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邊緣人|電椅男孩,與遲來的奇蹟

2020/05/11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Painted by @肉蟻小姐
你看過電影《綠色奇蹟》嗎?
片中,因為歧視與怨恨,一個外表壯碩、內心卻軟如棉花,擁有奇蹟超能力的黑人約翰·考菲(John Coffey),被冤枉為殺死女童的殺人犯,最終在憤怒的白人吶喊之下,送上可怕的電椅,用科技之力,殺死上帝派來人間的奇蹟。
但你知道這個故事其實並非虛構,而是真真實實地,發生過。更可怕的是,那個慘死的「奇蹟」,當年只有14歲。
約翰被施行電椅之刑的悲傷場景。(圖片來源

不是人的罪人

1944年的3月,美國的南卡羅來納州,可怕的血案震撼了樸實的小鎮。11 歲的白人女孩貝蒂(Betty June Binnicker)與 8 歲的瑪莉(Mary Emma Thames),在外出採花後,成為冰冷的遺體,淒涼的躺在水溝之間,小小的頭骨,被殘忍的敲破。
左為瑪莉,右為貝蒂。(圖片來源
憤怒,瞬間在小鎮裡蔓延……小鎮的人們需要一個罪人、一個「禽獸」般的惡魔,讓他們控訴、懲罰與處決!
而在幾個小時內,他們找到了。年僅14歲的黑人男孩,喬治史丁尼(George Junius Stinney Jr.)滿臉驚恐地被警察圍捕入獄,只因為有人看到,兩個白人女孩曾向他詢問,要去哪裡採鮮花。
沒有律師與家長陪同,更沒有實質的證據輔佐,小小的喬治,單獨接受白人警官的審訊,可以想像,那並不是場舒適的質詢。不久之後,警官便宣布:「喬治已承認,他因為強姦未遂對兩個女孩痛下毒手。」
小喬治的照片。(圖片來源

電椅上的男孩

一個(低賤、暴力的)黑人男孩,居然殺死(無辜、純潔的)白人女孩?
憤怒的群眾嘶吼著要復仇,迫不及待想衝入監獄,將喬治處以極刑;喬治的父母被解雇、驚慌失措中連夜逃走,甚至付不出錢為孩子出庭辯護。
當時的審判文件(圖片來源:香港01
於是,在僅僅81 天的時間內,喬治被逮捕、受審並定罪。(效率高速得驚人)只有 153 公分,41 公斤的他,因為個子太過瘦小,電椅對他而言顯得太過龐大,面具甚至大得滑落下來,無法遮擋他最後滿臉淚水、痛苦掙扎的扭曲臉孔。
在4分鐘的殘忍極刑之後,小小的喬治,就此死亡,成為20世紀,美國處決最小的死刑犯。
電影《Carolina skeletons》裡模擬小喬治受刑的畫面。(圖片來源

即使奇蹟出現

如果上帝真的存在,而他派來了奇蹟的使者,你覺得,人類真能認出,誰,是那個奇蹟嗎?歷史證明了,人類似乎不行。畢竟,即使是耶穌,那「尊貴」的「上帝之子」,都被人類推上了殘酷的十字架。
人如何能想像上帝的容貌?人又如何斗膽去猜測奇蹟的模樣?在《綠色奇蹟》裡,上帝派來的奇蹟,不是「純潔」的白人,而是一個外貌兇惡可怕的黑人。但,即便他擁有最純潔善良的靈魂,又有哪個人類,可以看見外表下的心?
看似可怕的肉身下,誰能看到隱藏的奇蹟呢?(《綠色奇蹟》劇照
到頭來,人類雖盼望著奇蹟,卻總恐懼著奇人的出現。
當災厄發生,我們燒死不聽話的邊緣人,聲稱那是巫師作祟;
當國家毀滅,我們殺死魅惑君王的女人,聲稱那是紅顏禍水;
太美的女人,太醜的病人,太不同的裝扮、太多元的性向、太與眾不同的膚色,與太離經叛道的思想……
我們總畏懼「太奇怪」的、超越自身族群想像的人,與其想像他們是上帝派來的奇蹟,我們更樂意將他們想像成恐怖且「奇怪的」異類,因為如此一來,當有災厄發生之時,我們便能將他們怪罪。

遲來的奇蹟

2014 年 12 月 17 日,由於喬治 80 多歲的妹妹愛咪(Aime Ruffner)努力聲張正義。「自從他們帶走我哥哥後,母親再也沒有笑過,希望可以還給哥哥一個清白。」愛咪作證。
案發當天,喬治和弟妹待在一起一整天,根本不可能犯下殺人重罪。法官基於當年證據不足,正式判定:「喬治的罪名不成立。」而在那曾發生兇案的小鎮,立了一座小小的碑,紀念當年哭哭啼啼坐上電椅的小男孩。
那是,現世裡的一場奇蹟。在這充滿歧視、暴力與恐怖的世界裡,難能可貴的奇蹟。可惜的是,對那小小年紀、就命喪於電椅上的喬治而言,那場奇蹟,晚了整整70年。
已成為奶奶的愛咪(圖片來源:香港01
後代替小喬治所立的石碑(圖片來源

