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未來者言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圖片:pixabay.com)
近代思想,大家都知道,乃是以反傳統為主的。要洗心革面,向西方學習。
故從政治體制、經濟結構到衣食住行生活方式都在變。思想上的流派與爭論,大抵只是學什麼西方(學德、學法、學英、學美或學蘇聯)、學西方什麼、怎麼學、速度快或慢,以及傳統哪些部分還可保留或調整以適應於西方式現代社會而已。
我的想法跟大家可能略有不同。
我根本懷疑這樣一套現代社會意識形態,認為這是「以理限事」,用一套臆想出來的框架在脅持著真實社會走。它所描述的「傳統」與「現代」,無論是Toennies的社區與社會、Durkheim的有機與機械、Cooley的初級與次級、Maine的地位與契約、Redfield的鄉土與城市、Becker神聖性與世俗性、馬克思說的封建社會與資產階級社會,乃至新與舊、農業社會與工商社會等等,都不是真事,只是一些理論模型、思想框架。
而這些模型,一來都還有不少些理論問題,不僅不能用以解釋社會,更不宜用來指導社會變遷之方向。二來它又都是依西方社會由中世紀變到現在的情況做的描述,套用在我國社會上,並不合適。
本來,在我求學時,亦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左右,這個模式已然鬆動了。一是他們自己互相批評,暴露了彼此理論的漏洞;二是本來強調傳統與現代不相容的二元對立模式,已逐漸調整為動態連續模式,從「傳統與現代」轉成「從傳統到現代」。傳統從阻礙現代之物,變成可以轉換以適應於現代,甚至可以是有助於現代發展之元素。
前者是五四到文革時期之思路,後者是日本及「東亞四小龍」以傳統儒家文化來發展現代化的情況。這時,就也出現了另一種鬆動原有論述模型的講法,那就是將「現代」複數化。認為現代雖最早出現於西方,但亞非拉美不一定都得跟西方走或變成西方那樣的;可以如日本,形成一種「亞洲型資本主義社會」,也就是融合了非西方的本地文化而形成之現代社會。
還有另一種思潮,稱為後工業化社會理論。入室操戈,說工業社會發展好幾百年了,疲態盡露,問題叢生。且科技不斷更新,原有之工業原料、生產方及生產關係又都在改變中。因此它就要過去了,眼前已出現一種工業社會之後的社會。
原先馬克思其實就已講過資本主義即將消亡,但主要是從勞工角度說,認為會出現工人階級甚或無產階級之革命,建立新社會。現在這理論卻不從這裏說,而是著眼於生態惡化、人之物化與機械化等,說現代工業社會的運作方式,將使得這一生產形態發展不下去。
而在工業科技已然形成困境之際,生態新技術又將具體改變我們的社會與生活方式。這種新社會將如何出現於我們未來,或我們希望它是怎麼樣的未來,就凝結成一種統名為「未來學」的召喚。烏雲既布,巫師於茲求雨焉!
早先最具影響力的社會理論,一是現代化,二是馬克思。兩者又都不只是解釋性的,更有指導社會發展方向的實踐功能。我在讀大學時期,因不契此二說,故都避開,僅由哲學思想一面去討論文化。
可是這個問題乃至方向是避不過的,我的生活機緣也使我愈來愈緊密地接觸到這方面。1978年碩士畢業後,追隨淡江大學校長張建邦先生學習「後工業社會」理論,探討未來學,更深刻影響到了我的歷史文化研究。
張先生是華人世界最早提倡後工業社會研究的,六十年代末就開始了,與美國同步。「知識爆炸」「資訊社會」等詞都是他創的。講說研究外,還開課程、購設備、組織會議、聘用專家、編譯檔、辦期刊、辦出版社去推動未來學、資訊學(而他又是校長,精研世界教育發展與管理模式,理論與實踐並重。我當他不稱職的秘書八年,從之學習甚多。後來他從政,任臺北市議會議長、交通部部長等職;我也因此總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瞭解都市建設、城市發展、行政管理等具體事務,找中外相關資料來研讀,並立刻提出自己的見解來。可謂人生難得的淬煉。後來我辦南華管理學院,在佛光大學成立未來學研究所,都有他的影子在)。
