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對話、自剖、和解」——觀《她們的盛夏微愛》(Little Loves)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基本資訊】

日期|2024/7/31(三)
地點|臺南真善美戲院 E廳(8/1結束營業前)
場次|19:55(聖功校友特別包場)
片長|95分鐘

電影的開頭,一名女性粉刷著自家外牆,親力親為。讓我聯想到的是「煥新」(renew)的象徵。我帶著這樣的預測進入到這80/20的片子裡。

raw-image

會用「80/20」理解它,是因為我數次的盹龜,讓我想找出原因:原來是幾乎沒有音效,而且整部片除了開頭的粉刷牆壁之外,就是構築在大量對話的劇情推進之上。想到這點,「日常生活與他人,尤其是家人的相處正是這樣啊,80%的時間都是沒有裝飾、沒有音效的對話」的想法旋即浮現。

母親透過大量與女兒的對話,不僅理解了女兒為何與自己疏離,也自剖了自己過去這段時間的遭遇;女兒透過大量與母親、與年輕油漆工的對話,一步一步接受自己逃避的伴侶的事實,也鋪展了跟母親之間的理解;年輕油漆工與母親、女兒的對話,釐清了自己與女友間的關係。日常、平凡無奇、甚至趨近於枯燥無味的對話,是理解自己、理解對方的重要基石。

對自己的認識、對對方的認識皆煥然一新,便迎來了和解。

回到我自己身上,若不是健凱的邀約,我其實仍在掙扎要不要在8/1真善美結束營業前再去最後一次。雖然臉書粉絲專頁上按讚、追蹤得如此熱切,但就跟當時午營要結束營業一樣,我仍舊沒有到現場跟他們說聲再見。

