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碳變:靈魂與記憶永生,肉體可替換,科技可能帶給我們怎樣的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如果有一項服務能夠將你的意識與記憶可以儲存下來,並在你的身體死亡後,讓你重新掛載在另一具身體上,你願意使用這項服務嗎?
如果你只能選擇二手、殘缺、甚至與自己原來的外型截然不同的身體,不過卻仍可以與親人、伴侶、朋友繼續一起生活,你還願意使用這項服務嗎?

碳變 (Altered Carbon) 應該可算是一部標準的電馭叛客 (cyberpunk) 作品,包括 “high-tech, low life” 的設定、不可逆轉的貧富差距、意數數位化與人體機械化、人性的原始需求與陰暗面……等等。這類作品除了酷炫的視覺效果外,對我而言總是有另一層面的寓意 –– 反映現實社會將可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未來。

影集、動畫、書籍版本都有蠻大的落差的,不過這也是原著 Richard K. Morgan 建構的世界觀相當完整,才能夠有這麼多元的詮釋方式吧!在這篇文中,我將分享個人對於這三種媒介之作品的觀者心得與感想,為了方便沒看過的人能夠跟上,以下用我的方式做點簡介(努力減少爆雷的機率)。

碳變簡介(如果你沒看過的話)

在未來,人類已經不再只居住在地球上,而是在太空中有許多殖民地。雖然科技變得更為發達、所能夠使用的資源也更為豐富,權益不公的社會結構倒是沒什麼改變,大部份的人的生活條件極低,只有少數的人能夠成為永生的瑪士 (Meths),或與掌權者 –– 攝政國 (Protectorate) 相關的人士。

每個人在一歲的時候會被植入「皮層暫存器」(Stack),意識與記憶都會存在這上面,並且可隨著需求傳送 (needlecasting) 至各種「義體軀殼」(Sleeves)。換個方式理解,就是把手機的資料都存在雲端,哪天手機壞了,買一台新的再從雲端下載資料就好,你還是你自己。

影集中選角的多元族裔意涵

影集目前為止拍了兩季,整體的視覺呈現相當不錯,不論是充滿符號的片頭動畫、光線色調、或是環境氛圍的營造。也許是第一季男主角 (Charles Joel Nordström Kinnaman) 外型太 完美 符合主流審美觀的關係,起初只讓我覺得這是一部帶有英雄主義及白人光環的作品,後來才漸漸地感受到多元族裔的設定,例主角名「武.科瓦奇 (Takeshi Kovacs)」為日文+斯拉夫語與女主角的西班牙文化背景。不過,我有點難把主角的亞洲人原貌(Will Yun Lee飾)和第一季的白人外貌(Charles Joel Nordström Kinnaman飾)視為同一人,總覺得在角色性格、行為模式上顯得不太一樣,以致有點出戲(雖然這也可以說是「義體軀殼」自身的記憶所造成的)。

筆者雜唸:多族裔和平共存這件事本身就有點理想化,從近期國際上的族裔對立事件看來,好像越來越實難現了,這應該也可反映在此類反烏托邦的作品裡。

第二季的武.科瓦奇化身變成《復仇者聯盟中》的獵鷹(誤),Anthony Mackie 飾演。影集的第二集所面對的問題更為嚴重且龐大,甚至連反叛軍領袖奎爾.法肯納(Quellcrist Falconer; RenéeElise Goldsberry飾) 與武.科瓦奇的原貌都出現了,劇情上更有張力與危機感。不過可能是因為對這角色認識的也更深了,反而讓我在觀影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疑問,例如:依影集中的設定,武.科瓦奇應該是有日本背景的,但是當他和おやぶ(塔那西達秀樹 Tanaseda Hideki)互動時,卻顯得像是個對禮儀生澀的外人。

操刀動畫的日本團隊,融匯更多日本文化

Netflix 在2020年推出了動畫版,由中島竹流、奧田善之導演,佐藤大、近藤塚編劇。相較於影集版,動畫版的當代日本更加濃厚。不止是故事發生在日本,而是在各個細節上都更加具有文化意義,包括日本黑道(Yakuza)的傳承與刺青、忍者般的暗殺部隊、切手指的儀式、肉身搏鬥的熱血、以及蘿莉(誤)。與影集的部份一致的是主角不可一世的性格以及有另一名角色的出現(這裡就不爆雷了),不過從這邊的設定也可以看出動畫的故事線是以影集為基準,而不是小說。劇情的設定似乎也刻意避開了武.科瓦奇的主要目標,反倒像是遊戲裡的支線任務。

