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都市傳說第二部12:禁后》在眾人利益之前,個人的權利該何處安放?

2020/05/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聲量的多寡和大小,就是決定一切的標準嗎?
  這一集講述了什麼?
  《都市傳說》這一系列是我目前觀看苓菁的所有作品中,最喜歡的一個系列,也是我少數有在觀看的靈異驚悚型華文作品。(補充:這一系列我有部分跳著看,如果前面有幾集沒有看,直接看這一集不會受太大影響。)
  這集講述了都市傳說傳說成員汪聿芃在好不容易逃離八尺大人追捕後,掉落在她一直避免面對的家鄉W鎮附近,意識到該是面對過去的時刻,故事也由此展開。汪聿芃從出生開始就被以異常的價值觀教導,注定成為家族犧牲品,讓W鎮的生活安穩過下去。她的反抗被所有鎮民視為不應該,她就應該乖乖的在儀式中犧牲,而不是在外面過得多采多姿,忽視她應該背負的責任。(關於禁后的都市傳說可以參考此篇:日本的潘朵拉「禁后」—日本的恐怖都市傳說
 作為讀者,我們能夠在主觀視角外也能看到一些客觀的東西,像是犧牲品的選擇是怎樣的標準?為什麼要犧牲一人的性命保全全鎮?更別說那完全是虐童的養育方法了。在我們看來,鎮民的要求簡直無理取鬧、毫無人性,但以鎮民的角度而言汪聿芃未嘗不是呢?她將大家的安危置之度外,還不斷違抗眾人、呼叫幫手搞得場面很難看。可是沒有一個人想過要主動代替汪聿芃。
  以一個人或一群人的犧牲換取全部人得以存活,少數服從多數乍看起來很合理,近看卻全都是漏洞。每個人都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謀求最大的利益,多數決只不過是一個藉口,就像是犯錯過後找的台階般,試著去忽略什麼、掩蓋什麼。個人的權力,在多數人的力量下並沒有消失,只是被壓迫的幾乎看不見。
「這是場比自私的競賽。」她聳了聳肩,「看起來我贏了。」
   到最後,真相就是永遠沒有毫無缺點的方案。在社會運作下,我們只能盡量彌補犧牲者的權益,並與其達成共識。可是如果大家能夠互相幫助,或許付出的代價可以不那麼巨大。以此次防疫來說,之所以能成功維持零確診就是每個人都犧牲了一點點自由,不管是戴不戴口罩的自由、出不出門的自由,還是醫護人員每天睡眠的時間等等,每個人多少都犧牲一些什麼,最後我們的社會才得以保持相對穩定生活。因此,每個人都是英雄是毫無疑問的。也特別感謝那些在第一線防疫的人員,他們犧牲的可以說是最大的,讓我和大家還可以每天去學校上課,不受疾病的威脅安心出門。
都市傳說的題材
  都市傳說的故事來源有些很明確的是從網路上的虛構文章爆紅,像是瘦長人(The Slender Man)。有的則是民間故事,在眾人之間口頭相傳到後來有了媒體報導或是網路文章的曝光後盛傳,不變的是其生活化的恐怖性質和神秘性。
  近年來有相當多小說、電影以都市傳說為題材進行創作,像是在台灣票房一直很不錯的紅衣小女孩系列電影。個別作品的好壞暫且不論,每位創作者改編的內容也都有蠻大的差異性,但我注意到一點是很多作品都會著墨在人性之上,原本的傳說內容可能都是為了嚇人或某些我不知道的原因寫得特別嚇人,在改編後通常都會變有血有肉的多(不是血腥的那種有血有肉喔!),而通常改編成這種的結果也不會算太差。這一點還蠻有意思的與我們常說的「鬼不可怕,人心比鬼更可怕。」不謀而合,也許作家本身是為了深度而著重在人性,可是這些人性所在反而是最可怕的地方。
正如作者苓菁於書末後記所寫,關於她都市傳說這一系列所講的—
主軸終其不厭:就是人性,人性比什麼都恐怖、比什麼都殘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馥安
馥安
一名A型雙子女,剛邁入研究所的文學人,認為文學便是世間最美的浪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