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縫早閉-發現、確診、手術、術後(下)

顱縫早閉-發現、確診、手術、術後(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手術費用及主要支出:
病房(雙人房)X9天=NT18,000
飯店X11天=NT19,800
自費凝血劑=約NT16000
停車費
1.NT0-文化公園(復興北路)
2.每小時NT20,全天上限NT80-新開幕文化公園旁(復興北路)-露天
3.每半小時NT10,全天上限NT120~130-復興北路上-露天
4.每小時NT30,全天上限NT200~400-室內停車場
住院收據

住院收據

健保與保險:
非常感謝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在2020年將「可吸收骨板」納入全民健保給付項目,讓所需要的病患可以減少一次開刀取出的風險,造福了許許多多的患者。另一方面,也很感謝先生在寶寶出生就已經投保終身住院/醫療險,讓寶寶可以享有較好的住院照護。身為媽媽的我從沒想過會有一個晚上徹夜翻著寶寶的保險內容,看著滿滿的疾病內心痛楚,而寶寶的病名竟然就列在上頭。多虧了保險,我們僅需自付飯店費及每日餐食費,住院費由保險支出,自費凝血劑沒使用到故無費用。

住院及陪病說明:
基於COVID-19疫情,林口長庚實施嚴格分館分流要求,陪病者僅限一人,因此原本應在兒童醫院住院轉而在復健大樓,單人房一房難求。但多虧了疫情讓醫院實施減床措施,清明連假也不收治常規病患,因此許多天的雙人房都只有我們,作息較無干擾;若是健保房也同樣實施減床措施,相較於以往病房人庭若市的樣子,應該是差蠻多的,患者終於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

為何選擇手術:
前陣子發生劉真老師手術失敗的新聞,不禁打擊到是否為孩子選擇接受手術的決定?感謝好友大芭比提示人生在世、生活品質的重要性,是阿~到底是為了活著還是為了有良好的生活品質讓生命得以創造更多的可能。手術風險終究存在風險,既然沒有辦法放下這層擔心,何不思考要怎麼做能讓醫護人員安心手術?
1.盡量在術前把孩子養胖(其實根本沒增加)、吃自然米及健康的食物
2.時時祈禱
3.預先和孩子說明即將手術的情況,讓彼此心裡有個預備。
4.沒事不要去煩醫護人員
手術當天我仍惴惴不安,直到我抱著孩子躺上病床,號碼顯示NO 12,我才真正的安心。那是我小時候的學號。

為何選擇盧亭辰醫師:
決定給盧醫師動手術是因為看了她的部落格文章:(擷取)想要以一個「媽媽」的心情, 把我的所有病人的手術給做好。這樣的心情感動了我~很高興我們有緣份可以獲得您的照顧。特別感謝從術前貼心的為寶寶安排一系列診療,讓我們在一天內順利完成所需檢查,每個醫技師都知道我們從高雄來,順暢而又溫柔幫寶寶檢查,真是非常細心且具有效率的團隊。謝謝吳杰才醫師、盧亭辰醫師、麻醉科醫師及所有醫療團隊,台灣醫療太強大了!

祝福孩子 平安健康 福氣滿滿!


avatar-img
Molly Lin的沙龍
3會員
11內容數
分享矢狀顱縫早閉-1歲6個月-全顱骨手術過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olly 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寶寶1Y6M,住院12天,地點:林口長庚,推薦住院好用小物: 1.3M™ 嬰幼兒專用膠帶 2.Niltac無痛脫膠噴霧 3.防踢被
美食: 1.早餐:點餐(鮮奶茶必喝)、早點子、永和豆漿(清粥、五穀飯優) 2.下午茶:饅好吃、小木屋鬆餅、太空棒、蔥油餅(兼賣甜甜圈)、春陽茶事(黑糖珍奶、檸檬蜜烏龍好喝) 3.午晚餐:烤丸(番茄豬肉串、明太子手羽先必點)、佳芬火鍋(牛奶鍋優)、川味撈(麻辣撈麵必點)、文七53手工Pizza
既然決定了,就勇敢跨出去吧! 說得簡單,面對孩子手術風險與生命健康的擔憂,從來沒有停歇過。 真的要手術嗎? 做完手術真的會比較好嗎? 手術的風險有多高? 這個決定對寶寶是好的嗎? 即使懷抱著不安,我們仍舊在住院預定日那天一早驅車向北。
寶寶1Y6M,住院12天,地點:林口長庚,推薦住院好用小物: 1.3M™ 嬰幼兒專用膠帶 2.Niltac無痛脫膠噴霧 3.防踢被
美食: 1.早餐:點餐(鮮奶茶必喝)、早點子、永和豆漿(清粥、五穀飯優) 2.下午茶:饅好吃、小木屋鬆餅、太空棒、蔥油餅(兼賣甜甜圈)、春陽茶事(黑糖珍奶、檸檬蜜烏龍好喝) 3.午晚餐:烤丸(番茄豬肉串、明太子手羽先必點)、佳芬火鍋(牛奶鍋優)、川味撈(麻辣撈麵必點)、文七53手工Pizza
既然決定了,就勇敢跨出去吧! 說得簡單,面對孩子手術風險與生命健康的擔憂,從來沒有停歇過。 真的要手術嗎? 做完手術真的會比較好嗎? 手術的風險有多高? 這個決定對寶寶是好的嗎? 即使懷抱著不安,我們仍舊在住院預定日那天一早驅車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