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為何讓各國女性受家暴問題更加嚴重?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在全球範爆發武漢病毒的同時,學校停課、家庭經濟陷入財務困境,導致家庭暴力和虐待兒童的問題日益嚴重。且由於在家工作的提倡,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在家中,也是原因之一。

raw-image


「丈夫一直在家裡工作,而我的孩子沒有上學,所以壓力越來越大,使丈夫對家人們施加了暴力,並強迫妻子做所有家務,然後抱怨一切。」

另一個問題是家暴受害者很難與外界進行諮商。

為了因應對武漢肺炎的爆發,日本一些地方政府的家暴諮詢中心已經停止接受個案諮商。而有些受害者則是因為丈夫總是在家裡而無法在家中進行電話諮詢,這也限縮了通報的管道。

疫情為男性帶來的心理壓力、以及隨之的失業潮,加上施虐者與受虐者長時間共處,都會使緊張的情勢加劇,家暴頻率與程度也會變本加厲。

根據日本內閣辦公室性別平等局於2019年9月25日發布的家庭暴力數量的結果,2019年全國配偶暴力諮詢支持中心共接待了114,481個家暴諮詢,超過上一年的106,100例。

小字典:DV(Domestic Violence) 家庭暴力

在世界各國也都有因肺炎而導致家暴數量增加的現象。

法國禁足令 家暴個案增3成 政府代付酒店房租助逃

武漢肺炎疫情 澳洲家暴案件激增

文章結束了~如果如果喜歡這篇文, 歡迎點擊拍手(免費),每篇最多五次拍手,以行動支持我繼續寫文章。 也可以追蹤我的臉書Tân Kuàn-Lîm,謝謝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和限時麵
111會員
62內容數
因為喜歡觀察社會現象和政治評論,時常發表個人觀點而產生了這個專欄。
大和限時麵的其他內容
2020/12/17
曾幾何時台灣的脫口秀演員也有了言論免責權? 黃逸豪用「父親會想性侵女兒」來叫女性穿多一點當作演出段子,既不尊重性暴力受害者,使之受到二度傷害,也完全不好笑。 觀察替曾博恩、黃逸豪等人為歧視言論的辯護方式,不外乎說這是反串、地獄梗,一切都是點出問題的人不懂笑話脈絡、過度政治正確。 但看看圖中他們所謂
Thumbnail
2020/12/17
曾幾何時台灣的脫口秀演員也有了言論免責權? 黃逸豪用「父親會想性侵女兒」來叫女性穿多一點當作演出段子,既不尊重性暴力受害者,使之受到二度傷害,也完全不好笑。 觀察替曾博恩、黃逸豪等人為歧視言論的辯護方式,不外乎說這是反串、地獄梗,一切都是點出問題的人不懂笑話脈絡、過度政治正確。 但看看圖中他們所謂
Thumbnail
2020/12/15
大家如果只看媒體標題,可能會有女學生物化自己的想法。但細看後會發現北一女當初以聊天為項目的攤位,客群是設定為高一學妹,針對108課綱討論選課問題、如何製作學習檔案、社團幹部的工作內容等等。 原來,物化這個活動的不是北一女生自己,而是在這之外的他者物化了這個活動。
Thumbnail
2020/12/15
大家如果只看媒體標題,可能會有女學生物化自己的想法。但細看後會發現北一女當初以聊天為項目的攤位,客群是設定為高一學妹,針對108課綱討論選課問題、如何製作學習檔案、社團幹部的工作內容等等。 原來,物化這個活動的不是北一女生自己,而是在這之外的他者物化了這個活動。
Thumbnail
2020/10/27
今天10月27日,也是鄧如雯殺夫案的第27年。 鄧如雯15歲時即遭林阿棋多次強暴懷孕,林阿棋更曾性侵過鄧如雯之母數次,在林多次暴力脅迫其家人及小孩後,鄧如雯被迫與林結婚。婚後鄧如雯曾因不堪毆打而離家,但又因林到鄧如雯娘家大肆施暴及恐嚇全家,並將鄧父吊起毒打,甚至揚言強暴鄧的妹妹後將其賣到妓女戶,使
Thumbnail
2020/10/27
今天10月27日,也是鄧如雯殺夫案的第27年。 鄧如雯15歲時即遭林阿棋多次強暴懷孕,林阿棋更曾性侵過鄧如雯之母數次,在林多次暴力脅迫其家人及小孩後,鄧如雯被迫與林結婚。婚後鄧如雯曾因不堪毆打而離家,但又因林到鄧如雯娘家大肆施暴及恐嚇全家,並將鄧父吊起毒打,甚至揚言強暴鄧的妹妹後將其賣到妓女戶,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新冠肺炎衝擊全人類健康,傳染性疾病的蔓延也可能加劇社會/健康不平等;對社會弱勢族群而言,遭受疫情衝擊與健康影響更甚於普通人。後疫情時代,如何才能重建經濟又不落下任何人?
Thumbnail
新冠肺炎衝擊全人類健康,傳染性疾病的蔓延也可能加劇社會/健康不平等;對社會弱勢族群而言,遭受疫情衝擊與健康影響更甚於普通人。後疫情時代,如何才能重建經濟又不落下任何人?