細節更加完整的閱讀體驗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先看了影集、動畫才看書的人,建議要先把已知的角色關係、背景設定都忘掉,比較能好好享受原著。書中也有更多的細節與脈絡,能夠補足在觀賞其它作品中的疑惑與矛盾。除此之外,不同於影集與動畫能夠用畫面說故事,很直接地用視覺語言向觀眾對話;小說只有文字,讀者能夠自行想像字裡行間所描述的畫面,這也是欣賞不同作品的樂趣之一。

raw-image

從書籍設計的角度來看,不禁令人懷疑……出版社的編輯或是設計師是不是碳變迷呀?不論是從封面紙材或特殊色的選擇、或是貼紙的應用,質感都極佳,這根本就是有愛的設計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影集是導演的詮釋版,善用極佳的聲光效果將暴力、性、迷幻、時空披露在觀眾眼前;動畫則是跳脫了實體的框架,帶觀眾走了一趟更為不真實卻精采豐富的冒險,特別是3D動畫所呈現出的流暢度更別有一番風味!小說則是讓我們能夠透過作者的原意和譯者的詮釋,建構更加完整且個人的想像。

《碳變》之所以具有魅力,除了 cyberpunk 作品中一貫對現實世界的批判,以及未來世界的大膽想像以外,其中一個原因正是豐富的世界觀下所塑造的角色多變性。不論是在什麼樣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樣貌的武.科瓦奇,並且在故事的結尾期待著下一次的他會是以什麼樣的樣貌出現?又會以什麼樣的條件來解開種種謎團?