隨後又有依賴理論之崛起,認為西方這幾百年之發達,乃是侵略剝削亞非拉美地區而得。結果不但不自反省,反而肆意批評這些被殖民被侵略者文化及社會落後,要求他們改從西方之道路,以走上金光大道。被侵略者卻也不明究竟,自慚形穢,渴望富強,遂努力推進現代社會體系,邯鄲學步。可是實際上他們之所謂現代化,不過是更深的被剝削關係,是依附於已現代化的國家來求“發展”,做其代工,或原料、勞力、自然資源之供應者。要想打破這種依附關係,唯有革命或自己站起來,否則永遠不能脫離低下、落後、貧窮、發展中或未發展之處境。此說乃是馬克思學說之另一發展。
我受這些思路之影響或啟發,形成了一種反現代的基本態度。
反,不是反對,更確切的說應該是「非」。不過我一般仍說是反,因為一切都仍要由反思反省來,先省思我們為什麼要現代化,現代化各種理論站得住腳嗎?現代社會就是我們要的目標嗎,百年來現代化追求之過程及手段有什麼問題呢……等等。
工業與科技部分我不能深究,但我可以研究科學的人生觀、以科學方法整理國故是不是講得通,啟蒙運動以來的理性主義有什麼問題、民主與自由的人性論基礎是否牢靠等等,試試看抽不抽得動現代化思潮的腳底板。
我那時的師友有兩類,一種是反對現代化,對五四以來之風潮極其不滿而矢志保存傳統的。他們多半舊學深厚而對現代社會適應不良,覺得胡適魯迅等新派人物淺薄,而對其背後的西學及現代社會之結構與肌理則不甚瞭解。所以談新舊、論中西,愈為傳統文化張目,就愈容易如錢穆先生那樣,被余光中譏為「儒家文化之鴕鳥」。僅能效法孤臣孽子,懷抱遺編以繼絕存亡,明夷待訪。
另一類,也講傳統文化,但底裏其實是西學,或參酌會通著西學在講中國學問。如方東美、張君勱、唐君毅、牟宗三諸先生,西學工力,即使在西方也不可多得。疏通論證中國哲學足以與西方會通,而確有同於或優於西方之處,貢獻更大。但方向仍是理性、民主、科學,其建立之儒學亦不免有西方人文主義或自由主義色彩。
故其論傳統文化,乃是現代保存型的。說傳統在現代社會仍有其價值,應予保存,但要開展就須要改造。例如以「良知自我坎陷」之方式才能開出民主科學;或說傳統僅知「治道」而不知「政道」,我們現在要籌思政治如何從神話轉為理性,開出政道等等。
我學習他們,也不同於他們。講傳統,並不是復古存古的;講現代,又不是化傳統為現代的。我後來發展出一種方法論,雙是而雙遣,追求中和、中庸。中庸不是和稀泥,乃是調適而上遂。例如孔子說太文不好,太質也不夠好,文質彬彬才好。文質彬彬,是既有文又有質,但又不落文質任何一邊。這才是中和,中和不是文也不是質,卻並不廢文或廢質,是要綜合而往上超越之,翻上去。
此理,我稱為「超越辯證」。此法,牟先生在《理則學》裏解釋辯證法時講得十分透徹,古人向來應用於身心修養與藝術修煉等各方面,我發展之,也用在治學上。
放在這裏說,就是:在傳統方面,我銳意習學,入木不止三分,看起來也復古存古得厲害。因為詩詞歌賦、書畫遊藝等文人才子之伎倆,或經史考證、名理哲思等漢宋儒者之本領,乃至佛道俠武,我幾乎都學全了。古貌古心,可以做為傳統的代言人。
可是我的傳統是現代的。其中有現代意識、理性化思維、工具性操作、資本主義工業社會之邏輯等,與一般治傳統學問的先生們在論述內容和表達方式上都很不同。它使得我談的傳統文化,在這社會中較容易被接受,我也比其他人有更多切合現代社會的做法。同時,我還常常可以此來批判傳統陣營,謂其迂古不化。1984年批評中文系教育博士論文研究方法陳舊,並提倡論文規範,建立研討會模式等,即屬於這類作為。這很令我傳統陣營師友痛憤,而現代化陣營卻頗引為同志,謂有白袍小將廓清摧陷之勢。
