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行由品第一〉淺釋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行由品第一〉
原文: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淺譯:
「大師告眾曰」:六祖大師就說了:「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六祖大師一開口,就說:我們每一個人的菩提自性,也就是佛性,也就是這個覺性,這個般若性、智慧性,這叫「菩提自性」。
「本來清淨」:本來它是清淨沒有染污的,沒有一些委曲相;無諸委曲相,直心是道場。
「但用此心」:你若能明白你這個心,照著去修行,不要有貢高我慢心,不要有妒忌心,不要有障礙其他人的心;但用此心,用什麼心呢?就用這個菩提心。
「直了成佛」:你若直心是道場,把你一切的凡情、物欲了了,就能成佛。這是六祖大師開門見山,就教人要去你的欲,斷你的愛。你不能對一切物質、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生大執著。
所以修道的人,第一不要攀緣,不要向任何居士,或者什麼人,去拉攏關係。你一拉攏關係,就是不合法,就與道相違背。我們修行,說我懂得修行;你說你懂得修行,但是你若放不下攀緣,那都是假的,是騙人的。所以我們一定要不攀緣、
化緣、不求緣,在美國佛教是一個開始,我們都要有通天徹地的志氣,人人都要有千魔不改、萬魔不退、百折不撓的精神;你要能這樣子,要立志頂天立地。不要口裏說得很好,說完了,行為上卻很顛倒的;這是修道的人,很容易犯的毛病。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行由品第一〉
原文: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浅译:
「大师告众曰」:六祖大师就说了:「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六祖大师一开口,就说:我们每一个人的菩提自性,也就是佛性,也就是这个觉性,这个般若性、智慧性,这叫「菩提自性」。
「本来清净」:本来它是清净没有染污的,没有一些委曲相;无诸委曲相,直心是道场。
「但用此心」:你若能明白你这个心,照着去修行,不要有贡高我慢心,不要有妒忌心,不要有障碍其他人的心;但用此心,用什么心呢?就用这个菩提心。
「直了成佛」:你若直心是道场,把你一切的凡情、物欲了了,就能成佛。这是六祖大师开门见山,就教人要去你的欲,断你的爱。你不能对一切物质、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生大执着。
所以修道的人,第一不要攀缘,不要向任何居士,或者什么人,去拉拢关系。你一拉拢关系,就是不合法,就与道相违背。我们修行,说我懂得修行;你说你懂得修行,但是你若放不下攀缘,那都是假的,是骗人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攀缘、不化缘、不求缘,在美国佛教是一个开始,我们都要有通天彻地的志气,人人都要有千魔不改、万魔不退、百折不挠的精神;你要能这样子,要立志顶天立地。不要口里说得很好,说完了,行为上却很颠倒的;这是修道的人,很容易犯的毛病。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那年七月鬼門關隔天清早,先父騎腳踏車過馬路回家時,一位酒駕的摩托車騎士闖紅燈撞到先父,致腦部嚴重受損、血流不止,送醫急救後宣布無效,等候送回家中大廳……。這天,我的心與身體像骨肉分離那般痛苦,從沒有這般撕裂、抽離的感覺。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想要與父母親或其他家人改善關係,自己要先做改變,心要柔軟,臉帶笑容,話語圓融,如此慢慢就能改善。」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四年前大兒子跟我說,他在一個外國網站修行,它們不講宗教信仰,會講宇宙之間如何運作,加入它們的人,會同一個時間靜坐,一起觀想大家的業障被消滅。如果身體不舒服,還有一句宇宙咒語可以治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的請示內容如下:「孩子一直以來都是住校,今年五月在學校考試後就出現焦慮、妄想,並說自己有超能力。學校通知我們幫他請假就醫,他回家後便開始發狂,鬼吼鬼叫、摔東西,大罵髒話,性格大變,折騰我們很久。他最近也開始持咒、打印,讀各種經書與拿法器,並且開始看弘法頻道。
以下文章為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姊姊在三月初告訴我,她已經連續幾週出現流感症狀,一直咳嗽,已到醫院作檢查,醫生開了第二線抗生素讓她回家服用,並告知若三天後沒改善,需要直接到急診室住三天,檢驗是否為目前擴散嚴重的流行疾病。   看到訊息的當下,我先把「好吃的蕃茄麵」的照片傳送過去, 讓她放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那年七月鬼門關隔天清早,先父騎腳踏車過馬路回家時,一位酒駕的摩托車騎士闖紅燈撞到先父,致腦部嚴重受損、血流不止,送醫急救後宣布無效,等候送回家中大廳……。這天,我的心與身體像骨肉分離那般痛苦,從沒有這般撕裂、抽離的感覺。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想要與父母親或其他家人改善關係,自己要先做改變,心要柔軟,臉帶笑容,話語圓融,如此慢慢就能改善。」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四年前大兒子跟我說,他在一個外國網站修行,它們不講宗教信仰,會講宇宙之間如何運作,加入它們的人,會同一個時間靜坐,一起觀想大家的業障被消滅。如果身體不舒服,還有一句宇宙咒語可以治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的請示內容如下:「孩子一直以來都是住校,今年五月在學校考試後就出現焦慮、妄想,並說自己有超能力。學校通知我們幫他請假就醫,他回家後便開始發狂,鬼吼鬼叫、摔東西,大罵髒話,性格大變,折騰我們很久。他最近也開始持咒、打印,讀各種經書與拿法器,並且開始看弘法頻道。
以下文章為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姊姊在三月初告訴我,她已經連續幾週出現流感症狀,一直咳嗽,已到醫院作檢查,醫生開了第二線抗生素讓她回家服用,並告知若三天後沒改善,需要直接到急診室住三天,檢驗是否為目前擴散嚴重的流行疾病。   看到訊息的當下,我先把「好吃的蕃茄麵」的照片傳送過去, 讓她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導讀: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一週一次的佛學課來到了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能真正進入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是真正的佛子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進一步學習密乘?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成就佛道 顯教與密教的共道都是「發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 以前把菩提心想的很簡單 不就是慈悲心嗎? 每個人都有 為什麼還要特別策發?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導讀: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一週一次的佛學課來到了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能真正進入上士道 要發菩提心才是真正的佛子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進一步學習密乘? 要有圓滿的菩提心才能成就佛道 顯教與密教的共道都是「發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 以前把菩提心想的很簡單 不就是慈悲心嗎? 每個人都有 為什麼還要特別策發?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