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喚術士》評析-破碎的世界,何為真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神經喚術士》-破碎的世界,何為真實?
(Neuromancer,1984)

(自製封面)

(自製封面)

. 
. 
 故事講述一名流浪在千葉市的落迫駭客凱斯(Case),某天突然接到了一項神秘的任務,要和喪失人格的前軍人阿米提(Armitage)、身體就是武器的女打手莫莉(Molly),一起到世界各地搜集夥伴(包括一個被存在硬碟裡的老駭客、一個可以任意創造「幻術」的魔術師)、組隊上太空;而任務的目標,竟是要到世界上最凶險、最病態的大家族裡,去解放有史以來最強大的AI人工智慧
 這個奇人異士所組成的團隊中,各自的背後又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與盤算?凱斯在內憂外患的夾擊下,有辦法順利地化險為夷,全身而退嗎?

raw-image

. 
 我們若完全剝除小說中的世界觀、各種想都想不到的設定,其實這就是一個帶有偵探懸疑色彩冒險故事
 如果要跟不熟悉的讀者簡單形容的話,你就想成電影【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1995)加上【創:光速戰記】(Tron: Legacy,2010),然後再眼花撩亂個十倍這樣。
(我都懷疑【攻殼】電影版最後,AI的意識與草薙素子融合的這個想法,有受本書的影響)

raw-image

. 
.

人與機器的界線

 然而,正因為作者威廉·吉布森置入的那些細節設定,才能夠奠定本書的歷史地位。書中的許多情節顯然都在挑戰我們對於「人」為何物的思考。
.
 男主角凱斯,由於能在網際空間(Cyberspace)大顯身手、暢行無阻,因此覺得肉體只是累贅的皮囊;
 相反,他的師父迪西·平線(The Dixie Flatline),只有意識被存在硬碟裡,完全沒有肉體,反而覺得這樣活著沒意思。

raw-image

.
 至於隊長阿米提,雖然肉體與意識都健全,可是他人格已經偷偷被電腦給抽換、重塑了,這樣他還算是「他自已」嗎?

raw-image

.
 女主角莫莉曾經去做過某種特殊的賣淫工作,「肉偶」,當她在與客戶性交時,她植入的晶片會讓自己完全失去意識,也不記得發生過甚麼事,這樣是不是也不算「她」真的在出賣自己?

raw-image

.
 這個世界的有錢人們可以透過例如整形手術、冷凍睡眠技術……等科技來到達永生;然而活得太久的權貴,例如塔希爾-艾希普(Tessier-Ashpool)家族,則漸漸地成為如癌細胞一般,不斷增長、行屍走肉的畸形。(所以「三代珍 3Jane」才想要改變這亙古循環的家族命運?)

raw-image

.
 這些非比尋常的、對未來世界的假設,可以說是「後現代」以來,對於人們習以為常的,以人類為中心的「人本思想」之質疑。
 事實上我們也發現,在這在資本主義的社會底下,任何的宗教信仰皆被「金錢」所取代;古典時代中所有的「神聖性」、「價值」都消失了,換上所謂的「價格」
 於是乎,沒有什麼東西是真實、不能被科技取代的沒有什麼是不能被假造、被商品化,包括身體命、靈魂,乃至於「自我」的存有都顯得廉價、不甚實在。那麼,也就沒有什麼事是真正重要的了。
 這種對人類社會的悲觀預言,正是「賽博龐克」(Cyberpunk,或譯「電馭叛客」)的精隨所在。

raw-image

. 
.

愛•虛擬/虛擬愛

 整個故事中最有趣的一個情節,就是當主角凱斯即將要突破AI的防火牆,準備要擊敗這強大的人工智慧時,他被的意識卻被AI傳送到了一個虛擬空間。
 在那裡,他遇到了之前曾經背叛他,還因此身亡的女朋友琳達。原來AI的保護自己的最後一道防線,就是把已死去的琳達的意識囚禁在這裡,希望凱斯被留在這個溫柔鄉之中,不再繼續進攻。

 身為讀者的我們也知道,琳達對於凱斯的愛情,基本上已經是整個故事中少數的貨真價實情感了:琳達是書中唯一真正在乎凱斯的人。
 沒想到, AI竟還是高估了「愛」的力量,凱斯毅然決然地拋下了愛人,完成任務,並在結局時,一個人回到一開始的千葉市,繼續過著空虛的生活。

raw-image

.
 當然,這個情節其實有兩種解讀方式:

