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宋元 (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來沒有過一段深刻的感情,對一個平凡人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

宋元是這樣想的。


宋元高中時經歷網路泡沫化,大學時智慧型手機才開始流行,屬於這樣不上不下的『前數位時代』居民,宋元覺得自己這一代人似乎是從集體化的、非同步的循序漸進,瞬間跳轉到個體性的、話語權的同步發散。


就好像宋元記憶裡一對一的約會,是和對方一起在下課後,到學校山坡下的書店街一起吃一碗刨冰。現代人的約會,或許以智慧型手機為中心發散,幾個指尖的滑行距離,在樹狀的網絡間旋轉跳躍。


宋元的老闆在例會時提到李承祐這部分的業務,提醒宋元這可能是提升這季雲端業務晶片銷量的關鍵。宋元簡單匯報了李承祐的組正在籌備新的APP功能改組上架,自己會持續追蹤進度並與客戶保持聯繫。


會後宋元寄了電子郵件詢問李承祐開發的進度,並詢問是否願意再開一次會,針對之前李承祐提到的APP結構流程規劃的一些不夠理想之處,找宋元公司其他組的專業人員來協助改善。


在電子郵件回覆上,李承祐不是那種會馬上回覆,但只回覆一兩句話,像是『Sounds Good!』這種,但卻沒有留下具體的時間細節,例如自己有空的時間,讓整個郵件串看起來像是通訊軟件聊天群組,常常會因為單次溝通的資訊量不足,而需要多次往復的那種。


他的回覆即時,大概就是下班前可以得到回應。信件的內容也都資訊豐富但不雜亂、有條理且懇切,這是宋元非常喜歡的一個特質。


即使他可能不是自己過去認識的那位『黑祐』,宋元已經開始覺得,比起其他客戶,收到他的回覆,自己有種特別愉悅的心情。


特別?


