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旅遊]迪化二零七博物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大稻埕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因擁有大片曬稻穀的空地而得其名。十八世紀末,淡水港開放,大稻埕成為了台北最繁華的商貿中心,曾是茶葉與布料貿易的樞紐。今天的大稻埕雖有了歷史的滄桑,卻仍是中藥、南北貨和布行的集散地,融合風格迥異的百年建築與新興文創小店,在新舊交融中散發獨有的生命力。漫步在如此的百年建築街道中有了許多老屋再造的計畫產生,特別是私人博物館與藝文場所的產生,老屋的再生加上近年來熱門的文創基地的興起。這裡的藝術氣氛顯得很濃厚。

廣和堂藥舖化為迪化二零七博物館的華麗變身故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在迪化街的漫步中,因為你只要仔細地蒐羅會發現這裡是藝術人的最愛的區域之一。迪化二零七博物館便是這樣而產生的。迪化基二零七博物館還真是一個故事。

raw-image

「迪化二O七博物館」位於台北市迪化街一段二百零七號。先來說說這個房子的故事開始介紹。這個房子建於西元一九六二年,前身是廣和堂藥舖,是迪化街中藥行重要的一員。西元二零零六年原屋主出售,幾經易手,西元二零零九年以其建築與歷史保存價值被列為「歷史建築」,西元二零一六年由陳國慈女士承購。陳女士曾於西元二零零三年至西元二零一五年創辦並贊助台北故事館,開啟台灣個人認養古蹟的先例。

raw-image
raw-image

陳國慈女士的博物館之夢想

西元二零一七年四月十五日,陳國慈女士以推廣古蹟活化為理念,創辦並贊助「迪化二O七博物館」,期盼藉由這棟美麗老房子蛻變再生的活力,透過主題展覽及多樣的藝文活動訴說屬於台灣的在地人文歷史故事,串聯現在與未來,創造老房子的新生命。就如陳國慈女士自己說的:把老房子當作一個歷史舞台,講述自己的故事。因為老房子就是一個活的博物館。

raw-image
raw-image

意思指的就是利用展覽的靜態與參觀人潮的動態讓老房子有了新活力的產生,而不是一個廢墟。其實迪化街經過多年以來經過台北市政府、藝術與建築產業界、各級學校的研究(產、官、學三方的努力下,大稻埕這個區域的廢墟與空房子真的不多)。

私人博物館典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迪化街的街道的狹小百年以上的老屋比比皆是。迪化二零七博物館不到百年的老房子其實相對其他百年老厝是年輕的,從藥鋪到博物館的華麗變身。博物館的內部還真是時代的見證,從一樓建築外牆的玻璃櫥窗的藥鋪的老藥鋪擺設,到全棟四樓的改變;就是私人博物館的典範,也難怪迪化二零七博物館會獲得文化部的獎項的表揚。

獨到的老屋與新大樓交錯的景致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從迪化二零七博物館的建築特色來看:殊圓弧形立面建築、大面積開窗房樓設計、彩色瓷磚外牆,仿巴洛克風格的四層樓磨石子老屋,富有時代感台灣工藝之美,頂樓上四樓景觀四周美如歐洲小鎮,而且可以遠看大稻埕附近的淡水河的河面、來往松山機場飛機飛過天空、大稻埕的老屋、大稻埕附近新建的高樓等等建築物。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如此有趣的新與舊的畫面,從迪化二零七博物館處處可以見到這棟老屋如何在新大樓與老屋中重生,迪化二零七博物館如此的博物館樣貌。有位網友有以下形容的打油詩還真貼切,與大家分享。

raw-image
raw-image

迪化二零七博物館打油詩

「悄悄矗立於街角的美麗透天厝,擁有珍貴的傳統磨石子藝術,現在不但能親臨穿越時光隧道,感受蘊藏整條迪化街的豐厚歷史,頂樓還藏有好景觀的秘密基地,一起到迪化二零七博物館探險去!」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特別為您準備的小課堂

