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如何吸引香港的金融人才?

台灣要如何吸引香港的金融人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文同步發表於吳嘉隆的VIP論壇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專題,訂閱不同專題將可進一步閱讀不同的付費內容。

有電視台記者來採訪,問我台灣可以怎麼做,來吸引香港的金融人才轉來台灣?

我說,這很簡單,你把外資金融機構吸引來台北設點,擴大業務量,他們就會創造就業機會,把香港的金融人才引過來,不勞你費神。

raw-image

想吸引外資金融機構來台北?首先要減稅

那麼,要如何吸引外資金融機構來台北呢?首先當然是要減稅,把稅減到香港、新加坡這個水平!所以,表面上是金管會的事,但背後是財政部的事。

如果我們老是看到政大財稅幫的財稅觀點,老是要課人家稅,名義上叫做租稅公平,叫做縮減社會貧富差距,但是也有可能是把整個市場壓縮了,讓外資銀行把業務直接轉到香港或新加坡去了,到頭來你在台北反而課不到稅。

有錢人會聘請會計師來幫他們節稅,也就是合法的避稅,如果政府要跟他們鬥,那應該不會贏,因為他們可以請更高明的會計師,來找出各種節稅的辦法。這一點,全世界都一樣。

raw-image

所以,與其一直強調分餅,不如先一步把餅做大。所以,透過減稅,以及放寬一些金融管制,創造出有利於國際金融機構來台北的環境,我們就有機會把香港的金融專業人才大量吸引過來。

這一點為什麼重要?是因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至少有三大重要條件,第一個是香港的法規與制度有其英國傳統,讓金融市場有信心;第二個是香港允許資金的自由進出;第三個是香港有高水準的金融人才族群。所以,一旦香港的金融人才跑掉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就結束了。

放寬管制,經營適合的金融文化

台灣不但要爭取一般香港人來移民,更要主動吸引國際金融機構來台北設點,或增加業務量。因為至少有一些海外台商的國際資金調度,可以找台北的國際銀行來合作。所以,要學川普放寬金融管制。

最後,當然要放寬一些移民法規,讓各種專業人才都願意來台灣發展,讓台北更國際化,這也是保護台灣的一個辦法。

最後的最後,台灣不要用製造業的文化,去經營金融業,因為不同的文化,需要不同的心態:搞製造業的,通常搞不起金融業。所以,加州矽谷有風險創投,但不會把曼哈頓的金融生意搶過來。




avatar-img
吳嘉隆的沙龍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嘉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二十大之後,表面上還是共產黨,但實質上已經變成了習家黨。習近平大權獨攬,已經沒有派系平衡,將來會有事。
美國的高階官員要不要來台灣訪問,是美國說了算,由不得中共插嘴鬧事,何況,中共已經放話威脅了,那美國就更沒有退讓的空間。而且,還會教訓一下這個目無尊長的傲慢姿態,這個道理很容易懂。說直白一點,美國不來威脅你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威脅美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二十大之後,表面上還是共產黨,但實質上已經變成了習家黨。習近平大權獨攬,已經沒有派系平衡,將來會有事。
美國的高階官員要不要來台灣訪問,是美國說了算,由不得中共插嘴鬧事,何況,中共已經放話威脅了,那美國就更沒有退讓的空間。而且,還會教訓一下這個目無尊長的傲慢姿態,這個道理很容易懂。說直白一點,美國不來威脅你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威脅美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