待續


avatar-img
4會員
4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紛紛是頭象 的其他內容
宋元聽別人說,『有時候你會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你喜歡自己在對方面前的樣子。』 社會新鮮人的宋元,被職場上被負責帶新人的前輩熱烈追求,剛開始宋元不置可否,幾次溫馨接送情後,宋元也就答應了。在分手多年後,宋元回想這段僅僅維持數月的戀情,宋元認為很大的原因,大概是自己並不喜歡在這段關係裡的自己吧。
離開台灣前,我和八十幾歲的阿嬤一起住了三年,阿嬤守寡了二十幾年,看政論節目成為阿嬤晚年的晚餐標配。 我回家的時間多半晚,阿嬤常常都已經入睡,所以我們並不常聊天。 只有那麼一兩次,我們有機會聊天。 阿嬤曾說念女中的她,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迫害,從東部搬到南部生活。 我很喜歡阿嬤寫的字,細
『李、承、 祐』結束視訊會議的宋元,在網路搜尋引擎上鍵入這個名字,很小心地不打錯任何一個同音字,跳出來的是醫師專刊、村里長候選人等等,似乎,宋元無從得知是否這位客戶就是自己高一時候的學長。時隔二十年,宋元對這位學長的面容也幾乎完全沒有印象,有趣的是在夢裡,名字很清楚,但面貌卻很模糊,只不過『黑祐』的
宋元是科技公司的業務,既然是業務,就是以業績為導向,這對宋元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宋元雖然生長在一個很普通的家庭環境裡,但因為外公極年輕的時候就中風,家族的財務情況每況愈下,宋元的成長過程一直都是在缺錢的狀態,連開口要營養午餐費用或買參考書的費用,都要字斟句酌、心裡劇場幾番預演揣度,而且對
長大後的宋元,正職是坐辦公室,但兼職似乎是消防隊,宋元救過鳥、救過蚯蚓,雖然這兩者似乎是一個食物鏈,但神奇的是,動物似乎會自動找上宋元。 某次端午節,宋元的母親來訪外婆家,說在路上看到一個漂亮的盒子,就把它撿回來。宋元家裡大多數的傢俱都是二手的,宋元的父母吸收許多西方知識,宋元小時候就聽他們說
年初到西岸一趟,和相識許久的友人碰面。這是離開台灣五年後的第一次次碰面。 記得在台灣的時候,我還抱著常愁沒人幫我拍照的虛榮心,連朋友的婚禮都要在婚禮結束後,不想浪費當天的妝髮和禮服,在自家附近的巷弄請路人幫忙拍照。 來美國後,居然變得一點都不喜歡拍照。 可能是因為台灣與美國的距離太遠,超過
宋元聽別人說,『有時候你會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你喜歡自己在對方面前的樣子。』 社會新鮮人的宋元,被職場上被負責帶新人的前輩熱烈追求,剛開始宋元不置可否,幾次溫馨接送情後,宋元也就答應了。在分手多年後,宋元回想這段僅僅維持數月的戀情,宋元認為很大的原因,大概是自己並不喜歡在這段關係裡的自己吧。
離開台灣前,我和八十幾歲的阿嬤一起住了三年,阿嬤守寡了二十幾年,看政論節目成為阿嬤晚年的晚餐標配。 我回家的時間多半晚,阿嬤常常都已經入睡,所以我們並不常聊天。 只有那麼一兩次,我們有機會聊天。 阿嬤曾說念女中的她,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迫害,從東部搬到南部生活。 我很喜歡阿嬤寫的字,細
『李、承、 祐』結束視訊會議的宋元,在網路搜尋引擎上鍵入這個名字,很小心地不打錯任何一個同音字,跳出來的是醫師專刊、村里長候選人等等,似乎,宋元無從得知是否這位客戶就是自己高一時候的學長。時隔二十年,宋元對這位學長的面容也幾乎完全沒有印象,有趣的是在夢裡,名字很清楚,但面貌卻很模糊,只不過『黑祐』的
宋元是科技公司的業務,既然是業務,就是以業績為導向,這對宋元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宋元雖然生長在一個很普通的家庭環境裡,但因為外公極年輕的時候就中風,家族的財務情況每況愈下,宋元的成長過程一直都是在缺錢的狀態,連開口要營養午餐費用或買參考書的費用,都要字斟句酌、心裡劇場幾番預演揣度,而且對
長大後的宋元,正職是坐辦公室,但兼職似乎是消防隊,宋元救過鳥、救過蚯蚓,雖然這兩者似乎是一個食物鏈,但神奇的是,動物似乎會自動找上宋元。 某次端午節,宋元的母親來訪外婆家,說在路上看到一個漂亮的盒子,就把它撿回來。宋元家裡大多數的傢俱都是二手的,宋元的父母吸收許多西方知識,宋元小時候就聽他們說
年初到西岸一趟,和相識許久的友人碰面。這是離開台灣五年後的第一次次碰面。 記得在台灣的時候,我還抱著常愁沒人幫我拍照的虛榮心,連朋友的婚禮都要在婚禮結束後,不想浪費當天的妝髮和禮服,在自家附近的巷弄請路人幫忙拍照。 來美國後,居然變得一點都不喜歡拍照。 可能是因為台灣與美國的距離太遠,超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宋朝重文輕武,看起來像是積弱不振的朝代。但是,其實不是的,這是個上至貴族,下至平民都非常會生活,很有生活情趣也充滿儀式感的一個朝代。在這個朝代中,生活充滿不同的滋味與趣味。