Thumbnail
一年多來的疫情,衝擊了全人類的各大生活領域,也讓世界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每個人面對疫情的反應都不盡相同,原因可能來自成長環境、知識背景、社會資源、支持系統等各方面的差異。然而,「性別」是否也會影響一個人面對疫情的心態及反應?這就是本研究想探討的問題。
Thumbnail
一年多來的疫情,衝擊了全人類的各大生活領域,也讓世界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每個人面對疫情的反應都不盡相同,原因可能來自成長環境、知識背景、社會資源、支持系統等各方面的差異。然而,「性別」是否也會影響一個人面對疫情的心態及反應?這就是本研究想探討的問題。
Thumbnail
其他WFH的閨密們陸續傳來災情。 首先是A,她敲我:「我真的受不了了。」我問:「怎麼啦?」        「我和老公一起在家工作,他不但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連孩子也不管,以前我出門上班還可以喘口氣,現在完全沒有辦法!」
Thumbnail
其他WFH的閨密們陸續傳來災情。 首先是A,她敲我:「我真的受不了了。」我問:「怎麼啦?」        「我和老公一起在家工作,他不但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連孩子也不管,以前我出門上班還可以喘口氣,現在完全沒有辦法!」
Thumbnail
提到新冠疫情,你腦中浮現出的關鍵字是什麼?是確診、社區感染、重症、死亡、疫苗、管制,是居家隔離、在家工作、停課、自主學習、遠距工作與學習,還是群聚限制、封城、歇業、紓困補助…? 今天,撇開是非對錯的爭論,我只想來談談疫情對我的影響
Thumbnail
提到新冠疫情,你腦中浮現出的關鍵字是什麼?是確診、社區感染、重症、死亡、疫苗、管制,是居家隔離、在家工作、停課、自主學習、遠距工作與學習,還是群聚限制、封城、歇業、紓困補助…? 今天,撇開是非對錯的爭論,我只想來談談疫情對我的影響
Thumbnail
在疫情時期,大家都很焦慮,而這把焦慮的火也燒到家裡來了。
Thumbnail
在疫情時期,大家都很焦慮,而這把焦慮的火也燒到家裡來了。
Thumbnail
新冠狀病毒(COVID-19)在台灣爆發第二波疫情,全台也開始進入三級警戒狀態,現在全台籠罩在敏感的氛圍中,明明是個除了在公司,大多時間應該都會待在家的時期,配偶卻經常無故不在家,甚至有些人是明目張膽地去偷吃,像這種情況在法律上能怎麼做呢?
Thumbnail
新冠狀病毒(COVID-19)在台灣爆發第二波疫情,全台也開始進入三級警戒狀態,現在全台籠罩在敏感的氛圍中,明明是個除了在公司,大多時間應該都會待在家的時期,配偶卻經常無故不在家,甚至有些人是明目張膽地去偷吃,像這種情況在法律上能怎麼做呢?
Thumbnail
根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國内1~6月全體自殺數量比去年同月還少,但7、8月開始顯著增加。8月自殺者數比去年同月增加了15・3%,増加超過1849以上。特別是女性自殺者數量增加幅度更大,7月比去年增加了14.6%,8月更是增加了40%,來到650人。 而鄰近的韓國也出現相同的狀況,今年1~6月的女性
Thumbnail
根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國内1~6月全體自殺數量比去年同月還少,但7、8月開始顯著增加。8月自殺者數比去年同月增加了15・3%,増加超過1849以上。特別是女性自殺者數量增加幅度更大,7月比去年增加了14.6%,8月更是增加了40%,來到650人。 而鄰近的韓國也出現相同的狀況,今年1~6月的女性
Thumbnail
由於疫情,全球都在推行「留在家𥚃,stay home 」,因為「家」,是疫情最安全的避風港。但人類,是很奇怪的動物。大家天天在家,「家」,卻不一定是抗疫的快樂天堂。 COVID19 🦠肆虐全球,各國專家陸續提出警告:「由於民眾因疫期無法外出或工作,將使家庭暴力發生的風險增加」。這些家暴數據...
Thumbnail
由於疫情,全球都在推行「留在家𥚃,stay home 」,因為「家」,是疫情最安全的避風港。但人類,是很奇怪的動物。大家天天在家,「家」,卻不一定是抗疫的快樂天堂。 COVID19 🦠肆虐全球,各國專家陸續提出警告:「由於民眾因疫期無法外出或工作,將使家庭暴力發生的風險增加」。這些家暴數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