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聊電影【 怪胎 】我們是彼此的命中注定.....嗎?

2020/08/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怪胎》是一部於2020年上映的奇幻愛情電影,導演/編劇廖明毅,謝欣穎、林柏宏主演,是亞洲第一部以iPhone拍攝的長片。於8月7日全台上映。
以下無雷:
這是一部很有記憶點的電影,我個人很喜歡這部作品。
故事講述兩位患有OCD(神經性強迫症)的男女偶然巧遇,因為同病相憐而漸漸走在一起,發展出一段特殊又溫馨的關係,直到有天,一場突然其來的變化讓他們的生活徹底改變。
因為我是在連預告都沒看的情況下入場,因此電影裡的劇情轉折對我來說是很有感的,如果你還沒看過預告,可能要考慮一下你對劇情揭露的介意程度。
雖然《怪胎》預告的劇情揭露不像「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那般腦殘,但也是提早曝光一個重要的轉折設定,如果你偏好思緒放空跟著影像走,我建議怪胎的預告可以跳過,保留最大的觀影樂趣。
在電影前半段,觀眾會跟著男女主角一起走進強迫症患者的生活,在敘事上既保留了喜劇的節奏,也算是有深入探討重度強迫症患者的困擾。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強迫行為,只是對生活的影響程度大小,也會因為小時候的一些遭遇而養成特定的習慣。大多數人即使有一些強迫行為,也不至於對生活造成什麼阻礙,更不會因為沒執行這些行為而產生精神上的困擾。
但對於重度強迫症患者來說,就不是如此。
根據研究指出,強迫症可分為「強迫性思考」與「強迫性行為」,75%的患者兩者都具備。以潔癖來舉例,先是有骯髒和被汙染的強迫性思考,接著衍生出反覆自我清潔的強迫行為。
如果強迫性思考沒有透過行為妥善處理,那份疙瘩是揮之不去,甚至影響作息睡眠,強迫症患者人生中的大半時間都在處理這些事情。
電影中呈現了停車、潔癖、規律飲食等行為,都是觀眾能自我帶入的情境。在有限的電影長度中,這些事情看起來不如實際中的嚴重,但透過男女主角的自我認知,還是能體會到強迫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有些強迫性思考是人與人互動的焦慮,像是不斷懷疑別人在談論自己,甚至強迫自己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情,如果沒有醫療協助,可能會走向憂鬱或自我毀滅。
在《怪胎》這部電影裡,觀眾的情緒完全被牽著走,彷彿真的走進強迫症患者的生活,反覆經歷相同的日子,本片的畫面構圖和音樂也非常精彩,我整個人的思緒是被抽離的。
電影後段的劇情算是急轉直下,帶有奇幻和魔幻的元素,敘事邏輯上是有一些跳躍,但是清楚傳達了本片的宗旨,這種敘事方式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我個人是覺得不錯,因為整個翻轉是有趣的,這也是《怪胎》這部片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點。
本片另一個行銷上的記憶點就是全片使用iPhone XS Max的4k錄影做拍攝,如果不刻意去提,其實看不太出差異,但我自己在觀影的時候,有注意到畫面上有時會出現一些底躁和雜點,不確定是因為光線不足還是後製有意為之,是有點小分心。
整體而言,我是很推薦大家進場看這部《怪胎》。
以下有雷:
關於後半段的翻轉,確實很值得玩味。
男女主角都經歷了一段「變正常的生活」,人生目標漸漸與另一半有了差異,最後變成「正常人」和強迫症患者相處。
這個反差是很有趣的,在劇情出現翻轉之前,觀眾已經習慣甚至享受他們的相處方式,當男主角開始外出上班,與人自然地交談,我的心情是五味雜陳,也算是體會到女主角陳靜的內心矛盾。
即使是一般的情侶,也會因為彼此的生涯發展出現變化而產生不同的認知差異,也許是金錢觀的改變,或是年紀使然,最後無法繼續走下去。
只是《怪胎》透過更具巧思的手法呈現出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感情問題。
關於「劇情回溯」的設計,可以解釋成,陳靜的強迫性思考使她預料到這些事情,不僅在腦內走完了男主角的人生,也在被治癒的瞬間走完了未來的人生。這個設計很有趣,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就是了。
最後的開放式結局也給觀眾留下了思考的空間,究竟還相愛的兩個人該怎麼走下去,或是他們該怎麼好聚好散呢?在這個沒有標準的世界裡,究竟怎樣才算是正常呢?
52會員
127內容數
分享我對電影的看法、分析、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