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實支實付醫療險必須注意的三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次你提到說你哥哥鼻中膈去動微創手術,後來身體復原得如何?」我問。
「目前還蠻順利的,而且手術後也順利拿到理賠金」A說到。
「喔~那他這次花費應該不少吧?」我問。
「住院再加上自費藥品與醫材就15萬了」
「可是像我上次去動大腸鏡割痔瘡的手術就沒有賠,還得自費5萬元 !」A說
「真的假的?! 會不會是手術項目是有限制的? 有檢視過條款嗎?」我回應。
「還有這樣的喔?不是都應該能理賠嗎?」A疑惑地提到。
「的確,一般人直覺買到的保險應該要能理賠,但不一定每個人都認識自己買的保障內容與額度是否足以解決問題」我回應道。
上個月跟一位學長A聊天後,發現雖然有蠻多人都有買保險,
而醫療險基本上都會規劃到,但實際能否真正解決醫療費用問題仍不是很清楚
首先,醫療險的種類很多,常見的就有終身醫療、終身手術、住院日額、住院手術、住院醫療實支等等,
為何這幾年越來越多人重視「實支實付」?
這是因為隨著健保越來越入不敷出,甚至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要來補這個錢坑,未來需要使用醫療資源時,除了健保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外,會有越來越多的自費項目,例如剛才提到比較好的微創手術,以及醫材、藥品,或癌症治療的標靶藥物。
因此醫療實支實付就像是讓自己擁有第二張健保卡,能轉嫁高額醫療費用的
(1) 病房費
(2) 手術費
(3) 醫藥雜費
也藉由這機會分享一下挑選醫療實支時必須注意的三個重點
一、確認是正本還是副本理賠
實支實付理賠都需檢附醫療收據佐證,但每次醫療行為都只會有一張正本收據,其他多申請的收據都稱為「副本收據」。要是發生公司團保也要拿正本收據,往往只能看哪邊理賠金額高來選擇其中一邊申請,間接減損了公司幫員工團保的好意。
所以,個人商業保險最好先選擇能副本理賠的商品。
從條款中的「保險金申領」確認正/副本
二、手術與醫藥雜費額度有多少
簡單說,實支實付是在購買的額度內花多少就賠多少的概念,有幾個條款項目上的要點得去注意,因為當我們需要治療時,面臨選擇什麼等級的手術與醫材上會產生差別
1、手術費與雜費是合併計算還是分開計算
若選到的是合併計算的話,理賠金額可能出現排擠作用,例如保額10萬元,手術費已花了4萬元,雜費額度就剩6萬元
2、 是否有涵蓋門診手術?門診手術上限為多少?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有越來越多的手術項目不需要住院,因此是否有門診手術?手術額度多少也需納入量。
3、手術費是否依項目打折
有分成限額內都能給付的,也有依照手術項目列表折算比率給付
三、手術是否有範圍限制
實支實付最常遇到的爭議是手術的認定,尤其像是門診手術的認定,並非有做手術就會理賠喔!必須要回到條款內如何定義手術的。下列這個條款就很明確的規定,如果做的門診手術沒有在全民健保支付標準中第二部第二章第七節或是第三部第三章第四節第二項所列的手術(俗稱227、3343限制),該手術就不會理賠。像是前文對話提到割痔瘡使用的是大腸鏡息肉切除術,就不屬於227的手術範圍。
四、 結論
當然,沒有一家保險公司的商品是完美的,最好能多家比較,在合理預算下選用兩家來規劃,就可針對其額度不足或受限的部分補強,達到互補的效果,或是挑選限制少、額度夠的商品,讓醫療保障更加完整。
或許自己的醫療險是早期父母規劃投保的,當自己成年後打拼事業與實踐夢想時,也期望這條路上能無後顧之憂,不要因意外或生病的醫藥費,造成家人的負擔,找時間認識一下自己的保障吧~
圖片來源:網路
#保障規劃
#醫療保障
#實支實付
#買對不買貴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5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世名Eri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繼上一篇提到投保前要注意的三件事 這幾年客戶也會跟我反應一些問題 「買新生兒保單找認識的業務員就可以處理拉~」 「投保同一家不就好了,還要分那麼多家好麻煩喔~」 「網路上也有很多罐頭保單,怎麼看出差別在哪裡?」 由於每個人問題不盡相同,今天來了解實際規劃時的三大重點
年齡同在30歲上下的同學與同事們也陸續進入婚姻, 而家中緊接著歡慶迎接新生命,也是很自然而然的現象 我也會因此接到同學、朋友們的諮詢,新生兒保單應該怎麼買?
最近看到余天女兒,以及前陣子歌手朱俐靜的新聞報導,有股難過的氛圍迴盪於心中,若是我自己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定很難以接受家人罹癌事實而難過非常非常久。 也因此常常會有朋友來諮詢,很擔心癌症的話,保險應該怎麼買? 好像怎麼買都不夠?
