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成為媒體後的宋喬安日常-惡意使人強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樣一句熟悉的話,幾乎是近年大眾對於媒體的「既定印象」。尚未成為媒體前的自己也曾經是這麼認為的其中一人,然而在其位,謀其事,當自己身在其中,才發現各行各業都有它的難,後來不知從何時開始,當自己再聽到有人這樣說起,心裡總有一個願望,不求能做什麼媒體清流,但求能盡棉薄之力,改變即使一個、兩個人對於媒體的偏見。

談起為何踏入這個吃力不討好,還容易引來酸民臭嘴滿身腥的行業,ok that's another story,下次可以再聊(假如有人感興趣的話啦~)但是一如所有初生之犢,總帶著不畏虎的滿腔熱血,覺得自己作為訊息的傳播者,在這個資訊爆炸,甚至假消息滿天飛的時代,自己好像有一點義務給予人們一些正確且正向的訊息(到底哪來的自信!)

raw-image

歡天喜地踏入新聞媒體行業後才發現,我的天,人前看到的光鮮亮麗,根本是所有媒體從業者背後揮灑淚和血的辛苦成果,但是新聞嘛~總是追求最新最快,出錯出糗是家常便飯,記得當時剛進新聞台時,身為菜鳥的我,每天操到只想躲回自己的小空間耍廢到天荒地老,更遑論各種被前輩人身攻擊罵到狗血淋頭的悲劇時刻(笑),當下都在上演我!要!離!職!甩髮瀟灑走人的內心小劇場。

我們都是在不斷地被否定中,成長的。

不得不說,玉不琢還真不成器。看似不合理的磨練,其實都在過程中成為養分滋潤、茁壯著自己,也逐漸明白有關媒體生態的那部紅極一時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那些角色的心情,從李大芝進化成宋喬安的無奈和必要。

這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以善為名的惡意

直至今日,離開壓力大到爆炸的新聞台後仍從事媒體行業,還在清流與現實中時刻拉扯的自己,總不免遇到些酸民。他們常常一副「我是給個建議喔~沒有惡意」的態度,姑且不論是否真的毫無惡意,就像梗在喉嚨的刺,就是隱約的令人不舒服。當然可以忽略無視,我還記得Jolin說過「如果我每天都要在意別人說什麼,那我都不用做事不用過日子了。」

有時候看到一篇新聞底下,有些讀者輕鬆看完可能是記者辛苦編輯出來的新聞內容,總愛雞蛋裡挑骨頭,酸個一兩句,甚至用「妓者」這樣難看的字眼攻擊,撇除一些老鼠屎不說,我相信也看到很多媒體從業者是很用心編輯新聞內容的,雖然因為時間壓力可能不盡完美,但不論是誰,做著什麼工作,都應該受到基本尊重,我想這是生而為人應有的基本權利。

但是啊~隨著年齡增長,面對的人事物愈來愈多,總是慢慢學著在往高智慧處理討厭的事的路上前進,這世界其實本來就充滿惡意,即便同時並存美善的那一面,很多時候並非是你做錯什麼,你的優秀、你的幸福美滿,可能看在某些人眼裡、心裡,就是扎著充斥黑暗面的他們的一根芒刺,後來的我,慢慢學會被酸被罵時先內省自己是否有錯,如果沒有,那就繼續坦蕩自信地做好自己,以及每一件事。

raw-image

酸民的惡意攻擊有時都能讓自己耿耿於懷那麼久了,如果是對自己的國家和族群的不實指控和破壞,心情其實更難受複雜。從去年底開始的武漢肺炎疫情,在這些日子以來,正一點一滴消耗著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的自信,消磨著一些人的良知,也喚醒另一些人心中從未被遺忘的善良。寫了那麼多疫情相關、台灣處境相關的新聞,每天被各種新訊息轟炸到有時有點麻痺的自己,看到世衛祕書長的不實指控,寫著相關新聞的同時,內心還是會沉痛的。

自己從小經歷酸甜苦辣的國家,在世界的地位如此渺小,但世界各地的台灣人卻也正努力地發光發亮著,其實我們都明白,台灣正如點點繁星,聚集成一片星空終不可被忽視。然後看到了一個自己也很喜歡的作家,分享近期的生活狀態,她說了這麼一句:

