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愛看相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人生天地之間,自居萬物之靈,總覺得自己跟其他動物不一樣,因此各民族都不由自主地發展出「人的自尊」思想。
我國上古即講天地人三才,老子也有「天大地大人亦大」之說,後來「天地之間,人為最尊」一類講法,更不可勝數。其他民族也一樣。希伯來民族不是說上帝以祂自己的形相造人嗎?人是上帝的仿本,地位當然遠高於其他動物。
可是中國人的身體思維跟其他文明終究非常不同。

一、不以形體為崇拜對象的民族

該圖片由Bishnu SarangiPixabay上發布
(一)
像剛剛舉的例子,就不難看出:我國講人的尊貴,是從才德能力上說,希伯來則首先由形體說。這就是對「人」的思維有所不同。因這個思維不同,兩大文明的身體觀遂也不同。
(二)
古印度文明,亦極看重人的體相。因此婆羅門之智能,就很強調相人之術。如《佛本行集經》卷三中云:「(珍寶婆羅門)能教一切毘陀之論,四種毘陀皆悉收盡。又闡陀論、字論、聲論,及可笑論、呪術之論、受記之論、世間相論、世間祭祀呪願之論」。
所謂「世間相論」,與婆羅門五法中的「善於大人相法」,都是相術。可見相法是婆羅門極為重要的能。
不僅如此,婆羅門還注重相貌容色。認為好的相貌必定由修行善法而來。
如一位婆羅門,在路途中看見了佛陀「姿容挺特,諸根寂定,圓光一尋,猶若金山」,便問佛陀:「本事何師?行何道法?以致斯尊」(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五)。
佛典中敘及婆羅門時,也常說該婆羅門「顏貌端正,人所樂觀」(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十一)。
誕生的小孩,如果「儀容端正,人所樂觀」,就取名為「孫陀羅難陀」;如果形貌不揚,「具十八種醜陋之相,父母見已,極生不樂,名曰惡相」(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二八)。小孩惡相,則不教授婆羅門之學,使他無法成為婆羅門。
但一般所說的相貌端正,還不是婆羅門相法中最為人所看重的「大人之相」。什麼是大人相呢?要有三十二種相貌特徵,才能稱得上是大人,如《中阿含.三十二相經》所說。
漢譯佛典的阿含部、律部、本緣部等較早集出的佛典中,多處記載婆羅門的三十二相說:
足安平立、足下生輪、足指纖長、足周正直、足跟踝後兩邊平滿、足兩踝月庸、身毛上向、手足網縵似鷹、手足柔軟、肌皮軟細不著塵水、毛色紺青右旋、鹿腨腸、陰馬藏、上下圓相稱、手摩膝、身金色、兩手兩足兩肩及頸七處隆滿、上身大如獅子、頷如獅、脊背平直、兩肩間滿、四十齒、牙平、齒間無隙、齒白、齒通味、聲悅耳、廣長舌、眼睫如牛、眼色紺青、頂有肉髻、眉間生白毛。
這是古婆羅門所欣賞崇仰之形相,後來完全被大乘佛教吸收,用來形容佛陀之美。
(三)
古希臘亦甚重視人相問題。亞里士多德《體相學》說:
「過去的體相學家分別依據三種方式來觀察體相;有些人從動物的類出發進行體相觀察,假定各種動物所具有的某種外形和心性。他們先議定動物有某種類型的身體,然後假設凡具有與此相似的身體者,也會具有相似的靈魂。
另外某些人雖也採用這種方法,但不是從整個動物,而是只從人自身的類出發,依照某種族來區分,認為凡在外觀和秉賦方面不同的人(如埃及人、色雷斯人和期庫塞人),在心性表徵上也同樣相異。再一些人卻從顯明的性格特徵中歸納出各種不同的心性,如易怒者、膽怯者、好色者,以及各種其他表徵者」。
可見體相學在希臘乃是源遠流長的。
亞里士多德對以上各項觀察體相之法均不以為然,因此他參考相士們的說法再予改造,云:
體相學,就正如它的名字所說明的,涉及的是心性中的自然秉賦,以及作為相士研究的那些表徵的變化產物的後天習性……相士不外是通過被相者的運動、外形、膚色、面部的習慣表情、毛髮、皮膚的光滑度、聲音、肌肉,以及身體的各個部位和總體特徵來作體相觀察。
依他的觀察,軟毛髮者膽小、硬毛髮者勇猛。若肚腹周圍毛髮濃密,則是多嘴多舌之徵。而動作緩慢,表明性情溫馴;動作快速,則表明性情熱烈。至於聲音方面,低沈渾厚標示著勇猛,尖細乏力意味著怯懦。雄性較雌性更加高大強壯,四肢更加健壯光滑,各種德性也更加優良。
感覺遲鈍者的表徵,是脖頸與腿腳一帶肥胖、僵硬、密實,髖部滾圓,肩胛上方厚實,額頭寬大圓胖,眼神暗淡呆滯,小腿及踝骨周圍厚實、肥胖、滾圓,顎骨闊大肥厚,腰身肥胖,腿長,脖厚,臉部肥胖且長。
賭徒與舞者雙臂皆短。心胸狹窄之人,四肢短小滾圓、乾燥,小眼睛,小臉盤,像科林斯人或琉卡底人。由肚臍至胸脯比由胸脯到脖頸更長者能吃,胃口很好……。
皮膚太黑者膽小,埃及人、埃塞俄比亞人就是這樣。皮膚太白者也膽小,譬如婦人。膚色居中者趨於勇猛。黃褐色毛髮者有膽量,譬如獅子。火紅色毛髮者狡猾,譬如狐狸。身體不勻稱者是邪惡的,雌性就帶有這種特性……。
他這種相人術,明顯帶有性別、種族之歧見,在今天看,都是笑話。但無論如何,由其敘述可知希臘相術之大凡。相法為時所重,故亞里士多德專門寫了《體相學》一書以為斯學張目。
該書開宗明義說道:「身體與靈魂之間有相互作用的關係……在同一種類的動物中,必是有如外形則有如是心性。」
故其體相學重在由形體觀察心性狀態,與婆羅門相人術有類似之處。
(四)
相對於古印度古希臘,中國古代卻是相人術最不發達的。上古沒有相術,相術起於《左傳》文公元年(西元前626年)左右,孔子同時代人鄭國的姑布子卿。

