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因擁有大片曬稻穀的空地而得其名。十八世紀末,淡水港開放,大稻埕成為了台北最繁華的商貿中心,曾是茶葉與布料貿易的樞紐。今天的大稻埕雖有了歷史的滄桑,卻仍是中藥、南北貨和布行的集散地,融合風格迥異的百年建築與新興文創小店,在新舊交融中散發獨有的生命力。漫步在如此的百年建築街道中有了許多老屋再造的計畫產生,特別是私人博物館與藝文場所的產生,老屋的再生加上近年來熱門的文創基地的興起。這裡的藝術氣氛顯得很濃厚。
廣和堂藥舖化為迪化二零七博物館的華麗變身故事
在迪化街的漫步中,因為你只要仔細地蒐羅會發現這裡是藝術人的最愛的區域之一。迪化二零七博物館便是這樣而產生的。迪化基二零七博物館還真是一個故事。
「迪化二O七博物館」位於台北市迪化街一段二百零七號。先來說說這個房子的故事開始介紹。這個房子建於西元一九六二年,前身是廣和堂藥舖,是迪化街中藥行重要的一員。西元二零零六年原屋主出售,幾經易手,西元二零零九年以其建築與歷史保存價值被列為「歷史建築」,西元二零一六年由陳國慈女士承購。陳女士曾於西元二零零三年至西元二零一五年創辦並贊助台北故事館,開啟台灣個人認養古蹟的先例。
陳國慈女士的博物館之夢想
西元二零一七年四月十五日,陳國慈女士以推廣古蹟活化為理念,創辦並贊助「迪化二O七博物館」,期盼藉由這棟美麗老房子蛻變再生的活力,透過主題展覽及多樣的藝文活動訴說屬於台灣的在地人文歷史故事,串聯現在與未來,創造老房子的新生命。就如陳國慈女士自己說的:把老房子當作一個歷史舞台,講述自己的故事。因為老房子就是一個活的博物館。
意思指的就是利用展覽的靜態與參觀人潮的動態讓老房子有了新活力的產生,而不是一個廢墟。其實迪化街經過多年以來經過台北市政府、藝術與建築產業界、各級學校的研究(產、官、學三方的努力下,大稻埕這個區域的廢墟與空房子真的不多)。
私人博物館典範
迪化街的街道的狹小百年以上的老屋比比皆是。迪化二零七博物館不到百年的老房子其實相對其他百年老厝是年輕的,從藥鋪到博物館的華麗變身。博物館的內部還真是時代的見證,從一樓建築外牆的玻璃櫥窗的藥鋪的老藥鋪擺設,到全棟四樓的改變;就是私人博物館的典範,也難怪迪化二零七博物館會獲得文化部的獎項的表揚。
獨到的老屋與新大樓交錯的景致
從迪化二零七博物館的建築特色來看:殊圓弧形立面建築、大面積開窗房樓設計、彩色瓷磚外牆,仿巴洛克風格的四層樓磨石子老屋,富有時代感台灣工藝之美,頂樓上四樓景觀四周美如歐洲小鎮,而且可以遠看大稻埕附近的淡水河的河面、來往松山機場飛機飛過天空、大稻埕的老屋、大稻埕附近新建的高樓等等建築物。
如此有趣的新與舊的畫面,從迪化二零七博物館處處可以見到這棟老屋如何在新大樓與老屋中重生,迪化二零七博物館如此的博物館樣貌。有位網友有以下形容的打油詩還真貼切,與大家分享。
迪化二零七博物館打油詩
「悄悄矗立於街角的美麗透天厝,擁有珍貴的傳統磨石子藝術,現在不但能親臨穿越時光隧道,感受蘊藏整條迪化街的豐厚歷史,頂樓還藏有好景觀的秘密基地,一起到迪化二零七博物館探險去!」
特別為您準備的小課堂
迪化二零七博物館在假日時常參觀人滿為患,做為免費參觀;而且又是小型的私人博物館。受限狹小的展覽空間之故,這裡的展覽從西元西元二零一七年四月十五日成立博物館至今,已經超過十檔以上的展覽。每一檔展覽都是為遊客準備的小課堂,不譁眾取寵、不爭功諉過的實在展覽風格。迪化二零七博物館是大稻埕區域中一個很值得一看的藝文場館,遊客來大稻埕旅遊時不訪來此走走看看。
~~~~迪化二零七博物館相關資訊~~~~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07號
02 2557 3680
周一-周五 PM10:00-AM17:00
週六-周日(含國定假日) PM10:00-AM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