【肉蟻的邊緣碎碎唸】

有一種罪,是「冤罪」

當我們藉由「懲罰犯罪者」維繫社會安全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我們必須面對一種風險,那就是「冤罪」的可能。
美國的「全國冤罪平反(National Registry Exonerations)」計畫主編 Samuel R. Gross 曾撰文指出,死刑的冤罪比例是4.1%。白話來說,每25名美國死刑犯裡,就有1位是被錯判的冤罪者。
而在台灣,也有許多知名的冤罪事件。例如,知名的江國慶案,因為被強押入禁閉室進行刑求,江國慶被迫寫下自白,「承認」犯下虐殺5歲女童的犯行,並於1997年8月13日遭處死刑,直到2011年透過DNA鑑定,才還他清白。
在法制系統的漏洞之間,「冤罪者」是被迫冠上犯罪之名的犧牲品。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到他們因為冤罪而失去的青春時光,也無視他們含冤而死的深深苦痛。因為,唯有將這些「冤罪者」透明化,我們才能遺忘法治的缺失,繼續安心的活在美好安全的世界之中。
不是真正的犯人,卻因為被判刑,從此再也無法待在正常社會之中。他們,可說是因為不公審判,而誕生的「(偽)犯罪邊緣人」。

你,是白羊中的黑羊

但為什麼即使毫無證據,無罪之人,有時候卻仍會被視作有罪之人呢?
在心理學中,有稱為黑羊效應(Black Sheep Effect)的概念,指的是「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其他好人卻坐視不管的現象」。(參考來源
要誘發黑羊效應的發生,需要三種不同的角色:
  1. 無助的黑羊(受害者):即使什麼也沒做,也會無辜遭受人群攻擊。
  2. 持刀的屠夫(加害者):多數並不清楚發生什麼事,但基於撻伐異類(黑羊)的正義感,即使毫無證據證明黑羊有罪,仍會跟隨大眾的鼓譟制裁黑羊。
  3. 冷漠的白羊(旁觀者):雖然目睹了事件的過程,卻不打算採取任何行動阻止或幫腔。
在英文諺語中,有句話稱為:「羊多必有黑羊,人多必有敗類。」(There is a black sheep in every flock.)
在16世紀開始,由於歐美社會開始將「黑色」視為不吉之色,連帶著「黑羊」也成為了不吉利的「異類」象徵。為了社會的安穩與和平,即使毫無明確證據,一旦某人被貼上「黑羊」的標籤,眾人不是群起攻之,便是冷眼旁觀──而這,也造成了歧視、霸凌與冤罪的產生。

種族歧視,現正ing

最後,當我們討論喬治史丁尼事件時,不可避免的,我們必須討論「種族歧視」的議題。因為擁有一身黑色的皮膚,喬治成為了那頭被圍攻的「黑羊」。這種行為,稱為「種族貌相(racial profiling)」,也就是依據一個人外觀的特色,粗暴地簡化他的個性,進而讓執法者對此群體提高警覺,甚至加強調查。
Netflix推出的影劇《別人眼中的我們》,是改編自1989年發生於美國的「中央公園五人幫(Central Park Five)」案件。五位非白人青少年,因為膚色而被不公正審判,背負強姦罪入獄,直到2002年才改判無罪開釋,並於2014年與紐約市達成和解。
NETFLIX影集《別人影中的我們》
密西根大學教授塞繆爾.格羅斯(Samuel Gross)指出:「在一些案件中,你可以看出明顯的種族主義。」從在他的研究數據,可以發現:
  • 黑人佔美國人口的 13%,但其中的冤罪者佔了 47% 之多。
  • 無辜的黑人,被判謀殺罪的機率比白人高出 7 倍。(資料來源
但並不是只有歐美有種族歧視。在台灣,對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也十分嚴重:
  • 在政策上,雖然對原住民族群的福利已有所提升,但仍有許多人會以「有色」的眼光評判原住民的身分,貼上「不勤奮」、「愛鬧事」的歧視標籤。
  • 針對外籍工作者,也有「膚色」上的偏見:白皮膚的外籍人士受到歡迎,而深皮膚的、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工,卻會被視為「犯罪者」、「衛生不佳」、「野蠻」,進而發生被剝削、扣留護照押金、限制行動甚至被侵害的危機。(資料來源
台灣的外籍移工處境仍需加強與改進(圖片來源

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奇蹟

我們在電影裡,看到黑人約翰的綠色奇蹟。但現實世界裡,冤罪的黑羊,甚至連一點替自己辯白的能力都沒有。最後,我獻上一段小短片,是由真人演譯的,關於喬治史丁尼的故事《THE CURRENT | The Story of George Stinney Jr》。
看完之後,如果可以,我們不要再奢望奇蹟。而是從今天開始,試著不再成為人云亦云的「屠夫」、不再成為冷眼旁觀的「白羊」。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讓無辜的「黑羊」,不再被社會殘忍屠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肉蟻小姐
肉蟻小姐
廣告企劃&文案,人文社會系畢業。心細如蟻,肉壯如山,因誤入職場大觀園練出大量閱讀與製作簡報的生存技能。愛寫也愛畫,創作項目有:小說|漫畫|詩|評論。生性羞澀,但歡迎拍打餵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