曾經也有寫過網誌的習慣,大概是國高中時的無名小站,那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學生時期的回憶和趣事,描述了與同學之間的有趣對話和社團活動的隨筆故事。
十六七年前吧!電子信箱突然傳來一位陌生人的信息,我還記得開頭是:願意聊聊人生嗎?原本以為是多層次傳銷或是保險、房仲及其他推銷行為。但是因為對方的文筆、思維都還不錯,就姑且回應了一下,而這一回就是十六七年的筆談! 至今依然不知道對方是男是女、是仙是凡、是富人還是百姓?但是我知道對方職場的委屈、家庭的
    在輔導工作中發現,很多在手機世代成長的孩子,常常漠視自己出現的情緒,在情緒出現的當下無法適當表達,而習慣性逃往手機的世界,忘了細細品味及感受自己的感覺,也失去對別人感覺的敏感度。     自從電視出現、電腦發明,人的感覺開始受到挑戰,一直到最近幾年手機及網路的普及,如溫水煮青蛙一般,我們漸
Thumbnail
前幾天發現自己已經是中華電信十幾年老客戶,意識到自己從智障型手機晉升到智慧型手機已十幾年,讓我想起以前國中小的時候,聯絡彼此除了透過書寫和家用電話,我們會去朋友家拜訪,補完習回家,建立不只是我們的關係,更是幾家人的關係。當時最Fashion的手機是掀蓋式還能編輯鈴聲的那種,只要有人手機鈴聲是流行歌曲
Thumbnail
如果今天手機網絡癱瘓,看不到電影,看不見朋友的短訊,聽不到電話連線的聲音...........一切返回從前,提筆寫信,打電話為的就是談話,要耐心地等候骨碌骨碌骨碌的,我們還能忍夠受嗎?
Thumbnail
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活明白, 特別是許多發達國家, 工作半年,玩半年, 車子能開就可, 房子租或買都無所謂, 特別是疫情過後, 覺得人生短短幾十年, 可不是給貸款做牛做馬. 也不是給老闆賣命, 更不是來受罪受累的. 大家開始意識到享受生活的重要, 感受人生, 為自己而活才對.
Thumbnail
PC時代 造就1995~2000年網路的高潮,當時的選擇比較少所以估值是比較誇張的 iPhone 造就習慣改變的手機時代,產業都是輪流高潮的2008~2018 黃金10年的過程就讓80%的散戶被市場恐懼吞噬明明知道是習慣科技的產業,但一樣量化經驗不足想在過程當股神就是要付出代價 AI的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宋朝重文輕武,看起來像是積弱不振的朝代。但是,其實不是的,這是個上至貴族,下至平民都非常會生活,很有生活情趣也充滿儀式感的一個朝代。在這個朝代中,生活充滿不同的滋味與趣味。
曾經也有寫過網誌的習慣,大概是國高中時的無名小站,那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學生時期的回憶和趣事,描述了與同學之間的有趣對話和社團活動的隨筆故事。
十六七年前吧!電子信箱突然傳來一位陌生人的信息,我還記得開頭是:願意聊聊人生嗎?原本以為是多層次傳銷或是保險、房仲及其他推銷行為。但是因為對方的文筆、思維都還不錯,就姑且回應了一下,而這一回就是十六七年的筆談! 至今依然不知道對方是男是女、是仙是凡、是富人還是百姓?但是我知道對方職場的委屈、家庭的
    在輔導工作中發現,很多在手機世代成長的孩子,常常漠視自己出現的情緒,在情緒出現的當下無法適當表達,而習慣性逃往手機的世界,忘了細細品味及感受自己的感覺,也失去對別人感覺的敏感度。     自從電視出現、電腦發明,人的感覺開始受到挑戰,一直到最近幾年手機及網路的普及,如溫水煮青蛙一般,我們漸
Thumbnail
前幾天發現自己已經是中華電信十幾年老客戶,意識到自己從智障型手機晉升到智慧型手機已十幾年,讓我想起以前國中小的時候,聯絡彼此除了透過書寫和家用電話,我們會去朋友家拜訪,補完習回家,建立不只是我們的關係,更是幾家人的關係。當時最Fashion的手機是掀蓋式還能編輯鈴聲的那種,只要有人手機鈴聲是流行歌曲
Thumbnail
如果今天手機網絡癱瘓,看不到電影,看不見朋友的短訊,聽不到電話連線的聲音...........一切返回從前,提筆寫信,打電話為的就是談話,要耐心地等候骨碌骨碌骨碌的,我們還能忍夠受嗎?
Thumbnail
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活明白, 特別是許多發達國家, 工作半年,玩半年, 車子能開就可, 房子租或買都無所謂, 特別是疫情過後, 覺得人生短短幾十年, 可不是給貸款做牛做馬. 也不是給老闆賣命, 更不是來受罪受累的. 大家開始意識到享受生活的重要, 感受人生, 為自己而活才對.
Thumbnail
PC時代 造就1995~2000年網路的高潮,當時的選擇比較少所以估值是比較誇張的 iPhone 造就習慣改變的手機時代,產業都是輪流高潮的2008~2018 黃金10年的過程就讓80%的散戶被市場恐懼吞噬明明知道是習慣科技的產業,但一樣量化經驗不足想在過程當股神就是要付出代價 AI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