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怎麼了,日本?忽然變得遙遠而陌生的櫻花大國,讓張維中告訴你為什麼

2020/06/0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一個星期以來,身邊認識的朋友,至少有十個人都取消了赴日旅遊的行程。二月底台灣有連續假期,原本應是到日本旅遊的旺季,但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的影響,日本確診人數不斷刷新,在感染途徑越來越難掌握的窘境中,大家不得不選擇放棄。甚至原訂三、四月要到日本賞櫻的人,擔心疫情發展未明也都紛紛取消。新聞報導台灣的赴日旅行團,光是三月中以前,超過五成以上的民眾都已退訂。
我的好友原本要來東京過生日。準備去迪士尼、去看喜歡的藝人演唱會、享受一場溫泉之旅,已經期待許久,掙扎許久,最後終於忍痛割愛。我覺得很遺憾,但是也莫可奈何。畢竟誰也難以保證接下來的狀況發展。與其焦慮著擔心這擔心那,確實暫停旅遊,避免到人多混雜的觀光地帶會是好一點的。
在廉價航空興起的時代,台北到東京的距離,彷彿比台北到屏東還近。說走就走,在機上打個盹兒就到,讓我們誤以為旅行真的變得越來越容易。如今因為一場疫情,日本忽然變得遙遠了,才體悟到能夠「出發」和「回家」,原來是多麼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未知所以輕視

我的日本朋友真野君比較會注意國外新聞報導。他觀察各國的防疫狀況,早在一月下旬就開始擔心起日本防疫的對策。遺憾的是如他所擔憂的,時序進入二月,日本確診感染的人數不僅繼續攀升,感染途徑也變成境內傳染,甚至難以確定感染源。
「即便發生了在『屋形船』聚餐感染肺炎的事實,很多大型群聚活動還是照常舉辦,真是不可思議。」真野君對我說。他正困擾著這個星期五,公司還要舉辦聚餐的事。我建議他找個理由避開出席,他同意了,卻問我:「就算我沒去,同個辦公室裡的人去了,要是真的感染,那麼結果還不是一樣?按照我們日本人的個性,發燒了也不太敢請假,吞個退燒藥依舊來上班,我還是會被感染呀?」
我聽了啞然。真野君說得沒錯。新冠肺炎影響的不只是對病情的擔憂,再嚴重下去就會演變成人與人之間,信任感的潰堤。
日本社群網路上出現一張照片,有商家為了促銷CORONA 啤酒而製作手工海報,竟寫出「喝CORONA對抗CORONA(冠狀)病毒」的標語。如此自以為幽默,但只是暴露出對於抗疫的輕浮態度,令人傻眼至極。
幾位看到照片的日本前輩告訴我,其實大家對傳染病的危機意識是很低的,因為過度相信以為環境夠乾淨,就不容易發生病毒的感染。
日本人未經歷過SARS風暴,難以體會當年台灣人面對感染病時,整個社會草木皆兵的景況。我們對當時的經驗記憶猶新,於是這一次新冠肺炎來襲,風聲鶴唳中大家都不敢輕忽。縱使過度焦慮無濟於事,但消極的「佛系」防疫也很要不得。海外人士看到這一次日本反應的遲緩,都認為以為自己是很熟悉日本的,但此刻突然變得陌生起來。
在遊客消失的觀光勝地,新聞報導很多商家開始打算開始推出促銷的宣傳活動,藉以吸引觀光客前來。坦白說我看了很膽戰心驚。在疫情尚未控制之下,現在就要觀光客回流,是否言之過早了呢?雖然當今受到經濟衝擊,但沒有沒什麼是比健康安全更為重要的吧?「斷捨離」這詞彙近年來被用在整理收納術上廣為流行,我想,一直以來嘗到觀光收益甜頭的單位或許在此刻非常時期,也該暫時「斷捨離」過度仰賴的觀光財源。共體時艱,等到疫情減緩,再開始振興旅遊也不遲。畢竟我們都相信日本人復建的再生能力。

