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人性即是神性:《東京教父》(Tokyo Godfather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搭上舊電影數位修復的浪潮,得以看到今敏(Kon Satoshi)的作品,何其有幸。

場景的必要:平安夜、聖誕節、除夕與新年

如果說《東京教父》的光輝來自人最為純粹的內在善,那麼外在環境的場景便將這樣的善性提煉得更加純粹。

如同小花幫嬰兒取的名字「清子」一般,在節慶當中更顯純淨無瑕,而平安、聖誕、除夕、新年的意涵,全都濃縮在嬰兒與其互動的人們身上。

嬰兒額頭上的那一顆觀音痣,或許正是她神性的來源。

嬰兒額頭上的那一顆觀音痣,或許正是她神性的來源。

潔淨的白雪與社會最底層、最惡臭的遊民作為一種對比,當電車上、便利商店中的人們都掩鼻、嫌惡、咒罵、動粗時,觀眾心中二元對立的善與惡、好與壞、美與醜,在那一個半小時中時常令人覺得侷促不安。透過今敏大喇喇地將兩個極端的場景交互作用,任誰都會被勾起自以為是的善的判斷,但卻又被這樣的嬰兒給療癒。

非典型家庭的束縛與超越:人性的光輝

人妖、不敢面對自己的遊民、刺傷父親的少女,再搭配上垃圾場中撿來的(被偷來的人遺棄的)嬰兒,從平安夜到新年短短十天的「家庭」,是一場與自己、與家庭和解的過程,人人都從過往的束縛中獲得了超越的可能,以及面對往後的勇氣。

人妖以及遊民有著「缺牙」,會不會是另一種缺憾的象徵?

人妖以及遊民有著「缺牙」,會不會是另一種缺憾的象徵?

邊看著這樣的喜劇,讓我想到了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這句開場白: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的確,這三個家庭各自背負著自己的束縛而來到了這裡,與這名嬰兒短暫地共組了第四個家庭。常理而言,這應該是最不可能存活、最不受人矚目、最容易被鄙夷的組合,卻是在這樣的節日中,組成了最為幸福的家庭之一。

