面容上塑造出一種無形的形象,讓我們在日常的交往中游走,掩藏住那些真實的脆弱、迷茫與痛苦。 每當與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戴著面具生活。 面對不同的人,我們戴上不同的面具,努力讓他們喜歡自己。 這樣的自己感覺很虛假,好像隨時都要討人喜歡,活得像一個隨時都要迎合別人的人。但隨著時間過去,當試圖想成為「真正的自己」時,卻發現自己竟然無話可說。 「所以我根本沒有真正的自我嗎?」 
Thumbnail
珍一直對人們隱藏的故事充滿著興趣。作為一位面具製造者,她承擔起了不僅僅是捕捉那些尋求她藝術的人們的面孔,還有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萬象的責任。她的工作室裡滿是模具、顏料和材料,但真正賦予每個作品生命的,是她的直覺。有一天,一位年輕女子走進珍的工作室。
Thumbnail
  那邊似乎有點嘈雜聲,不知道有沒有聽到我的聲音,但也不妨礙那邊的人開口詢問「您好,這裡是能代市立綜合醫院,請問您是花曲久司先生的家屬嗎?」聽起來是一個很溫柔的年輕女性的聲音。 過去已成雲煙,珍惜此刻時光
Thumbnail
「我只敢在我比較信任的人面前拿掉口罩,像是比較熟的朋友或家人,平常在學校除了上體育課和喝水、吃東西會拿掉口罩,大部分時間我都會戴著。會怕別人覺得我拿掉口罩之後差很多,他們會不會喜歡的是戴著口罩的我,而不是拿下口罩的我。」這是來自一位有容貌焦慮的青少年的自述。 2020年疫情爆發,我們開始戴上了口罩
Thumbnail
去年舉辦的「走鐘獎」頒獎典禮上,因為博恩脫口秀表演中帶到志祺七七整形的段子,一時間,從整形是否必要?整形的費用到去整形的人價值觀是否正確都變成熱門討論的議題 之前疫情時代裡,大家都習慣戴上口罩,某種程度其實也減輕了大家的容貌焦慮,隨著疫情趨緩,大家漸漸把口罩拿下來,恢復正常生活…..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珍站在藝術與身份的交會處,色彩與陰影交織出無聲的故事。作為面具守護者,她擁有一種獨特的天賦:能透過人們選擇佩戴的面具,解讀他們的本質。她的小工作室是一座避風港,供破碎的身份在此修復與重生。牆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面具,每一個都精緻且獨特,留存著曾佩戴過它們的靈魂痕跡。
每個人都有一張面具,或許它精緻,或許它粗糙,但它無論如何,總是深深地嵌入在日常生活的角落。這面具,並非來自外界的逼迫,而是我們自己,主動戴上的。它的存在,像是對外界的一層保護,也是對內心的一層掩飾。它在面容上塑造出一種無形的形象,讓我們在日常的交往中游走,掩藏住那些真實的脆弱、迷茫與痛苦。 每當與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戴著面具生活。 面對不同的人,我們戴上不同的面具,努力讓他們喜歡自己。 這樣的自己感覺很虛假,好像隨時都要討人喜歡,活得像一個隨時都要迎合別人的人。但隨著時間過去,當試圖想成為「真正的自己」時,卻發現自己竟然無話可說。 「所以我根本沒有真正的自我嗎?」 
Thumbnail
珍一直對人們隱藏的故事充滿著興趣。作為一位面具製造者,她承擔起了不僅僅是捕捉那些尋求她藝術的人們的面孔,還有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萬象的責任。她的工作室裡滿是模具、顏料和材料,但真正賦予每個作品生命的,是她的直覺。有一天,一位年輕女子走進珍的工作室。
Thumbnail
  那邊似乎有點嘈雜聲,不知道有沒有聽到我的聲音,但也不妨礙那邊的人開口詢問「您好,這裡是能代市立綜合醫院,請問您是花曲久司先生的家屬嗎?」聽起來是一個很溫柔的年輕女性的聲音。 過去已成雲煙,珍惜此刻時光
Thumbnail
「我只敢在我比較信任的人面前拿掉口罩,像是比較熟的朋友或家人,平常在學校除了上體育課和喝水、吃東西會拿掉口罩,大部分時間我都會戴著。會怕別人覺得我拿掉口罩之後差很多,他們會不會喜歡的是戴著口罩的我,而不是拿下口罩的我。」這是來自一位有容貌焦慮的青少年的自述。 2020年疫情爆發,我們開始戴上了口罩
Thumbnail
去年舉辦的「走鐘獎」頒獎典禮上,因為博恩脫口秀表演中帶到志祺七七整形的段子,一時間,從整形是否必要?整形的費用到去整形的人價值觀是否正確都變成熱門討論的議題 之前疫情時代裡,大家都習慣戴上口罩,某種程度其實也減輕了大家的容貌焦慮,隨著疫情趨緩,大家漸漸把口罩拿下來,恢復正常生活…..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