 第一種就是如我說的,對男主角而言,連唯一真實存在過的這份「愛」,他都徹底否認,因此他才能繼續在這瘋狂又無情的資本社會中繼續存活,繼續孤獨而庸碌的苟活;

 另一種看法是,凱斯其實沒有放棄這份愛的真實性,可是他知道這個虛擬世界畢竟是一種「假象」,所以這本來厭惡肉體的駭客,在最後一刻改變心意,選擇了「現實」。

raw-image

.
 諸如此類,這本書的每個概念、每個設定,雖然有時作者都只是輕描淡寫地帶過,但若仔細去挖,書中隨便哪個部分都可以被發展為一部作品或一個哲學議題去深入探討。
 以我自己的觀點,比起「文筆」或是「故事的技巧表現」,《神經喚術士》價值在於威廉·吉布森創造了一個非常有啟發性、值得其他創作者去拓展的一種世界觀。

raw-image

. 
. 

前衛新風格

 不過,我還是必須說,這部小說真的不好讀!

 一方面,作者威廉·吉布森在小說內放入了許多艱澀難懂的詞彙,太多奇怪的名詞來形容各式場景、器物或是網際空間裡的景色,很多細節的描述看了好多遍還是讀不懂。

 而且,小說的敘事也時不時的會在現實世界與網路世界之間切換跳躍,甚至今昔穿插、虛實交錯。尤其是每次他們出任務時,凱斯一方面要在現實中作業,一下在網路中進行駭客工作,偶爾還會跳到女主角的意識中看看前線發生什麼事,讀者一個不注意可能就無法跟上了。

raw-image

 台譯版書末,林建光教授的解說中寫到,閱讀本書會有種「失去重力的暈眩感」,林教授有其中肯之處;但對我而言,讀《神經喚術士》,比較像是被過量的資訊給疲勞轟炸、過度的感官刺激,長時間的目眩神迷,導致得讀者容易疲乏、渙散。
 事實上,這不正好是威廉·吉布森所想像的未來世界嗎?
 「賽博龐克」世界的本質(這是許多創作者所忽略的),就是「嘈雜」與「混亂」。
 作為一部賽博龐克風格的開山鼻祖之一,除了在世界觀設定上讓讀者感到陌生之外,連敘事形式也盡可能地去表達那種破碎、失序與混雜,雖然讓一般讀者為之卻步,卻是不可多得的一種前衛嘗試。(本書寫成於1984年,但如今看來仍然太前衛)

raw-image

. 
 當然,本書難讀還有另一個因素,就是台譯本的翻譯。

 我覺得並沒有那麼理想的把一些術語及口語表達,轉譯得足以讓讀者理解。
 我相信他已經努力地翻得好懂了,且成果也還不錯,但就是不夠好。
 有興趣的讀者建議可以搭配原文版本或是大陸譯的《神經漫遊者》一起比對閱讀,可能更有助於理解文意。

raw-image

書名的奧秘

 最後再補充一點。《神經喚術士》的原文標題「Neuromancer」玩了一個很有趣的文字遊戲。

 首先,「neuro」這個字根意指「神經的」
 再來,「romancer」則是「傳奇小說家」「說虛構故事的人」之意;
 而「neuromancer」一詞,若把中間的「u」換成「c」,那麼就是「necromancer 死靈法師」了。

 在故事中,Neuromancer確實就是在虛擬世界裡創造出凱斯的愛人琳達,來誘惑凱斯的,算是某種「電腦世界裡的死靈法師」吧?因此台灣譯本取名「神經喚術士」倒也相當中肯~

raw-image

. 
. 
p.s. 看了這本書才發現,原來「賽博龐克」風格還跟「嬉皮」的精神,還有點相通呢!
 也確實啦,「嬉皮文化」與「賽博龐克」對於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等社會批判,還有那種「頹廢」、「絕望」感,都是殊途同歸的;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作者也是拿故事中的嬉皮國度「錫安 Zion」的快樂祥和,與塔希爾-艾希普家族的邪惡與死亡進行對比,預示著人類未來走向的兩種極端結果。

raw-image

#宥編導讀 #Neuromancer #WilliamGibson #SprawlTrilogy #SciFi #Cyberpunk #自製封面

延伸閱讀:
科幻名人堂-威廉·吉布森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2333122486721584/4043795408987608

【創:光速戰記-一個目眩神迷的世界,一場無趣乏味的旅程】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729456767088162/2663490623684767/?type=3&theater

重評【銀翼殺手2049】-我的存在,無法定義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4831811620185979

【阿基拉-那頭資本主義怪獸,正失控地膨脹著……】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374754535891722/3101911519842673/?type=3&theater