所以荀子〈非相篇〉曾批評:「相人,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舉,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稱之。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
足證此術最早也僅能上推至姑布子卿,再往上找,就無淵源了。此法漸漸興起,與相宮宅、相狗相馬一般,為流俗所稱,則是戰國的風氣,但地位在相牛相馬之下。
現在社會上流行的相術,麻衣、柳莊之類,更都是宋明以後的東西。
相士,屬於下九流跑江湖的底層人,跟婆羅門、亞里士多德他們地位懸絕。故這種看相的風氣會惹來荀子的批評不足為奇。因為依中國思想的一般特徵或重點而言,中國人是重內不重外的。
荀子說:「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形不勝心、心不勝術」,其實非他一家之私議,即使後世論相面相手相形體者,也仍要說「相由心轉」。
莊子〈德充符〉載各種德充於內而形貌醜陋畸特的人,更可以顯示思想家對體貌體相不甚重視。莊子這類說法,在婆羅門或亞里士多德那兒,就都是不可想像的。
因為依他們的看法,外形與心性是相合的,外貌醜陋者,心性也必不美不善。
莊子荀子則相反。荀子說:「仲尼之狀面如彭蜞。周公之狀身如斷菑。皋陶之狀,色如削瓜。傅說之狀,身如植鰭。伊尹之狀面無鬚眉。禹跳、湯偏」。聖賢都長得難看,壞人卻不然:「古者桀紂長巨佼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越勁,百人之敵也。今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莫不美麗窈窕」。
因此他們主張不必論形相之美惡。

