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編輯嚴選
中國經濟全面惡化:以海南島取代香港是解答?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下面是我在6/9的《年代向錢看》節目上的發言,我附上提交給製作單位的完整腳本,以下另外再補充一下:
(額外補充內容,由付費訂閱讀者獨享)
Owen Winkel on Unsplash
中國的經濟與財政正全面惡化。

完整腳本:

一、中國的經濟與財政全面惡化

  1. 香港版國安法表面上講國家安全,但實際上是把香港內地化,變成一國一制。
  2. 目的之一是把藏在香港的貪污的錢拿回中國。
  3. 目的之二是把香港的外匯儲備拿過來由中央統一運用。
  4. 填補財政缺口的緊迫感越來越明顯。

二、中國財政壓力惡化

  1.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今年補貼後,仍然有5000億元的缺口,這是該預算2013年正式編制以來的首次。
  2. 疫情衝擊下稅收和非稅收的收入全面下滑。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今年會出現30年來的首次負成長 -5.3%,收支差擴大至約6.76萬億。主要原因:酒店、餐飲、旅遊、交通等服務業斷崖式下滑,國內外消費低迷,外貿出口斷裂,造成稅收銳減
  3. 作為地方財政收入支柱的國有土地出讓收入也會出現負成長。
  4. 經濟持續崩壞的跡象:中國房地產業出現倒閉潮,因為現金流乾掉了。

三、蘇聯解體的啟示

  1. 蘇聯在1991年12月25日宣佈解體,不是因為戰敗,也不是因為沒有槍桿子,而是因為財政能力無法再支撐下去。
  2. 兩大原因:軍備競賽與油價崩跌。
  3. 中共目前也碰到財政能力被貿易戰與武漢疫情拖垮的危機。

蘇聯解體,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Credit:GabrielCC BY 2.0

四、中共在香港:危機就是轉機?

  1. 中共處理武漢肺炎疫情的思維模式:既然疫情已經無法控制,那也不能只有中國受害,必須拖全球一起下水。
  2. 華爾街在香港有重大利益,美國企業在香港有1300家,從業人員有8.5萬人,香港股市的資金約有一半是美系資金。
  3. 萬一香港出現金融崩壞,將會擴散到紐約與倫敦的金融市場,形成全球性金融風暴。
  4. 各國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經濟泡沫,將會被爆破,弦外之音是各國如果要對疫情追究責任與索賠的話,就必須付出代價。
Timon Studler on Unsplash





華爾街在香港存在重大利益。

五、以海南島取代香港?

  1. 習近平打算推動海南設置自由貿易區,全島零關稅。
  2. 習近平早就有說要發展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來取代香港,後來是深圳,後來是澳門,現在是海南島。
  3. 金融中心與製造中心,或科技中心,性質不同,需要國際資金的信任,需要有明確的法治與產權保護,需要貨幣自由兌換,資本可自由進出。
  4. 習近平的偉大構想往往缺乏現實的支撐,例如雄安特區。

香港,以一個城市,來對抗一個國家!
以自由,來對抗專制!
關鍵戰場在於國家財政能力的較量!

美國在對中共施加財政壓力,造成中共的財政缺口越來越大,有可能會因此步上蘇聯的後塵,這個風險值得我們重視,我是這樣說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1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吳嘉隆的VIP論壇
吳嘉隆
吳嘉隆
總體經濟學家,攻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班時,受教於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Edmund Phelps。現有志於推廣經濟與投資的普及教育,提升台灣投資人對現象的解讀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