迪化二零七博物館在假日時常參觀人滿為患,做為免費參觀;而且又是小型的私人博物館。受限狹小的展覽空間之故,這裡的展覽從西元西元二零一七年四月十五日成立博物館至今,已經超過十檔以上的展覽。每一檔展覽都是為遊客準備的小課堂,不譁眾取寵、不爭功諉過的實在展覽風格。迪化二零七博物館是大稻埕區域中一個很值得一看的藝文場館,遊客來大稻埕旅遊時不訪來此走走看看。





~~~~迪化二零七博物館相關資訊~~~~

raw-image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07號


02 2557 3680


發送訊息


www.museum207.org

museum207@gmail.com


社區博物館 · 文明博物館

周一-周五 PM10:00-AM17:00

週六-周日(含國定假日) PM10:00-AM17:3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ravejim的沙龍
61會員
2.0K內容數
這裡是bravejim的生活日常紀錄,與大家分享各地旅遊與美食的分享,如果你跟我一 樣愛吃又愛四處旅遊、那麼就跟隨我的紀錄,讓你認識原來台灣也能如此美麗與美感
braveji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在台灣傳統習俗中,無論婚、喪、喜、慶各種場合都能看米香的存在。米香店在台灣早期處處可見,隨著時代轉變、時至今日,米香店屈指可數更為稀有。米香比要有機會看到的是路邊攤出現,這家泉利米香將台灣古早味美食化身為不同經營方向,泉利米香在傳統思維美食,讓大家對於米香有了不同口味吃法與製作技術。 泉利米香相關
Thumbnail
2025/04/29
在台灣傳統習俗中,無論婚、喪、喜、慶各種場合都能看米香的存在。米香店在台灣早期處處可見,隨著時代轉變、時至今日,米香店屈指可數更為稀有。米香比要有機會看到的是路邊攤出現,這家泉利米香將台灣古早味美食化身為不同經營方向,泉利米香在傳統思維美食,讓大家對於米香有了不同口味吃法與製作技術。 泉利米香相關
Thumbnail
2025/04/28
新北市樹林區十二股圳步道因為十二個土地地主做為農田引水灌溉的舊址而整建的步道。步道穿過不少巷弄與緊鄰民宅之間、走在巷裡,行人的視野角度會不斷改變,雖然就是那麼短,也沒有什麼驚天動人的大景。時光冉冉下;這是被世人遺忘的一段歷史下的步道。 十二股圳步道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1
Thumbnail
2025/04/28
新北市樹林區十二股圳步道因為十二個土地地主做為農田引水灌溉的舊址而整建的步道。步道穿過不少巷弄與緊鄰民宅之間、走在巷裡,行人的視野角度會不斷改變,雖然就是那麼短,也沒有什麼驚天動人的大景。時光冉冉下;這是被世人遺忘的一段歷史下的步道。 十二股圳步道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1
Thumbnail
2025/04/27
桃園市是台灣北部的一個重要移民城市。各個族群在桃園市生活、光是客家族群比例占全市人口多達四成。客家族群在桃園市撐起這個城市人口的一片天。根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北桃園地區約有二十六萬客家人口,為連結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感為主要使命。於是;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因此產生。 桃園市北
Thumbnail
2025/04/27
桃園市是台灣北部的一個重要移民城市。各個族群在桃園市生活、光是客家族群比例占全市人口多達四成。客家族群在桃園市撐起這個城市人口的一片天。根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北桃園地區約有二十六萬客家人口,為連結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感為主要使命。於是;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因此產生。 桃園市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大稻埕是臺灣最早開發地之一,擁有許多充滿故事的古蹟,包括仁安醫院、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和新芳春茶行。這三個市立古蹟都是免費參觀,在當地瞭解這座城市的歷史。本文將介紹這三間市立古蹟的特色和參觀資訊。
Thumbnail