編輯:Acho
攝影:Acho
核稿:王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yndAvant的沙龍
57會員
62內容數
想認識「社會設計」卻不知從何開始嗎?來看看記者揪底🕵️‍♀️關於社會設計的系列報導,跟著阿翻、摳題與貝克出任務🦸🏻!一起深入瞭解社會設計的理念💭、探索國內外具影響力的案例👨‍👦‍👦,成為下一個社會設計行動者吧(。・ω・。)ノ
SyndAvan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12
消費者應該有權選擇自己想要的包裝。如今我們能在網路上買到的東西太多了,隨之而生的是大量的包裝耗材。臺灣有一群青年成立了新創公司。他們說:我們想打造更永續的網購生態系。
Thumbnail
2022/09/12
消費者應該有權選擇自己想要的包裝。如今我們能在網路上買到的東西太多了,隨之而生的是大量的包裝耗材。臺灣有一群青年成立了新創公司。他們說:我們想打造更永續的網購生態系。
Thumbnail
2022/06/11
你參加過「森林療癒」的活動嗎? 森林療癒(以下簡稱森療)在台灣的話題度逐年上升,旅行社、飯店、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園等都陸續主辦過森療活動。也許大家會好奇,同樣都是與大自然接觸,森療與露營、登山、攻頂這些活動的差別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2/06/11
你參加過「森林療癒」的活動嗎? 森林療癒(以下簡稱森療)在台灣的話題度逐年上升,旅行社、飯店、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園等都陸續主辦過森療活動。也許大家會好奇,同樣都是與大自然接觸,森療與露營、登山、攻頂這些活動的差別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2/01/05
〔記者揪底🕵️‍♀️/綜合報導〕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來到本系列的最後一篇報導啦!看完這麼多人都為社會注入力量💪🏼,你是否也摩拳擦掌,期待成為下一個進擊的社會設計行動者呢?話不多說,趕快和記者揪底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2022/01/05
〔記者揪底🕵️‍♀️/綜合報導〕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來到本系列的最後一篇報導啦!看完這麼多人都為社會注入力量💪🏼,你是否也摩拳擦掌,期待成為下一個進擊的社會設計行動者呢?話不多說,趕快和記者揪底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小說《米奇7號》裡,永生技術實現了,但只用於「下流」階層,那些必要時可拋棄的克隆人,宇宙級的永生社畜⋯⋯永生技術變成了一種想不開才會「簽下去」的賣身契。
Thumbnail
在小說《米奇7號》裡,永生技術實現了,但只用於「下流」階層,那些必要時可拋棄的克隆人,宇宙級的永生社畜⋯⋯永生技術變成了一種想不開才會「簽下去」的賣身契。
Thumbnail
銀翼殺手 2049 | 評價 8.1/10 | awwrated 你的 Netflix 及 Disney+ 避雷好幫手 https://awwrated.com/netflix/80185760 導演丹尼斯·維倫納夫和編劇漢普頓·法奇納,以及麥可·格林,以《銀翼殺手 2049》再次探索賽博龐克的
Thumbnail
銀翼殺手 2049 | 評價 8.1/10 | awwrated 你的 Netflix 及 Disney+ 避雷好幫手 https://awwrated.com/netflix/80185760 導演丹尼斯·維倫納夫和編劇漢普頓·法奇納,以及麥可·格林,以《銀翼殺手 2049》再次探索賽博龐克的
Thumbnail
就我個人理解,cyberpunk的世界觀是建立在科技力量的矛盾衝突性上,科技一方面具有體制上蠻橫無理的鎮壓統治力量,另一方面卻又是個人追求自由解放的救世主力量,這種矛盾的雙元性揉合了駭客文化的樂觀信仰與盧德主義的恐慌心態,代表著人們內心深處對於科技進步的複雜情緒。
Thumbnail
就我個人理解,cyberpunk的世界觀是建立在科技力量的矛盾衝突性上,科技一方面具有體制上蠻橫無理的鎮壓統治力量,另一方面卻又是個人追求自由解放的救世主力量,這種矛盾的雙元性揉合了駭客文化的樂觀信仰與盧德主義的恐慌心態,代表著人們內心深處對於科技進步的複雜情緒。
Thumbnail
沒有什麼東西是真實、不能被科技取代的,沒有什麼是不能被假造、被商品化的,包括身體命、靈魂,乃至於「自我」的存有都顯得廉價、不甚實在。那麼,也就沒有什麼事是真正重要的了。
Thumbnail
沒有什麼東西是真實、不能被科技取代的,沒有什麼是不能被假造、被商品化的,包括身體命、靈魂,乃至於「自我」的存有都顯得廉價、不甚實在。那麼,也就沒有什麼事是真正重要的了。
Thumbnail
“我們的行為定義了我們是怎麼樣的人 其實拖到現在才看《銀翼殺手2049》也並非我預料中的事情,但他的確是相當適合獨自觀賞的電影,作為這系列的第一篇倒也是相當合適。
Thumbnail
“我們的行為定義了我們是怎麼樣的人 其實拖到現在才看《銀翼殺手2049》也並非我預料中的事情,但他的確是相當適合獨自觀賞的電影,作為這系列的第一篇倒也是相當合適。
Thumbnail
動筆寫下你心中的科幻影評,即有機會獲得釀電影最新雜誌乙本!➢還記得「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經典廣告詞嗎?高度自動化的城市裡,人與人造人共存,我們在虛擬空間經歷生與死,並眼見自己的身體、夢境和記憶都可以「人造」。不再是「人」的自己,是讓你害怕,還是興奮?
Thumbnail
動筆寫下你心中的科幻影評,即有機會獲得釀電影最新雜誌乙本!➢還記得「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經典廣告詞嗎?高度自動化的城市裡,人與人造人共存,我們在虛擬空間經歷生與死,並眼見自己的身體、夢境和記憶都可以「人造」。不再是「人」的自己,是讓你害怕,還是興奮?
Thumbnail
為影癡而生的《釀電影》,2021 年夏季最新專題「我的未來不是人」探究科幻片的未來想像!高度自動化的城市裡,人與人造人共存,我們在虛擬空間經歷生與死,並眼見自己的身體、夢境和記憶都可以「人造」。這樣賽博龐克(cyberpunk)的未來,不再是「人」的自己,是讓你害怕,還是興奮?
Thumbnail
為影癡而生的《釀電影》,2021 年夏季最新專題「我的未來不是人」探究科幻片的未來想像!高度自動化的城市裡,人與人造人共存,我們在虛擬空間經歷生與死,並眼見自己的身體、夢境和記憶都可以「人造」。這樣賽博龐克(cyberpunk)的未來,不再是「人」的自己,是讓你害怕,還是興奮?
Thumbnail
如果有一項服務能夠將你的意識與記憶可以儲存下來,並在你的身體死亡後,讓你重新掛載在另一具身體上,你願意使用這項服務嗎?如果你只能選擇二手、殘缺、甚至與自己原來的外型截然不同的身體,不過卻仍可以與親人、伴侶、朋友繼續一起生活,你還願意使用這項服務嗎?
Thumbnail
如果有一項服務能夠將你的意識與記憶可以儲存下來,並在你的身體死亡後,讓你重新掛載在另一具身體上,你願意使用這項服務嗎?如果你只能選擇二手、殘缺、甚至與自己原來的外型截然不同的身體,不過卻仍可以與親人、伴侶、朋友繼續一起生活,你還願意使用這項服務嗎?
Thumbnail
啟發1995年《攻殼機動隊》劇場版的經典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於2017年十月份推出睽違將近三十五年的續集作品《銀翼殺手2049》。 《銀翼殺手》改編自小說家Philip K. Dick的科幻
Thumbnail
啟發1995年《攻殼機動隊》劇場版的經典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於2017年十月份推出睽違將近三十五年的續集作品《銀翼殺手2049》。 《銀翼殺手》改編自小說家Philip K. Dick的科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