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健身房及物理治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台灣近年上健身房運動或練瑜珈的風氣很盛,或者跑馬拉松,騎單車,再加上每天一大清早在公園,或任何空地做操跳舞打拳的人,簡直我週邊的所有朋友都在鍛鍊中。

這當然是好事,因為高齡化社會裡要讓政府減輕負擔以及增進個人幸福,每個人活得健康是第一要務,而成功老化的前提就是不要失能,也就是能夠自主行動,肌肉力量能夠行走照顧自己。

不過滿街的健身教練,瑜珈老師,運動比賽的體能指導員…..等等相關人員裡,居然沒有人標榜自己是物理治療師?!據我的了解,物理治療師的專業養成相當辛苦而漫長,應該是這些促進健康的自主運動項目中最適合的指導者,怎麼反而沒有看到他們的身影?

這個疑惑在前些天訪問了台灣物理治療學會曹昭懿理事長(台大物理治療系教授)跟王子娟常務理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系教授)之後才恍然大悟。

原來台灣的物理治療師法規定,物理治療師執行的業務百分之百都需要有醫師的診斷與處方才可以執行,因此,他們的專業只能用在醫院或復健診所,附屬於復健科醫師下面幫忙執行復健,而醫院為了有限的健保給付與業績,只能買一大堆的儀器,什麼電療或熱敷之類的被動式器材,而研究指出,這些被動治療的效果極低甚至是無效的,只有透過個別化,也就是客製化的物理治療,在物理治療師的陪伴與指導下,以主動的方式(就是患者自己要出力)持續練習才有真正的效果。

因為法規的限制,目前所有物理治療師只能留在醫院裡操作儀器,在眾多病人等候下,一個復健病人只能分配不到三分鐘可以個別聽到指導說明的時間,至於醫院外,許許多多「亞健康」或健康的民眾,需要專業指導來鍛鍊肌肉促進健康時,這些物理治療師完全不能參與,因為只要你一說你是物理治療師,你就違法了!

我聽到曹理事長這麼解釋,簡直就快昏了,台灣真是一個奇怪的地方,任何人沒有任何可信賴的訓練就可以自稱是健身教練或瑜珈老師,指導別人做一些很可能有危險的運動,而經過四到五年的專業訓練,通過國家考試的物理治療師,卻完全插不上手?!

或許有人會說物理治療是醫療行為,必須在醫師指導下才能做,的確,對於生病需復健的病人來說,也許有醫生監看病理器官的變化是需要的,但是沒有道理對於「預防性」的健康促進,也就是針對那些沒有生病的人,也限制物理治療師來指導就說不過去了。

有趣的是,曹理事長說她們學會在推動修法時,有的醫師反對說,「預防」也屬於醫療行為,所以也要醫囑。咦!這就好笑了,醫生如何對健康的人開出診斷證明?如果真有民眾去找醫生,醫生也真的開了這麼一張「無疾病但有物理治療需求」的診斷證明,這個民眾才能去找物理治療師,那麼健保該如何給付給醫生?而「無疾病」的診斷是否浪費醫療資源?

其實在維護民眾身心健康的醫療業從業人員裡,除了醫師外,還有護理人員、藥師、心理師、驗光人員…...其中每個相關人員所執行的業務中,有的需要有醫生的醫囑,也有的不需要醫囑,唯有物理治療師所執行的業務百分之百都需要醫囑,不管怎麼說,都是太荒謬又不合理的事。

而且如王常務理事強調的,假如真像復健科醫師主張的,若「健康促進」、「傷害預防」、「運動防護」及「延緩失能照護」……都屬於醫療業務行為,物理治療師都需在醫生開立醫囑下才能進行,那麼滿街的教練為何可以進行肌力訓練?瑜珈、彼拉提斯,球隊校隊的各種訓練,公園的老人操,那些指導人員是不是要依醫師開立的診斷照會或醫囑,才能做?不用,任何人只要敢說我是健身教練,那就是了,不需看任何證照,也沒有法律來限制你。