然而,中和者不住兩邊。我的理論不是傳統也不是現代、不是傳統與現代,亦不是由傳統到現代,而是「即傳統即現代」「非傳統非現代」。
因為人不活在過去,是活在這個正現代化或已現代的社會中。這種存在是具體的,也是有限定的,人只能在這樣的時空中去感受、去理解。因此,我們所理解之傳統,無論如何都有現今存在之印記,不是感現世之淺俗無聊而抗志希古,就可能是感覺傳統令我們在現實中不舒服、受束縛而思改造之、揚棄之。其所謂古、所謂傳統,和現世存在處境和感受必相關聯。故沒有本質化的、凝固化、真空狀態的傳統,每個時代人說和理解的傳統均不會一樣。就此言之,可說傳統其實在現世之中,不同的現在便會有不同的傳統。
同樣的,存在意識本身也是歷史意識。因為現世不是孤立的,它由原先什麼狀況衍來,又將朝什麼方向發展去,「過去、現在、未來」是關聯著的。人的存在感受和理解,也必與他對過去和未來怎麼看、怎麼體會相連結,都是具有「歷史性」的。詮釋學認為每個人對事物乃至世界之理解,都必然帶著「先見」,沒有先見,其實就根本見不到什麼。同樣看一棵樹,有植物學知識背景的人,所見自然不同於只有經濟學背景的人。同理,社會中人,對眼前事、現時世之瞭解,也必不同於另一社會中。何則?傳統不同故也。秋風起兮,中國人要養肺防燥,過秋分與中秋,西方人便無這一套。依此言之,現代又在傳統之中,是傳統形塑著我們的存在。
我的歷史研究,特別注意觀察文學作者及思想家的存在感受,並努力做處境分析,即基於上述這種認識論立場。這與傳統的「知人論世」不一樣,那只是研究者向一個歷史對象設法靠近,探察心跡,揭露隱衷,我則是兩相穿透式的。因為我之所以如此看如此解,自有我的存在感受及處境在。我分析著他,同時也就解析著我。研究歷史、剖釋傳統,乃因此同時也是向內探索並釋放自我的過程,不是客觀的知識遊戲或技術操作工程,「道問學」與「尊德性」遂以此逐漸合一。
這當然不符合科學、理性、客觀之現代性要求。於此,我上溯狄爾泰、卡西勒,區分人文學科自有不同於科學的邏輯,下接後現代史學,並參考科學哲學最新的發展來辯論這些方法論認識論問題。其中援引詮釋學尤多。
當然這還是不夠的,A與非A要真能綜合,仍須有超越辯證之道。當時臺灣有胡秋原先生辦《中華雜誌》,主張要超越美化與俄化之路來發展,影響不小。我之所謂超越辯證與之不同,向上一路是順著上述幾種反省現代化之路而發展的:一方面觀察現代化理論的局限和破綻,一方面考察現代化之後人的存在感受,是更快樂了,還是更疏離、更沮喪、更容易自殺抑鬱?另一方面則由後工業社會、未來學、應用哲學中探索出路。
應用哲學談的不是傳統的形而上學、知識論、道德哲學,而是研究當代環境中具體的、會遭遇到的倫理難題。例如克隆人、安樂死、轉基因、監控攝像頭遍佈的生活空間、人工智慧發展、互聯網交際之下人之新倫理處境,自由、正義、誠信該如何理解,如何抉擇等等。後來我在南華與佛光大學任校長時,哲學研究所即發展這個方向。
資訊管理,討論的不是資訊工程,而是在資訊社會中人與人、人與機器、人與社會的新關係,思維、語言、審美、人際交流能力的變化。後來南華社會學系開發的資訊社會學、資訊教育等也是這方向,頗有成績。
之所以由未來學再開發出這些學科來,是因為未來學有較濃厚的科技導向。後工業其實是新工業,電腦技術一日千里,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新媒體也方興未艾,足以令人揣想一個幾乎全新的未來。
當時我們所談,大約跟科幻小說差不多。所以我跟科幻小說家們還頗有些交往。
可是世相隨化,四十年前揣測的未來,如今多已成為現實,甚或還遠遠超過了當年的擬議,元稹詩云:「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令人不勝低回!