【攻殼機動隊 - 如果連「自我」都是駭客的囊中物】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374754535891722/1485408378159670/?type=3&theater

【銀翼殺手2049 – 後現代的破滅】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374754535891722/1683404451693394/?type=3&theater

【賭城風情畫】經典台詞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677433702290469/3234387439928413/?type=3&theat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宥影評的沙龍
91會員
155內容數
電影評論,是成為觀眾與讀者的一雙天眼,去看那些平常看不見、看不清的細節與脈絡。
宥影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2
正因沒有主線,而是全力地書寫日常、關注瑣事,所以這個奇幻世界才會有如此強大的魅力。
Thumbnail
2024/11/02
正因沒有主線,而是全力地書寫日常、關注瑣事,所以這個奇幻世界才會有如此強大的魅力。
Thumbnail
2022/08/12
若每個人都能如烏托邦公民一樣,善良、認真、無私,那麼人人都能富足的理想國,總有一天會來臨吧?
Thumbnail
2022/08/12
若每個人都能如烏托邦公民一樣,善良、認真、無私,那麼人人都能富足的理想國,總有一天會來臨吧?
Thumbnail
2022/08/09
我們不僅看到了魔法的神奇,更看到了莉・巴度格眼中,不平等階級結構之下的人性醜惡!
Thumbnail
2022/08/09
我們不僅看到了魔法的神奇,更看到了莉・巴度格眼中,不平等階級結構之下的人性醜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本《必然》就是KK指示給我們看的未來世界發展的方向。原書一共是12章,每一章都是一個動名詞,表達我們就身處在這個變化的過程裡,分別是:形成ing、認知ing、流動ing、屏讀ing、使用ing、共享ing、過濾ing、重新混合ing、互動ing、追蹤ing、提問ing、開始ing。
Thumbnail
這本《必然》就是KK指示給我們看的未來世界發展的方向。原書一共是12章,每一章都是一個動名詞,表達我們就身處在這個變化的過程裡,分別是:形成ing、認知ing、流動ing、屏讀ing、使用ing、共享ing、過濾ing、重新混合ing、互動ing、追蹤ing、提問ing、開始ing。
Thumbnail
AI創世者是一個標準的Cyberpunk風格的電影。不夜城、仿生人、探討AI是否有靈魂這種議題。所以喜歡《銀翼殺手》、《阿基拉》、《攻殼機動隊》的觀眾,都能在電影中找到相似影子,也難不喜歡。然而AI是否有靈魂,早已是Cyberpunk一大宗旨,也很契合現在世界的AI趨勢。   我接觸過很多的Cy
Thumbnail
AI創世者是一個標準的Cyberpunk風格的電影。不夜城、仿生人、探討AI是否有靈魂這種議題。所以喜歡《銀翼殺手》、《阿基拉》、《攻殼機動隊》的觀眾,都能在電影中找到相似影子,也難不喜歡。然而AI是否有靈魂,早已是Cyberpunk一大宗旨,也很契合現在世界的AI趨勢。   我接觸過很多的Cy
Thumbnail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科幻作品呢,可以說是賽博龐克的代表作:叫做神經喚術士,想分享這部作品有兩個原因: 它是Netflix影集電馭叛客和遊戲cyberpunk 2077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更是科幻電影 駭客任務的啟蒙小說,我們甚至能說,如果沒有威廉吉普
Thumbnail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科幻作品呢,可以說是賽博龐克的代表作:叫做神經喚術士,想分享這部作品有兩個原因: 它是Netflix影集電馭叛客和遊戲cyberpunk 2077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更是科幻電影 駭客任務的啟蒙小說,我們甚至能說,如果沒有威廉吉普
Thumbnail
