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壘打一向是棒球裡最有魅力的一環,在近年飛球革命與重量訓練的盛行下,全壘打產量大增,單場雙響、三響的頻率都比以前高出不少、且仍有走揚趨勢。但你可曾想過一場比賽中擊出8發全壘打是甚麼樣的情況呢?而且遠在上個世紀初罕見全壘打的死球年代,就有選手完成過這項前無古人、後也很難有來者的成就,紀錄締造者還不是美國人喔!讓我們把時間拉回1902年…
克拉克(Jay “Nig” Clarke)1882年在加拿大出生,之後跟著家人搬到底特律,上大學後他開始打半職業聯賽,守備位置是捕手,而「Nig」這個與美語中「黑人」的俗稱發音相近的名字,就是因為克拉克的皮膚黝黑,在那時被取的綽號。
1902年克拉克加入了農場層級的德州聯盟(Texas Leagues,該聯盟現今依然存在)、效力於柯希坎納油城隊(Corsicana Oil Citys),那年球季油城隊戰績長紅、季中寫下27連勝,創下當時職業聯賽的紀錄。在6月15號,也是球隊27連勝的歷程中,油城對上當時戰績不佳的特克薩卡納製盒工(Texarkana Casketmakers)。因為特克薩卡納當地星期日不能打棒球的禁令,兩隊當天遂移往德州的恩尼斯(Ennis)進行比賽。
最終比賽結果是一面倒的慘烈屠殺,油城隊以51比3的誇張比數痛擊製盒工,創下職業棒球史上最大的比分差,油城隊打線擊出了不可思議的59支安打和20發全壘打,當時年僅19歲的克拉克8打數則獨力轟出8支全壘打寫下紀錄。根據克拉克回憶,到了比賽後段,全場觀眾幾乎一面倒為他加油、還大喊著要投手「投給他打!」而對方投手迪威特(C.B. Dewitt)則一肩扛起責任、完投全場,相加起來破百的安打和失分全都算在他頭上。
除了克拉克當天手感絕佳,究竟還有甚麼原因,導致了這場堪稱「天崩式」的比賽呢?球場問題佔了很大一個要素,恩尼斯這座球場其實非常的小,右外野全壘打牆距離本壘板僅有210英呎,而且根據克拉克的隊友摩里斯(J. Walter Morris)回憶,現場目測長度絕對沒有到210英呎遠,大概只有140英呎左右,任何飛球在這裡都很容易形成全壘打,尤其是對左打者來說,而克拉克正好就是名左打者。
身著克里夫蘭納普隊球衣的Clarke。(圖片來源:reddit.com)
摩里斯回憶當天克拉克的8發全壘打全都是拉向右外野,第8支還恰巧剛好飛出全壘打牆。再加上當時製盒工球團因為財務窘困、球員不足,當天上場投球的迪威特本業根本是名野手,當天只不過是他生涯第二場、也是最後一場以投手身分出賽。在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巧合加乘下,儘管這只是一場小聯盟比賽,依舊名留史冊,堪稱棒球史上數一數二的奇案。
儘管克拉克或多或少是依靠地利之便才寫下這項紀錄,但記錄仍然是紀錄,而且當時在場的觀眾們看到這8發全壘打簡直是樂翻了。早年有將帽子傳到看台上、讓觀眾丟小費進去犒賞球員的習慣,據說克拉克在賽後共總收到了135塊美金,讓這名當天火力大爆發的主角笑稱足夠負擔他好幾年的治裝費了。回顧該年球季,克拉克繳出不俗的3成14打擊率,全壘打則有11發、足以在聯盟中排進第二名,當然,其中有8支全壘打是在上述這場比賽中打出的,而終其11年小聯盟生涯,克拉克也不過只敲出19轟。
在那場神奇的比賽的兩年後,Clarke躍身到了大聯盟的賽場上。(圖片來源:digitalcollections.detroitpubliclibrary.org)
兩年後,轉戰另外一個聯盟的克拉克,合約被印地安人隊前身--克里夫蘭納普隊(Cleveland Naps)給買下,並於隔年躍身大聯盟。在大聯盟9年間,克拉克先後效力過5支球隊、共出賽506場,雖然留下2成54/3成18/3成33的打擊三圍和6發全壘打不算突出,卻接補過名人堂強投賈斯(Addie Joss)的完全比賽。該役賈斯只花了74球就完成偉業,至今仍是史上完全比賽的最低用球數紀錄,克拉克功不可沒。此外,克拉克也是聯盟裡最早一批使用護脛的球員之一。
1910年離開大聯盟後,克拉克在小聯盟和獨立聯盟一路打到42歲才退休。1949年6月15日,在那場單場8轟比賽的47周年當天,66歲的克拉克與世長辭,彷彿在提醒世人即使斯人已遠,他所留下的紀錄仍將永遠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