二、不以人體為審美對象的民族

比較東西方的體相觀是非常有趣的事。
蘇美文化、古希臘、古印度都有造相的文化,或以銅鑄人面人首人身,或以石雕,或以塑相,十分普遍。
但在中國,出土千萬件青銅器,除了三星堆有人形及面飾之外,絕不見鑄像人體者。上古石刻也不見人相雕石,祭祀則用木主,不立圖相、不塑人形。故古希臘古印度是造相的文化,我國是不造相的文化。
且古希臘等文化刻塑人體,以為美善之欣賞崇拜對象,這個觀念或行為在中國亦絕不存在。
這些古文化的差異,即本於彼此不同之體相觀。中國不但不像古希臘古印度那麼重視體相之美,認為應重心而不重形;甚且我們認為形體非審美之對象,衣裳才是。
赤身露體,那種原始形體,相對於衣裳冠冕黼黻,乃是可羞的。因為衣裳等等才是文化,赤身露體則如動物那樣,是非文化、無文化的樣態。
故赤身跣足肉袒以見人,若非羞辱自己便是羞辱他人。如廉頗向藺相如左袒負荊請罪,就是自居罪人;彌衡肉袒擊鼓罵曹操,即是用以羞辱別人。
我們不曾有過人體藝術;自古崇拜天神、人王、父祖,也都不塑相。製俑者更被孔子批評,謂其「相人而用之」,甚為缺德。
是人不必相、不可相,相亦無意義也。後世塑相造相之風,乃受佛教影響。
換言之,中國體相觀的特點是不重形相之美,亦無人身形相崇拜(為了強調這一點,往往會故意說醜形者德充、形美者不善)。
第二個特點是形德分離,「美人」未必指形貌好,通常是說德性好。
三是不以形體為審美對象,而重視衣裳之文化意義及審美價值。

三、重視黼黻文章的民族

Photo from pxfuel
古來傳說,黃帝軒轅氏之後為縲祖,即能製蠶絲為衣。相較於其他民族之以獸皮為衣,則此自為華族之特色。
其後「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更說明了中華文明之特點正在服飾。故以往中國往往以「上國衣冠」自居,自認為其文化高於周邊民族,唐王維詩所謂:「萬國衣冠拜冕旒」者,即指此言。
歷來帝王建立新政權亦無不以「易服色」為首務、重務。這即是以衣飾為一時代文化之代表的思想具體表現。這在思想文化上,亦不妨說是縲祖之重要性勝似黃帝。
軒轅氏除指南車的傳說令人景慕之外,中國不像印度發展出了對輪子的崇拜。古《奧義書》及四《吠陀》均有輪的崇拜,後來佛教乃有「法輪」「轉輪聖王」等說法。中國則無此信仰,只說衣服。且以蠶絲製衣之發明,也令其他文明視蠶衣為中國之代表。
推而廣之,遂亦有以衣裳喻說思想者,如顏元《存性編.桃喻性》云:天道渾淪,譬之棉桃:殼包棉,陰陽也;四瓣,元、亨、利、貞也;軋、彈、紡、織,二氣四德流行以生萬物也;成布而裁之為衣,生人也;領、袖、襟裾,四肢、五官、百骸;性之氣質也。領可護項,袖可藏手,襟裾可蔽前後,即目能視、子能孝、臣能忠之屬也,其情其才,皆此物此事,豈有他哉!
古人說美,常就「黼黻文繡之美」說。說容,也不只指容貌,而是就衣飾說,如荀子〈非十二子〉云:「士君子之容,其冠峻,其衣逢,其容良,儼然、壯然、祺然、棣然、恢恢然、廣廣然、昭昭然、蕩蕩然,是父兄之容也」。
這衣冠黼黻文章,就是古代「文」的意思,一民族一時代乃至一個人的文章文化即顯示於此。
像希臘那樣以裸身人體為美者,古人將以之為不知羞,謂其為野蠻、原始、無文化也。像印度那樣造相論相者,古人亦將以為無聊。因此在我國絕無《造相量度經》《三十二相經》那樣的經典;論佛相塑法畫法,也只說「吳帶當風」「曹衣出水」,仍是就衣服講。
在我國,論相也一直只是旁支末流之學,與婆羅門之重視論相、佛教之有「佛身信仰」迥異。後雖受佛教影響,造相之風雖漸盛,但思想上終究以此為低俗信仰。中國佛教哲學更是強調「不著相」「若以相見,以聲音求,是行邪道,不見如來」的。中國人的價值判斷,更是以「著相」為劣,強調凡做人做事都不可太著相。
即或要觀相、見相,大抵也非「觀相」而是「觀象」。
《尚書.益稷》載舜向禹說道:「余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把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繪在衣上,把宗彝、藻、火、白米、黼黻繡在裳上;或加以差參變化,如以日月星三辰為旗旌,以龍為袞,以華蟲為冕,以虎為毳;或以之為上下級秩之分,如公用龍以下諸圖案,侯用華蟲以下諸圖象,子用藻火以下各象,卿大夫用粉米以下等等。此即為象也。
象非人體形相,乃是秩宗之職、章服之製、尊卑之別,整體表現於衣飾上。觀此圖像,即見文明。故舜告禹曰:汝明之乎?這就是「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以為文明的想法。
象不以形見、文明不由體相上看,故《易》論「文」,以虎豹之紋為說。人身體上的衣服,則如虎豹之文。它論文明文化,也從不指人體。坤六五:「黃裳在其中,而暢於四肢,發於事業,美之至矣」,即為一證。
此不僅可見文明文化是由衣裳上說,更可見中國人論美,不重形美,而重視內在美,是要由內美再宣暢於形貌四肢的。

