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教師的教育雜記
國文教師。 喜好閱讀、重訓、慢跑、手沖咖啡,最近正在練習從口轉移到手的表達。常常在做其他事情時寫作的靈光乍現,但就像你常聽到的那樣,靈感總是咻~一聲地消失,只好暗罵自己蠢笨。
一個教師的教育雜記
國文教師。 喜好閱讀、重訓、慢跑、手沖咖啡,最近正在練習從口轉移到手的表達。常常在做其他事情時寫作的靈光乍現,但就像你常聽到的那樣,靈感總是咻~一聲地消失,只好暗罵自己蠢笨。
30
篇文章
0
專題
0
NFT
0
勳章
13
追蹤者
1
追蹤中
追蹤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教|虎年回顧
關照他人的感受,是件基礎但極為重要的事。
2023-01-23
7
教|工作最難的,不是工作本身
在踏入職場之前,周遭的前輩們都如此諄諄教誨著: 工作最難的,不是工作內容本身,而是跟同事、上司、下屬、不同部門間的人際關係。 一直以來,我是個耳根子偏硬的人,頗有自己的想法;但我同時又是個注重禮節的人,對於長輩的教誨,不會當面質疑或否定,而是左耳進右耳出。
2023-01-11
8
教學現場|高中教育的意義/目的是⋯⋯
一個疑惑的開端 如果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對社會有用、能解決問題、具有跨領域綜整能力人才為第一要務,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創造高教價值,讓學生有所感受『被社會需要』並樂於學習。」(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那麼她前一階段的高級中等教育呢?
2022-12-28
6
思|關於十八歲公民權的逆風思考
一邊惡補相關知識的同時,一邊看著周遭的高中生,腦袋跑出的是多數高中生對此事漠然的態度,再加上108課綱總一直讓我有「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感受,而最近也一直聽到「某某國家也是十八歲就有完整公民權」等。 這些種種交雜在一起,讓我現階段不支持十八歲公民權。
2022-11-21
6
影|淪為教條式的真相——《罪後真相》
總的來說,想看張孝全可以進場看大螢幕,畢竟國民老公放大來看還是很優質,剩下的可以等Netflix,到時候還可以快轉。
2022-10-29
8
影|他的筆擔起了臺灣文學——《台灣男子葉石濤》
如果可能,我誠心祝願臺灣人走進電影院,在兩個小時內看看葉石濤先生的人生片段。
2022-06-25
3
影|將下半輩子的自己濃縮在三個小時裡——《在車上》(Drive My Car)
「沈默是金」,是我看完這部之後最鮮明的感受。
2022-04-04
6
教|從「村人款待」到「村人叮囑」——〈桃花源記〉教學筆記
村人的不設防與熱情,以及隨後的告誡與期待,我認為恰巧反映出了陶淵明的矛盾,而也是在這樣的矛盾中,陶淵明寫出了人性的光輝與明亮: 即便我有點擔心,但我依舊相信你。
2022-02-23
4
劇|沒有人是壞人,人人都有背後那些看不見的存在——《人間條件七:我是一片雲》
無法明確說出這齣戲到底有什麼樣的啟發與成長(最近改學生的作文一直用到這兩個詞,著實假道學),但會感覺有股力量在體內流動。這就是我最喜歡吳念真導演的地方:傳達自己想說的故事,即便解讀與作者不同,但也能夠從中獲得正向的力量。 告訴自己,我是自由的。
2022-02-23
1
影|一個屁孩的成長過程——《蜘蛛人:無家日》
作為一部成長電影,呈現出的成長歷程鮮明無比,從一開始較多關注自己的未來,到能夠在意他人,甚至是對於自己最親近的人的死亡,能夠選擇原諒凶手,無一不是成長的軌跡,但因為這類的題材近幾年有些氾濫,以致需要更多出其不意的新意才不至於走入陳腔濫調裡。
2022-02-23
0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
想閱讀更多
一個教師的教育雜記
的內容?
立即追蹤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