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軍事新聞】2020/06/14-06/2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美國海軍已成功試射第二代小口徑炸彈


綜合外電報導,由雷神研發的第二代小口徑炸彈( Small Diameter Bomb II),已在日前由美國海軍的F/A-18E/F戰機首度試射成功。這款已經被重新命名為「暴風之鎚(StormBreaker)」的新型滑翔式炸彈,具備多重模式的精密導引能力,軍規編號為GBU-53/B。GBU-53/B繼承第一代小口徑炸彈GBU-39/B的特性,擁有較小的彈徑,戰機的一個派龍架就能掛載4枚,讓攻擊火力倍增。GBU-53/B還能進一步攻擊地面或水面上的移動目標,如車輛或船艦,卻又比一般的飛彈要便宜許多。

raw-image

原本GBU-53/B應該在幾個月前就開始交付給海、空軍使用,只是出現一些問題,包括用來防止彈翼突然彈出,傷害到戰機的晶片有瑕疵等,而延宕至今。未來除了海軍的F/A-18E/F戰機外,包括空軍的F-22、F-15、F-16等戰機,與F-35匿蹤戰機的三種構型,都可以發射GBU-53/B。一架F-15戰機將可以掛載高達28枚該型炸彈,火力十分驚人。同時GBU-53/B也是唯一一款可以在惡劣天候或敵方釋放煙霧干擾下,仍可精準擊中移動目標的炸彈,因此倍受第一線飛行員期待。

raw-image

這款GBU-53/B採用中途慣性導航與GPS訊號修正,在末端則可使用包括紅外線成像技術、毫米波雷達與半主動雷射導引等方式,來識別並鎖定目標。不過這款炸彈目前的問題,在於不知道何時才能正式服役,原本空軍宣布在這個月就能達到初始作戰能力,但又被推遲到數個月以後,原因很可能是GBU-53/B之前的測試結果並不盡如人意,在58次試射中,有11次失敗。其中8次是軟體問題,2次是硬體問題,1次是導引系統的零件出現故障。

南韓選定DSAR-15PC作為特種部隊用槍


綜合外電報導,南韓國防事業廳(DAPA)已選定由大山機械集團來生產全新一代的特種部隊用槍,這筆總價310萬美元的合約,將生產DSAR-15PC突擊步槍以取代目前正在韓國陸軍特戰司令部服役的S&T Motiv K1A卡賓槍。這款新型的突擊步槍一樣採用5.56 mm的子彈,但更適合近距離作戰(CQB),是以AR-15改良而來,繼承了AR-15的短衝程活塞式設計,並結合HK416的諸多設計優點,其有效作戰距離約為550公尺,每分鐘射速達700至950發。

raw-image

依照該合約規定,大山機械集團將先提供1000把DSAR-15PC原型槍,給南韓陸軍特戰司令部下轄的第707特殊任務營與第13特殊任務旅使用,在基層部隊試用後收集回饋意見,再進行局部改良,計畫在2023年時,生產15000把改良後的DSAR-15PC給南韓陸軍特戰司令部的所有單位使用。DSAR-15PC的總長度為760mm,重量達3公斤,槍管長度只有292.1mm,整體設計非常緊緻,因此更適合特戰部隊使用。至於原本的S&T Motiv K1A從1982年服役至今,多數已接近使用壽限。

通用動力取得新型史崔克裝甲車訂單


綜合外電報導,通用動力陸地系統(GDLS)已擊敗另外五家公司,取得為美國陸軍生產331輛Double V-Hull A1(DVHA1)史崔克裝甲車的訂單,總合約金額達25億美元,生產時間7年,預計在2027年前,將這批裝甲車交付給第4步兵師的第2旅級戰鬥隊。這批新型裝甲車將擁有全新設計的車體,更厚的裝甲與更寬的輪胎,全新的偵蒐系統與剎車,防爆座椅與高階戰鬥管理系統。整體作戰性能將大幅超越目前正在服役中的舊型史崔克裝甲車。

raw-image

未來的DVHA1裝甲車酬載能力也將從55000磅增加到63000磅,並以450匹馬力的開拓重工C9引擎取代過去只有350匹馬力的開拓重工C7引擎。電力系統將從只有570安培的舊型發電機升級為910安培的新型發電機,以因應越來越耗電的各種系統。而最重要的是車載火炮將採用30公釐口徑的「中口徑武器系統(MCWS)」,該系統使用的XM813快炮,是由Mk 44 Bushmaster II快炮發展而來,美國陸軍將會在稍後決定這款新型武器系統的供應廠商。