怎麼了,日本

熱中於學華語的日本友人誠君,年初時告訴我,去年他的串流音樂聆聽排行榜第一名是周興哲的<怎麼了>。當時他問了我很多日常中該如何使用這三個字的情緒及場合。我解釋了很多,可惜他還是無法完全掌握一些微妙的關鍵。
這個週末與久別重逢的他見面,兩個人帶著口罩,刻意挑了間人少的咖啡館入座,話題的開頭不免就是新冠肺炎(COVID-19)的擴散狀況。
接著,話題一轉,常在台灣的網站追看新聞和「鄉民」討論串的誠君突然告訴我,他終於明白了。明白了什麼呢?我好奇地問。
「明白『怎麼了』到底該怎麼用,前後文的語意情緒是什麼。」誠君說。
原來這幾個星期以來,台灣民眾旁觀日本對於新冠肺炎的抗疫對策及態度,都忍不住留言問:「日本怎麼了?」誠君看多了這三個字的使用邏輯,終於明白用法。我無奈地笑了笑,真不知道這樣的學以致用是好是壞。
日本對新冠肺炎反應的慢半拍,簡直就像院線電影的上檔,總比別人晚很多。就連謠言也是。台港在二月初已搶過衛生紙,後來證實是有人惡意煽風點火,傳布謠言,所幸幾天後風波便已平息。想不到兩、三週後,日本才開始「流行」起這樣的謠言,胡說衛生紙的製作原料來自中國,所以接下來會短缺。謠言一起,衛生紙就開始斷貨。緊接著,又有人帶頭搶米、搶各種乾糧食材。週末去超市,架上已空空如也。
日本人不是比較理智和冷靜嗎?許多人想起東日本大震災時,面對災難的日本人保持理性,循規蹈矩的形象仍歷歷在目,令人讚賞,因此很難想像這一次會如此輕敵,且人云亦云。看在台灣人眼中很傻眼,再次想問日本人到底怎麼了?

失去了SOP就失去了應變能力

很多台灣人都說,一直以來以為日本總是個決策嚴謹、正確精準且明快的國家,所以才能夠超英趕美,然而這次輕忽疫情的慢半拍態度,實在令人納悶想問日本:「怎麼了?」例如公主號下船的乘客,為保險起見,世界各國都規定必須再隔離或自主管理兩週觀察,唯有日本老神在在說不用,果然後來就陸續發生乘客的檢驗由陰轉陽,還去健身房,到處趴趴走的狀況。關於學校的停課或延長假期,大型群聚活動的暫停,台灣大約在一月底二月初就開始執行。眼看疫情的窘狀,日本人還未著急時,台灣人早已心急如焚,很替日本擔心。
怎麼了呢,日本?誠君和我討論起來,獲得的結論是除了政治生態中的複雜肇因,「忖度」文化導致的消極態度以外,也包括向來的民族性問題吧。
日本這個民族很能從經驗中獲取教訓。讓這個龐大社會運轉下去的力量,多半來自於累積的經驗,一次又一次的操練,在反覆溫習之中所寫下的縝密規則。這些規則就像是日本產品裡總是有一本詳細至極的說明書,或者導遊書上令人讚賞的精密地圖,大家只要依循前人努力留下來的SOP流程,按表操課處理與完成事情即可。久而久之,被照顧得很好的日本人,一但失去了「說明書」,經常也就失去了應變的能力。
這幾天,穿過住家附近的小巷,發現已有早開的櫻花品種含苞綻放。每一年的這個時候,原本該是興奮期待月底的哪一天東京會發表開花宣言,然而今年在浮躁的世事中,期待的心也大打折扣。
亂世是怎麼開始的呢?我忽然在想,歷史上經歷過亂世的人,他們是否知道未來將轉好或變壞?那可能有的徵狀會是什麼?我不失去樂觀的希望,卻也難免憂心。
不管怎麼了,該開的櫻花,還是會開的。時間會告訴我們一切。
這城市的一切雖然還陷在未明的混沌中,卻也正在摸索出該有的原貌,期盼能夠從錯誤中累積新的經驗和教訓。方向對了,那將會是一次轉彎轉得好的契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