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由動筆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好,我是來自香港的一位女生。
因為環境關係,平常都在追追趕趕的生活中求存,我們每天只忙著想要吃什麼、要完成的工作、有什麼大小事還沒完成,就這樣我們一直活在這個壓迫的地方上。
對,這就是香港人的日常生活,步伐稍為慢一點也像是罪過一樣。
因為肺炎關係,全世界都停擺了下來,即使老闆十萬個不願意把員工留待在家工作,也因負不起員工感染病毒的責任而「被迫」安排員工在家中工作。而因為世界的停擺,造就了更多的機會跟自己獨處,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好好認識自己。平常在工作以外我就是習慣一個人思考、一個人看書,內心有數之不盡的想法想找別人分享,但是在香港的環境中就是不太多人能靜靜地聽著你分享,加上香港人習慣性批評,造就了「不想再說了」的想法,既然大家不合聽,也沒時間去理解,那不如自己找一處覺得舒服的地方去寫作吧!可能有人會因為我的文章而覺得有共鳴感吧!
無意中發現一處很好的平台- 方格子,沒有廣告的騷擾,的確讓自己專心起來,感覺離開了香港這個很煩厭的環境,舒服得多了。
這個平台,可以當自己,把生活大大小小都記錄下來,成為自己的成長記錄,養成喜愛閱讀、反思跟寫作的習慣吧!
avatar-img
4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來到日本後,我開始體會到什麼叫做「忙到昏天暗地」,由於現在是工廠的旺季,所以常常需要加班,每天早上5點多出門,可能傍晚5點多才到家,雖然我對這樣的生活感到煩躁,但確實少了很多胡思亂想的時間,也讓我的性格產生了變化。 我想有在關注心情小語的人都會發現,我最近常常很慢更新心情小語,因為我最近陷入了
曾經猶豫、曾經想放棄,但作者最終選擇勇敢踏出舒適圈,體驗了一個月的海外生活。這段旅程不僅帶來了豐富的回憶,更讓她學會了面對挑戰和勇敢追夢,也讓她更理解了「做人需要經歷,做作家更甚」的道理。
Thumbnail
作者以香港人效率高聞名為開頭,並分享了她在泰國回程的飛機旅程經歷。作者吐槽了飛機上沒有頭枕,以及餐點時間安排不合理,並表達了對長途飛行的疲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天啊,快一個月沒有靜下心寫寫東西了。這陣子發生了許多事情,生活就像是一場不間斷的冒險,把我捲入其中。但現在,終於有機會停下來,和大家分享這段豐富多彩的日子。 從美國回到臺灣後,我的生理時鐘像是亂了方向,花了兩週才調整過來。這期間,我整天都在和時差抗爭,腦袋昏昏沉沉的。好在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他在香港和曼谷的生活體驗,並對人多的地方和自私的行為感到厭煩。她在家中找到了樂趣,並對購物車和小型載人車的價格感到驚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充實生活與工作的同時,也感到生活處處都是瑣事和壓力的困擾。作者透過回顧自己的日常生活,表達了對於專注與放鬆之間的掙扎,並反思了生活的價值與意義。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來到日本後,我開始體會到什麼叫做「忙到昏天暗地」,由於現在是工廠的旺季,所以常常需要加班,每天早上5點多出門,可能傍晚5點多才到家,雖然我對這樣的生活感到煩躁,但確實少了很多胡思亂想的時間,也讓我的性格產生了變化。 我想有在關注心情小語的人都會發現,我最近常常很慢更新心情小語,因為我最近陷入了
曾經猶豫、曾經想放棄,但作者最終選擇勇敢踏出舒適圈,體驗了一個月的海外生活。這段旅程不僅帶來了豐富的回憶,更讓她學會了面對挑戰和勇敢追夢,也讓她更理解了「做人需要經歷,做作家更甚」的道理。
Thumbnail
作者以香港人效率高聞名為開頭,並分享了她在泰國回程的飛機旅程經歷。作者吐槽了飛機上沒有頭枕,以及餐點時間安排不合理,並表達了對長途飛行的疲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天啊,快一個月沒有靜下心寫寫東西了。這陣子發生了許多事情,生活就像是一場不間斷的冒險,把我捲入其中。但現在,終於有機會停下來,和大家分享這段豐富多彩的日子。 從美國回到臺灣後,我的生理時鐘像是亂了方向,花了兩週才調整過來。這期間,我整天都在和時差抗爭,腦袋昏昏沉沉的。好在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他在香港和曼谷的生活體驗,並對人多的地方和自私的行為感到厭煩。她在家中找到了樂趣,並對購物車和小型載人車的價格感到驚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充實生活與工作的同時,也感到生活處處都是瑣事和壓力的困擾。作者透過回顧自己的日常生活,表達了對於專注與放鬆之間的掙扎,並反思了生活的價值與意義。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