電影《追殺代理人》是一部探討人的本質,與機器人隨著時代演進到最後可以到怎麼樣的地步?或是機器人脫離限制是否為人?故事以艾文總是做一個自己車禍的惡夢,但藝術家老婆菲總是不告知事情的答案,另一邊政府正在追查一位逃離主人的機器代理人,追查到神秘工程師凱西,而這時艾文發現菲好似與凱西達成了某項協議?
Thumbnail
電影《追殺代理人》是一部探討人的本質,與機器人隨著時代演進到最後可以到怎麼樣的地步?或是機器人脫離限制是否為人?故事以艾文總是做一個自己車禍的惡夢,但藝術家老婆菲總是不告知事情的答案,另一邊政府正在追查一位逃離主人的機器代理人,追查到神秘工程師凱西,而這時艾文發現菲好似與凱西達成了某項協議?
Thumbnail
沒有什麼東西是真實、不能被科技取代的,沒有什麼是不能被假造、被商品化的,包括身體命、靈魂,乃至於「自我」的存有都顯得廉價、不甚實在。那麼,也就沒有什麼事是真正重要的了。
Thumbnail
沒有什麼東西是真實、不能被科技取代的,沒有什麼是不能被假造、被商品化的,包括身體命、靈魂,乃至於「自我」的存有都顯得廉價、不甚實在。那麼,也就沒有什麼事是真正重要的了。
Thumbnail
《機械姬/人造意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小成本敘事電影,之所以說不可多得是因為該電影非常明確深入地描述了關於人工智慧的理解,卻又不用單純說教的方式來闡述,反而是利用劇本富有娛樂價值的部分進行鋪陳。這使得在觀影的過程中,我們即使不太明白那些理論的基礎(圖靈測試、黑白瑪莉等),仍可以透過劇情的引導來了解導演
Thumbnail
《機械姬/人造意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小成本敘事電影,之所以說不可多得是因為該電影非常明確深入地描述了關於人工智慧的理解,卻又不用單純說教的方式來闡述,反而是利用劇本富有娛樂價值的部分進行鋪陳。這使得在觀影的過程中,我們即使不太明白那些理論的基礎(圖靈測試、黑白瑪莉等),仍可以透過劇情的引導來了解導演
Thumbnail
《神經喚術士》,是一本賽博龐克(Cyberpunk)小說。賽博龐克,或稱符控龐克,是科幻小說的一個小支系,屬於硬核科幻,與一般科幻小說不太一樣。 以下以我外行人的理解來讀這本書,它不好啃,但打開了我的視野。
Thumbnail
《神經喚術士》,是一本賽博龐克(Cyberpunk)小說。賽博龐克,或稱符控龐克,是科幻小說的一個小支系,屬於硬核科幻,與一般科幻小說不太一樣。 以下以我外行人的理解來讀這本書,它不好啃,但打開了我的視野。
Thumbnail
KK用了一個無比堅定的肯定語氣,給我們指示了這個世界未來發展的方向。原書一共是12章,每一章都是一個動名詞,表達我們就身處在這個變化的過程裡,分別是:形成ing、認知ing、流動ing、屏讀ing、使用ing、共享ing、過濾ing、重新混合ing、互動ing、追蹤ing、提問ing、開始ing
Thumbnail
KK用了一個無比堅定的肯定語氣,給我們指示了這個世界未來發展的方向。原書一共是12章,每一章都是一個動名詞,表達我們就身處在這個變化的過程裡,分別是:形成ing、認知ing、流動ing、屏讀ing、使用ing、共享ing、過濾ing、重新混合ing、互動ing、追蹤ing、提問ing、開始ing
Thumbnail
【鬼不見的鬼故事】專題|或許人類的結局不是滅絕,而是過時,人工智慧就是我們的進化,就像過去智人淘汰其他人種那樣,是個難以避免的進程。或許我們該接受,末日與創造常常是並存的,有毀壞才有新生。但是,如果艾娃這樣的人工智慧,取代原本的人類,會怎麼樣呢?這個「人類社會」會變好還是變壞?
Thumbnail
【鬼不見的鬼故事】專題|或許人類的結局不是滅絕,而是過時,人工智慧就是我們的進化,就像過去智人淘汰其他人種那樣,是個難以避免的進程。或許我們該接受,末日與創造常常是並存的,有毀壞才有新生。但是,如果艾娃這樣的人工智慧,取代原本的人類,會怎麼樣呢?這個「人類社會」會變好還是變壞?
Thumbnail
臺北數位藝術節在松山文創園區的數場科技藝術講座,其中一場由藝術節策展人羅禾淋擔任講者。講者從一開始便拋出了幾個關鍵字,首先是──「人的極限」,並提到以機械取代人的身體性以及人類自詡萬物之靈,最後講到了我們一直關心的──AI對於人類的威脅以及生態性的想像,接著帶入重點:「科幻世界對於人體極限的反撲」。
Thumbnail
臺北數位藝術節在松山文創園區的數場科技藝術講座,其中一場由藝術節策展人羅禾淋擔任講者。講者從一開始便拋出了幾個關鍵字,首先是──「人的極限」,並提到以機械取代人的身體性以及人類自詡萬物之靈,最後講到了我們一直關心的──AI對於人類的威脅以及生態性的想像,接著帶入重點:「科幻世界對於人體極限的反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