繼上一篇提到投保前要注意的三件事 這幾年客戶也會跟我反應一些問題 「買新生兒保單找認識的業務員就可以處理拉~」 「投保同一家不就好了,還要分那麼多家好麻煩喔~」 「網路上也有很多罐頭保單,怎麼看出差別在哪裡?」 由於每個人問題不盡相同,今天來了解實際規劃時的三大重點
年齡同在30歲上下的同學與同事們也陸續進入婚姻, 而家中緊接著歡慶迎接新生命,也是很自然而然的現象 我也會因此接到同學、朋友們的諮詢,新生兒保單應該怎麼買?
最近看到余天女兒,以及前陣子歌手朱俐靜的新聞報導,有股難過的氛圍迴盪於心中,若是我自己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定很難以接受家人罹癌事實而難過非常非常久。 也因此常常會有朋友來諮詢,很擔心癌症的話,保險應該怎麼買? 好像怎麼買都不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來瞭解這三大險種:重症險、醫療實支、意外險,並透過實際案例來瞭解,在檢查出罹癌後,有保險的人可以如何幫助自己。此外,文章提到了重症保額及醫療實支的注意事項,以及意外險的重要性。推薦年輕健康的人趕快購買適合自己的保險。
Thumbnail
此次實支實付三大變革重點! 1.法不溯及既往原則 2.落實損害填補原則 3.總理賠金額不超過醫療費用總支出 7/1前投保完成的保單,不受新規定影響 落實『損害填補』,實際花費多少醫藥費。就理賠多少。 保單理賠總金額,不會超過就醫總花費。 馬克認為落實損害填補立意良善,但就目前醫
Thumbnail
明明醫療實支實付限額還夠用,保險公司卻說:因為醫院收據費用都開在「醫療費用」項目,所以無法採用手術費限額給付...但我明明是動手術的花費啊,為什麼不能用手術費理賠????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醫療險中定額給付和實支實付兩種類型的區別,比較了兩者在不同情況下的理賠情況及優劣。同時提醒讀者在購買醫療險時需注意不同類型的理賠差異,建議補強雙實支,如有預算可再用定額醫療加強。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魔鬼藏在細節裡!名詞定義:手術2-2-7限制!  客戶甲在醫院動了大腸息肉切除術,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卻以該手術不屬全民健保2-2-7所列手術項目而不賠,到底問題出在哪?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2-2-6處置及2-2-7手術的差別! 早期醫療對於手術定義較廣泛,基本上診斷書上有
Thumbnail
Q:部分保險公司之 「實支實付醫療保險」理賠文件需要醫療費用收據「正本」是否合理? A: 一、甲說:合理。 二、乙說:不合理。 三、預防之方法。
Thumbnail
以現行法規,可以重複投保實支實付,買 2 家規劃雙實支實付也沒問題,只要符合保單條款就會有理賠。 不過,因 2023 年底實支實付改革新聞,各家保險業者紛紛調整實支實付商品停壽或改版,未來可能朝向只規劃得到單一家實支(只收正本理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來瞭解這三大險種:重症險、醫療實支、意外險,並透過實際案例來瞭解,在檢查出罹癌後,有保險的人可以如何幫助自己。此外,文章提到了重症保額及醫療實支的注意事項,以及意外險的重要性。推薦年輕健康的人趕快購買適合自己的保險。
Thumbnail
此次實支實付三大變革重點! 1.法不溯及既往原則 2.落實損害填補原則 3.總理賠金額不超過醫療費用總支出 7/1前投保完成的保單,不受新規定影響 落實『損害填補』,實際花費多少醫藥費。就理賠多少。 保單理賠總金額,不會超過就醫總花費。 馬克認為落實損害填補立意良善,但就目前醫
Thumbnail
明明醫療實支實付限額還夠用,保險公司卻說:因為醫院收據費用都開在「醫療費用」項目,所以無法採用手術費限額給付...但我明明是動手術的花費啊,為什麼不能用手術費理賠????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醫療險中定額給付和實支實付兩種類型的區別,比較了兩者在不同情況下的理賠情況及優劣。同時提醒讀者在購買醫療險時需注意不同類型的理賠差異,建議補強雙實支,如有預算可再用定額醫療加強。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魔鬼藏在細節裡!名詞定義:手術2-2-7限制!  客戶甲在醫院動了大腸息肉切除術,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卻以該手術不屬全民健保2-2-7所列手術項目而不賠,到底問題出在哪?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2-2-6處置及2-2-7手術的差別! 早期醫療對於手術定義較廣泛,基本上診斷書上有
Thumbnail
Q:部分保險公司之 「實支實付醫療保險」理賠文件需要醫療費用收據「正本」是否合理? A: 一、甲說:合理。 二、乙說:不合理。 三、預防之方法。
Thumbnail
以現行法規,可以重複投保實支實付,買 2 家規劃雙實支實付也沒問題,只要符合保單條款就會有理賠。 不過,因 2023 年底實支實付改革新聞,各家保險業者紛紛調整實支實付商品停壽或改版,未來可能朝向只規劃得到單一家實支(只收正本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