印尼簽署初步合約採購丹麥巡防艦


綜合外電報導,印尼國防部已經與丹麥的奧登斯海事科技集團(OMT)簽署初步合約,分配彼此的負責工作項目,好為將來印尼向丹麥採購巡防艦鋪路。在這個簽署儀式中,出席的包括印尼國防部的高階官員,印尼造船廠PT PAL、印尼通訊系統公司PT Sinar Kokoh Persada與奧登斯海事科技集團印尼分公司的代表。印尼有意購買丹麥的改良型伊瓦.胡伊特菲爾特級巡防艦(Iver Huitfeldt Class),以強化印尼的海軍實力,而這也將是印尼首度向丹麥購買水面作戰艦艇。

raw-image

目前有三艘的伊瓦.胡伊特菲爾特級巡防艦在丹麥皇家海軍中服役,其滿載排水量可達6600噸,屬於大型巡防艦,採用4具MTU 20V 8000 M70柴油引擎,最高速度達到28節,並擁有較長的航程與耐波性。印度海軍希望採購這款巡防艦的改良型,以加強巡護這個千島之國廣大專屬經濟海域的能力。由於出席的還包括印尼的造船廠與電子系統公司,因此印尼採購這款改良型巡防艦,可能會採部份技術轉移的方式,在印尼本地建造,並整合由印尼自行生產的次系統,以增加工作機會。

美國已批准出售16艘新型巡邏艇給烏克蘭


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公布美國政府已批准,將出售給烏克蘭海軍16艘Mk VI型巡邏艇與相關裝備,合約總價接近6億美元。這筆軍售中還包括32座配備Mk 44 Bushmaster II型30公釐快炮的MSI Seahawk A2遙控炮塔,未來將安裝在每一艘Mk VI型巡邏艇的前後甲板上。另外再加上備用的8挺快炮,烏克蘭總共將採購40挺的Mk 44 Bushmaster II快炮。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表示,這筆軍售將能增強烏克蘭海軍在黑海海域的巡護與偵察能力。

raw-image

在這筆軍售中還出現「遠距聲波裝置(LRAD)」這種非致命性武器,除了可以用來示警或連絡別的船艇,也能阻止可疑目標繼續靠近,而不必動用到可能會造成傷亡的武器。烏克蘭因為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而與俄羅斯交惡,俄羅斯還支持烏克蘭東部地區尋求獨立的武裝團體,造成烏克蘭內戰,導致雙方屢屢爆發衝突,更曾發生俄羅斯海軍扣留烏克蘭船艇的事件。烏克蘭海軍採購配備快炮與非致命性武器的小型巡邏艇,是希望能在沿海地區能反制俄羅斯,避免同樣的事件再度發生。

