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場讀書人選書】被消失的繁華 洗刷本土電影污名-《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

更新於 2020/07/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期盼,這本《毋甘願的電影史》是個起點,是另闢蹊徑重建臺灣文化史的開端。我力圖打破過往史觀的菁英主義和板印象,找回經歷殖民歷史和權威統治的大眾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應有的位置,率領「低俗本土」展開一場華麗的逆襲。
 2017年,電影「大佛普拉斯」在金馬獎大獲全勝,在過往總是多屬賀歲片、票房普遍慘淡的台語片中鶴立雞群,也讓台語片的潛力與深度再度引發討論。曾經年產上百部,甚至讓台灣成為聯合國認證第三大劇情片生產國,甚至有廠商買斷影星藝名命名產品,可說是1950、1960年代的台灣之光,但在「正統」國片史中,卻被認為是不入流的「方言電影」草草帶過。
 有別於過去「台語片粗製濫造遭到市場淘汰」的刻板印象,《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透過說明歷史背景、國民黨政府政策及國際局勢等多重面向,解釋台語電影的興衰史。不只要讓讀者認識台語片長久遭到忽視的風光過往,作者蘇致亨也希望透過翻案,洗刷台語片長久以來「低俗無文化」的污名。
 一九五六年一月,西伯利亞強烈寒流來襲,不只陽明山下起皚皚白雪,臺北市更出現歷來罕見的五點二度低溫。整個週末街上沒什麼行人,唯獨電影院門口排隊長龍依舊。位於臺北後火車站的中央戲院,一大清早就擠滿人潮,為的可不是哪一部外國電影,而是臺灣第一部「正宗臺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
 如同現代好萊塢電影般人氣強強滾,在半數以上的人仍認同台語並頻繁使用的時期,經歷日治時期的耕耘,第一部「正宗」台語片風光出世。從歌仔戲電影到劇情片、歷史片,甚至與諜報、宇宙科學混血,台語片當年的盛產、多元,就連今日的「國語」電影都望塵莫及。透過充滿實驗性風格、刻苦耐勞的精神,當年的劇組人員更打造了連今日的電影從業者都讚嘆的作品。
 在國民黨政府致力反共、企圖籠絡香港影人,打造《底片押稅進口辦法》、主管單位的默許,及公營片廠連年虧損下為求盈利,協助「代客製片」的時空背景下,台語片打造一片江山,風靡橫跨國界的「福佬文化圈」。然而,隨著香港邵氏崛起,政府政策選擇性扶植「國語」電影,台語片發展陷入困境。其中,1963年的「梁祝雙胞」事件,更是台語片由盛轉衰的轉捩點。
 這一場臺語「梁三伯」與國語「梁山伯」的對決,最後是由邵氏《梁祝》大獲全勝,創下首輪連映六十二天,售出七十二萬張票,票房收入超過新臺幣九百萬的最高紀錄。據報載,有位太太在《梁祝》上映後一連看了十幾天,有一天臨時有事不能看,還特地到戲院門口的櫥窗前,對著劇照上的凌波雙手合十道歉,口中唸著:「凌波對不起,今天有事不能來看妳,希望妳原諒!」整個臺北市就因為《梁祝》,成為香港人眼中的「狂人城」。
 隨著邵氏壯大,國民黨政府將台語電影定調為不入流「方言電影」,彩色電影出現造成製作成本增加、黑白電影衰弱,以及台語片圈劣幣逐良幣的趨勢,台語片由盛轉衰,值與量皆大幅降低。隨著舞台消失、台語片明星轉戰電視圈,過去風光的歷史也被打入冷宮,台語片也開始背負「低俗」的罵名。
「畫眉的叫聲原本應該比任何的鳥類要更悅耳動聽,更美妙悠揚,可是一旦失去環境的畫眉,連帶的也就失去牠宛囀的鳴叫,變得一無是處,相同的,目前歌仔戲不就跟這失聲的畫眉一樣,失去適合它的環境,也失去它優美的聲音,這是時代變免不了的悲劇,人力所不能遏止這種迫害的無奈。」
如同作者在書中引述小說《失聲畫眉》的段落,以歌仔戲的興衰比喻台語片過去數十年的起起伏伏,台語片反映的不只是本土文化遭到黨國政治扼殺的歷史,同時也是台灣人被迫「失語」歷程。閱讀《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讀者不只會認識台語片曾經風光的過去、理解早期台語影人篳路藍縷的艱辛,同時或許也能理解老一輩台灣人成為本土戲劇忠實觀眾,背後遭受「文化刨根」、毋甘願的心路歷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週介紹一本書 (國定假日不定期加碼) 主成分:臺灣文化、社會科學、歷史、文學 ⚠️不含投資、雞湯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或許是全人類都必須面對的共同問題。因為癌症所苦的作者李維菁,在生命的盡頭留下了遺作《人魚紀》,將自己的答案以及想要傳達的人生故事,全部涵括在內。如果沒了王子,公主能否靠自己找到幸福?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又該如何解答?