四、由重視內在美而講身心合一的民族

Photo by Yifeng Lu on Unsplash
重視內在美,自然就會格外重視心。
心,代表人的內在,包括思維、情感、道德各類。故《素問.靈蘭秘典論》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靈樞.邪容》云:「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這類具體說明心之作用的言論,也許出現較晚,但這樣的觀念應該在夏商周早已通行,因為《易》《書》《詩》中凡講到心之處無不如此。
〈洪範〉曰:「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盤庚中〉:「汝不憂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欽念以忱,動餘一人」「今餘命汝一,無起穢以自臭,恐人倚乃身,迂乃心」,〈盤庚上〉:「汝猷黜乃心,毋傲從康」,均為其例。
這樣的例子太多,我就不引了。但是,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心固然重要;固然心也可視為內在部分,與其他的形體部分相對起來,形成「心/形」「內/外」的關係,然而,我國並不像佛教或希伯來宗教那樣,發展成重內輕外、二者對立的態度。
依希伯來宗教之見,人雖然是上帝依其形像所造,但人卻為欲望所牽引而墮落了,故靈魂是深陷在肉體欲望中的。它講人的感受和思想,也講心(leb/lebab)而不說腦。
另外還有一個靈(neshemah)字,指由神賜予生命的能力,接近中國人所講的天性。然此非生而有之,乃出於神之恩賜。受恩賜者才能不受肉身之驅使,過著聖潔的生活。故肉體是要捨棄的,「將身體獻上當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羅1221,參林前6:19以下,弗2:21以下,來12:10)。
後世天主教修道士發展出各類修煉方法及各種懺悔文學,無非發揮此旨,欲克制肉情以求靈魂之淨化。在其思想中,靈魂與肉體,恰是對立的。靈屬於上帝,肉則輒為魔鬼所攝。
佛教雖從婆羅門處沿襲不少形體崇拜之觀念,但因它有著反婆羅門之態度,故逐漸形成了「以身為幻」的講法。由佛身信仰進而言法身,由形體崇拜進而言捨離。要脫卻臭皮囊,證到無生無滅,離開這個生滅煩惱不斷的塵世。故所重者為佛性為法性,所欲破斥者,為對肉體生命的執著。
它們都是二元對立式的,認為「腐朽的肉體重重壓著靈魂」,拖著把人往下拉,才使人不能與上帝的神性契合。一人即使「衷心喜悅天主的律法,可是他肢體之中另有一種律法,和他內心的律法相抗,把他囚禁於肢體的罪惡律法中」(奧古斯丁,懺悔錄,卷七)。
中國則非「肉體/精神」「神性/欲望」之類二元截然對立之格局,而是主從關係。
心,一​​為五臟六腑之主;二,彼亦為體之一部分,非能與體相對之物。故雖如孟子之強調心性,亦不致於要黜體去欲,只說「大體」「小體」,謂人能從其大體者為君子,從其小體者便為嗜欲之人。可見心與肉體都是體,人被視為是精神與形體整全的存在。沒有人會像笛卡爾那樣,區分身心,視為兩個能以自身形式存在的不同實體,謂心靈不必依附肉體,反之亦然。
所以在大方向上,整個中國哲學是形神相合、身心合一的。
孔子善於攝生,可見於《論語.鄉黨》。孟子講「踐形」、老子也說要「長生久視」。且心為形之主,養心固即所以養形也。整個型態與佛教或基督宗教極為不同。
後世如嵇康〈養生論〉:「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老子西升經》:「形不得神,不能自主;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成」等等,均可證明形神相合是中國哲學身體觀之基本方向。唐宋以後人喜歡說「性命雙修」,亦仍是如此。
正因形體非罪惡、虛幻、臭穢或須否棄之物,故取象於身體,如《易經》《書經》那樣,在中國是非常普遍的。
