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迷思:適時獲利了結?買進持有一直抱?你會選哪個?
方格精選

投資迷思:適時獲利了結?買進持有一直抱?你會選哪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本篇部分圖文參考:擇時進出的勝利條件

每當大盤創下波段新高...甚至突破歷史新高的時候,投資人常常出現一個神奇的現象,沒買的很扼腕,有買的卻想閃...

「欸...現在那麼高,到時候如果又跌下來,之前的漲幅不就白費了?」

「先贖回賺一波,到時候跌下來再低接,而且低接還可以買更多,豈不是更好?」

「創歷史新高了,我不認為會一直往上噴,而且KD死亡交叉,贖回做空好了。」

raw-image

嘿!你是不是又再做壞壞的事情了?!又想企圖揣測市場大神的漲跌...(跺腳叉腰)
市場大神走勢跟白沙屯媽祖媽祖繞境的路線一樣,永遠都沒有固定路線,也沒人知道下一秒市場會往哪走?你認為...媽祖應該跟著你走?還是你應該跟著媽祖走?

raw-image
  • 上圖是過去美國股票市場,每天出現的報酬率分布圖,很明顯大部分都落在+1%到-1%之間。
  • 若以30年為一週期,95%的重大市場獲利大多來自期間內7500個交易裡的90天。
  • 換句話說,如果你錯過這90天(僅佔全部交易日1.2%)這30年中積累到的全部投資報酬,將一筆勾消。
  • 當閃電打下來時,你必須在場!
  • 沒躲過下跌和沒參與到上漲,對於投資績效一樣都是負面影響
  • 這也是為何我堅持「買進並持有」是較好的選擇
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

  • 藍色的是買進持有的A股指數回報。
  • 紅色顯示的是A股指數減去10天最大漲幅日以後的回報。
  • 在這20年間,只要錯過這10天,總報酬只剩下買進持有者的50%左右。
YCharts

YCharts


接下來換美股看看

  • 左圖的藍線表示你的完美投資的成長曲線,你沒有錯過任何一次的高低點。
  • 綠點賣出、紅點買回,恰好都是完美的相對高低點。
  • 小提醒: 請注意水平線的位置,從最高點延伸,這表示你完美掌握高點


YCharts

YCharts


若晚了三個月才執行交易動作…

  • 依然擊敗買入持有策略,但是與完美時機投資者的獲利相比
  • 獲利直接腰斬了一半




YCharts

YCharts


若晚了一年才執行交易動作…

  • 獲利是跟買入持有差不多的。
  • 更何況…如果你的判斷錯了呢?
  • 投資人準確度必須達到74%以上,擇時進出市場才會贏
  • 目前記錄最佳的預測專家Ken Fisher,其準確率也才66%左右…

當閃電打下來,若你不在市場…獲利差異極大
Morningstar

Morningstar

買進持有,整段抱好抱滿的報酬率是8.19%
錯過最好的5天?報酬率剩下5.99%
錯過最好的10天?報酬率剩下4%
錯過最好的15天?報酬率剩下2.74%
錯過最好的20天?報酬率剩下1.57%
錯過最好的30天?報酬率剩下 -0.51%(直接變負的)

結論:長期投資而言,「買進持有」抱到不用工作為止,雖然看起來傻笨呆...
卻是是勝率極高的選擇。

延伸閱讀:4%法則,財富自由的第一盞明燈

- -

喜歡這篇嗎? 歡迎留言分享、點愛心。

請點選 https://liker.land/ 去免費註冊,在文章下方拍手

幫我用力拍5下,你的鼓勵是我發文的動力

你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 😊

投資指南宮FB

投資指南宮FB

avatar-img
許弘德的沙龍
142會員
46內容數
協助新手小散戶解決投資問題的小宮廟,歡迎來廟中一起學習投資、求投資平安。 本廟是以「長期投資ETF」為主軸,方法是「定期定額、長期投資、資產配置」 撰寫的主題是「投資邏輯、投資心法、學習投資」 把束之高閣的投資想法和理論,化為簡單通俗的白話文說給您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許弘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把可投資的閒錢,其中一小部分放銀行,等到崩跌隨時進入場加碼?或者乖乖的定期定額?兩種方法哪個好? 下跌再加碼?(Buy The Dip) 定期定額(Dollar-Cost Averaging,下簡稱DCA) 你的心中的答案是什麼?
講到這個迷思,剛剛經歷過2020年最大股災,不知道你IN了沒?如果有恭喜你搶到低點。還是在等待的期間,默默地又錯過了一次機會? 來回顧一下,過去每一次台灣股災,大盤指數的變化吧 到底等股災再來All IN??這揪竟是不是好方法??
先說結論:假如你對此標的感到安心,也想儘早參與市場的話,就直接單筆投入。如果真的擔心為期6個月~12個月定期投入也可。 這邊一樣只討論「追蹤大盤的低成本指數型基金」不包含個股、或其他ETF 不論投資哪一個國家,也不論股債比例為何,單筆投入在六成、七成歷史狀況中,都勝過定期投入。
每次別人問你投資什麼:「你常說....哎呀...現在太貴了拉!買不下手...」 若你打算用同樣的標準在「準備」進場,現在大概也是空手 平白錯過很多次的賺錢機會。 現在0050來到一張88.35元 (6/5),那是不是永遠都要放定存了? 處理這個問題的最佳解是什麼?
問你一個題目 甲:每年將所得的8%存起來,每年1%的投資報酬率。 乙:每年將所得的1%存起來,每年8%的投資報酬率。 兩人薪水一樣多,請問30年之後,誰累積的資產比較多? 你心中的答案是?
把可投資的閒錢,其中一小部分放銀行,等到崩跌隨時進入場加碼?或者乖乖的定期定額?兩種方法哪個好? 下跌再加碼?(Buy The Dip) 定期定額(Dollar-Cost Averaging,下簡稱DCA) 你的心中的答案是什麼?
講到這個迷思,剛剛經歷過2020年最大股災,不知道你IN了沒?如果有恭喜你搶到低點。還是在等待的期間,默默地又錯過了一次機會? 來回顧一下,過去每一次台灣股災,大盤指數的變化吧 到底等股災再來All IN??這揪竟是不是好方法??
先說結論:假如你對此標的感到安心,也想儘早參與市場的話,就直接單筆投入。如果真的擔心為期6個月~12個月定期投入也可。 這邊一樣只討論「追蹤大盤的低成本指數型基金」不包含個股、或其他ETF 不論投資哪一個國家,也不論股債比例為何,單筆投入在六成、七成歷史狀況中,都勝過定期投入。
每次別人問你投資什麼:「你常說....哎呀...現在太貴了拉!買不下手...」 若你打算用同樣的標準在「準備」進場,現在大概也是空手 平白錯過很多次的賺錢機會。 現在0050來到一張88.35元 (6/5),那是不是永遠都要放定存了? 處理這個問題的最佳解是什麼?
問你一個題目 甲:每年將所得的8%存起來,每年1%的投資報酬率。 乙:每年將所得的1%存起來,每年8%的投資報酬率。 兩人薪水一樣多,請問30年之後,誰累積的資產比較多? 你心中的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