我們的根曾經很枯燥,可是一點點在復活。

我心裡突然有股溫熱流過,是啊,我們曾經被忽視,也逐漸被看見。如果自己的家鄉都能在被惡意傷害得千瘡百孔後依然活的美麗精彩,那面對酸民的自己又有什麼好不能堅持自我的呢?願我們都能更有智慧且常保良善地面對世界偶爾的不懷好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妮塔的故事縫隙
10會員
7內容數
寫作癮重症患者 文字直抒胸臆 方能酣暢淋漓
妮塔的故事縫隙的其他內容
2023/01/08
許多故事的結局都是憑什麼和為什麼 一如生老病死那般 命中注定且自然 現實世界裡 錯過就是錯過 分開可能就是一輩子
Thumbnail
2023/01/08
許多故事的結局都是憑什麼和為什麼 一如生老病死那般 命中注定且自然 現實世界裡 錯過就是錯過 分開可能就是一輩子
Thumbnail
2021/07/12
「性跟吃飯一樣,你會因為肚子餓而感到羞恥嗎?」 性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就跟喝水吃飯一樣正常、健康。說起「色」,歷來就是一個頗為隱晦的話題,在古代很多時候都是談「色」色變,現代人也受限於世俗拘束,那些床笫之間的三兩事,總是難以輕易啟齒。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1/07/12
「性跟吃飯一樣,你會因為肚子餓而感到羞恥嗎?」 性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就跟喝水吃飯一樣正常、健康。說起「色」,歷來就是一個頗為隱晦的話題,在古代很多時候都是談「色」色變,現代人也受限於世俗拘束,那些床笫之間的三兩事,總是難以輕易啟齒。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1/02/03
進入當吧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可以典當物品的櫃台,櫃台的服務人員「小謬」也分享了許多,她曾傾聽過的那些人們難以忘懷的故事,每個欲典當物品的酒客來到櫃台前,需先交出物品,並告訴小謬物品背後的故事,及為何想典當的原因,由小謬根據其故事來決定典當的價碼。
Thumbnail
2021/02/03
進入當吧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可以典當物品的櫃台,櫃台的服務人員「小謬」也分享了許多,她曾傾聽過的那些人們難以忘懷的故事,每個欲典當物品的酒客來到櫃台前,需先交出物品,並告訴小謬物品背後的故事,及為何想典當的原因,由小謬根據其故事來決定典當的價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從來沒有過一段深刻的感情,對一個平凡人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 宋元是這樣想的。 宋元高中時經歷網路泡沫化,大學時智慧型手機才開始流行,屬於這樣不上不下的『前數位時代』居民,宋元覺得自己這一代人似乎是從集體化的、非同步的循序漸進,瞬間跳轉到個體性的、話語權的同步發散。 就好像宋元記憶裡一
Thumbnail
從來沒有過一段深刻的感情,對一個平凡人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 宋元是這樣想的。 宋元高中時經歷網路泡沫化,大學時智慧型手機才開始流行,屬於這樣不上不下的『前數位時代』居民,宋元覺得自己這一代人似乎是從集體化的、非同步的循序漸進,瞬間跳轉到個體性的、話語權的同步發散。 就好像宋元記憶裡一
Thumbnail
宋元聽別人說,『有時候你會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你喜歡自己在對方面前的樣子。』 社會新鮮人的宋元,被職場上被負責帶新人的前輩熱烈追求,剛開始宋元不置可否,幾次溫馨接送情後,宋元也就答應了。在分手多年後,宋元回想這段僅僅維持數月的戀情,宋元認為很大的原因,大概是自己並不喜歡在這段關係裡的自己吧。
Thumbnail
宋元聽別人說,『有時候你會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你喜歡自己在對方面前的樣子。』 社會新鮮人的宋元,被職場上被負責帶新人的前輩熱烈追求,剛開始宋元不置可否,幾次溫馨接送情後,宋元也就答應了。在分手多年後,宋元回想這段僅僅維持數月的戀情,宋元認為很大的原因,大概是自己並不喜歡在這段關係裡的自己吧。
Thumbnail
對電視台來說,有畫面配上記者旁白就可以說故事。 所以想帶的風向目標很明顯: 1、塑造抗議的年輕人沒公德心的自私形象 2、強調抗議活動是擾民,造成"公眾"困擾 (大概是前一次企圖用黑道亂場塑造暴力形象不成,所以改說人沒禮貌太吵鬧) 看他們家的新聞就能預測明天活動要注意什麼有心人士了。
Thumbnail
對電視台來說,有畫面配上記者旁白就可以說故事。 所以想帶的風向目標很明顯: 1、塑造抗議的年輕人沒公德心的自私形象 2、強調抗議活動是擾民,造成"公眾"困擾 (大概是前一次企圖用黑道亂場塑造暴力形象不成,所以改說人沒禮貌太吵鬧) 看他們家的新聞就能預測明天活動要注意什麼有心人士了。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一打開就捨不得闔上的小說,直擊娛樂記者與媒體圈的核心,還有那個龐大複雜的利益共犯結構。
Thumbnail
一打開就捨不得闔上的小說,直擊娛樂記者與媒體圈的核心,還有那個龐大複雜的利益共犯結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