(以上新聞報導與圖片來自國外各大媒體,若有錯誤、侵權、或意見,請不吝告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9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3
此次的珠海航空展,除了有俄羅斯的Su-57參加,中國軍方也展出多款新型戰機,包括了最引人矚目的殲-35與殲15T。原因在於這兩款戰機都是海軍艦載機,未來將部署在中國新型航空母艦福建號上,是中國用來對外擴張的關鍵武器。除了西方的軍事媒體廣泛報導外,中文媒體也有不少的相關新聞.....
Thumbnail
2024/11/13
此次的珠海航空展,除了有俄羅斯的Su-57參加,中國軍方也展出多款新型戰機,包括了最引人矚目的殲-35與殲15T。原因在於這兩款戰機都是海軍艦載機,未來將部署在中國新型航空母艦福建號上,是中國用來對外擴張的關鍵武器。除了西方的軍事媒體廣泛報導外,中文媒體也有不少的相關新聞.....
Thumbnail
2024/07/16
軍備局日前邀請媒體記者參訪雲豹輪型戰車,展出了D1、D2兩輛樣車,除進行動態測試外,還有實彈試射。整體來說雲豹輪型戰車的表現不差,幾項過去最被質疑的問題,都沒有預期的糟糕。軍備局表示,未來將繼續發展D3樣車,修改部份車體與砲塔設計,將車高限制在3公尺內,以符合軍方的要求.....
Thumbnail
2024/07/16
軍備局日前邀請媒體記者參訪雲豹輪型戰車,展出了D1、D2兩輛樣車,除進行動態測試外,還有實彈試射。整體來說雲豹輪型戰車的表現不差,幾項過去最被質疑的問題,都沒有預期的糟糕。軍備局表示,未來將繼續發展D3樣車,修改部份車體與砲塔設計,將車高限制在3公尺內,以符合軍方的要求.....
Thumbnail
2024/04/08
沱江級巡邏艦在設計一開始,就決定噸位不能跟錦江級巡邏艦差太多,因為這種小型巡邏艦才能在戰時疏散藏匿於全台各地的小型漁港內。但海軍希望能更上一層樓,比錦江級攜帶更多的反艦飛彈,一開始就規劃高達16枚,包括8枚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與8枚的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整整比錦江級多了四倍,再加上新型雷達與作戰系統.
Thumbnail
2024/04/08
沱江級巡邏艦在設計一開始,就決定噸位不能跟錦江級巡邏艦差太多,因為這種小型巡邏艦才能在戰時疏散藏匿於全台各地的小型漁港內。但海軍希望能更上一層樓,比錦江級攜帶更多的反艦飛彈,一開始就規劃高達16枚,包括8枚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與8枚的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整整比錦江級多了四倍,再加上新型雷達與作戰系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DSR-50狙擊步槍是一款由德國DSR-精密公司所研製和生產的犢牛式狙擊步槍(反器材步槍),在本質上來說的話,該狙擊步槍就是把DSR-1的膛室放大及發射12.7×99公釐北約口徑(.50 BMG)制式步槍子彈的版本。
Thumbnail
DSR-50狙擊步槍是一款由德國DSR-精密公司所研製和生產的犢牛式狙擊步槍(反器材步槍),在本質上來說的話,該狙擊步槍就是把DSR-1的膛室放大及發射12.7×99公釐北約口徑(.50 BMG)制式步槍子彈的版本。
Thumbnail
國陸軍在近期於紐約州德拉姆堡演習期間,採用 Ghost Robotic 推出的機器狗 Vision 60 安裝步槍,成為步兵在前線反制無人機的新幫手。 烏俄戰爭讓無人機成為改變戰爭樣貌的主要平台之一,而如何反制成為目前全球各國積極研究的項目,美國陸軍除了開發雷射、微波和機砲等中大型反制系統外
Thumbnail
國陸軍在近期於紐約州德拉姆堡演習期間,採用 Ghost Robotic 推出的機器狗 Vision 60 安裝步槍,成為步兵在前線反制無人機的新幫手。 烏俄戰爭讓無人機成為改變戰爭樣貌的主要平台之一,而如何反制成為目前全球各國積極研究的項目,美國陸軍除了開發雷射、微波和機砲等中大型反制系統外
Thumbnail
2024年6月,美國宣布出售台灣彈簧刀300跟ALTIUS-600M-V無人機,總價3.6億美元(約115.2億台幣),台灣的無人機戰力進入新的境界。中科院的劍翔無人機之後,巡飛彈1/2看來遇到完全可以被取代的軍購項目,連劍翔可能都會受一定影響。 Aerovironment 「Switchblad
Thumbnail
2024年6月,美國宣布出售台灣彈簧刀300跟ALTIUS-600M-V無人機,總價3.6億美元(約115.2億台幣),台灣的無人機戰力進入新的境界。中科院的劍翔無人機之後,巡飛彈1/2看來遇到完全可以被取代的軍購項目,連劍翔可能都會受一定影響。 Aerovironment 「Switchblad
Thumbnail
1937到1938年間提出的一款大型遠洋驅逐艦設計方案,配備3座雙聯裝150mm主砲,一座88mm雙聯裝高射砲和2座五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舷側裝備輕型裝甲,滿載排水量接近5000噸。本級配備了極具特色的動力系統:同時搭載巡航用柴油機和高壓蒸汽渦輪機,和萊比錫號和紐倫堡號輕型巡洋艦類似。
Thumbnail
1937到1938年間提出的一款大型遠洋驅逐艦設計方案,配備3座雙聯裝150mm主砲,一座88mm雙聯裝高射砲和2座五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舷側裝備輕型裝甲,滿載排水量接近5000噸。本級配備了極具特色的動力系統:同時搭載巡航用柴油機和高壓蒸汽渦輪機,和萊比錫號和紐倫堡號輕型巡洋艦類似。
Thumbnail
台灣的輕型巡防艦定型之後,兩艘原型艦開始建造,預計2026年10月交船。那麼輕巡家族後續有幾種可能的發展?在不大幅變更雷達水準的前提下,防空能力有限,還能搭載多少其他裝備,就成為發展關鍵。 ●●●●●●●●● ★原型艦:防空型 原震海案拆成兩艘輕型巡防艦後,因預算限制無法配備完整,兩艘通用艦體由美
Thumbnail
台灣的輕型巡防艦定型之後,兩艘原型艦開始建造,預計2026年10月交船。那麼輕巡家族後續有幾種可能的發展?在不大幅變更雷達水準的前提下,防空能力有限,還能搭載多少其他裝備,就成為發展關鍵。 ●●●●●●●●● ★原型艦:防空型 原震海案拆成兩艘輕型巡防艦後,因預算限制無法配備完整,兩艘通用艦體由美
Thumbnail
機甲人行戰機的出現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特別是其防守型態和對飛彈的攻擊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一艘巨大的機甲機器人出現在天際,招致了人們的疑惑和好奇。
Thumbnail
機甲人行戰機的出現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特別是其防守型態和對飛彈的攻擊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一艘巨大的機甲機器人出現在天際,招致了人們的疑惑和好奇。
Thumbnail
F-5戰機於冷戰時期活躍於區域衝突中,雖然在越戰未能與米格機交手。在其他衝突中證實F-5E性能優於MIG 21,並成為米格機殺手。
Thumbnail
F-5戰機於冷戰時期活躍於區域衝突中,雖然在越戰未能與米格機交手。在其他衝突中證實F-5E性能優於MIG 21,並成為米格機殺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