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我們認識一部電影是從他的類型著手,一部喜劇、一部愛情片、親情片、驚悚片之類,但進擊的鼓手,我總覺得只歸到某一類型,都好像把這部電影給說小了。綜合了音樂、個人成長、懸疑、YA、熱血、家庭、愛情元素,扣除片頭片尾僅100分鐘的片,我認為這部片情感張力十足,也將這些元素拿捏得恰如其分。
故事題材從導演的生命經驗著手。爵士鼓手Andrew是薛佛音樂學院的學生,從小就學習打鼓,認真努力也有天份。剛開始,他希望能獲得學校的名師也是嚴師Fretcher的青睞,被選進他的樂團中。一開始,像熱血故事都會有的橋段,努力就能出頭天,Andrew也不負觀眾所望進了Fletcher的樂團,但接下來,苛求完美到近乎瘋魔般的Fletcher,辱罵折磨他的樂手們。看過《霸王別姬》,我們還能理解師父都會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刻苦的環境磨出孩子們的最大天份。但在進擊的鼓手中,每個樂手都是可替換的工具人,只是在服務Fletcher對音樂的想像,頗符合美式優勝劣敗的價值觀。而這時候,Andrew還是停留在「我想努力,但使不上力」的候補選手姿態。
但一場戲,改變了這樣的氛圍。一場飯桌上的聚餐,幾個叔伯、堂兄弟之間的相互比較、角力,激起Andrew對「唯一鼓手」這個位置的執著。他只能,也必須要是樂隊中無可取代的那位。
這裡想提及一下這場飯桌戲,因為台灣的戲劇中也經常描寫到飯桌,總會在這個場域發生各種影響主角人生觀的事件。只是很多時候,台灣的戲劇都將這吃飯戲做的死板枯燥,長輩說的話比小孩多,一張口就是教訓,衝擊主角的力道上好像總打不到位。而Whiplash裡,大人們不是特別浮誇地張揚、比較,也讓這群堂兄弟晚輩彼此唇槍舌戰,讓每句台詞都刀刀見骨,非常過癮,不只會為主角打抱不平,更希望他在片中可以成為打爆全場的英雄!
以前沒有特別記得這場戲,現在重看一遍,覺得這場家庭戲起了關鍵作用,同時也讓父親這個角色起到作用,而不是只淪為陪看電影、吃爆米花的工具人角色。果然,小成本的片子中,每一場戲都極其細膩且重要。一出手,就要有效果。
自此之後,Andrew的神情都變了,一開始像個沒自信的跟班,不敢直視人的眼睛,到後來,眼神如鷹隼般地充滿殺氣,他不需要情情愛愛扯後腿,只要Fletcher的眼神看向他、認定他就是最棒的鼓手。整體透過快節奏的畫面剪接、碎拍的鼓點、Andrew的鼓技進展神速,也讓劇情推向高潮,期待他站上台的風光,獲得名師、嚴師的認可,爬到劇情的至高點,瞬間再急速落地。
這似乎是成長片的必經之路,鋪陳堆疊之後,看到角色的進展,再製造困難與衝突,深化他的學習與成長。但像前面說的,這不只是一部心靈成長片,劇情突然轉變成諜對諜的懸疑片,我們以為狠狠地打擊了Fletcher,但發現這是場佈局時,又讓我們回想,是在哪時候掉進編劇製造的陷阱,不只欺負了Andrew,也欺騙了觀眾。這是劇中的第二個高潮。
這部片,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迴響與討論熱度。除了劇情巧妙的佈局之外,結局也回應了觀眾的期待,除了迎來一場Andrew的勝利,更是一記漂亮的三分砲,大大滿足了小人物大英雄的期許,劇中不斷提及傳奇鼓神Buddy Rich,在那一刻,Andrew也達至了神乎其技的完美高潮作收。劇情雖是描寫爵士樂隊,但整部片卻有種像是看運動競技的爽快淋漓。
讓人驚喜的是,打從接到劇本,對製片來說就得開始精密地佈局。先將其中一場戲拍成短片在2013的日舞影展中展出,一鳴驚人,籌得資金,再這部片僅用台幣將近一億五千萬的製作成本,十九天的拍攝、九週的後製期,趕上隔年的日舞影展,用如此的高效率,產出高含金量的創作。
回顧整部片的製作,也讓我再深思,製片角色的起手式常是:「不好意思,我們這支片預算有限,所以...(沒寫完的話通常是委屈、犧牲一類的乞求姿態)。」但會不會之後可以是這樣的態度:「我們這支片預算有限,那就得要在創作中精打細算,將錢花得值得!」
最近剛好也看到Whiplash的製片/監製
James Blum分享了他的
製作理念。讓我看到低預算不是限制,反而是可以利用低預算的價值,把持住做電影的核心理念,在大片廠制的紅海中,找到自身的市場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