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9 補充一些想法(夾在分隔線之間)
十六世紀的義大利正值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職人與學徒聚集在專精雕刻或繪畫的工坊,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就是當時這些領域中的佼佼者。
2020年四月新番《阿爾蒂》。截圖自巴哈姆特動畫瘋
四月新番中的這部作品《阿爾蒂》(ARTE)講述的是一位沒落貴族女性想成為畫家的故事。雖然當時倡導的人文主義精神將人們從神的視角解放,開始注重從「人」出發的觀點,但是這時候的「人」可不是真正包含到所有人。當時主要倡導人文主義的學者幾乎都是男性,再加上從古至今各個層面上都存在對女性的貶義,使得人文主義中的「人」基本上是指男人而非女人。在當時,女性是不太被允許在公領域中有所表現的,女人可以是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但不可以是好畫家、好雕刻師、好政治家。
可想而見,當時阿爾蒂這種想要成為畫家的女性在過程中會受到許多阻礙。阿爾蒂的父親相對開放自由,他認為既然女兒可以從繪畫中獲得快樂就應該讓他繼續學下去,但是阿爾蒂的母親認為繪畫只能作為消遣,女人最終還是要嫁給某個男人才會獲得幸福。在阿爾蒂的父親去世後,母親燒掉阿爾蒂過去的畫作,要他認清自己作為女人應該要有的角色。
在那個時代女性出嫁被認為是獲得幸福的唯一手段。截圖自巴哈姆特動畫瘋
阿爾蒂是一個有主見又倔強的人,他不願意一輩子作為男人的附屬品,也不認為嫁給某個男人就能獲得幸福。他想要以自己的一技之長自食其力,所以趁著家裡的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帶著剩下的畫作到工坊拜師學藝。
然而,工坊是屬於男人的空間(有沒有很熟悉,直到現在也有很多地方被認定是女人不能進入的),只因為阿爾蒂身為女性,這些工坊職人連看都不看他的畫作就趕他出去。但咱們阿爾蒂當然不是好惹的,在被十幾間工坊拒絕後,他終於受不了別人只因為自己是女人就以這種態度對待他。既然女人是個問題,那他就不要當女人了!阿爾蒂憤而把長髮割掉,差點也要用刀子割下自己的胸部,好在有被及時阻止。這一舉動讓他遇見未來的師傅——雷歐。
願意接過畫作、外表冷酷的畫家雷歐。截圖自巴哈姆特動畫瘋
雷歐自己有一個稍微破舊的畫坊,其他畫家經常認為他是一個不太好惹的人,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他過去沒有收過任何弟子。儘管如此,他是第一個願意接過阿爾蒂的畫作並問他為什麼想成為畫家的人。從這點來看,雷歐相較於其他畫家對女性比較沒有偏見。然而,他之所以問阿爾蒂為什麼想成為畫家,是因為他想知道有著富足生活的貴族大小姐(即便我們知道不是這麼一回事)有什麼理由想成為畫家。一開始阿爾蒂回答是因為喜歡畫畫,這個理由讓把繪畫作為生活手段的雷歐非常不屑,因此要求阿爾蒂要完成一道艱鉅的作業才願意收他為徒,想要藉此逼退嬌生慣養的貴族小姐。
Again,我們阿爾蒂不是省油的燈,他不顧自己的手已經弄到殘破不堪,硬是完成了這項作業。雷歐對他的執著感到驚訝,阿爾蒂在這時候才說道自己不是因為「喜歡畫畫」這種單純又帥氣的理由才想成為畫家,他是因為深深體會到身為女性在這個社會上要以自己想要的姿態生活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所以更希望能以自己的能力走上這條自己認同的道路。這樣的想法和雷歐當時因為貧窮而被人瞧不起,因為不甘心及憤怒而想要以一技之長找到自身生存的位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雷歐最後遵守約定,將阿爾蒂收為弟子。
動畫第一話之後阿爾蒂的畫家生活就要正式開始了。這部動畫談的不僅僅是畫家這個職業,還有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性別觀念。這部作品中設計了許多關鍵角色,這些角色代表著那些在性別議題中常見的想法,以及不同階層所遭遇的不同性別處境,例如對女性沒有負面意見但總是把他們視作柔弱存在的男子、不識字卻想要學習讀書的平民女子、飽讀詩書並以此作為力量來源的高級娼婦等。在與這些人互動的過程中,也能見到主角阿爾蒂對自身處境的反思。
