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十四期】雋永回甘茶滋味 尋訪大稻埕茶記憶

2022/11/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2/014
◎黃飛霖
1884年台北府城完工了,「城內」平衡了「艋舺」與「大稻埕」兩河港市街的族群衝突,過往的荒地成了台北核心,隱然成形的「三市街」隨著河港貿易、工業、軍事、交通的聚集,開展出台北的新時代。
從劉銘傳踏上台北河溝頭任職的這段路開始,循著城市商業紋理,於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在大稻埕創立了「茶郊永和興」,開啟茶葉同業會員同心共濟時代,矯正秤量上的狡詐、禁止輸入粗劣茶、改良製茶與買賣方法、仲裁業者間之糾紛並對不法業者提出訴訟與對製茶職工之疾病死亡施以救濟,茶葉貿易帶動台灣外銷經濟,透過大稻埕周邊歷史上的茶路,看見大稻埕茶葉興起的大航海時代。
大稻埕河邊船型裝置
大稻埕碼頭 千帆林立
台北大同區內的大稻埕,碼頭上的戎克船裝置藝術讓人記憶過往萬帆林立的風景,也寓意大稻埕很多在地人先祖,渡過黑水溝在此上岸移居,也藉這艘戎克船進行進出口貿易,並逐漸在此定居。大稻埕碼頭在 19 世紀末葉,因茶葉加工與交易,逐漸成為僅次於台南府城的北台第一重鎮。大稻埕五號水門一帶,是當時台灣最興盛的港口之一,大稻埕茶就是從這裡出發。
台灣北部種茶紀錄在18世紀末即有紀錄,到了1869年台灣北部種植茶樹的風氣已盛,有21萬斤的福爾摩沙茶從大稻埕加工,不經過福建沿海的茶葉加工廠,直接從淡水出口外銷,賣到紐約,一鳴驚人,並造成大轟動,從大稻埕慈聖宮內的雕刻、匾額,能知曉在地郊戶、洋行與在地商人的產業關係。
大稻埕慈聖宮
大稻埕媽祖廟 看見茶產業興盛
大稻埕慈聖宮歷史相傳於嘉慶年間由當時泉州府同安縣商人,為了祈求通海平安從福建請媽祖分靈於艋舺八甲庄,八甲庄約於當今台北市老松國小、剝皮寮一帶,後於1853年的艋舺郊商「頂下郊拚」械鬥事件,該媽祖神像被護送至大稻埕落腳,並於1855年開始於大稻埕籌備興建媽祖廟,並於1864年初建,設於現今民生西路與迪化街交叉口,正對淡水河大稻埕碼頭。大稻埕媽祖廟門口對聯: 「第一門開觀音山拱秀,數千艇聚奎府水流輝」揭示正對觀音山,看望淡水河岸千帆林立,而其設立的年份,也見證了大稻埕茶路逐漸興起,國際船隻載著台灣福爾摩沙茶通往歐美,大稻埕街區逐步啟建,邁向「一府、二鹿、三大稻埕的新時代」。
陳天來故居
貴德街陳天來故居
在大稻埕處處都能聞到茶香,鄰近淡水河的貴德街是許多人的茶香記憶,漫步在街道,常能聞到茉莉花茶清香,這裡是台灣製茶的起步點,是一條「揀茶的亭仔腳」,茶女工曾於此撐起一片天;此街上也住著茶業鉅子陳天來,陳天來為「錦記茶行」創辦人,從事包種茶製造和販賣,主要輸出至南洋,陳天來故居已於2006年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該建築為其家族寓居及接待客商之所,於此望向淡水河百年寒暑,2021年已開啟重修,建物內部所保留之傢俱、神龕、牆飾、燈座、樓梯、地磚、字畫等文物極為珍貴,未來此地將朝家族文物展示,一樓其後院將適度對外開放。
城隍廟前街的焙籠間
畫家倪蔣懷的作品「台北李春生紀念館」
與貴陽街平行相鄰的西寧北路,過往是一條引淡水河河水的運河,作為出口街(貴陽街)與進口街(迪化街)之貨物運送之交通廊道,畫家倪蔣懷的作品「台北李春生紀念館」即有描繪這條小溝的「後巷風情」。清朝時代就在的城隍廟前街,即是相較過去稱為南街的後巷,有別主街繁華,更多了在地居民與在地生活及所處產業生產之景:過去老一輩總會說這裡有一處「白人間」,總以為是這裡住了許多洋人,後來才搞懂,原來是福州移民至此定居而有的口音「焙籠間」,焙籠間內熱氣種,瀰漫著白灰粉塵,焙茶茶師在此焙籠後巷進出,身上灰渣渣地,是否亦有白人膚之感,或許曾經歷的耆老們更能有此記憶。
大稻埕近期興盛茶酒館,品酒為飲之樂事,總會有少了茶館能聽戲曲而樂之憾。沒有茶園的大稻埕曾以其茶師職技,拼配茶葉,薰香了一百五十年的大稻埕茶風光,從大稻埕逐漸消逝的茶烘焙師,霎時讓人迷失何謂大稻埕茶?另一則是從農產地加工完畢送至大稻埕的茶,再貼上大稻埕文創設計字樣包裝,還能稱為大稻埕茶嗎?
台灣茶的出口,也帶動了大稻埕的興盛,1870年代開始的大稻埕茶產業,茶香蔓延好幾個十年,逐漸變了台灣人在生活中用茶的習慣。我們也能在
平常生活中常聽到「來啉茶」不只是一杯解渴的茶水,更包含了人和人互動的情味。新世代的大稻埕茶人,在傳統記憶與創新技藝之間,已走向一個嶄新時代。
有記茶行
尚欣茶行
新芳春茶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故居
因樂活的林語堂先生,還有愛做夢的舒喜巷,而有了《前山報》的發行。這份刊物包納了前山、大士林區的在地故事,亦會介紹臺灣地區的其它館所,請您跟著《前山報》的放慢腳步品味生活,聽聞更多的城市故事,體會單純的初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