唉!奇怪,不讓真正專業的人來幫民眾促進健康,閒置長期訓練的人才,卻讓不知哪裡「自學」的「江湖術士」來開班授徒,這種怪現象居然在醫療健康體系這麼完善的台灣發生,真令人不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幫我們弄電療的老師也是治療師嗎?」「是的,我們都是物理治療師!」 跨足於健保診所與自費型物理治療所,幾乎每天,我都在接收不同場域的患者,對於這門專業所給與的截然不同的回饋。
Thumbnail
「幫我們弄電療的老師也是治療師嗎?」「是的,我們都是物理治療師!」 跨足於健保診所與自費型物理治療所,幾乎每天,我都在接收不同場域的患者,對於這門專業所給與的截然不同的回饋。
Thumbnail
很多人不知道物理治療師是在做什麼,這是個幫助您身體維持健康、回復健康的行業 我用簡短的一句話介紹物理治療師 全民一定要認識物理治療師
Thumbnail
很多人不知道物理治療師是在做什麼,這是個幫助您身體維持健康、回復健康的行業 我用簡短的一句話介紹物理治療師 全民一定要認識物理治療師
Thumbnail
有看過貝克之前文章的居民都知道: 骨科、復健科診所、醫院,或許該說「健保」下的醫療, 絕對有存在的必要; 只是在「商業氣息」的扭曲下, 被「物美價廉」過濾的醫療, 剩下的只有渺小卻龐大「服務品質」;以及逐漸透明並漸漸退去的「醫療品質」...... 看你兩眼就叫你去做復健的醫師要有能力治好你。
Thumbnail
有看過貝克之前文章的居民都知道: 骨科、復健科診所、醫院,或許該說「健保」下的醫療, 絕對有存在的必要; 只是在「商業氣息」的扭曲下, 被「物美價廉」過濾的醫療, 剩下的只有渺小卻龐大「服務品質」;以及逐漸透明並漸漸退去的「醫療品質」...... 看你兩眼就叫你去做復健的醫師要有能力治好你。
Thumbnail
物理治療師有時也會對現實妥協 自己開立或者加入國術館、整復推拿、工作室......等等「非醫療」場所 雖然遊走法律邊緣,但卻也是展現理想的無可奈何之地 不知道各位對於其中的「工作室」有沒有疑問呢? 其實會開立工作室的物理治療師大概是因為 沒有資金可以開設物理治療所, 也有人會問: 但都還好
Thumbnail
物理治療師有時也會對現實妥協 自己開立或者加入國術館、整復推拿、工作室......等等「非醫療」場所 雖然遊走法律邊緣,但卻也是展現理想的無可奈何之地 不知道各位對於其中的「工作室」有沒有疑問呢? 其實會開立工作室的物理治療師大概是因為 沒有資金可以開設物理治療所, 也有人會問: 但都還好
Thumbnail
相信有在關注貝克文章的居民都知道 台灣現行的醫療法規之下 物理治療師是被歸屬在醫師底下的醫療人員 他們所做的治療都要經過醫師的診斷、轉介 雖然物理治療師會的專業及技術不只跑電療、拿熱敷、綁拉腰拉脖子等等請個工讀生就會做的事 但是在醫師的專權下,物理治療師只能會這些 就算有能力開設物理治療所
Thumbnail
相信有在關注貝克文章的居民都知道 台灣現行的醫療法規之下 物理治療師是被歸屬在醫師底下的醫療人員 他們所做的治療都要經過醫師的診斷、轉介 雖然物理治療師會的專業及技術不只跑電療、拿熱敷、綁拉腰拉脖子等等請個工讀生就會做的事 但是在醫師的專權下,物理治療師只能會這些 就算有能力開設物理治療所
Thumbnail
物理治療師,通常被尊稱為「老師」   「ㄟ弟弟啊!」 「妹妹,來!」 「先生,麻煩一下!」 「小姐,請問一下!」 「物理師,這裡可以坐嗎?」 「護理師,我打針的地方要揉嗎?」   兒……撇除上述例子不談,治療師還是滿受大部分病人尊敬的啦…… 大概吧……  
Thumbnail
物理治療師,通常被尊稱為「老師」   「ㄟ弟弟啊!」 「妹妹,來!」 「先生,麻煩一下!」 「小姐,請問一下!」 「物理師,這裡可以坐嗎?」 「護理師,我打針的地方要揉嗎?」   兒……撇除上述例子不談,治療師還是滿受大部分病人尊敬的啦…… 大概吧……  
Thumbnail
物理治療師的專業養成相當辛苦而漫長,應該是這些促進健康的自主運動項目中最適合的指導者,怎麼反而沒有看到他們的身影?    這個疑惑在前些天訪問了台灣物理治療學會曹昭懿理事長(台大物理治療系教授)跟王子娟常務理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系教授)之後才恍然大悟。 台灣近年上健身房運動或練瑜珈的風氣很盛,或
Thumbnail
物理治療師的專業養成相當辛苦而漫長,應該是這些促進健康的自主運動項目中最適合的指導者,怎麼反而沒有看到他們的身影?    這個疑惑在前些天訪問了台灣物理治療學會曹昭懿理事長(台大物理治療系教授)跟王子娟常務理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系教授)之後才恍然大悟。 台灣近年上健身房運動或練瑜珈的風氣很盛,或
Thumbnail
想當初,自己其實也是莫名其妙就踏入(與愛上)這個領域。原先是念成大化工,念一年後覺得沒興趣重考,後來就進入中山醫大物理治療學系。你問我當初就很知道自己要念什麼?我只能說一切都是美麗的錯誤。
Thumbnail
想當初,自己其實也是莫名其妙就踏入(與愛上)這個領域。原先是念成大化工,念一年後覺得沒興趣重考,後來就進入中山醫大物理治療學系。你問我當初就很知道自己要念什麼?我只能說一切都是美麗的錯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