我在逃避什麼嗎?或是我有哪些關卡是我刻意想避開的?希望我在這個盛夏能有答案。

推薦指數:6.5/10(需要經歷過某些人生事件,加上能夠接受沒有聲光刺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個教師的教育雜記的沙龍
22會員
45內容數
2025/03/10
我最喜歡這部片的時刻,是當喵急急忙忙從神壇衝下來,想要回到那艘帆船時,洪水退去陸地復生。一直以來在關鍵時刻給予幫助的鯨魚卻在此時擱淺了。喵過去用貓特有的姿態給予撫慰,同伴們陪在身邊。 雖然片尾似乎隱喻了洪水再來,失去帆船的陸生動物們生死未卜,但在能夠給予溫柔的時候就好好付出,那就夠了。
Thumbnail
2025/03/10
我最喜歡這部片的時刻,是當喵急急忙忙從神壇衝下來,想要回到那艘帆船時,洪水退去陸地復生。一直以來在關鍵時刻給予幫助的鯨魚卻在此時擱淺了。喵過去用貓特有的姿態給予撫慰,同伴們陪在身邊。 雖然片尾似乎隱喻了洪水再來,失去帆船的陸生動物們生死未卜,但在能夠給予溫柔的時候就好好付出,那就夠了。
Thumbnail
2024/06/18
樂樂在無計可施的時候,說出「成長的代價,就是快樂變得越來越少」。 那種很純粹、很直覺的情緒,因著長大而越來越不能「被選擇」,如同樂樂所說的,要隨時保持正向思考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啊。 然而這也意味著,快樂可以是一種選擇,並不是只能被動地等待他的到來。
Thumbnail
2024/06/18
樂樂在無計可施的時候,說出「成長的代價,就是快樂變得越來越少」。 那種很純粹、很直覺的情緒,因著長大而越來越不能「被選擇」,如同樂樂所說的,要隨時保持正向思考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啊。 然而這也意味著,快樂可以是一種選擇,並不是只能被動地等待他的到來。
Thumbnail
2024/04/29
新關係與舊關係並存,因為有舊的我才有現在新的我。
Thumbnail
2024/04/29
新關係與舊關係並存,因為有舊的我才有現在新的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電影的開頭,一名女性粉刷著自家外牆,親力親為。讓我聯想到的是「煥新」(renew)的象徵。我帶著這樣的預測進入到這80/20的片子裡。
Thumbnail
電影的開頭,一名女性粉刷著自家外牆,親力親為。讓我聯想到的是「煥新」(renew)的象徵。我帶著這樣的預測進入到這80/20的片子裡。
Thumbnail
我特地挑了一個陽光普照的日子去看這部電影。 之前經驗過一些香港電影呈現的暗黑,加上這部跟憂鬱、自殺議題有關,我邊擔心可能沈重難消化,又好奇會如何呈現,仍是帶著手帕走進戲院。 我後來發現我多慮了,雖然戲院裡啜泣聲、抽面紙聲此起彼落,我隔壁的觀眾還是大包抽取式衛生紙陸續抽的那種。 在這樣沈重的議題
Thumbnail
我特地挑了一個陽光普照的日子去看這部電影。 之前經驗過一些香港電影呈現的暗黑,加上這部跟憂鬱、自殺議題有關,我邊擔心可能沈重難消化,又好奇會如何呈現,仍是帶著手帕走進戲院。 我後來發現我多慮了,雖然戲院裡啜泣聲、抽面紙聲此起彼落,我隔壁的觀眾還是大包抽取式衛生紙陸續抽的那種。 在這樣沈重的議題
Thumbnail
當短影音鋪天蓋地地潛進我們的生活裡,對說故事的技法產生大大的影響,此次參加種子新星獎單元的,恰恰是正在被這股潮流塑形的一代。從選材來看,他們更懂得抓住觀者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有限的篇幅裡,給予重擊!
Thumbnail
當短影音鋪天蓋地地潛進我們的生活裡,對說故事的技法產生大大的影響,此次參加種子新星獎單元的,恰恰是正在被這股潮流塑形的一代。從選材來看,他們更懂得抓住觀者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有限的篇幅裡,給予重擊!
Thumbnail
片子的一開頭是分坐在餐桌兩頭用餐,相對無言的一對夫妻,表面無交集,內心卻責怪著對方。 作者用黑色剪影來象徵內在的自己,或者死者的靈魂,夫妻倆有點失魂落魄地做著例行公事,先生對著外牆上的藍色油漆輕嘆,妻子因為烘乾機的藍色女童T恤而哭泣。 一顆滾動的足球,觸動了黑膠唱盤,為這個沈悶的家帶來了一些生氣,夫
Thumbnail
片子的一開頭是分坐在餐桌兩頭用餐,相對無言的一對夫妻,表面無交集,內心卻責怪著對方。 作者用黑色剪影來象徵內在的自己,或者死者的靈魂,夫妻倆有點失魂落魄地做著例行公事,先生對著外牆上的藍色油漆輕嘆,妻子因為烘乾機的藍色女童T恤而哭泣。 一顆滾動的足球,觸動了黑膠唱盤,為這個沈悶的家帶來了一些生氣,夫
Thumbnail
實在不想捨棄漫長一下午的場次,緩緩的調整呼吸,等待在入口處,聽著逐漸擴大的心跳聲,試圖在進入恐懼情境前說服著自己,等等我會在寬廣生命長河裡,看著關於愛的故事,會很感動很有收穫,你會沒事的。還好空調沁涼,在幽暗裡沒有沉悶的窒息感,我更想像著,在屋頂電影院寬廣的星空下看著放映,收拾了心情,念頭逐漸轉移。
Thumbnail
實在不想捨棄漫長一下午的場次,緩緩的調整呼吸,等待在入口處,聽著逐漸擴大的心跳聲,試圖在進入恐懼情境前說服著自己,等等我會在寬廣生命長河裡,看著關於愛的故事,會很感動很有收穫,你會沒事的。還好空調沁涼,在幽暗裡沒有沉悶的窒息感,我更想像著,在屋頂電影院寬廣的星空下看著放映,收拾了心情,念頭逐漸轉移。
Thumbnail
我成長的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小鎮唯一的錄影帶出租店,生意很好,三、四層的木架,像長城一樣連接三面牆,排滿錄影帶。 當時是台灣八點檔的天下,媽媽帶領我們在晚飯後追劇,有時連續看四、五集,擔心播放機太熱會爆炸,乾脆擰開螺絲,移除蓋子散熱。
Thumbnail
我成長的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小鎮唯一的錄影帶出租店,生意很好,三、四層的木架,像長城一樣連接三面牆,排滿錄影帶。 當時是台灣八點檔的天下,媽媽帶領我們在晚飯後追劇,有時連續看四、五集,擔心播放機太熱會爆炸,乾脆擰開螺絲,移除蓋子散熱。
Thumbnail
排練與正式演出界線的模糊,並和劇情互為內外,所提醒的,回到身為「一個人」的真實:社會跟家庭成為某種「虛擬」關係的個體看待世界的方式,以至於《歡樂時光》法庭場中那樣排演感的荒謬,與可笑地對現實的「出戲感」,這樣具有某種解放意圖。
Thumbnail
排練與正式演出界線的模糊,並和劇情互為內外,所提醒的,回到身為「一個人」的真實:社會跟家庭成為某種「虛擬」關係的個體看待世界的方式,以至於《歡樂時光》法庭場中那樣排演感的荒謬,與可笑地對現實的「出戲感」,這樣具有某種解放意圖。
Thumbnail
《滿七》片長僅28分鐘,節奏卻沒有因為限制而填補過多,相反的,整部就圍繞客廳、房間、門廊、飯廳與陽台來簡單描繪,並搭配連續的靜置鏡頭,以及精簡真實的背景聲來闡述面對死亡的空泛。整體而言,非常喜歡這部短片以留白的方法去堆疊情感,而這正巧也呼應了片中人物的情感需求,意即面對死亡後,到達重生前的駐留與徘徊
Thumbnail
《滿七》片長僅28分鐘,節奏卻沒有因為限制而填補過多,相反的,整部就圍繞客廳、房間、門廊、飯廳與陽台來簡單描繪,並搭配連續的靜置鏡頭,以及精簡真實的背景聲來闡述面對死亡的空泛。整體而言,非常喜歡這部短片以留白的方法去堆疊情感,而這正巧也呼應了片中人物的情感需求,意即面對死亡後,到達重生前的駐留與徘徊
Thumbnail
人生就是驚悚劇場,只有少數時候是驚喜,其他都是驚悚,人性是黑暗、是自私,是想要愛而不得愛。《隧道》裡最後,更生人哲生說:「講了你也不會懂,我們也不需要你懂」,從自身出發,確實是這樣的,需要更生的是自己,但偶爾必須明白,有些人一輩子不會懂得你人生裡的驚悚,甚至以為自己的出現是為你的人生添加光彩的驚喜。
Thumbnail
人生就是驚悚劇場,只有少數時候是驚喜,其他都是驚悚,人性是黑暗、是自私,是想要愛而不得愛。《隧道》裡最後,更生人哲生說:「講了你也不會懂,我們也不需要你懂」,從自身出發,確實是這樣的,需要更生的是自己,但偶爾必須明白,有些人一輩子不會懂得你人生裡的驚悚,甚至以為自己的出現是為你的人生添加光彩的驚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