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庚子・人間鬼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瘟疫突如其來,席捲全世界。我寫幾行字悼念死者:無數的陌生人,和一個認識的朋友,死在瘟疫爆發的原點,釘死的門板之後。
Junyao Yang/Unsplash
西元七四三年
李白遊江夏
寫《江上吟》名句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千年後依舊不住的江水滔滔
向東捎去今日的消息:
下游者你可知
入夜後黑暗一如白晝
淒厲尖嘯是慘白水花
星星點點沒入無邊江面
溯游也好,順流也罷
當九省通衢的此地
正適合手持白幡的引路人上酆都
87會員
298內容數
我是一個識字不多的蕃人。出身東台灣,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定居荷蘭,從事翻譯、寫作、研究、原住民運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回溯到高中時期,我有位很年輕,且充滿書卷氣息的班導師。     那個時候,我們是他的第一批學生,雖然有些地方看得出來菜菜的,但也能感覺到他對於教育這塊的用心與熱情。     當時只知道他是教國文的,曾經在課餘時跟我們推薦與詩合作的小產品,我當時買了三盒火柴,盒子上面有詩,裡面的火柴也真的可以用,
Thumbnail
它所以能造成狂熱、屢破紀錄,仍證明了觀眾不需懷抱著是否該踏入影院的疑慮,畢竟觀賞一部作品有時不僅僅是看見電影本身,而是了解一種時代中的流行文化,這種情況又特別凸顯在大賣座的作品身上。
Thumbnail
穿著飄逸的圖騰衣裙,頭頂紅藍帽的往櫺,臺灣靈異學會創始者,是我此生遇見最像魔法師的人。「請進,請進,妳真的沒走錯。」他很清楚,在新北一處待都更的中間地帶,連車子也進不來的小巷裡,前來採訪的我們,肯定對屋外屋內都抱著極強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張希慈,畢業於從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是城市浪人創辦人之一,TED x YuanzeU 年會講者,也曾擔任過社團法人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秘書長,用社會學的靈魂,創出充滿溫度的團隊,畢業後展開充滿創新的生活...
Thumbnail
《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於獵奇中帶點童趣與恐懼,可說是老舊翻新,重溫噩夢,為經典故事再次注入一股新意和色彩。
Thumbnail
《豢養殺人鬼的女人》實質更偏向心理恐懼及情慾,多種樣貌之下,異色,是形容本片唯一的用詞。而在四位演員不同人格的呈現之中,京子這位角色帶來的是種熟悉卻疏離的彆扭感。
Thumbnail
邊讀著「機器、數位、平台」這本書,腦子裡總是同時想著兩件事。 一件是這本書所提的主軸,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在數位時代會走向什麼樣的未來。 另一件事情是,除了依循數位時代的方向走下去,我們還有什麼選擇嗎?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回溯到高中時期,我有位很年輕,且充滿書卷氣息的班導師。     那個時候,我們是他的第一批學生,雖然有些地方看得出來菜菜的,但也能感覺到他對於教育這塊的用心與熱情。     當時只知道他是教國文的,曾經在課餘時跟我們推薦與詩合作的小產品,我當時買了三盒火柴,盒子上面有詩,裡面的火柴也真的可以用,
Thumbnail
它所以能造成狂熱、屢破紀錄,仍證明了觀眾不需懷抱著是否該踏入影院的疑慮,畢竟觀賞一部作品有時不僅僅是看見電影本身,而是了解一種時代中的流行文化,這種情況又特別凸顯在大賣座的作品身上。
Thumbnail
穿著飄逸的圖騰衣裙,頭頂紅藍帽的往櫺,臺灣靈異學會創始者,是我此生遇見最像魔法師的人。「請進,請進,妳真的沒走錯。」他很清楚,在新北一處待都更的中間地帶,連車子也進不來的小巷裡,前來採訪的我們,肯定對屋外屋內都抱著極強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張希慈,畢業於從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是城市浪人創辦人之一,TED x YuanzeU 年會講者,也曾擔任過社團法人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秘書長,用社會學的靈魂,創出充滿溫度的團隊,畢業後展開充滿創新的生活...
Thumbnail
《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於獵奇中帶點童趣與恐懼,可說是老舊翻新,重溫噩夢,為經典故事再次注入一股新意和色彩。
Thumbnail
《豢養殺人鬼的女人》實質更偏向心理恐懼及情慾,多種樣貌之下,異色,是形容本片唯一的用詞。而在四位演員不同人格的呈現之中,京子這位角色帶來的是種熟悉卻疏離的彆扭感。
Thumbnail
邊讀著「機器、數位、平台」這本書,腦子裡總是同時想著兩件事。 一件是這本書所提的主軸,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在數位時代會走向什麼樣的未來。 另一件事情是,除了依循數位時代的方向走下去,我們還有什麼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