最可怕的歧視,是以平等、慈善之名,包裝同化的企圖。「震顫崗」,美國最早期出現的計畫社區,自詡為先進發達、種族平等、祥和靜謐的典範,任何事物都因為經過仔細規劃,而井井有條。然而,一樁女嬰撫養權的官司、一對外來的藝術家母女,卻讓維繫社區看似正派的信條,變得荒謬不堪。
現代舞被認為是人們追求身心自由與政治自由,最直接的表達方式。然而,隨著威權統治在過去數十年間陰魂不散,台灣的現代舞發展,也顯得跌跌撞撞。在基礎教育中,舞蹈也經常成為體育或音樂課的附屬品,直到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引發關注,大眾才逐漸開始認識現代舞。
2020年7月,新北市衛生局一名女職員輕生,牽扯出職場性霸凌及婚外情等風波。包含嫌疑人出面喊冤(說是兩情相悅)、原配控訴死者逼宮,甚至是衛生局長以「保護」之名約談被害人,所有的細節都成為媒體關注焦點。然而,所有逼著死者走上絕路的因素背後,或許只有兩個字,「厭女」。
永靖,永靜。明明是家鄉,卻成為一輩子都想逃離的地方。逝去的成為孤魂野鬼,倖存的迷茫飄蕩,回憶形成枷鎖困住人與鬼,讓彰化的小地方,成為陰魂不散的鬼地方。
人類是否曾經能夠理解萬物?那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失去與萬物對話的機會?雖然擁有共同的語言,人類之間又真的能夠理解彼此到多少程度?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或許是全人類都必須面對的共同問題。因為癌症所苦的作者李維菁,在生命的盡頭留下了遺作《人魚紀》,將自己的答案以及想要傳達的人生故事,全部涵括在內。如果沒了王子,公主能否靠自己找到幸福?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又該如何解答?
最可怕的歧視,是以平等、慈善之名,包裝同化的企圖。「震顫崗」,美國最早期出現的計畫社區,自詡為先進發達、種族平等、祥和靜謐的典範,任何事物都因為經過仔細規劃,而井井有條。然而,一樁女嬰撫養權的官司、一對外來的藝術家母女,卻讓維繫社區看似正派的信條,變得荒謬不堪。
現代舞被認為是人們追求身心自由與政治自由,最直接的表達方式。然而,隨著威權統治在過去數十年間陰魂不散,台灣的現代舞發展,也顯得跌跌撞撞。在基礎教育中,舞蹈也經常成為體育或音樂課的附屬品,直到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引發關注,大眾才逐漸開始認識現代舞。
2020年7月,新北市衛生局一名女職員輕生,牽扯出職場性霸凌及婚外情等風波。包含嫌疑人出面喊冤(說是兩情相悅)、原配控訴死者逼宮,甚至是衛生局長以「保護」之名約談被害人,所有的細節都成為媒體關注焦點。然而,所有逼著死者走上絕路的因素背後,或許只有兩個字,「厭女」。
永靖,永靜。明明是家鄉,卻成為一輩子都想逃離的地方。逝去的成為孤魂野鬼,倖存的迷茫飄蕩,回憶形成枷鎖困住人與鬼,讓彰化的小地方,成為陰魂不散的鬼地方。
人類是否曾經能夠理解萬物?那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失去與萬物對話的機會?雖然擁有共同的語言,人類之間又真的能夠理解彼此到多少程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Thumbnail
中國電視劇《繁花》在中國掀起熱潮,但在臺灣未能引起類似反應。本文將從中國影劇在臺市場地位、王家衛風格改變、故事背景及語言文化距離等方面深入探討《繁花》未受注目的原因。《繁花》在臺灣沒有爆紅的最主要原因,是「《繁花》本來就不是為了臺灣觀眾製作的」。
Thumbnail
影視行業除了呈現本國自身文化還可以帶動旅遊、文化歷史等等產業鏈
Thumbnail