因著那個有著母性與神性的嬰兒,每個人獲得了自己的救贖。

場景促使人反思,而嬰兒的神性與母性使人獲得救贖。

因禍得福的我

疫情期間有許多悲傷的、不便的事情發生,但也正是因為停擺了許多事情,使得從前的作品得以讓新一代加入她的隊伍之中。今敏的作品至今只看過兩部:《東京教父》以及《藍色憂鬱》,而我深信我將是他的信徒之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個教師的教育雜記的沙龍
22會員
45內容數
2025/03/10
我最喜歡這部片的時刻,是當喵急急忙忙從神壇衝下來,想要回到那艘帆船時,洪水退去陸地復生。一直以來在關鍵時刻給予幫助的鯨魚卻在此時擱淺了。喵過去用貓特有的姿態給予撫慰,同伴們陪在身邊。 雖然片尾似乎隱喻了洪水再來,失去帆船的陸生動物們生死未卜,但在能夠給予溫柔的時候就好好付出,那就夠了。
Thumbnail
2025/03/10
我最喜歡這部片的時刻,是當喵急急忙忙從神壇衝下來,想要回到那艘帆船時,洪水退去陸地復生。一直以來在關鍵時刻給予幫助的鯨魚卻在此時擱淺了。喵過去用貓特有的姿態給予撫慰,同伴們陪在身邊。 雖然片尾似乎隱喻了洪水再來,失去帆船的陸生動物們生死未卜,但在能夠給予溫柔的時候就好好付出,那就夠了。
Thumbnail
2024/07/31
電影的開頭,一名女性粉刷著自家外牆,親力親為。讓我聯想到的是「煥新」(renew)的象徵。我帶著這樣的預測進入到這80/20的片子裡。
Thumbnail
2024/07/31
電影的開頭,一名女性粉刷著自家外牆,親力親為。讓我聯想到的是「煥新」(renew)的象徵。我帶著這樣的預測進入到這80/20的片子裡。
Thumbnail
2024/06/18
樂樂在無計可施的時候,說出「成長的代價,就是快樂變得越來越少」。 那種很純粹、很直覺的情緒,因著長大而越來越不能「被選擇」,如同樂樂所說的,要隨時保持正向思考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啊。 然而這也意味著,快樂可以是一種選擇,並不是只能被動地等待他的到來。
Thumbnail
2024/06/18
樂樂在無計可施的時候,說出「成長的代價,就是快樂變得越來越少」。 那種很純粹、很直覺的情緒,因著長大而越來越不能「被選擇」,如同樂樂所說的,要隨時保持正向思考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啊。 然而這也意味著,快樂可以是一種選擇,並不是只能被動地等待他的到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推特140:關於看電影的一些小感想【小丑】2019【媽媽的味噌湯】2015【寄生上流】2019
Thumbnail
推特140:關於看電影的一些小感想【小丑】2019【媽媽的味噌湯】2015【寄生上流】2019
Thumbnail
每年聖誕節我都會重看一次【終極警探】與【東京教父】。【東京教父】把三個被人嫌的人,變成三個賢人,即使故事充滿巧合,你不會覺得生硬,反而有種今敏作品難得溫暖的可愛感,聖誕節咩…
Thumbnail
每年聖誕節我都會重看一次【終極警探】與【東京教父】。【東京教父】把三個被人嫌的人,變成三個賢人,即使故事充滿巧合,你不會覺得生硬,反而有種今敏作品難得溫暖的可愛感,聖誕節咩…
Thumbnail
重读《人性的证明》。 第一次读这本书大概十二三岁,转眼四十年了。 那时读书飞快,因此,只来得及看懂故事,无瑕深思,也不会深思。现在会了。 “如果您还有一点儿人的良心,不,只要还存有任何低等动物都有的母性,听到这首《草帽诗》,您就绝不会无动于衷吧!”刑警栋居的这句话是小说的魂。 文中所有人物都是立体的
Thumbnail
重读《人性的证明》。 第一次读这本书大概十二三岁,转眼四十年了。 那时读书飞快,因此,只来得及看懂故事,无瑕深思,也不会深思。现在会了。 “如果您还有一点儿人的良心,不,只要还存有任何低等动物都有的母性,听到这首《草帽诗》,您就绝不会无动于衷吧!”刑警栋居的这句话是小说的魂。 文中所有人物都是立体的
Thumbnail
        姊姊的戀人拍攝於2020年,正值疫情蔓延,劇情亦以疫情橋接,很適合此刻無可避免遭受疫情衝擊的你我觀看。
Thumbnail
        姊姊的戀人拍攝於2020年,正值疫情蔓延,劇情亦以疫情橋接,很適合此刻無可避免遭受疫情衝擊的你我觀看。
Thumbnail
《回家的理由》是入圍了2020年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的作品,整部片聚焦在案件中倖存的女兒之後的平凡生活。身為主人翁摯友的導演張明右,也透過了攝影機,見證了女兒在返家後,從逃避、面對、理解、釋懷,再重新學習愛的過程。導演選擇將沉重的題材,藉由鏡頭語言輕輕放下的手法也讓我非常喜歡。
Thumbnail
《回家的理由》是入圍了2020年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的作品,整部片聚焦在案件中倖存的女兒之後的平凡生活。身為主人翁摯友的導演張明右,也透過了攝影機,見證了女兒在返家後,從逃避、面對、理解、釋懷,再重新學習愛的過程。導演選擇將沉重的題材,藉由鏡頭語言輕輕放下的手法也讓我非常喜歡。
Thumbnail
在進戲院前,只知道是講述關於遊民的故事,沒有做太多功課,一切資訊都是隨著電影步伐慢慢吸收,在東京那寒冷的冬季,認識了在紙屋生活的一家三口。 《東京教父》有著絕佳的場景細節,不論是垃圾雜物堆積的房間,還是街上的一景一物,都刻畫出豐富的生活感,包括每個人身上的穿著,一層層的衣物都有其邏輯......
Thumbnail
在進戲院前,只知道是講述關於遊民的故事,沒有做太多功課,一切資訊都是隨著電影步伐慢慢吸收,在東京那寒冷的冬季,認識了在紙屋生活的一家三口。 《東京教父》有著絕佳的場景細節,不論是垃圾雜物堆積的房間,還是街上的一景一物,都刻畫出豐富的生活感,包括每個人身上的穿著,一層層的衣物都有其邏輯......
Thumbnail
繼上次的藍色恐懼,我再度踏入電影院觀賞今敏的下一部鉅作:東京教父
Thumbnail
繼上次的藍色恐懼,我再度踏入電影院觀賞今敏的下一部鉅作:東京教父
Thumbnail
2003年問世的《東京教父》,是一部才與今敏的第一部長篇動畫《藍色恐懼》相隔五年,與第二部《千年女優》相隔兩年的第三部長篇動畫;《東京教父》與前兩部作品迥異的風格,讓人不免想問:今敏的腦袋裡到底裝了什麼?
Thumbnail
2003年問世的《東京教父》,是一部才與今敏的第一部長篇動畫《藍色恐懼》相隔五年,與第二部《千年女優》相隔兩年的第三部長篇動畫;《東京教父》與前兩部作品迥異的風格,讓人不免想問:今敏的腦袋裡到底裝了什麼?
Thumbnail
最近搭上舊電影數位修復的浪潮,得以看到今敏(Kon Satoshi)的作品,何其有幸。
Thumbnail
最近搭上舊電影數位修復的浪潮,得以看到今敏(Kon Satoshi)的作品,何其有幸。
Thumbnail
因為罪惡感而有家歸不得,貫穿整部電影的重要主題。然而,許多時候,高掛罪惡感的是我們自己。主角們無法放下對於自我的憤怒,因而無法真正地接納他人的安慰與原諒,如果放任罪惡感不斷茁壯,它最終會變成我們內在的鬼魂,不斷咬牙切齒地細數罪行,自此,我們會不斷地補償,期許超渡化身為內在幽魂的愧疚。
Thumbnail
因為罪惡感而有家歸不得,貫穿整部電影的重要主題。然而,許多時候,高掛罪惡感的是我們自己。主角們無法放下對於自我的憤怒,因而無法真正地接納他人的安慰與原諒,如果放任罪惡感不斷茁壯,它最終會變成我們內在的鬼魂,不斷咬牙切齒地細數罪行,自此,我們會不斷地補償,期許超渡化身為內在幽魂的愧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