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

含有「美學」共 26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近日,徐冰的「英文方塊字」進駐香港地鐵站內,聽聞藝術精英和品味嗜好者嘖嘖稱奇,而百姓撻伐其作,「我」偏向後者。理由極為淺白、通俗,且具本土主義色彩。從香港「貼地」的文化略寫幾點評論。
Thumbnail
veasnatom-avatar-img
10 小時前
https://otx.alienvault.com/pulse/6800d70a7bc40800c5b43cb3 https://otx.alienvault.com/pulse/6800d7517ce480b4faabae72 https://otx.alienvault.com/pulse/6800d78da696360a71014a3a https://otx.alienvault.com/pulse/6800d7d1ffbca41c519081e4 https://otx.alienvault.com/pulse/6800d8159296ca69403d34a2
室內設計的美與風格並非絕對,而是主觀且多變的。文章探討了美感元素、設計原則、風格類型及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關聯,並以料理作比喻,闡述風格如同食譜,由元素、原則及配比決定。文章並提出,風格是空間的語言,反映文化、時代與階層,最終強調設計的意義在於符合個人精神價值與追求,而非單純的美。
Thumbnail
也許並非雅典實際上如何,而是極其私人的遺憾:漫漫長病使我虛弱,即便來到山腳,仍無力攀登上海拔僅一百五十公尺的山岡頂端,無法散步在曾經輝煌、而今倚賴現代工程巍巍續撐其傾頹的大理石圓柱與石塊間,發出唯有身處那一瞬才可能湧現的感慨與讚嘆。 現實斷簡殘垣,理型是不會被完美重建的女神及其居所。永遠施工中。
Thumbnail
粄條的組成元素很樸實簡單,一是粄條、一是醬汁,另外則是配料,如芽菜或水煮肉片。這裡的做法與食材全都是幾十年前的方式,基本上就是豬油、蒜泥、油蔥酥加少許醬油、黑醋的味道,板條也不像大樹板條那般著重不添加的純米粉,是帶少許Q度,卻又比美濃板條的天然。 高屏的客家人都喜歡吃粄條,除了知名的美濃粄條之外
Thumbnail
藝術史的演進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再在彰顯的,不就是「再現」傳統與洞穴理論的貧乏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藝術家的追求體會如是,不具藝術家頭銜的吾等,難道不也能「一一身,一一口,各出一切眾生數等言音」,平等平等,隨類而解藝術的無上奧義嗎?
Thumbnail
傳統或西式?Eastern or Western? Traditional or Modern? Qipao or Evening Gown? This is not just a question of choice. 不會是一項單選題。 現代中國旗袍(Cheongsam)與西方晚禮服(Gow
Thumbnail
在這年代裡,你有高IQ、好EQ,可能還比不上你有吸引人的AQ重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正處於一個「美學時代」,從農漁牧業追求溫飽的年代到高經濟發展時期,我們的消費模式已從單純的功能需求轉向品味驅動。而品味選擇不僅展現個人風格,更反映一個人的文化與品味認同,成為美學時代不可忽視的能力。
Thumbnail
和服穿著細節教學,從專業著裝師角度,說明如何判斷和服是否穿著合身得體,包含:胸前平整度、半衿與衣領交疊、帶揚露出程度、帶締位置、おはしょり、おくみ線是否連貫、圖案位置以及衣襬長度等八個面向,並輔以圖片說明,提供讀者判別和服穿著好壞的標準。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