儒家如董仲舒《春秋繁露》說:「人之形體,化天數而成;人之血氣,化天志而仁……人之身,首圓,像天容也;髮像星辰也;耳目戾戾,像日月也;鼻口呼吸,像風氣也;胸中達知,像神明也;腹胞實虛,像百物也。……身猶天也,數與之相參。……故小節三百六十六,副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內有五臟,副五行也。外有四肢,副四時數也」。
道教則《太平經》說:「頭圓,天也。足方,地也。四肢,四時也。五臟,五行也。耳目口鼻,七政三光也」(卷三五),《黃庭經》更是把身體形容成天地,要人觀此內景,梁丘子注序云:「內者,心也,景者,象也。外喻即日月、星辰、雲霞之色,內喻即筋骨臟腑之象」。
這些擬象或象喻,就是順著上古像《易經》《書經》那樣的身體觀而發展來的。
流類所及,中國人不但會把身體想像成是個小天地小宇宙,也會把物事視為身體,像文學,就以文體論為主,如《文心雕龍》說:「才童學文,宜正體制:必以情志為神明,事義為骨髓,辭采為肌膚,宮商為聲氣」「百節成體,共資榮衛」等等。
論書法也說書體。體,兼有體制和風格之義。正像人體,除非是個死人,否則一站出來,其形體便應可同時令人看見體格形貌和精神氣志的綜合狀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古墓黃金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西學正典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定奪蘇格拉底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人死為大」 — 由吳孟達的死看中国人的和稀泥藝人吳孟達因肝癌惡化昨日下午逝世,有人挖出他生前的最後一條微博,是轉發央視的「我是護旗手」的POST,並表示自己是中国人。 這則微博引來了不少人的憤怒,尤其是經過了2019年反送中流水革命洗禮的人。
Thumbnail
avatar
小妤
2021-02-28
哈佛商學院教授怎麼看中國的發展——評《強國不強?》(下)<p>所以,中國的私有企業階層與黨國的關係就顯得十分微妙。用本書作者的話說,就是「儘管存在著這種不信任,民間企業家仍然成為中國經濟改造最重要的力量。然而,這樣的故事是原本就功能失常的關係,在黨和民間部門刻意相互迎合下的結果。」</p>
Thumbnail
avatar
王丹
2017-11-02
《王丹書架》哈佛商學院教授怎麼看中國發展——評《強國不強?》(中)<p>最近中共召開的十九大上,習近平在政治報告中非常明確地宣示,在中國,黨要領導一切。請注意,這是「黨」,而不是國家/政府領導一切。黨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就是《強國不強》這本書要強調的一個重點。</p>
Thumbnail
avatar
王丹
2017-10-26
王丹書架|哈佛商學院教授怎麼看中國發展——評《強國不強?》(中)<p>最近中共召開的十九大上,習近平在政治報告中非常明確地宣示,在中國,黨要領導一切。請注意,這是「黨」,而不是國家/政府領導一切。黨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就是《強國不強》這本書要強調的一個重點。</p>
Thumbnail
avatar
王丹
2017-10-26
《王丹書架》哈佛商學院教授怎麼看中國發展──評《強國不強?》(上)<p>三位作者絕非中國的反對派,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政府的朋友,他們跟很多西方人一樣,被包圍在五彩絢爛的中國發展的繁榮表象之下,但是他們得出的結論,卻並不是多麼看好中國的未來。</p>
Thumbnail
avatar
王丹
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