大稻埕是臺灣最早開發地之一,擁有許多充滿故事的古蹟,包括仁安醫院、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和新芳春茶行。這三個市立古蹟都是免費參觀,在當地瞭解這座城市的歷史。本文將介紹這三間市立古蹟的特色和參觀資訊。
Thumbnail
台北市大同區大稻埕是一大片稻穀廠起家歷史區域,尤其大稻埕區域中最重要街道迪化街是一條有故事的老街,歡迎大家一起來逛逛。這裡隱藏許多經營三代甚至五代老店、或是許多新創店家進駐。整個大稻埕區域街道充滿許多懷舊感都讓現代人懷舊所以趴趴走。這家姚德和青草號便是其中一家傳承三代經營至今店家。 姚德和青草
Thumbnail
台北市大同區大稻埕是一大片稻穀廠起家歷史區域,尤其大稻埕區域中最重要街道迪化街是一條有故事的老街,歡迎大家一起來逛逛。這裡隱藏許多經營三代甚至五代老店、或是許多新創店家進駐。整個大稻埕區域街道充滿許多懷舊感都讓現代人懷舊所以趴趴走。這家姚德和青草號便是其中一家傳承三代經營至今店家。 姚德和青草
Thumbnail
1884年台北府城完工了,「城內」平衡了「艋舺」與「大稻埕」兩河港市街的族群衝突,過往的荒地成了台北核心,隱然成形的「三市街」隨著河港貿易、工業、軍事、交通的聚集,開展出台北的新時代。 從劉銘傳踏上台北河溝頭任職的這段路開始,循著城市商業紋理,於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
Thumbnail
1884年台北府城完工了,「城內」平衡了「艋舺」與「大稻埕」兩河港市街的族群衝突,過往的荒地成了台北核心,隱然成形的「三市街」隨著河港貿易、工業、軍事、交通的聚集,開展出台北的新時代。 從劉銘傳踏上台北河溝頭任職的這段路開始,循著城市商業紋理,於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
Thumbnail
悠悠歲月,冉冉時光,這幾年台灣農林陸續著手整修重建散於各地的茶廠,隨著國民旅遊興起,紛紛轉型開放民眾參觀體驗,除了認識傳承悠久的茶葉文化、體驗品茗回甘的韻味,走在充滿生活感的歷史建築,緬懷昔日風華和過往風采,偌大的廠區空間陳列各式功成身退的製茶機具,如同戰功彪炳的榮耀,在大家眼前呈現驕傲的戰果。
Thumbnail
悠悠歲月,冉冉時光,這幾年台灣農林陸續著手整修重建散於各地的茶廠,隨著國民旅遊興起,紛紛轉型開放民眾參觀體驗,除了認識傳承悠久的茶葉文化、體驗品茗回甘的韻味,走在充滿生活感的歷史建築,緬懷昔日風華和過往風采,偌大的廠區空間陳列各式功成身退的製茶機具,如同戰功彪炳的榮耀,在大家眼前呈現驕傲的戰果。
Thumbnail
1919年,新芳春茶行創辦人王連河買下位於大稻埕的茶行現址,1934年茶行落成,便在這裡經營起包種茶生意。茶行店面於2004年停止租借,正式結束製茶事業,在多年沉寂之後,才在2018年進行整修,2019年重新開幕,以另外一個樣貌與大眾見面。
Thumbnail
1919年,新芳春茶行創辦人王連河買下位於大稻埕的茶行現址,1934年茶行落成,便在這裡經營起包種茶生意。茶行店面於2004年停止租借,正式結束製茶事業,在多年沉寂之後,才在2018年進行整修,2019年重新開幕,以另外一個樣貌與大眾見面。
Thumbnail
一百年前的今天,由台灣菁英仕紳籌組的台灣文化協會在靜修高等女學校成立,在新舊文化更替的時代背景下,開啟了台灣歷史上思想最奔放多元的文化啟蒙黃金年代。而一百年後的現在,時空更迭,在疫情仍舊蔓延的情況下,人們被迫改變原本的習慣,創造並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又是一次新舊交替的時期來臨。
Thumbnail
一百年前的今天,由台灣菁英仕紳籌組的台灣文化協會在靜修高等女學校成立,在新舊文化更替的時代背景下,開啟了台灣歷史上思想最奔放多元的文化啟蒙黃金年代。而一百年後的現在,時空更迭,在疫情仍舊蔓延的情況下,人們被迫改變原本的習慣,創造並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又是一次新舊交替的時期來臨。
Thumbnail
​ 迪化街一條位在台北市大同區的一條街道。走在此街道滿街都是中藥行與南北雜貨的商店,百年以前迪化街依靠著大稻埕區域緊鄰的淡水河的貿易的發展成為一個熱鬧的街道,百年以後大稻埕區域的貿易不再而落寞。不變的是;換來的是觀光客絡繹不決的人潮與老街韻味的觀光脈絡與商號的生意而存在。十連棟的存在更是迪化街的一個
Thumbnail
​ 迪化街一條位在台北市大同區的一條街道。走在此街道滿街都是中藥行與南北雜貨的商店,百年以前迪化街依靠著大稻埕區域緊鄰的淡水河的貿易的發展成為一個熱鬧的街道,百年以後大稻埕區域的貿易不再而落寞。不變的是;換來的是觀光客絡繹不決的人潮與老街韻味的觀光脈絡與商號的生意而存在。十連棟的存在更是迪化街的一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