本文介紹:我踏浪而來、你那好冷的小手、天涼好個秋、燃燒吧!火鳥、蹦蹦一串心、卻上心頭、在那河畔青草青、迷你特攻隊、搭錯車、今年的湖畔會很冷十部80年代初期電影及其插曲,並介紹:沈雁、銀霞、鮑正芳、黃仲崑、高凌風、劉文正、江玲、陶大偉、蘇芮、齊豫等人演唱的歌曲,就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臺灣近年來也不少以臺灣歷史為基礎,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如2022年上映的流麻溝十五號,和今年「尋找湯德章」的紀錄片,電影主題圍繞著臺灣二二八及白色恐怖時代。 本集許律師將從電影尋找湯德章出發,討論政治檔案與臺灣轉型正義相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語言學家看片的思考 在南投這一段時間… 從名字就可以知道台語,早期菜子命,所以同樣的國字姓名,很多為了引起不好的影響,一個姓名有很多不同的台語,光是這樣我就大概知道歌仔戲是很傳統的戲劇,而且還是村鎮落會給孫、子、曾,來做一種慢性而有效的灌輸傳統。 同樣的地名,發音大不同 在南投遇到很多人說我
Thumbnail
去年入場觀賞臺灣電影《周處除三害》,雖然當時票房和口碑平平,但近期在Netflix上架後卻意外贏得點擊率與好評。串流平臺的崛起是否意味著戲院文化的不合時宜?現今觀眾更趨向家庭影院。此外,劇情中對新興宗教的描述也引發了深思,如何判斷善惡有別?這些議題都值得探討。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周處除三害》作為港產導演在台作品,雖然大部分班底來自台灣,但整體都有著傳統港產江湖片的感覺、節奏,更重要是過癮! (下有微劇透)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Thumbnail
中國電視劇《繁花》在中國掀起熱潮,但在臺灣未能引起類似反應。本文將從中國影劇在臺市場地位、王家衛風格改變、故事背景及語言文化距離等方面深入探討《繁花》未受注目的原因。《繁花》在臺灣沒有爆紅的最主要原因,是「《繁花》本來就不是為了臺灣觀眾製作的」。
Thumbnail
影視行業除了呈現本國自身文化還可以帶動旅遊、文化歷史等等產業鏈
Thumbnail
本文介紹:我踏浪而來、你那好冷的小手、天涼好個秋、燃燒吧!火鳥、蹦蹦一串心、卻上心頭、在那河畔青草青、迷你特攻隊、搭錯車、今年的湖畔會很冷十部80年代初期電影及其插曲,並介紹:沈雁、銀霞、鮑正芳、黃仲崑、高凌風、劉文正、江玲、陶大偉、蘇芮、齊豫等人演唱的歌曲,就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臺灣近年來也不少以臺灣歷史為基礎,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如2022年上映的流麻溝十五號,和今年「尋找湯德章」的紀錄片,電影主題圍繞著臺灣二二八及白色恐怖時代。 本集許律師將從電影尋找湯德章出發,討論政治檔案與臺灣轉型正義相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語言學家看片的思考 在南投這一段時間… 從名字就可以知道台語,早期菜子命,所以同樣的國字姓名,很多為了引起不好的影響,一個姓名有很多不同的台語,光是這樣我就大概知道歌仔戲是很傳統的戲劇,而且還是村鎮落會給孫、子、曾,來做一種慢性而有效的灌輸傳統。 同樣的地名,發音大不同 在南投遇到很多人說我
Thumbnail
去年入場觀賞臺灣電影《周處除三害》,雖然當時票房和口碑平平,但近期在Netflix上架後卻意外贏得點擊率與好評。串流平臺的崛起是否意味著戲院文化的不合時宜?現今觀眾更趨向家庭影院。此外,劇情中對新興宗教的描述也引發了深思,如何判斷善惡有別?這些議題都值得探討。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周處除三害》作為港產導演在台作品,雖然大部分班底來自台灣,但整體都有著傳統港產江湖片的感覺、節奏,更重要是過癮! (下有微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