然而這就是我們希望的未來嗎?看來也不是。由工業發展思考未來仍是有盲點的,從《第三波》《大未來》到羅馬俱樂部提出的《成長的極限》,已顯示未來學對科技發展的悲觀。人類將迎接的,可能是「寂靜的春天」。生態運動、環保意講乃由此繼之而興。
當時張校長曾領我們翻譯了《即將來臨的繁榮》,保持積極樂觀。可是這些科技帶來的問題終究還是難以解決的。
而且這麼多年過去了,此一思路其實進展無多。原因是工業化之後的新工業發展瞬息萬變,電腦、網路、人工智慧、生物科技、新材料、新醫學均有新獻,思想界之討論根本追不上。
追不上,一是文理分化分科嚴重,擅長哲學文藝者,對此科技新情勢十分隔膜。仍在思考著十九世紀的康德、黑格爾(他們當然也研究天文學,但其說已不甚靠譜。康德認為所有行星都有人居住,距太陽越遠的人越優秀。黑格爾則論證太陽系行星數目不可能超過七顆,不須尋找新星)。
二是形而上學久失地位,知識論已讓位給了語言哲學,而倫理學涉及道德判斷,研究者就又更少了。新科技、新倫理帶出的倫理難局,如知識產權、同性婚姻及育子問題、克隆人問題、核廢料、核能發電等諸多問題皆委由政治解決或商業處理了,思想家不願碰也無力深入。
這才是我們的思想處境,故諦觀前途,憂思蒼茫。
其實最早提出後工業社會理論的丹尼.貝爾,即著有《資本社會的文化矛盾》,認為資本主義工業社會之所以會瓦解,並非技術不行了,而是其文化發生了內部矛盾,使得這個體制運作不下去。若想運作,即須更新。其說甚為繁頤,但大體是說它的經濟驅動力吞噬了宗教與審美。新馬克思學派的馬庫色也提到了工業社會造成「單向度的人」,希望從審美上來拯救。這些方向,正是可以補充未來學與趨勢研究的。
在貝爾談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信仰危機,人為物役,背離了原先形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基督教倫理,而冀望重振時,我想到的,當然不是基督教,而是中國傳統的儒道佛和各種民間宗教。
現代化理論強調西方之崛起是科技發展、理性精神申張、政治與宗教分離的結果。可是資本主義興起與基督新教倫理之關係,早經韋伯等人揭出。越是現代化的社會,宗教復蘇也更蓬勃,美國日本都是明證,臺灣之現代化亦然。被判定「上帝已死」的西方,既然重新呼喚宗教的救贖,我們為什麼不能由自己的宗教文化傳統中去開發資源,以面對資本主義現代社會的危機呢?
宗教如此,審美也同樣。對一個只有理性與技術,並活在商品拜物教社會中的人來說,審美感性之開發確實是必要的。在這方面,傳統的資源可太多了呀。
嫁接之花,格物致知。
---
龚鹏程大学堂 微信号:culture_gpc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龔鵬程對法治社會的反思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與未來的我對話,有用嗎?人們幾乎都得用對未來的想像來導引自己前進,但是倘若這個想像其實是充滿偏見的,那怎麼辦?多位心理學家,如:D. Gilbert提出,對未來的想像大多是基於現在的偏見;A. Grant甚至不鼓勵孩子思考「未來想做什麼」。但是,沒有未來,就沒有目標,也沒有動力。如何解決這個兩難?
Thumbnail
avatar
Yicheng Lin
2021-07-30
轉運回憶與未來,那一個火車站火車站,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地方,連結著台灣這片土地的大小城市與鄉鎮,對於許多出外求學的學子或是離鄉遠遊工作的上班族來說有著深刻的記憶,它是一個除了公車客運站之外,最常到訪的地方。從實體售票到刷卡進站,從地面鐵軌到高架鐵路,一連串的變遷,帶著我們往更好的未來前進,你對哪一個火車站,有什麼特別的記憶?
Thumbnail
avatar
茶布斯閱世界
2021-04-17
與未來兩大科技發展息息相關的兩檔指數,表現優於全球股市科技發展是推動社會經濟進步的重要因子, 如果你是想了解未來關鍵科技或人工智慧的投資人, 今天將介紹兩檔與之息息相關的指數,並在文末告訴你如何能參與獲利喔! 1. iSTOXX 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 這檔指數主要著重於電信通訊科技發展,是5G發展的市場指標。
Thumbnail
avatar
Marra
2020-08-27
現在與未來之間的股價變化行情的空間通常來自於想像,未來的狀況會決定投資成敗,但是要推測未來卻得依靠企業過去及現在的各種資料。在未來的想像情境到來之前,現在正發生的事也會影響股價
Thumbnail
avatar
王俊忠
2019-12-12
關於現在與未來的紀錄片《流行大百科》和《記者帶你來追蹤》《流行大百科》和《記者帶你來追蹤》不是紀錄歷史,而是在陳述現在——現在的現象、現象的由來、可能產生的問題,還有可能形成的趨勢。這兩個節目的有趣之處,就是「非常即時」,甚至,還「超前於我們所認識的現在」。
Thumbnail
avatar
希米露
2018-10-30
言與不言之間——從通靈少女到靈界譯者<p>《通靈少女》之所以會引起關注,除了拍得真的還不錯,它也是台灣第一部少數能在數十個國家同步上映的戲劇節目。更重要的,靈媒仙姑或乩童,這樣的題材的確也碰觸到最幽微、最隱而不宣,屬於台灣本土的民間信仰。</p>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