這部作品前半段的故事藉由阿爾蒂的行動呈現「女人也能做男人的工作」。之前被我推坑的一些朋友不太喜歡這種呈現方式,認為這種想法只證明女人卸下女性特徵後也能完成男人能做的事,並沒有真正達到令女人和男人一樣平等的目的。然而,我認爲這種呈現方式在《阿爾蒂》這部作品中是十分合理的,因為故事設定的時代是十六世紀的義大利,距離現今認為的女權主義濫觴還有一大段時間,距離真正納入「女性主體意識」的女性主義運動更是遙遠。當大部分人的觀念還是女性不應該在公領域拋頭露面時,最直接且有效的抗議方式就是明白地跟對方說「你能做的我也能做」,證明了女人和男人一樣後才有機會進一步思考「女人能不能和男人不一樣?」因此,我認為《阿爾蒂》還是一部在性別議題上也非常值得觀看的作品。
準備朝著畫家之路前進的阿爾蒂。截圖自巴哈姆特動畫瘋
事實上,往後一點的漫畫劇情中會發現這種觀點有些許改變,阿爾蒂的女性經驗讓他更能設身處地的「看見」對方,以特有且真實的繪畫視角切入。這個過程中,女性經驗從一個被動附加在他身上的標籤,轉變成他能主動掌握的個人特色,這些特色更讓他受到其他人的賞識。當然,能不能接受作品的內容或表現手法還是見仁見智,看完之後有喜歡或不滿意的地方可以提出來討論,畢竟動畫作品也是讓讀者反思的一面鏡子。
這篇文章貼在私人臉書後收到有趣的問題(經改寫順暢過):
阿爾蒂處理他人排斥女性身份的方式是隱去女性特徵,這種描寫有沒有可能是作者投射現代日本的性別觀念到自己的作品中呢?即使作者描寫的是某個歷史時代,他在作品中有沒有處理顯然產生思想落差的議題是否是可被批評的?
我的想法如下:
影劇評論我習慣從兩個層次切入:一個是思考劇組設定的時代背景下角色為什麼會這樣表現,這讓我同理當時的處境;另一個是回到「我」以及「與我同時代的人」,考慮應該如何審視/評價作品,包含評論當時時代的思想以及評論劇組處理時代落差的手法適不適合。我認為現代作品即使是處理歷史議題也有義務考量思想的演進,如果作品只呈現當時時代顯然過時的思想卻沒有轉化出現代意義的話,那麼這些「可惜」或者不夠妥善的部分應該被批評。
回到作品,以追漫畫到最新進度的心得來說,我認為阿爾蒂的行動以時代設定解釋會比用作者投射解釋更有說服力,主要的原因在於作者後續有處理思想落差的議題,而沒有讓阿爾蒂的行動永遠從同樣的角度出發。在正文中提到主角的女性身份在他追求職人生涯之初是處於被他人及自我剝離的「他者」狀態,但在後面的劇情中主角逐漸融合自身的女性經驗並且掌握及運用它們。從他「捨棄女性特徵」到「能夠運用自身經驗」,作者的這種刻畫就衝撞了原有的性別二元框架,而此框架至今仍是日本主流的性別觀念。
在作品中這個轉變進程相對緩慢,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設定起始點與發生轉變之間無法一蹴可幾,就如同我們一路走來也是跌跌撞撞的。如果阿爾蒂一開始的想法是以上述方式實現「男女平等」,轉個鏡頭卻馬上變成重視性別主體意識的角色,可能會讓劇情稍顯突兀。我不討厭這個起始位置設定,因為這讓這部作品有機會帶出思想啟蒙前的生活,以及開始感受到周遭生活有哪裡「不對勁」時的經驗。進程緩慢對我來說是可以接受的,看完一個段落後會發現即使每一話摻入的變化元素都很微小,累積起來的轉變還是很明顯。
這部作品因為還沒有完結,所以無法談整體處理到底值得什麼樣的評價,但就目前為止我認為是可以期待的。
從動畫公布的登場角色來看,這季快結束時才大概是轉變變得明顯的階段,所以我才說前半故事主要在談剛進入職人領域的性別處境,藉由這些切身體驗促成主角的反思後才拉出後面轉化的高度。(趕快讓它人氣熱起來出第二季就能看到囉xD)
如果對議題有任何想法非常歡迎跟我討論!
綜合以上,真心推薦《阿爾蒂》這部動畫,這部作品適合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職人生活或者對性別議題感興趣的人。快點一起在巴哈姆特動畫瘋上追《阿爾蒂》(ARTE)吧!
#Animation/Profession #G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